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与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汇编doc.docx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与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汇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与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汇编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与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汇编doc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与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汇编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导入新课"已被越来越多的同志所注重,但课堂结束时的总结很少有人重视。
好的总结,可以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浓缩成"板块",得以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可以说,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
那么,如何进行课堂结尾的总结呢?
一、画龙点睛概括性总结
这是一种常用的总结方式,它多用于新授课。
在一节数学课里,或者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者为了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者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课堂总结时,将新授内容归纳、概括、梳理,实有必要。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
二、融为一体--串联性总结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注意将知识概括、总结,还要不失时机地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系统中,形成良好的整体知识结构。
三、妙趣横生--趣味性总结
托尔斯泰说: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总结的一般化,形式的呆板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能使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
四、埋下伏笔--悬念性总结
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可引人入胜,激发情趣。
数学课的总结,也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特别是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教学内容,可考虑设置悬念。
五、循循善诱--启发性总结
启发性总结,就是在学生掌握了课堂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作结。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得以条理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然,数学课的总结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方法。
有时可在讲授结束时,出几道紧扣讲课内容,答案简明的题目让学生自解,这种"检验性总结",能使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
另外,以上几种总结的方法也不是孤立地单独去使用,往往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总之,数学课堂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数学教师应从教学
目标出发,周密思考,精心设计,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对课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我在三年来课改中已取得的一点点经验的总结。
当然,课改是艰辛的,但只要你孜孜以求,开拓创新,定会与新课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三年弹指一挥间,一轮新课程教学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从起点到终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一轮课程教学又重新开始,为了更好地进行新课程教学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此对过去三年的教学工作大致作个总结。
课改三年来,我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以课程为载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以质量为生命。
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即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五个方面的交流,即教案交流、课堂交流、作业交流、教法交流、学法交流。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改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是我的课改三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
一、让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深厚的教学理论基础是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立足点。
教学观念的更新、知识储存的增加、教学方法改进是每位课改着首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一种教改措施的形成,一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实践,若无可靠的理论依据作指导,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是永葆教学艺术青春的驻颜之术。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知困才能自反也,知不足才能自强也",只有把教学与再学习相结合,在"学中教",在"教中学"才能"教学相长"。
对教学改革我没有停留在口头或理论上、而是一心扑在教学研究上,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为抛弃积淀在头脑中陈腐的传统思想,倾注了大量心血。
我立足自己的实际,扎扎实实学习教育理论、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孜孜不倦的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勤勤恳恳的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
通过参加市级课改培训;校本培训;自我学习;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在新课标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三年来,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标的落实。
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在了解课改的理论基础上,大胆尝试新教法,我先后上了《解方程》课改研究课,《谁转出的四位数大》等示范观摩课,通过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学校老师的肯定。
在校内,每学期根据实际都上一节研究课。
进行主说、主评一至两次。
积极参与集体备,进行教案交流;加强课堂交流,在课堂上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与动手,教学民主、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将对学生的殷殷期望、热情鼓励及鞭策等信息及时传递学生,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共识、共享、共进,让学生心态开放,主体凸现,个性张显,创造性得到解放;开展作业交流,给针对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互相商榷;虚心进行教法交流,上完每节课将上课的教学心得和教法都与带平行班的数学教师进行交流;主动进行学法交流,对学生的学情、学法进行分析并与其他班进行比较交流。
这样,不但促进了课改理念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了教改教研的科研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群策群力的探讨中发挥集体的智慧,活跃了教改氛围。
综合起来课改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
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
在实施探究活动中,我真正体现是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合作者。
我真情实感的爱、真才实学的教、真心实意的帮,积极做好"导演"的角色。
因为问题的探究对象、探究的深入、关键点的过渡、探究结果的得出,都离不开我的引导。
一方面对我来讲,要点拨、置疑、启发、解惑;对学生而言,学生要猜想、尝试、质疑、发现。
因此教师要处理好点拨与猜想、置疑与尝试、启发与质疑、解惑与发现的关系。
1、点拨与猜想
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我在组织与实施探究活动中,精心点拨,让学生大胆猜想。
"点"是言简易赅,"拨"是晓知以要害,拨开迷雾,猜想是经过猜测和推想、联想得出规律或结论。
下面我以探求摆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为例用我、乙两个教师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进行充分说明:
探究活动方案(我)探究活动方案(乙)
师:
请同学们拿出火柴摆三角形师:
请摆摆看,摆一个三角形
通过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用几根火柴?
生:
(积极发言)摆一个三角形生:
摆一个三角形用三根火柴;
需三根火柴;师:
摆两个三角形用几根火柴?
生:
摆两个三角形需五根火柴;生:
摆两个三角形用五根火柴;
生:
摆三个三角形需七根火柴;师:
摆三个三角形用几根火柴?
师:
请猜一猜摆四个三角形用生:
摆三个三角形用七根火柴。
几根火柴?
摆n个三角形师:
摆四个三角形用几根火柴;
用几根火柴?
生:
摆四个三角形用九根火柴;
生:
摆四个三角形用九根火柴;师:
摆n个三角形用几根火柴?
摆n个三角形用(2n+1)根请猜一猜。
火柴。
生:
我猜出来了,用(2n+1)
师:
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根火柴。
生:
我是通过3、5、7的数字变
化规律猜得的。
师:
请问摆四个三角形最少用
几根火柴?
生:
经过多次实验摆放得出最
少用六根。
师:
请你给演示一下是怎么摆的。
我的探究方案在点拨和猜想方面比乙的要点有很多优势,我的点拨中没有人为规定探究的方向,没有给出具体探究的方法,进行开放型的问题设计,给学生主动猜想,大胆猜想留有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思维不受局限,而乙给出了探究的方向及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由此启示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精心点拨,教的"少"一点,引得"巧"一点;学生学的"精"一点,领悟的"深"一点。
总之,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大胆猜想,逐步向既定的目标靠近。
2、置疑与尝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状态,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相互探讨和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教师要有层次、有坡度的设置问题障碍,使显性问题和隐性问题相得益彰,为继续探究埋下伏笔。
我不断校正探究的方向,让学生大胆尝试,给予一定的发展尝试与再现,为发现做准备,使学生亲身经历感受体验失败的辛酸,通过做和悟,进一步再尝试,去想象、发现和创新,饱尝成功的喜悦。
3、启发与质疑
孔老先生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探究活动中的启发显得有为重要,我认为教师要抓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1)启发的原型,是指认知结构中得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要经历第一次抽取原型,第二次抽取原型;
(2)启发的时机。
要把握时机、创造时机;
(3)启发的力度。
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示之始而正于终。
"(4)启发的手段要多样,如"置疑启发、观察启发、类比启发、归纳启发、自学启发"等;
(5)启导的方法要得力,善于诱导、指导、引导、疏导。
让学生能够在参与的投入、展开、深入、拓展阶段质疑。
我在探究活动中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的学,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分析;小结让学生做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对课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我在三年来课改中已取得的一点点经验的总结。
当然,课改是艰辛的,但只要你孜孜以求,开拓创新,定会与新课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质疑解惑与发现。
经过发现得出正确结论,是课堂教学中数学探究活动的最终归宿,我对症下药,要在知识的发生点和疑难处解答学生的疑惑。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
"我以亲切的态度来设置问题的情景;以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学生去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学生点拨和启迪。
用鼓励性的语言道出心中的疑惑。
"你肯定可以";"这一点说的很好";"我相信你行";"你试试看定能成功";"没关系,不关键,你试着做,我会帮助你";"你讲得真好,我从中也得到不少启发";"这次没成功,不要紧,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比这次更好";"刚才××同学的回答很有创建,让我们为他鼓掌"。
通过激励学生唤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问题呈现,把学生的问题在和风细雨中化解,我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讲解,以关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使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和谐发展。
我通过积极创设一个思考、探索、论证、成功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活动,师生互动,从而发现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交流和合作,搜集和整理分析信息,将知识内化,积极努力寻求答案,评价结论,归纳总结,发现且提炼精华。
以上是我的一些点滴的做法和感受,很粗浅,我紧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加强,教师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课堂教学中数学探究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和完善。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上两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做法是日评、周评、月评一条龙;老师评、学生评、小组评一条龙。
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对评价结果登记在作业部首页中。
周末以小组评定等级后带回家。
书写比较差的同学把班里好的作业带回家参考,认真学习。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有了学习的动力,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落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
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我自觉坚持每周一次小教研业务学习。
每月一次大教研活动。
从点滴入手。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
做好教学的每个环节;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过关,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
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实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务实双基。
在三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取得丰硕成果,我撰写的论文《数学课堂讨论之管见》获吴忠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课堂教学中数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获自治区论文评选三等奖;教学设计《平行线的特征》获吴忠市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通过基础教育经过三年课改的实验,我心中真正产生了不改不行的感觉。
课改的过程也是我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我们在课程实验中共同经历着这样一个过程:
认同理念-形成自己的经验-在实验中运用-形成自己的风格。
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对课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
以上是我在三年来课改中已取得的一点点经验的总结。
当然,课改是艰辛的,但只要你孜孜以求,开拓创新,定会与新课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