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95147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历史云南省寻甸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寻甸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1956年,中共八大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一次积极探索。

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C.正确指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D.制定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

“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3.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

“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

……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

……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益厘饷也。

……并可养船、练兵,军国之大利也。

”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

③开平煤矿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4.罗斯福提出公民应该享有“免于匮乏的自由”,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

为实现上述主张,新政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②推行以工代赈

③发放紧急救济资金④整顿财政金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观察下面柱状图,指出该地区外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海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

B.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推动

6.19世纪60年代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与发昌机器厂的不同点有(  )

①资金来源②产品的市场化程度③办厂地点④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下列表格为19世纪末重要的商办企业情况,该表可用于说明(  )

①清末新政的政策得当②投资者的复杂身份

③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下表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曲线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C.民族资本主义的最高峰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9.分析1912-1919年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表,联系所学史实,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导致了这一时期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A.①②正确,③④不正确B.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C.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D.①②③正确,④不正确

10.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11.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

“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

”这表明苏联将(  )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

1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又由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

坚决制止!

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

A.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完全虚构

B.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C.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D.“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

13.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

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苏联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帮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渡过经济危机

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强经济实力

D.实现工业化,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这表明他(  )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

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失望和忧虑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

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15.据《吴江县志》卷4《镇市村》记载:

“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

但到了北宋时期却出现“诸镇监官,掌警逻盗窃及烟火之禁,兼征税榷酤”“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的局面。

这反映了北宋之后()

A.市和镇有着比较严格的界线

B.市仅具经济职能,镇即镇守地方

C.纯粹以贸易为特征的镇市尚未涌现

D.市镇的性质开始发生了变化

16.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

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

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

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

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

17.“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造成民国时期婚姻变化的原因,包括(  )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8.据统计,“1952年同1949年比,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0%,其中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全国职工工资平均提高70%;农民收入一般增加30%以上。

”这一经济现象所产生的重大历史作用是()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B.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C.为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创造了条件

D.标志着“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19.“南海一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认为,“南海一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

它们是(  )

A.葡、西、荷  B.英、西、荷C.英、法、荷  D.英、法、俄

2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

材料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  )

A.极大增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B.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改变了驿站马匹的通讯方式D.抵制了列强的一些经济侵略

22.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

“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

……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

”上述理论的提出(  )

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B.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涨的局面

D.强调了政府要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23.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外来文化的影响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24.《新唐书·食货志》记载:

“(宪宗)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这表明(  )

A.具有商业交易凭证功能B.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C.具有货币兑换凭证功能D.提高了商贾的社会地位

25.从1987年到2007年,中共中央陆续提出了“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这表明(  )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B.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主体地位

C.公有制经济地位不断下降

D.姓“资”姓“社”问题尚未解决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0.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开放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 “包字万岁!

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这是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 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WTO”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材料四 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列举“市场经济”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为“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4)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

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

(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

 

27.殖民主义犯下的历史罪行罄竹难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基督教人种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采取的野蛮和残酷的暴行,是世界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无耻的人种所无法比拟的。

——威廉·豪伊特《殖民和基督教:

欧洲人对待所有殖民地人民的通俗历史》

材料二 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待他们的奴隶,因为这些种植场主买人的时候还付过钱,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文钱都没有花过,它只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构压榨居民,使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都交纳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都贡献出来。

这样,它就加重了任意妄为的半野蛮政府所造成的祸害,因为它是把政治家的全部实际技巧同商人的全部垄断利己心肠结合在一起进行统治的。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论证威廉·豪伊特观点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评价列强的殖民主义行为。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

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德国)路德维希·艾哈德

材料二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

最优先是发展经济。

……因而舆论称之为“GDP第一主义”的政治,即一切为了GDP。

——(日本)林直道:

《现代日本经济》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出了战后德国什么经济发展模式?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征及内容。

(2)从材料二中判断,在日本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谁?

它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战后德国、日本沿着各自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9.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抑臣尤有所陈者,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江南机器制造局已刊未刊各种译著共241种。

翻译馆已刊行的193种译书分类如下:

政史8种,外交5种,商学3种,教育3种,数学、物理、化学28种,天文、地质测绘9种,农学10种,医学11种,矿冶15种,机械、工程15种,工艺、制造30种,船政7种,军事39种,地图两种,译名表4种,连续出版物4种。

——那世平《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西书翻译及其特点》

材料三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伯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对于机器制造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西书翻译的突出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的结论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经历了一番动荡后上台的赫鲁晓夫感受到斯大林模式的种种弊病,并尝试医治,由此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1986年,戈尔巴乔夫的指导思想基本上还是改进和完善苏联原先的政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强调“民主化”和“公开性”,11月,在他会见印度记者时说“改革不容易,最主要的障碍是思维,需要改革多年形成的心理”,而“整个改革应当从党开始”。

——《苏联国事风云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

(2)根据材料二,说说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特点及成效。

(3)根据材料三,说说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心转到了哪里,结果怎样。

(4)通过对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过程的了解,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对中国的主要贡献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是中共七大的;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D项是中共十四大的。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

题干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政府干预经济是对经济加强计划指导的重要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从材料“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可以看出计划的手段在现代西方世界依然发挥作用。

3.【答案】D

【解析】李鸿章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创办民用工业,一方面可以分洋人之利,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军用工业所需的燃料、资金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于是在这一“求富”思想的指导下,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①④是军用工业,②③是民用工业,故选D。

4.【答案】A

【解析】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们免于贫困的责任,①②③均符合题意;④是恢复银行信用,并非保障人们免于贫困,故排除。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到2000年上海某地区外贸大幅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故D项正确;上海不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城市,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举办在2001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项错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在2001年,故C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江南制造总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其资金来源于清政府的投资,产品调拨给军队使用,不在市场上流通,而发昌机器厂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其资金来源于私人投资,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产品流向市场,故①②正确;江南制造总局与发昌机器厂都属于近代工业,采用机器生产,且都成立于上海,故③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7.【答案】B

【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

从时间来看,题干时间应是在清末新政之前,故①说法错误,排除A、C、D项,B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图表中的曲线出现于1860年,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中图表中的曲线在1910年至1920年期间迅速上升,但1920年至1927年之间又迅速下降,可以看出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表中的曲线在1927年至1936年之间迅速上升到最高,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的最高峰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未在我国占据过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都正确。

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故④是错误的。

故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田里不鬻”指的是土地国有制,“民得买卖”实际是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

11.【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了苏联正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相关的内容是农业集体化。

12.【答案】D

【解析】小说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社会生活,A项中“完全虚构”表述不恰当,排除;虽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但是不排除农民有这样的独创性,农村改革本身就是从农民自发开始的,故B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1978年底,时间不符,故C错误;根据“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表明人们思想逐渐解放,探索农业发展问题,故D正确。

13.【答案】C

【解析】本题以大萧条时期苏联大量进口西方国家机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联利用西方大萧条时期,大量进口机器,以发展本国工业。

故答案选择C项。

主观上,社会主义苏联不会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渡过危机,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1918年到1921年,B项错误。

反法西斯战争的时间为1939年到1945年,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28~1932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从材料中“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可作判断。

15.【答案】D

【解析】我国早期市和镇之间有着比较严格的界线;“市”仅具有经济职能,“镇”则是镇守地方,具有军事、行政的职能,关于北宋后两句引文并没体现A、B两项信息;据“以商况较盛者为镇,次者为市”可知纯粹以贸易为特征的镇市大量涌现,排除C;据前后引文关于市镇职能的变化对比可知D项表述符合题意。

16.【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肯尼迪认为,在“自由社会”里,能够帮助众多的穷人,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

即实行该政策的本质目的更在于保全少数的富人,这体现了福利政策的实质。

故选B项。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人们是否“失业”,排除A;材料信息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推行“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D。

17.【答案】B

【解析】与旧式婚姻相比,新式婚姻一是主张婚姻自主,二是婚姻礼俗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

这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教育的发展及重大社会政治、思想运动等都有密切联系。

新式婚姻在清末民初就已出现,故④不正确。

18.【答案】B

【解析】从“1952年同1949年比”的数字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A;“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是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的其中一个措施,而不是其作用,排除C;“一五”计划于1953年开始实施,到1957年“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排除D。

仅有B符合题意。

19.【答案】D

【解析】“南海一号”的发现,反映了我国古代与外国经济联系的情况,反映了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同时根据沉船的实物资料,也能研究我国造船技术的相关情况;沉船中大量的瓷器也反映了我国制瓷技术的进步。

因此①②④都能在材料中得到体现。

生产状况是指当时的生产工具及规模、分工等,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③。

20.【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随即展开殖民争夺的西欧国家是英、法、荷三国。

英国和法国分别在北美、非洲、印度、西印度群岛积极开拓殖民地,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同荷兰商人展开激烈竞争,三国之间冲突频繁,斗争愈演愈烈,最终酿成三次英、荷战争和七年英、法战争。

21.【答案】D

【解析】中国的海军力量、西方民主思想和改变了通讯方式在材料中都未提及,故A、B、C项错误;材料中提到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发展迅速,美国旗昌被招商局兼并,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

22.【答案】B

【解析】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的标志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A项错误。

凯恩斯主义“政府机能必须扩大”的主张使得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干预经济,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正确。

国家干预的实行,使财政赤字严重,国家货币发行过渡,造成经济滞涨的局面,C项错误。

凯恩斯主义强调了政府要采取有效手段管理经济,不能只当“守夜人”,D项错误。

23.【答案】C

【解析】从服饰的变化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解放。

24.【答案】C

【解析】飞钱只是并未应用于商业交易,仅具有货币兑换功能,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唐代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据材料“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可知,飞钱具有货币兑换功能,故C项正确;材料中飞钱的出现,不能说明商贾社会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

25.【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几种提法显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A项正确;非公有制经济自始至终都没有取得主体地位,故B项错误;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其地位并没有下降,故C项错误;1992年南方谈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故D项错误。

26.【答案】 

(1)指导思想: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失误:

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变化: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

全国农村经济大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事件: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