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849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ppt

法律基础知识大纲大纲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2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3立法的程序立法的程序4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的定义法的定义法的定义法的定义在中国,关于法的定义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两大类。

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定义又分为分析法学派观点、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的观点。

有没有搞错啊,搞这么多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

表明法律与国家权力存在密切联系,法律直接形成于国家权力,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的定义法的定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法具有:

正式性、阶级性、物质制约什么叫阶级性,你、我、他属于什么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各位看官,您说呢?

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的效力法的效力1、法对人的效力2、法的空间效力3、法的时间效力学这么多干嘛?

等你触犯法律时,你就知道了,学着点啊!

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的效力法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

(1)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内也不适用。

(2)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3)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4)综合原则: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

我国也是如此。

(一)法对人的效力原则

(一)法对人的效力原则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的效力法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法对人的效力1、对中国公民的效力

(1)在中国领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2)在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也应遵守中国法律并受中国法律保护。

但对于适用中国法律与适用所在国法律的关系,应区别情况,依法分别对待。

2、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

(1)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国领域内,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适用中国法律。

有特殊身份的或者享有豁免权的外国主体,如外国元首、外交使者、外国政要以及他们的配偶和未成年的儿子以及未结婚的女儿,中国法对其不加以直接适用;

(2)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中国领域外1外国人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2在民事或商事活动领域,可以按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或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来加以确定。

(二)法对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的效力法的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指法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适用于哪些地区。

1、一般来说,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

有的法律只适用于一国的部分领域,如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法律2、根据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一国的法律也可以适用于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

局长,赖昌星跑到加拿大去哒!

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的效力法的效力-法的时间效力法的时间效力1、法的生效时间

(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2)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3)规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43条规定:

“本法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实施满三个月之日起试行,试行的具体部署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2、法终止生效的时间

(1)明示的废止明示的废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规定废止旧法。

(2)默示的废止默示的废止,即当法律适用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依“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前法”,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

3、法的溯及力(也称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1)有关侵权、违约的法律和刑事法律,一般以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

一般以法不溯及既往为原则。

(2)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法不溯及既往并非绝对。

目前各国通例是“从旧兼从轻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也称为“有利原则有利原则”。

(3)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在某些有关民事权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法律有溯及力。

比如,著作权法第59条第1款规定:

“本法规定的著作权人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过本法规定的保护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护。

”法的时间效力,指法何时生效、何时终止效力以及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有无溯及力。

诉讼时效?

除斥期间?

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什么是法律规则?

什么是法律原则?

我是坚持那一个?

1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是指:

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规范。

法律原则是指:

为法律规则提供某种基础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综合性性的、指导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准则或规范规范,是法律诉讼、法律程序和法律裁决的确认规范确认规范。

法律规则可以理解为法律条文的组合,但不等同于法律条文2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什么叫法律部门?

什么叫法律体系?

2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法律部门,也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部门之间往往很难截然分开。

事实上,有的社会关系需要由几个法律部门来调整,如经济关系就需要由经济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调整。

法律部门与同名的成文规范性法律文件并不是同一概念。

如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刑法”与作为规范性文件的刑法,前者并不仅指刑法典,而是所有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

而大量的经济法、行政法类规范性文件中却都含有规定刑事责任的刑法规范(通常采取“准用性规则准用性规则”的表达方式加以规定)2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律体系的特征:

由一国国内法国内法构成,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国际法即国际公法国际公法由一国现行法现行法构成,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

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现象,反映了法的统一性统一性和系统性。

系统性。

2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1宪法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商法;5经济法;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9诉讼法诉讼法8刑法刑法3立法立法-立法的定义立法的定义立法的定义:

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立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是将一定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是对社会资源、社会利益进行第一次分配的活动。

立法是对个人行为自由与行为限制的界定,个体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最优化统一。

3立法立法-立法体制立法体制1、立法体制体制包括立法权限划分立法权限划分、立法机关设置机关设置和立法权行使立法权行使等各方面制度,主要为立法权限的划分。

2、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国家权力体系中最重要的、核心的权力。

享有立法权有立法权是立法的前提的前提,立法是行使立法权的过程和表现。

3、立法体制的性质与形式

(1)立法体制的性质是与国家的性质相一致的,

(2)立法体制的形式则是与国家的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密切联系的。

主要有一元制一元制、二元制元制等两类。

(3)当代中国是单一制单一制国家,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立法体制是一元性一元性的立法体制,全国只有一个一个立法体系体系;同时又是多层次多层次的。

立法法对立法权限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3立法的程序立法的程序-立法原则立法原则立法的原则

(1)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即合宪性与合法性原则

(2)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3)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即民主立法原则(4)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原则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即:

法治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

3立法立法-立法程序立法程序立法程序是指立法主体在立法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立法是一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立法准备、正式立法和立法完善。

立法准备阶段主要是解决立法规划、立法预测、法案起草及立法决策等等问题。

正式立法阶段主要是解决提案、审议、表决及公布等等问题。

立法完善阶段主要是解决修改、补充、废止及解释等等问题。

(一)法律议案的提出

(二)法律案的审议(三)法律的表决和通过(四)法律的公布4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1、民事诉讼2、刑事诉讼3、行政诉讼三大诉讼是指:

4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动态地表现为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静态地则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

4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刑事诉讼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其他侦查机关,下同)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

4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三大诉讼法及仲裁介绍-仲裁仲裁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