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8447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宜宾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2分)(2020•宜宾)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易升华

B.

浓盐酸易挥发

 

C.

氢气可燃烧

D.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据此结合所给的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干冰易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浓盐酸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氢气可燃烧需要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2.(2分)(2020•宜宾)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试管:

加热时所盛溶液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B.

胶头滴管:

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

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

玻璃棒:

常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C、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

用灯帽盖灭考虑;D、根据玻璃棒的作用考虑.

解答:

解:

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A错;

B、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

C、酒精灯的熄灭方法:

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引起火灾,故C错;

D、在物质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物质溶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液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2分)(2020•宜宾)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B.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

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

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B、根据空气的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结合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氮气的用途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不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故说法不正确.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C、工业上,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故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稳定,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混合物、氮气的用途以及稀有气体的性质等问题,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4.(2分)(2020•宜宾)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

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

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但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解答:

解: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A描述错误;

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描述错误;

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但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描述错误;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描述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等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不难得出结论.

 

5.(2分)(2020•宜宾)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置换反应)

 

B.

将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CuSO4+BaCl2═BaSO4+CuCl2(复分解反应)

 

C.

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Cu(OH)2+2HCl═CuCl2+2H2O(复分解反应)

 

D.

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

解:

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硫酸钡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BaCl2=BaSO4↓+CuCl2.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HCl═FeCl2+H2↑.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6.(2分)(2020•宜宾)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碳、氧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中子数和质子数都为24

 

C.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

 

D.

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分析;

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

C、根据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分析;

D、根据中子不带电分析.

解答:

解:

A、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说错错误;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铬原子序数为24,其质子数为24,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因此其中子数为52﹣24=28,故说法错误;

C、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故说法正确;

D、中子不带电,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构成、微粒的带电情况及质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难度不大.

 

7.(2分)(2020•宜宾)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H2)

 

B.

电解水实验中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

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都属于纯净物,分子中都不含有氢气分子(H2),只含有氢原子进行解答;

B、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进行解答;

C、根据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进行解答;

D、根据常见的净水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都属于纯净物,所以分子中都不含有氢气分子(H2),只含有氢原子,故A错误;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C正确;

D、常见的净水方法:

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故D正确.

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水和肥皂水的性质及其电解水和净化水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2分)(2020•宜宾)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

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

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D.

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的导电性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故B符合题意;

C、镁和铝都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镁比活动性弱的铝反应剧烈,故C不符合题意;

D、铜的活动性大于银,因此铜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项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金属活动强弱的方法有:

可以通过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金属能否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

 

9.(2分)(2020•宜宾)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

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1℃时,将等质量A、C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

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若A、C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不相等,则使其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添加溶质的质量不相等.

解答:

解: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正确;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正确;

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得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

D、不知A、C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无法判断添加溶质的质量,故描述错误;

故选D.

点评:

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并会结合具体选项分析解答,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0.(2分)(2020•宜宾)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

K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

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C.

C2H4与C4H8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相同,均为6:

2

 

D.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据此计算出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26.5%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分析: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K2Cr2O7的化学式进行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2x+(﹣2)×7=0,则x=+6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B、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5%,故选项说法正确.

C、C2H4与C4H8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分别为(12×2):

(1×6)=6:

1,(12×4):

(1×8)=6:

1,故选项说法错误.

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据此计算出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100%≈26.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22分)

11.(6分)(2020•宜宾)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 Mg ;

(2)2个氦气分子 2He ;

(3)5个硫酸根离子 5SO42﹣ ;

(4)甲烷 CH4 ;

(5)+6价的硫元素 

 ;

(6)由Fe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 Fe(OH)3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金属单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5)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6)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

解:

(1)镁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Mg.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氦气表示为:

2He.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5SO42﹣.

(4)甲烷的化学式为:

CH4.

(5)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6价的硫元素可表示为:

(6)由Fe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

Fe(OH)3.

故答案为:

(1)Mg;

(2)2He;(3)5SO42﹣;(4)CH4;(5)

;(6)Fe(OH)3.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2.(9分)(2020•宜宾)现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NaHCO3;②Na2CO3;③Ca(OH)2;④CaO;⑤CuSO4;⑥CuSO4•5H2O;⑦甲醛;⑧CO;⑨CO2;⑩SO2请用上述物质的编号填空.

(1)俗名叫纯碱的是 ② ,叫熟石灰的是 ③ ,叫胆矾的是 ⑥ ;

(2)可用于治疗胃酸多症的是 ① ,在空气中导致酸雨形成的是 ⑩ ,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物质中毒的 ⑧ ,其水溶液用于侵泡动物标本的是 ⑦ ;

(3)属于盐类的是 ①②⑤⑥ .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一氧化碳的毒性;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用盐的用途;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

(1)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导致酸雨形成,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

(3)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解答:

解:

(1)碳酸钠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Na2CO3;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Ca(OH)2;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uSO4•5H2O.

(2)碳酸氢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多症,其化学式为:

NaHCO3;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导致酸雨形成,其化学式为:

SO2;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其化学式为:

CO;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其水溶液用于侵泡动物标本.

(3)①NaHCO3;②Na2CO3;⑤CuSO4;⑥CuSO4•5H2O,均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答案为:

(1)②;③;⑥;

(2)①;⑩;⑧;⑦;(3)①②⑤⑥.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性质与用途、盐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7分)(2020•宜宾)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图示回答问题.

(1)下列图示①、②、③、④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④ ,共有 2 处错误.

(2)若用⑤收集下列气体,从a通入气体可以收集 BD (填字母代号,下同);从b通入气体可以收集 AC .

A、NH3;B、CO2;C、CH4;D、SO2.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1)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考虑:

一贴二低三靠;

(2)根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时从长管进,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时,从短管进.

解答:

解:

(1)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是:

一贴二低三靠,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液体会溅出;漏斗尖嘴部分紧贴烧杯内壁,图示中没有紧贴,所以有二处错误;

(2)从a通入气体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从b通入气体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和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故答案为:

(1)④;2;

(2)BD;AC.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三、分析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4.(4分)(2020•宜宾)经过研究发现,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具有下列定量关系:

①其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

②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22.4升.据此可知,32克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 3.01×1023 个,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6.02×1023 个,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 11.2 升.

考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题给的信息可以知道,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据此结合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及二氧化硫的分子构成来完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二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16×2=64,所以可以判断6.02×1023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为64g,所以32g二氧化硫的分子数为3.01×1023;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32g二氧化硫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为:

2×3.01×1023=6.02×1023;根据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对任何气体而言,6.02×1023个分子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其体积为22.4升,所以可以判断32g二氧化硫在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的体积为:

22.4升×=11.2升.

故答案为:

3.01×1023;6.02×1023;11.2.

点评: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目中的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解答即可.

 

15.(6分)(2020•宜宾)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分别是:

操作① 溶解 ,操作④ 过滤 .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NaOH固体 已 变质(选填“已”或“未”)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 碳酸钠 ,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

考点: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1)根据每一步操作的目的判断操作的名称:

①是将固体变成液体;④是将难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离;

(2)根据②中滴加稀盐酸可以判断有碳酸钠的存在,从而判断是否发生变质;

(3)NaOH固体变质的原因主要是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产生碳酸钠,为探究固体中是否还含有NaOH,由于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故要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

(4)测定溶液的pH来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及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

解答:

解;

(1)①是将固体加水变成溶液,故操作是:

溶解;

④是将难溶性的固体和液体分离,故操作是:

过滤;

(2)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判断有碳酸钠的存在,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变质;故答案为;已;

(3)为探究固体中是否还含有NaOH,由于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故要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因此过量的CaCl2溶液可将碳酸钠全部反应掉,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