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热点分析8年厦门一中高考语文试.docx
《试题热点分析8年厦门一中高考语文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热点分析8年厦门一中高考语文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题热点分析8年厦门一中高考语文试
2008年厦门一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金庸的权力观
金庸曾在《三十三剑客图》中说过,“研究中国历史上这些大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千百年来物质生活虽然改变极大,但人的心理、对权力之争夺和保持的种种方法,还是极少有什么改变。
”
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对权力进行了无情的否定。
书中写到,正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乾隆背叛了六和塔上的盟约,践踏了海宁潮前兄弟击掌、互不伤害的誓言。
美丽的香香公主最后留下血写的遗言“不要相信皇帝”,撕破了乾隆道貌岸然的面具,用鲜血刻画出了他的阴险、毒辣和狡诈。
《碧血剑》对李自成杀进北京以后迅速腐化、堕落的描述,也见证了“权力趋向腐败,绝对的权力趋向绝对腐败”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不具备做“政治领袖”的条件,却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他有许多美好的品质。
在人性的尺度之下,小说中的朱元璋和张无忌相比却显得暗淡无光,美丽的周芷若也一点都不可爱。
就是从《天龙八部》到《笑傲江湖》,金庸小说中常常出现“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口号,不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从宫廷到江湖,都是如此。
东方不败因掌握大权而腐化,任我行也免不了同样的结局,那是人性中的普遍现象。
岳不群、左冷禅掌了权也一样如此,他们都野心勃勃,将无限的权力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这是中国社会被数千年专制政治所毒化而出现的畸形现象。
与写作武侠小说几乎同步,自1959年创立《明报》以来,金庸执笔写社评,特别是他的早期社评也贯穿着自己对权力的批判、否定。
他在《笑傲江湖》后记中得出了“政治上大多数时候是坏人当权”的结论。
如果不是《鹿鼎记》的出现,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世界对权力的否定几乎达到了现代认识水平,不幸的是,他还是以最后的《鹿鼎记》完成了对权力的肯定。
《鹿鼎记》的真正主角不是韦小宝,而是康熙这个雄才伟略的英明君主,其主旨是,什么样的英雄豪杰、“侠之大者”都比不上一个开明的当权者,世间的一切最终靠康熙这样的英明君主。
既然“侠以武犯禁”,与依靠好皇上实现一切人生社会理想的白日梦不和谐,那么,到这一步,金庸的武侠小说确实写不下去了。
在这一意义上,二月河大肆吹捧康熙、雍正、乾隆之类创造“盛世”的好皇上不过是延续了金庸的这一思路罢了。
l994年,金庸访问台湾时亲口说:
“在中国皇帝中,我对康熙的评价很高,他不但思想开明,而且很好学,还去学了外国的学问。
”从否定权力到回归权力,金庸的权力观的演变表明他最终未能走出传统士大夫式的观念。
也就是说,对皇权的依附和对好皇帝的期盼曾是中国读书人几千年的梦。
1.下面有关《鹿鼎记》的阐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金庸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中对权力的认识是有差别的。
B.《鹿鼎记》的出现体现了金庸对权力的终极否定,这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写不下去的内在原因。
C.出于对“思想开明”、“很好学”的康熙的景仰,金庸在《鹿鼎记》中着重刻画了康熙这个雄才伟略的英明君主。
D.不管是韦小宝还是其他“侠之大者”终究比不上一个英明君主,因此他们只能是《鹿鼎记》中的配角。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书剑恩仇录》中,政治领袖乾隆皇帝阴险奸诈,而《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领袖张无忌却值得信赖。
B.“政治上大多数时候是坏人当权”的结论不仅对岳不群、左冷禅等人物作出了评价,而且还表明了金庸对权力的批判和否定。
C.与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同的是,二月河回避了“以武犯禁”的侠气而着力于吹捧康熙、雍正和乾隆等创造“盛世”的好皇上。
他的作品是对金庸权力观的反拨。
D.对皇权的依附和对好皇帝的期盼一直深藏在中国传统士大夫们的观念中。
金庸最终也没能摆脱这一束缚。
二、(9分,每小題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3—5题。
(一)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
“孺子,下取履!
”良愕然,欲殴之。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父曰:
“履我!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还,曰:
“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
“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
“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
留侯死,并葬黄石冢。
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太史公曰:
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
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
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
上曰: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盖孔子曰: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留侯亦云。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二)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
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
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柯、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
孺子可教也。
(选自苏轼《留侯论》)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 )
A.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闲:
闲暇
B.父去里所,复还 所:
处所,地方
C.取而葆祠之 葆:
通“宝”,珍贵
D.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 计:
估计,料想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侥幸于不死 ②以大中丞抚吴者
B.①良业为取履 ②且为之奈何
C.①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①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②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从圯上老人处获得兵书,功成不忘本,将黄石取回“葆祠之”,每当伏日和腊日都亲自祭祀它。
B.两文都着眼于“忍”。
前文主要表现圯上老人对张良忍耐品质的考验;后文主要论述圯上老人“意不在书”,在“折”张良不忍之心的观点。
C.司马迁记叙张良事迹时,加进了传奇性描写,增添了神秘色彩,或多或少地表达了自己相信鬼神和天命的看法。
D.苏轼从人事与写实的角度看待《史记·留侯世家》的传奇情节,否认了神怪之谈,更令人信服。
第Ⅱ卷(共135分)
三、(32分)
6.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10分)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
“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3分)
答:
②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3分)
答:
(2)此文段体现了孟子什么观点?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
7.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粉蝶儿·和晋臣①赋落花[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②,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注]①晋臣:
赵不遇,字晋臣,写落花词,辛弃疾和之。
②僝僽(chánzhòu):
多义词,有憔悴、忧愁、折磨、埋怨等意思。
(1)请简要分析“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一句在用词方面的表达效果。
答:
(2)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怀的。
答:
8.默写。
(6分)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1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
(2) ,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沉默啊,沉默啊!
,。
(4)二十四桥仍在, ,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5)王维《山居秋瞑》中仿用《淮南子·招隐士》中的诗句的一联是:
, 。
(6)苏洵《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
9.根据下文的表述进行推断,选出正确的两项。
(5分,选对一项3分,二项5分)
A.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单骑救幼主,被后人敬仰并尊奉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B.在巴金的《家》中,作者对梅的抑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悲惨遭遇,表现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愤,控诉了封建制度和礼教、迷信的迫害。
C.吴荪甫的家族在双桥镇颇有势力,父亲是前清的举人,后来因为摔断了腿长期隐居。
吴荪甫与资本大族林家结亲,娶了林家大小姐林佩瑶。
婚后家庭生活不太幸福,经常吵架,导致林佩瑶红杏出墙。
D.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要去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公主。
可是这镇上并没有什么公主,桑丘想了个馊主意,把路上遇到的骑驴的乡下女人说成是杜尔西内娅。
堂·吉诃德始疑后信,竟认为是魔术家把大美人变作粗蠢的村姑。
E.在愚人节的狂欢中,巴黎市法院大厅进行“愚人王”的选举,谁长得最丑、谁笑得最怪最难看谁就有望当选。
最后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因外貌奇丑而当选。
人们给他戴上王冠,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沿街游行。
10.简答题(5分,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简述娇杏逢春(雨村)的故事情节。
字数100字左右。
(2)简述马斯洛娃从拒绝涅赫柳多夫到接受西蒙松爱情选择的经过。
四、(17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7分)
行板如歌① [王蒙]
(1)柴科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心里,他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2)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
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
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
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
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
他的另一些更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
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
我总觉得,他的沉重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
他的乐曲———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始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瑰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3)艺术就是永远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忧郁的摆脱。
摆脱了也还忧郁,忧郁了也要摆脱。
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
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苦难的光明。
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
忧郁与摆脱,这就产生了一种摇曳,一种美的极致。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
人生苦短,人生苦苦。
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
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
这就是柴科夫斯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4)是的,摇曳,柴科夫斯基最令人着迷的是他音乐的摇曳感。
有多少悲哀也罢,有多少压抑也罢。
他潇洒地摇曳着表现了出来,只剩下了美。
(5)这就是才华。
我坚信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是一种酒,饮了它,一切悲哀的体验,都成就了诗的花朵,成就了美的云霞。
它是上苍给人类的最珍贵的礼物,拥有了这样的礼物,人类理应更加感激和平安。
柴科夫斯基教给人的是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艺术,珍惜才华,珍惜美丽,珍惜光明。
珍惜的人才没有白活一辈子。
而这样的美谁也消灭不了,在火里不会燃烧,在水里也不会下沉。
(6)我宁愿说他是一个抒情作曲家。
也许音乐都是抒情的。
但是贝多芬的雍容华贵,包含着够多的理性和谐的光辉;莫扎特对于我来说,则是青春的天籁;马勒在绝妙的神奇之中,令我感到的是某种华美的陌生……只有柴科夫斯基,他抒的是我的情,他勾勒的是我的梦,他的酒使我如醍醐灌顶。
他使我热爱生活,热爱青春,热爱文学。
他使我不相信人类会总是像豺狼一样的你吃掉我、我吃掉你。
我相信美的强大,柴科夫斯基的强大。
他是一个真正的催人泪下的作曲家。
我相信这与人类不可能完全灭绝的善良有关。
这与冥冥中的上苍的旨意有关。
(7)他的一些曲子很重视旋律,有些通俗一点的,甚至人们可以跟着哼唱。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了。
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题目就叫《如歌的行板》,这首乐曲是我主人公命运的一部分,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有没有读者,从这篇小说中听出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来。
还有一些其他的青年时代的作品,我把柴科夫斯基看作是自己的偶像与寄托。
(8)真正的深情是无价的。
虽然年华老去,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虽然我们不得不时时停下来舔一舔自己的伤口,虽然我们自己对自己感到愈来愈多的不满……又有什么办法!
如果夜阑人静,你谛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
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9)于是你感谢柴科夫斯基。
注:
①行板:
音乐速度记号,约为每分钟60———72拍,相当于人平静时的心跳节奏或不疾不徐的步行节奏。
11.请阅读文中第
(2)小节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
12.文章第(3)小节中“第六交响曲的哲学”、第(6)小节里提到的“上苍的旨意”的含义各是什么?
请分别作答。
(6分)
答:
13本文为什么以“行板如歌”为题,请从手法特点和在全文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作简要赏析。
(5分)
答:
五、(16分)
1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
(1)
(2)小题。
(6分)
最常见的核聚变反应的原料就是从海水里提取的氢和氢的同位素“氘”及进一步处理所获得的“氚”。
有一种对核聚变的形象说法是“海水变能源”。
因为核聚变的原料是氢和氢的同位素氘、氚,氢和氢的同位素氘都是在海水里大量存在的。
它们也很容易从海水中提炼出来,提炼过程也不会产生任何污染,不像挖煤、开采石油等对环境污染严重。
从地球目前的海水资源来看,这种资源基本上是无限的。
有一个换算,在核聚变条件下,我们用一公斤海水提炼出的氘和氚,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升的汽油放出的能量。
按照现在人类能源消耗水平,甚至再考虑到以后发展的进一步需要,保守地估算,地球上的海水如果作为核聚变的原料,可以维持人类能源需求几百亿年。
核聚变装置只有在发生聚变反应的时刻才会有一些中子辐射,一旦反应结束就不会有中子辐射。
建造在等离子体所的EAST装置由于其大厅是全封闭式结构,四周墙壁的厚度达到1.5米,屋顶的厚度为1米,所以其中子辐射不会影响到大厅之外的环境。
(1)给材料的第一段提取三个关键词:
、 、 (2分)
(2)核聚变的优势有哪些?
请分点概括。
(4分)
15.在下面语段的画线处,再写两个句子,使其构成排比句。
(4分)
语文,是无处不在的。
千层碧山中,语文把盏而吟,吐纳着唐诗超然物外的开阔大气; ;小桥流水边,语文悠悠漫步,平添了江南烟雨的几许温柔; 。
16.请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文段意思完整连贯。
(3分)
2007年10月3日陕西镇坪县农民周正龙称拍摄到华南虎照片。
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召开新闻现场会,宣称“发现华南虎”。
这之间,林业厅主要的鉴定工作,已被多方事实证明存在敷衍塞责、草草结案的问题,比如一些参与鉴定的专家根本就不是研究华南虎问题的;而且,林业厅抢功心切,违规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开消息,已被责令向公众道歉。
虎照本身饱受质疑,但至今,二次鉴定无法推进,陕西林业厅置汹涌的民意于不顾,真相调查离“最后一公里”戛然而止,受到网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质疑。
政府相关部门只有真正做到,
才能维持自己的公信力,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17.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许,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她像一支“飞天之箭”带着中华民族美丽的梦想和良好的祝愿奔向广寒宫,她展示和见证了一个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坚定脚步,托起中华民族腾飞的梦想,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请为下面一副对联补写下联。
(3分)
上联:
寰宇无云,为嫦娥让路;
下联:
六、(70分)
18.作文:
请以“痕迹”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厦门一中语文参考答案
1.B 2.C
3.B“所”,左右,表示大约的数目。
4.C(A中的两个“以”分别为介词“因为”和介词“用、凭借”;B中的两个“为”分别为介词“替、给”和动词“做、对待”;D中的两个“于”分别为介词“在”和介词“对于”;C中的两个“所以”都是表凭借的)
5.A伏腊祭祀时,张良已死。
参考译文:
略
6.(10分)
(1)①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
(译出大意1分;“旬”1分;“举”1分。
)
②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
(“箪”1分;“壶”1分;“师”1分。
)
(2)统治者应顺应民意,才能受到拥戴。
(4分)
7.(6分)
(1)作者借助“僝僽”一词的多义特点,(1分)写出了风雨的无情,落花的憔悴和人的内心愁怨,(1分)表达了自己惜春之情(1分)。
(2)全篇通过“昨日”与“而今”春光的对比,(1分)用巧妙、新颖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阶段的春日景象,(1分)委曲地抒发了诗人爱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1分)
8.
(1)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波心荡,冷月无声
(5)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9.(5分)AD(A项“单骑救幼主”的是赵云;D项的“第二次出游”应是“第三次出游”。
)
10.(5分)
(1)寄居葫芦庙内的穷儒贾雨村与甄士隐常有来往。
(1分)正在采花的甄家丫环娇杏与他偶然遇见,不免回头两次,引发了贾雨村情思和报负。
(1分)在甄士隐的资助下,雨村进京赶考,高中为官。
(1分)上任之际,又于封家门口巧遇娇杏,(1分)即娶娇杏为妾,嫡妻死后,雨村便扶娇杏为正室夫人了。
(1分)
(2)探监时,涅赫柳多夫的求婚让她认为他是为了赎罪才这样做,所以愤然拒绝。
(1分)后来他为她奔走上诉,她又重新爱上他,但是不愿意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幸,依然没有答应他。
(2分)在流放途中遇到政治犯西蒙松,他正直善良,纯粹是因为喜欢她才爱她的,而且认为她是个不平常的女人,所以最终选择跟西蒙松。
(2分)
11.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柴科夫斯基的才华、作品中的感情以及作品旋律的逐次叙述。
(3分)内容上,阐述了柴科夫斯基之所以容易接受,成为我生活一部分的原因。
(3分)
12.音乐使软弱的人在人生的苦痛中感到骄傲,安慰,怡然。
上苍让柴科夫斯基用音乐的形式,使人类更懂得珍惜与热爱,更加感激和平安。
13.把握柴科大斯基音乐的特点,运用了比喻、双关的手法,生动形象且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
(3分,手法1分,内容分析2分)结构上,串联起文章内容,起到组织材料的作用。
14.
(1)核聚变 原料 海水(答对两个1分,对三个2分)
(2)
(1)原料来源充足;
(2)原料提炼过程无污染:
(3)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大(4)只在聚变反应的时刻才会有辐射产生,比较安全。
(1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答案示例:
(1)桨声灯影里,语文鼓瑟吹笙,荡漾着宋词婉转豪放的幽幽情思。
(2)浩浩江海上,语文倚天扬帆,展露了中华文明的浩瀚博大。
16.答案示例:
(3分)
在科学取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公开公正地处理此事,(1分)尊重民意,及时还民众以真相,(1分)(语句通顺1分)
17.(3分)参考答案:
(内容1分,词性1分,仄起平收1分)
苍天有月,给华夏执灯。
18.参见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