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94038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3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 理综doc.docx

江西省师大附中临川一中届高三联考理综doc

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7届联考

理综试题

命题人:

胡纪明(物理)李道平(化学)生物备课组

审题人:

徐奇峰(物理)周玮(化学)、陈慧(生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N-14O-16Na-23S-32Cl-35.5Cr-52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的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

B.细胞生长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

C.从某人体内癌细胞,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的核基因应相同而RNA不同

D.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但不影响信息传递

2.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B.细胞内RNA的数量高于DNA数量

C.人短时间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小于产生二氧化碳量

D.种子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少于发育晚期脱落酸含量

3.下列实验方法或思路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物镜时应先升高镜筒以免损伤物镜

B.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需先用8%的盐酸处理

C.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既可以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也可以进行观察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

D.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为避免样本本身的颜色干扰,可选用近乎无色的蔗糖溶液

4.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为由x染色体b(B对b为显性)控制,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xb基因频率为1/60,只考虑这一对基因的遗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1/1800

B.该病携带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外祖父

C.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XBXb,可能是基因重组所致

D.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交配方式中子代能体现伴性遗传特点的有2种

5.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D.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6.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

B.现存生产者个体数可小于初级消费者个体数

C.B1表示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D.图解仅能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7.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B.用NH4Cl浓溶液除铁锈,因为NH4Cl水解显酸性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在食品袋中放入CaCl2·6H2O,可防止食物受潮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的白磷(P4)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B.将1molCl2通入水中,HC1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C.6.4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

9.短周期元素A、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X、Y、Z、W,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X、Z、W均可与Y反应,A、C、D的原子序数及0.1mol/LX、Z、W溶液的pH如图所示(已知lg2=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离子半径小于B的离子半径

B.W、X两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D氢化物稳定性小于C氢化物稳定性

D.B的简单离子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10.如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化合物均是芳香烃

B.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均能与溴水反应

C.两种化合物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

D.两种化合物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11.下列实验现象预测、实验设计、仪器使用能达到目的是(  )

 

A.模拟工业制氨气并检验产物B.实验室采用所示装置收集SO2

 

C.可用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D.可用所示装置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12.等体积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

①CH3COOH溶液、②HSCN溶液、③NaHCO3溶液混合,①、②分别与③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CO2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溶液pH的比较③>②>①

B.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c(SCN-)

C.上述三种溶液中水电离的电离度:

NaHCO3>CH3COOH>HSCN

D.①与③反应所得的溶液中:

c(CH3COO-)+c(CH3COOH)=0.1mol/L

13.实验测得pH=1.0的某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

Na+、Fe2+、Al3+、NH4+、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现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1.0mol•L-1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和无色气体B,B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步骤Ⅱ:

向I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1.0mol•L-1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C和无色刺激性气体D生成。

用铂丝蘸取所得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步骤Ⅲ:

向Ⅱ所得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沉淀E生成。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CO2先后分别与NaOH(aq)、NaAlO2(aq)反应

B.原溶液一定含有:

Na+、Fe2+、Al3+、SO42-

C.步骤I中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BaSO4

D.步骤Ⅱ中产生沉淀C的反应:

Fe3++3OH-=Fe(OH)3↓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至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至21题有两项或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从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后,法拉第坚信磁一定能生电。

他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以至于经过了10年都没发现“磁生电”。

主要原因是()

A.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较小,产生的磁场不够强

B.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不会产生磁场

C.感应线圈B中的匝数较少,产生的电流很小

D.励磁线圈A中的电流是恒定电流,产生稳恒磁场

15.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是以电场线上一点

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

连线与直线

垂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势与

点电势相等

B.

间的电势差大于

间的电势差

C.将一负电荷由

点移到

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D.正电荷在

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

垂直且竖直向上

16.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为

,其中n=2,3,4…。

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写做

,n=3,4,5,…。

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

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里德伯常量R可以表示为()

A.

B.

C.

D.

17.如图,半径为R的圆表示一柱形区域的横截面(纸面)。

在柱形区域内加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带正电荷的粒子沿图中直线以速率v0从圆上的a点射入柱形区域,从圆上b点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与射入时的夹角为120°(b点图中未画出).已知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为

不计重力,则下列关于粒子的比荷正确的是()

A.

B.

C.

D.

.

18.科学家在天文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行星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设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恒星质量和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和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19.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落到地面.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率成正比.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20、质量均为m的两物块A和B之间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k,现将物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斜面的等高处,如图所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体与斜面均能保持静止,已知斜面的倾角为

,两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和水平地面间一定有静摩擦力

B.斜面对A、B组成的系统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为

C.若将弹簧拿掉,物块有可能发生滑动

D.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21.如图所示,工厂利用皮带传输机把货物从地面运送到高出水平地面的C平台上,C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一定。

传输机的皮带以一定的速度v顺时针转动且不打滑。

将货物轻轻地放在A处,货物随皮带到达平台。

货物在皮带上相对滑动时,会留下一定长度的痕迹。

已知所有货物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若皮带的倾角

、运行速度v和货物质量m都可以改变,始终满足

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速度v一定时,角

越大,运送时间越短

B.当倾角

一定时,改变速度v,运送时间可能不变

C.当倾角

和速度v一定时,货物质量m越大,

皮带上留下的痕迹越长

D.当倾角

和速度v一定时,货物质量m越大,

皮带上摩擦产生的热越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22题~第32题)

22.(6分)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气垫导轨上放置着带有遮光板的滑块A、B,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测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实验中,用细线将两个滑块拉近使轻弹簧压缩,然后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它们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

(1)图22⑴为甲、乙两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板宽度d时所得的不同情景。

由该图可知甲同学测得的示数为mm,乙同学测得的示数为mm。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

被压缩弹簧开始贮存的弹性势能

23.(9分)如图所示为多用表的不完整的示意图,图中还显示出了表内的电源E1和表内的调零电阻R0。

被测电路由未知电阻Rx和电池E2串联构成。

⑴现欲测阻值大约为一千多欧姆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请完善以下测量步骤:

①甲、乙两测试表笔中,甲表笔应是(填“红”或“黑”)表笔;

②测电阻的倍率选择“×100Ω”,将甲、乙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电阻R0,使表针指到表盘刻度的最右端;

③在测试表笔乙已接触被测电路右端的前提下(见图),测试表笔甲应接触被测电路中的(填“a”或“b”)点;

④若测试表笔甲接触的位置正确,此时表针恰好指在图示的虚线位置,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Ω。

⑵已知图中电源E1的电动势为4V,电源E2的电动势为2V(不计其内阻)。

若测电阻Rx时,测试表笔甲在a、b两个触点中连接了错误的触点,那么,表针的电阻示数应为Ω。

 

24.(14分)

如图所示,在倾角

=37︒的固定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1kg、长度L=0.75m的薄平板AB.平板的上表面光滑,其下端B与斜面底端C的距离为4m.在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质量m=0.6kg的滑块,开始时使平板和滑块都静止,之后将它们无初速释放.设平板与斜面间、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通过计算判断无初速释放后薄平板是否立即开始运动,并求出滑块与平板下端B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Δt.(sin370=0.6,cos370=0.8,g=10m/s2)

 

25.(18分)

如图所示,有一固定在水平面的平直轨道,该轨道由白色轨道和黑色轨道交替排列并平滑连接而成。

各段轨道的编号已在图中标出,黑色轨道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白色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图中未画出),一不带电的小滑块A静止在第1段轨道的最左端,带负电绝缘小滑块B静止在第2段轨道的最左端。

某时刻给小滑块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其从静止开始沿轨道向右运动,小滑块A运动到与小滑块B碰撞前瞬间撤去小滑块A所受水平恒力。

滑块A、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粘在一起沿轨道向右运动。

已知白色轨道和黑色轨道各段的长度均为L=0.10m,黑色轨道和白色轨道上的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E=1.0×104N/C;滑块A、B的质量均为m=0.010kg,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均为μ=0.40,绝缘滑块B所带电荷量q=-1.0×10-5C,小滑块A与小滑块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6.0m/s。

A、B均可视为质点(忽略它们的尺寸大小),且不计A、B间的静电力作用。

在A、B粘在一起沿轨道向右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F的大小;

(2)碰撞过程中滑块B对滑块A的冲量;

(3)若A和B最终停在轨道上编号为k的一段,求k的数值和碰后A和B的位移。

 

26.(14分)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很多,常见的有Cr2O3、(NH4)2Cr2O7、2•2H2O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铬熔点较高,一般应用铝热反应制备铬单质。

写出利用Cr2O3制备单质铬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常用Fe2+处理含(NH4)2Cr2O7的废水,其流程如下:

Cr2O72﹣

Cr3+

Cr(OH)3↓

①(NH4)2Cr2O7中铬的化合价为。

②第一步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已知三价铬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随pH的变化如下图,为尽可能除去铬元素实现废水达标排放,pH要控制在;若pH过高,溶液中残留铬量增大,其原因是

(3)醋酸亚铬水合物{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

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1中预先加入锌粒。

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

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a.Zn+2HCl═ZnCl2+H2↑

b.Zn+2CrCl3═2CrCl2+ZnCl2

c.2Cr2++4CH3COO−+2H2O═2•2H2O↓

①以上发生的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②往仪器1中加入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是先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三氯化铬溶液,然后再加入盐酸。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③已知其他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1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2•2H2O9.48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7.(14分)氯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不同条件下KClO3将KI氧化为I2或KIO3。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对KClO3和KI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制取氯酸钾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开始时,首先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2)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3)A和B装置之间缺少除去氯气中氯化氢的装置,是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其理由是 

(填“是”或“否”,若选择“是”请说明理由,若选择“否”则不需说明理由)

实验二 氯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的研究

(4)该小组设计了系列实验研究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其中系列a实验的记录表如下(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试管编号

1

2

3

4

0.20mol•L﹣1KI/mL

1.0

1.0

1.0

1.0

KClO3(s)/g

0.10

0.10

0.10

0.10

6.0mol•L﹣1H2SO4/mL

0

3.0

6.0

9.0

蒸馏水/mL

9.0

6.0

3.0

0

实验现象

①系列a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②设计1号试管实验的作用是  .

③若2号试管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黄色,取少量该溶液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假设氧化产物唯一,还原产物为KCl,则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8.(15分)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DMC),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材料,实验室中可用甲醇、CO、CO2等进行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2)用甲醇、CO、O2在常压、70~120℃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DMC。

已知:

①CO的标准燃烧热为:

−283.0kJ•mol−1,

②1molH2O(l)完全蒸发变成H2O(g)需吸收44kJ的热量

③2CH3OH(g)+CO2(g)⇌CH3OCOOCH3(g)+H2O(g)△H=−15.5kJ•mol−1

则2CH3OH(g)+CO(g)+1/2O2(g)⇌CH3OCOOCH3(g)+H2O(l)△H=。

该反应在常压和70~120℃条件下就能自发反应的原因是。

(3)由上述反应可知甲醇和CO2可直接合成DMC但甲醇转化率通常不会超过1%,制约该反应走向工业化生产.

①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选填编号).

A.v正(CH3OH)=2v逆(CO2)

B.CH3OCOOCH3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D.容器内压强不变

③某研究小组在某温度下,在100m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5molCH3OH(g)、适量CO2和6×10−5mol催化剂,研究反应时间对甲醇转化数(TON)的影响,其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计算公式为:

TON=转化的甲醇的物质的量/催化剂的物质的量)。

在该温度下,最佳反应时间是h;4~10h内DM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4)以多孔铂为电极,在如下图装置中A、B口分别通入CH3OCOOCH3和O2构成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29.图甲表示25摄氏度条件下,将绿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情况(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

图乙表示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8-10小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     ,此时,图乙中发生的过程是     (用图中序号填空)。

(2)图甲所示实验中有2小时是没有光照的,这个时间是   h,实验12h,此时绿藻干重与实验前比较     。

(3)图甲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依据是     。

30.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不同处理后的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和E中五组处理中,要证实内源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至少需要经过的处理过程有___________(填字母)。

(2)综合实验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有:

①茎尖产生的生长素的向下     运输进而抑制侧芽的萌发。

②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调控顶端优势中的相互关系为____________(填“协同”或“拮抗”)。

(3)通过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来探寻生长素的合成和运输过程,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顶端优势可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     。

31.正常的水稻(雌雄同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

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即染色体数为2n+1=25。

下图为该三体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示意图(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非抗病基因;①~④为四种类型配子)。

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如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其他配子均能参与受精作用且个体存活。

请问答:

(1)图中“?

”处的基因是________,若减数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交叉互换,则配子②和④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2)有一些抗病水稻,其中有部分杂合子,现通过连续自交并每代拔除感病植株来提高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

若该过程中,产生了一些7号染色体的三体植株,这些三体植株的存在不会影响育种目的,因为该过程中随着感病植株被拔除,________不断降低;为了进一步简化操作,拟除去套袋环节,改为每代自然传粉并拔除感病植株,也可以达到提高纯合抗病植株比例的目的,但这种方法相对于连续自交来说,育种进程将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3)现有一株基因型为Aaa的抗病植株,可能是三体植株(假说1);也可能是如⑤所示由于________导致的(假说2)。

请设计一最简捷交配实验方案(设假说2中产生的各种配子均能受精且后代均能存活),探究何种假说成立。

(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__

32.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图丙为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①可表示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生理过程。

(2)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蛇能根据鼠的气味去猎捕后者,鼠同样能根据蛇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捕猎,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

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

(二)选考题:

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并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共15分)

(1)(5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可能增大

B.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

C.自然界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D.将大颗粒的研磨成细盐,细盐还是属于晶体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33

(2)(10分)如图所示,一高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