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6818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2017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挂图,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课文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并结合平时教学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态度及有关要求,逐步养成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给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强调自主,形象强化。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习惯。

 二、看图,认识预习的意义,明确预习的要求  1、想:

我们为什么要预习呢?

预习有什么好处呢?

(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  2、对于我们来说,预习有什么具体要求呢?

看书中的图:

   

(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

在干什么?

   

(2)指名读黑板上的预习要求并板书:

*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习方法,借助方法预习《1长城和运河》  1、看书中的图,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

是怎样做的?

   (动嘴读课文,动手画生字新词,动脑想课文内容,动口问疑难问题。

)  2、尝试预习   

(1)出示预习的步骤   

(2)用以上步骤进行预习  第一步:

试读课文,用“――”画出生字新词,提问:

画出了生字新词,你会怎样处理?

  第二步:

生再读课文,出示长句子,学生读,难读通顺。

小结  第三步:

学生再读课文,质疑。

  总结 四、提出开外自觉预习的要求  看第三页最后一幅图,问:

谁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五、总结全文  自觉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学好每门功课都十分重要,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第二课时 一、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完成作业?

 二、出示《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认真完成作业”一条。

学生讨论“认真”指的是什么?

 三、师生共看第四页下图:

   1.观察后,说说,以下作业认真吗?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教师指导写词、抄诗、抄句子和习作的格式的不同。

   3.说说看了范本作业,有何感想?

 四、观察第五页图。

  1、观察第五页的四幅小图。

   

(1)说说图上的同学都完成是哪些作业?

你做过哪几类作业?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作业分课内和课外,口头和书面。

  明确学习语文有很多途径,不光读书、写字、还可以剪贴报纸,收集资料。

   

(2)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

  2、观察第五页下图。

   

(1)读读黑板上的字,说说有什么想法。

   

(2)将自己的寒假作业拿出来,认为不认真的内容进行修改。

1、长城和运河【教学目标】   1、�毖Щ岜究紊�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蓖ü�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  1、师:

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

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的样子。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

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

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

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

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

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配乐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

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

  3、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2、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目标】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联系课文理解生字词语。

2、抓住重点词语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并运用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  

(2)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 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岛屿多)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师小结。

  4、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    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小结:

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5、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a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b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

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

试着画下来。

   c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d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

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

结合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淼","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

指名朗读学生喜欢的词句。

   e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f练习试背第3自然段。

 三、仿段练习  1、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2、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布置作业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根据课文写几句歌唱南沙群岛的歌词,老师为你们谱曲.让我们一同讴歌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句。

3、庐山的云雾【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准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照片: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说到旅游,你们不能不去一个地方:

庐山。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有同学去过或者在电视杂志上看过有关庐山的介绍了吗?

那就简单讲讲庐山最有名的景点或者景致。

    结合谈话看照片(例如庐山瀑布、五老峰)  2、其实,庐山最神奇的景致要算云雾了,今天我们就让我们在文字创造的美妙意境中去游一游。

   板书:

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指导正确朗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A、读准生字音,将课文读正确。

   B、用“------?

”划出文中的新词,查词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A、指名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时正音。

   B、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第一节:

     这小节有好几个成语,你通过自学,懂得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变幻无常:

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

     飘飘欲仙:

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

     腾云驾雾:

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

    第二节:

     绒帽(rong)缠绕(chanrao)     系ji系鞋带      xi关系     这小节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请同学来帮帮忙。

     弥漫:

(雾气)布满、充满。

     缠绕:

环绕。

     千姿百态:

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第三小节:

     这小节也有好几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让同学也来享受你学习的成果。

     瞬息万变:

形容变化极快。

     一泻千里: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四蹄生风:

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第四小节:

     云遮雾照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理解“云遮雾罩”、“流连忘返”。

 三、同桌互读,把课文读流利。

    默读,理清文章脉络。

    几遍读下来,庐山云雾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课文用四个小节来介绍庐山的云雾,每小结分别写了什么?

  1、总学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

  2、庐山云雾千姿百态。

  3、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4、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四、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摘抄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奇丽的美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小节,说说:

     你读懂了什么?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特别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

(尤其)(神秘美)  3、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看,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你会感觉自己就象――――?

  4、那么奇丽的云雾想想细细去欣赏?

 三、精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一想:

这小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2、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

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

(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

(比喻)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好在哪里。

  4、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来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种姿态的云雾?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

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6、总结学习这一小节的方法:

读――划――品――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小节:

  1、运用刚才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小节。

  2、指名说这一小节的中心句。

理解“瞬息万变”。

  3、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

你怎么读吃来的?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

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写法也来写写云雾的瞬息万变吗?

  4、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 五、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你想说什么?

 六、作业:

  1、练习册。

  2、朗读背诵课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节的结构写法,写一处景物。

  习作1【教学目标】  1、能借助观察图画读懂例文《脱棉衣》,感知小作者的所思所想。

  2、能通过讨论交流,明确观察多幅图作文训练的要领。

  3、能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书上提供的两组图,选你喜欢的一组,练习写一件事。

【重点难点】从例文中学习方法,通过实践进行知识的迁移。

【课前准备】挂图【教学程序】 一、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图上有几个人物?

能说清图上人物的关系并给他们分别取个名字吗?

  2、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教师小结: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

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

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

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三、学习写法,尝试写作  1、看图选择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评议。

 四、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1、同桌先看图口述  2、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师生点评  4、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学生练写,指名点评,修改文稿   同座同学先看图分段口述,再连起来完整地说,相互补充,相互纠正。

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收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两名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

 六、修改文稿,指导誊写。

练习1【教学目标】: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

x疆、x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

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

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

(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

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   一、写好钢笔字  1、看看写的字。

(“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

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

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

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

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介绍:

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

(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小结:

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1、设问导入:

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

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

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出示题目:

聊聊春节  3、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指名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