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6539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docx

经济学理论的失败

 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以来,无论是大众还是经济学家都普遍认为,经济学理论已然是失败的。

但是人们对其失败的原因和程度却无法达成共识。

  我认为这种经济学理论的失败比普遍认为的更为严重。

这就需要追溯到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直以来,经济学都以牛顿物理学说(Newtonianphysics)为模板,试图建立普世且永恒的法则来管理现实世界。

但就经济学而言,它是一种社会科学,与自然学科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异。

在社会现象中,其参与者所做的决定都来自于人们不完全的知识。

  然而,过去的经济学理论一直试图忽略这一点。

  由此可见,科学的方法需要一个独立的标准,用于客观地判定出理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显然,自然现象可以建立此类标准,可是社会现象却做不到。

  因为在自然现象中,发生的事实和任何对这种事实的阐述是相互独立的。

而这些理论恰好可以作为客观证据评判科学理论的对错与否,使自然科学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相比而言,社会事件中善于思考的参与者们都有各自的想法和意愿。

他们并不是置身事外的观察者,而是直接影响事件进程的决策者。

因此,社会事件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用于判定自己的观点是否有偏差。

可是,当人们无法证实自己决定的正确性时,只能根据固有的偏见和或多或少对现实的误解去处理事情。

参与者缺乏完善的知识或者易错性,给事件的发展埋下了一个不确定因素。

而这正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所不会出现的。

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阻碍了社会科学产生类似牛顿物理学那样的规律和法则。

  经济学已经成为社会科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人们曾试图采用类似于欧几里德几何学公理化方法的方法来消除这些障碍。

但是欧几里德公理非常贴合实际,而理性预期理论(rationalexpectations)和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却已经远远偏离了事实。

比如说,完全竞争理论(thetheoryofperfectcompetition)假定了完善的知识,但是这个假设仅仅适用于实物交换的情况下。

然而,在实物交换以外的生产领域,或是在使用货币或信贷时,这个假设就变得站不住脚了,因为参与者的决策包含了对未来的预期,然而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我们很难判断。

  我还没有资格去批评合理预期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因为作为市场的一个参与者,我觉得它们根本不切实际,以至于我从未花心思去研究它们,它们将不攻自破所以无需再赘述,而我接下来将讨论其他话题。

  参与者的思想

  我想向大家介绍一种完全不同的了解金融市场的方法。

而这种灵感来源于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他曾教我,人们对于现实的理解与现实本身并不相符。

这启发了我开始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发现在参与者思想和他们所处的境遇之间存在着双向的联系:

一方面,人们一直试图了解自己的处境,我把它称作认知功能,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我称之为使动或操作功能。

  这两种功能连接着人们的思想和处境。

从认知功能上看,参与者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而从使动功能上看,参与者的思想决定了事件的结果。

两个功能同时运转并且相互作用。

这两种功能形成了一种循环关系,或称之为反馈环。

  在我称之为反馈环的反身性(reflexivity)的理论中强调,参与者的思想与现实本身不符是因为现实不是孤立给定的某种东西,它取决于参与者的看法和决定;反过来决定也不是单纯的依赖于知识,因为未来会如何取决于参与者的决定,它必定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某些偏见和猜测。

  易错性和反身性就像连体婴一样常被绑在一起讨论。

没有易错性就不会出现反身性。

然而,反过来说却并不成立:

  人们的思想缺少反身性,也并非完美。

  所以,这对“双胞胎”中,易错性就是最先出生的那个。

由于他们的存在,不管是参与者对现实的看法和事情的实际情况之间,还是参与者的预期和实际结果之间都存在着偏差。

  很显然,反身性不是我独创的。

别人在我之前就已经认识到反身性,只不过归功于不同的人名之下。

罗伯特•默顿(RobertMerton)写下了关于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ies)和从众效应(bandwagoneffect)的理论;而凯恩斯(Keynes)把金融市场比作选美比赛,参与者得猜测谁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我从“易错性”和“反身性”理论开始,关注到一个问题领域,就是偏见和误解在事件进程的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是一直被主流经济学界所忽视的领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让我对现实的认识要比主流的认识更为贴近实际。

  泡沫的模型

  除此之外,我还开发了一种经济兴衰过程的模型或者说泡沫的模型,这种金融市场泡沫是源于内部的,而非外界冲击导致的结果。

根据我的理论,金融泡沫不是纯粹的心理学现象。

这其中包含了两部分因素:

其一,是在现实中占据优势的趋势和一个对该趋势的曲解;其二,当最初反馈具有正面导向,那么泡沫将继续膨胀,也意味着趋势和对它的误解是互相强化的。

最终,在趋势和误读信息之间的鸿沟将扩大到无法维系的地步。

经历过一段混沌时期后,这种误解和趋势会出现逆转,并且会向相反方向相互强化。

由于杠杆作用的影响,金融泡沫在形状上通常是不对称的:

繁荣时期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和发展,而衰败则是突如其来,极具毁灭性的。

而价格的下跌迫使杠杆头寸强制平仓。

  尽管结构良好的金融泡沫总是遵循这个模式,但是每个阶段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是难以预料的。

此外,泡沫的形成过程在任何阶段都可能会中断,所以结构良好的金融泡沫其实是非常罕见的。

任何时候都有无数条反馈环在运转,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它们彼此互相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价格模式是无规律可循的。

但是在一些罕有的情况下,泡沫会发挥出它们全部的潜能,掩盖所有其他因素的锋芒。

  依据我的理论,金融市场只要趋于平衡就会产生金融泡沫。

原因在于泡沫给金融市场带来破坏,其历史也被金融危机打断。

每一次的危机都会引发监管者新一轮的补救措施。

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随着金融市场本身不断进化。

泡沫实属罕见,而金融市场和监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却从未停歇。

  因为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都是在不完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所以两者之间的互动也具有反身性。

此外,反身性和易错性并不仅限于金融市场,他们也能表达出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形象,特别是政治领域。

的确,金融市场和调控者互动频繁的表象,会误导大众对金融市场的独立分析。

其实在金融市场无形之手的背后隐藏着政治干预的有形大手。

我们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研究社会事件,而不是苦苦追求永恒的法规和模式。

  误解与偏见

  我对于金融市场的解读在很多方面与普遍流行的看法有很大的区别。

我更看重误解和谬见在历史进程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认为泡沫在很大程度是不可预测的。

虽然泡沫发展的方向和最终的反转是一定的,但是泡沫在不同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和程度难有定数。

我相信以人类的易错性作为出发点,让我的理论框架更具现实意义。

与此相对的,认为普遍有效的规律或范式可以预测未来的观点必须摒弃。

  长久以来,学院派经济学家对我的金融市场理论要么视若无睹,要么嗤之以鼻,但是直到2008年金融风暴发生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反身性”理论已经受到了大众的认可,而“不完全知识经济(ImperfectKnowledgeEconomics)却遭到冷遇,该经济理论的根本并没有引起社会的深刻反思。

每当人们谈起“多重平衡”理论就一定会涉及到“反身性”,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但这样还远远不够,金融市场还需要认识到市场参与者、监管者以及经济学家的“易错性”。

所以,单单通过研究多重均衡理论是无法了解一个真正动态的经济形势的,我们需要去研究市场的整体变化过程。

  就这一点而言,欧元危机是颇具启发意义的,它充分地印证了误解和偏见在塑造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但是,欧盟当局还没有理解欧元危机的本质,他们将欧元危机只视为财政问题,但是我认为欧元危机更多的是由银行业问题和市场竞争问题引发的。

可想而知,欧盟当局对危机实施了错误的补救方案:

  通过紧缩财政减轻债务负担,这种方式是徒劳的,只有刺激经济增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于欧盟当局无法看透社会变革的动因,目前欧元危机仍在持续恶化,那些过去可以发挥一些作用的政策措施这次将很难奏效。

  政治和变革的动因

  现在,欧元危机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压倒性的影响,因此下面我的发言将重点讨论这一问题。

首先,我必须声明:

  下面的讨论不只局限于经济理论的范畴,还将涉及到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动因,但是我以“易错性”和“反身性”为两大理论支柱的理论框架依然适用。

  实际上,反身性并不总是以泡沫的形式出现的,虽然反身性在不完美的市场和不完美的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一直存在着,但是出现泡沫的情况也实属罕见。

然而,这次的相互作用却产生了如此严重的影响,使全球经济都笼罩在阴霾之中。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的答案还是泡沫,但不是金融泡沫而是政治泡沫。

这关系到欧盟的政治演变,也使我得出了欧元危机可能要摧毁欧盟的结论。

下面让我来解释一下:

  我认为欧盟本身就好似一个泡沫。

  精神分析学家大卫•塔克特(DavidTuckett)将繁荣时期的欧盟称为“梦幻王国”——虚幻但充满诱惑。

欧盟就是开放社会的化身——以民主、人权为原则建立的多国联盟,并且其中每一个国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多国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一些有远见的小国政治家带头发起的,他们实践了被科学哲学大师卡尔波普尔称为“渐进社会工程(piecemealsocialengineering)”的理念。

他们意识到完美是难以企及的,所以他们制定了渐进的目标和严格的时间表,并且积极动员各国联合的政治意愿向前迈进一步,他们完全清楚初见成效后,又会发现新的不足之处,并且需要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进程。

“实践证明成功”

  是推进该进程的强劲动力,这非常类似一个金融泡沫。

欧洲就这样从煤钢共同体(CoalandSteelCommunity)逐步转化为欧盟的。

  德国曾是推动这一进程的急先锋。

  当苏联开始解体,德国领导人警觉到只有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向前更进一步,东西德国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德国愿意为此做出巨大的牺牲。

因此当谈判启动时,他们也就愿意比其他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得到略少的回报,这也促进了协议的最终达成。

当时,德国的政治家甚至宣称德国不存在本国的外交政策,只存在欧洲的外交政策。

  一体化进程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Treaty)的签署和欧元的诞生达到巅峰。

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停滞阶段。

在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海啸后,一体化进程转而走向解体的边缘。

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德国率先发难。

默克尔宣布涉及金融机构的担保应由欧元区各成员国独立承担,而不再由欧洲共同承担。

金融市场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意识到这番言论的深层含义,这说明市场并非完全有效。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有着根本性缺陷,说明政府也具有易错性。

它的主要问题是众所周知的设计缺陷:

它建立了一个政治联盟之外的货币联盟。

设计者一厢情愿地认为,在有需要的时候,联合的政治意愿能使货币联盟通过必要的手段转化为政治联盟。

  欧元还有一些当初设计者没有意识到的缺陷,其中一些直到今天仍未被完全理解。

回顾过去,欧元主要的问题是成员国将各自创造法定货币的权力拱手让与欧洲央行。

成员国没有意识到这一举动将为今后埋下怎样的隐患——甚至欧盟当局也没完全弄明白。

  在最初推行欧元时,监管者允许欧洲银行在没有任何权益资本作抵押的情况下,无限量购买政府债券,然而欧洲央行却对所有国家政府债券采取统一的贴现率。

商业银行很快发现,收集较弱欧元成员国的国债可以赚取额外的利润,这就使竞争力各不相同的成员国的利率趋同。

  背负着两德统一的沉重包袱苦苦挣扎的德国,进行了结构改革,其竞争力随之大为增强。

而其他国家享受着低息借贷带来的住房和消费上的繁荣富足,这也削弱了他们的竞争力。

在2008年金融海啸的时刻,产生了违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规定的情形:

许多国家被迫将银行的负债转移到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不得不为削减巨额赤字疲于奔命。

这些国家欠下巨额债务,并且这些货币已不由它们自己掌控,它们已然沦为第三世界国家。

由于经济表现各异,欧洲已逐步被划分成债权国和债务国两种角色,这产生了意义深远的政治影响。

稍后我将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金融市场才发现曾经被认为没有风险的公债,会受到投机交易的攻击,很有可能出现违约现象。

  在金融市场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风险溢价已经急速攀升。

这导致资产负债表中充斥着大量公债的商业银行可能破产。

现在,两个主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一是主权债务危机,另一个是与之相关的银行危机。

  如今,欧元区正在重复经历曾经在全球金融界发生过的故事。

欧元危机和1982年曾经爆发的国际银行业危机是非常相似的。

那时欧洲政府采取了一切必要的手段保护银行系统:

为了保护“核心”

  国家,牺牲了“外围”国家。

现在的德国和其他债权国家正不知不觉地扮演了相同的角色。

  虽然细节方面有所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

实际上债权国把调整的重担转移给了债务国,回避自己对造成失衡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趣的是,“核心”和“外围”的用语又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起来。

  就像在20世纪80年代,所有的指责和负担都落在“外围”的肩上,从来就没有正确认识到“核心”应负的责任。

  在欧元危机中,“核心”国家应承担的责任甚至应该比1982年时更大,因为“核心”国家要为设计缺陷系统、颁布错误条约以及制定有漏洞的政策负责,但是永远做得太少、太迟。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曾经遭遇了失去的十年,今天这相似的命运将在欧洲重演。

德国和其他债权国必须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但是现在没有信号表明这些国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些。

  欧洲当局依然对当前形势知之甚少,他们只把这次危机视为财政问题来处理,但是只有希腊的情形可称之为“财政危机”,其他欧洲国家面临的是一场银行危机和竞争力差异引起的收支平衡危机。

  欧洲当局根本就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更不用说找到解决方案了,他们只不过是在拖延时间。

  通常拖延这招是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平息人们的金融恐慌。

政府也意识到干预行为可以获利。

但是这次的不同之处在于,政治解体使金融危机雪上加霜,愈演愈烈。

在欧盟创立之初,各国领导人就是推动一体化进程的排头兵。

但是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各政府变得不思进取,只愿维持现状,迫使那些认为现状无法持续和难以容忍的人们,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反对派。

这就是欧元区解体的政治动因,正如当年欧盟创立时的政治动因一样,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也就是我所说的“政治泡沫”。

  在危机爆发初期,欧元区解体曾是不可思议的:

因为资产和负债均以欧元作为计价单位,欧元的崩溃将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

但是,随着危机的加剧,金融系统开始按国家重新运作。

近几个月来,这一趋势明显增强。

由欧洲中央银行推行的“长期再融资操作”,授权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银行通过购买自己国家的债券,来进行高收益低风险套利,而其他投资者正积极抛售手中“外围”国家的主权债务。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数年,欧元区可能在较为缓和的情况下解体,犹如熟煎蛋复原成了生鸡蛋。

不过这会使债权国要求债务国偿还巨额的债务,而后者根本凑不出这笔钱。

这是由于欧元区存在一个叫做Target2(Target2是负责实时处理全欧盟地区跨国转账的银行同业支付系统,译者注)的复杂难懂的清算系统。

  Target2清算系统加剧了失衡的状况,相比之下,美联储的清算系统却长年保持稳定。

假如银行间系统运转正常,问题也不会爆发,因为通过银行间市场可以使失衡状况得到缓解。

  但是自从2007年以来,银行同业拆放市场的运行就出现了问题,银行过度依赖于Target清算系统(即Target2的上一个版本,译者注)。

从2011年夏季开始,资本从欧元区经济较弱的国家出逃的现象日趋严重,所以失衡状况开始呈指数式的爆发。

截至今年3月底,欧洲“外围”国家的央行已经拖欠德国央行6600亿欧元的债务。

  德国央行已经察觉到了潜在的危险。

现在,德国央行正致力于反对无限扩大的货币供应,并且采取措施,控制在欧元区解体的情况下可能蒙受的损失。

欧元区解体是一个“自我实现预言”。

  一旦德国开始为欧元区解体做准备,其他国家也不得不这样做。

  这一切已经开始发生了。

为防止欧元区解体带来的严重后果,欧洲金融机构已经逐渐开始按照国家重新计算风险敞口。

银行优先考虑剥离本国之外的资产,而风险管理经理将在本国内匹配资产和负债,而不是在整个欧元区内。

这种资产负债匹配的间接影响就是加速了去杠杆化的进程,并且减少了可用信贷,特别是就业主力中小企业的信贷。

  所以目前,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恶化。

  从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低可以看出,金融市场的紧张程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更糟糕是,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300年历史新低,而西班牙公债风险溢价却创下了历史新高。

  虽然德国依然繁荣,但是欧元区的实体经济却是每况愈下。

这说明竞争力的差异正在扩大。

政治和社会的动因也朝着解体方向发展。

从最近的选举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反对撙节政策的呼声越发高涨,在政策转变之前,这种趋势很有可能持续下去,因此欧盟当局必须有所决断。

  根据我的判断,当局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去改正错误并且扭转当前的颓势。

  所谓当局主要是指德国政府和德国央行,因为在这场危机中债权国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离开德国的支持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预计,由于希腊民众对于脱离欧盟的前景感到担忧,希腊会组建一个遵守既有协议的微弱多数席位联盟。

但是没有一个政党能让意见达成统一,因此希腊危机很可能在秋天达到高潮。

届时,德国经济也将因希腊问题受损,默克尔会发现那时再劝说德国民众接受额外的负担,会比今天要困难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三个月的时间窗口。

  纠正错误和扭转颓势需要制定一些特定的政策措施,才能使经济复苏,并缓和金融市场和银行系统的危机。

这些措施必须遵守现有条款,而现有条款只能在较为平和的情况下才能重修,否则失衡状态又会复发。

制定满足这些苛刻条款的特定措施虽然困难,但并非做不到。

欧洲当局一定要同时应对银行问题和债务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

如同过去一样,执着于其中一个问题而忽略另一个问题,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为了阻止资本逃离,欧洲银行不仅需要有一个存款保险制度,而且需要欧洲稳定机制(ESM)向银行提供直接融资,执行时也需要欧元区监管机构的密切配合。

负债沉重的国家需要降低其融资成本。

虽然有很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但是所有的方法都离不开德国央行和德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德国当局将在本月底的欧盟峰会之前抓紧赶制一套提案。

据最近媒体的报道称,他们将要提出的议案包括了我之前提到的所有重点内容。

虽然当前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服众的承诺来扭转颓势,但是德国当局只会将提案的要求降到最低以保证获得通过。

这意味着他们会再次提出一些临时的缓和措施,但是颓势仍然没能扭转。

  我们正处在关键的阶段,一旦三个月的时间窗口过去,市场将会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到那时德国当局将无力满足这些要求。

  最终的结果难以预料。

正如前面我所提到的,金融机构逐渐按国家而不是欧元区整体来运行,使欧元区很可能在几年内有序地解体。

假如不是因为政治和社会的动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没有统一货币的统一市场是怎样的情形。

不过任何趋势从来都不按线性发展,解体若提早发生则注定是无序的。

这几乎肯定会导致《申根条约》(SchengenTreaty)、共同市场以及欧盟本身的崩溃(要知道只有欧盟才有退出的机制,而不是欧元区)。

无法偿还的债务和难以平息的不满会使欧洲变得比欧盟未成立时更加糟糕。

  欧元区的解体不仅会给“外围”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德国也难以幸免。

  这样看来欧元区很有可能幸存下来,因为解体将给德国留下大笔来自“外围”国家无法偿还的债务。

到今年年末,仅德国央行在Target2清算系统中的未偿债务就将超过一万亿欧元,这还没有计算政府间的债务。

恢复德国马克将使德国的出口变得无利可图,更别提由此引发的政治后果。

因此德国很可能会竭尽所能地维系欧元区的稳定——不过也仅此而已。

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差距会继续扩大,结果导致欧元区将由德国主导,“外围”国家将长期萧条,从而不得不依靠不断地转移支付勉强度日。

欧盟会变成德意志帝国,而那些“外围”国家就会沦为帝国的穷乡僻壤。

这与过去被称作令人神往的“梦幻王国”相去甚远。

  我非常同情德国现在的窘境,尽管很多人不会认同“窘境”这样的说法。

  德国公众无法理解,为什么十年前在德国奏效的经济结构改革和财政撙节政策,却不适用于今天的欧洲。

德国那时受益于出口,经济得以复苏繁荣,但今天的欧元区却陷入了一个债务通缩陷阱。

而德国国内并没有出现任何通缩的迹象,工资在上涨,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对德国国内技术性工种的空缺如饥似渴。

德国国内资本不愿投资海外,加上国外出逃资本的涌入使房地产市场繁荣起来。

出口虽然可能放缓,但是就业仍在上升。

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德国政府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说服德国公众接受这样的特殊政策,而这正是扭转当前颓势必须做的。

他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做这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