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295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士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居士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居士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居士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居士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居士手册.docx

《居士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士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居士手册.docx

居士手册

在寺庙中,为了维护长远的共住与和谐,组织要有一个机制来做两件事:

一、宣扬核心,保持组织的核心凝聚力;二、捋顺管理关系,以保持管理的畅通。

这两件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

佛教的世界观、共住的道德规范以及“六和敬”思想。

人们喜欢拿和尚说团队,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寺庙中是如何看待团队精神的。

例如,对于被奉为团队合作典范的“唐僧团队”,就存在误解。

很多人将“西天取经”作为这个团队的目标。

实际上,西天取经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他的目的在于把印度佛经取回来,翻译、整理,之后再寻找到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

取经只是整个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

就好比企业当中有生产部、市场部、销售部之分,各个部门需要互相合作。

如果产品只是生产出来了,而没有最后销售出去、回收货款,这能算是实现目标了吗?

我想,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各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甚至冲突的情况,原因大概都与此有关。

以居士活动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参加活动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组织活动是为了让大家升起信心和意乐,而最终的目标是要让大家去学佛,而不仅仅是信佛,这样就弘扬了佛法。

在学佛的过程中,大家就能获得或多或少的受益,往解脱道上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要组织活动就需要团队,团队之间要互相合作,才能实现弘扬佛法的目标。

活动组织了,也实施了,而没有居士的道德规范就容易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就障碍了佛法的推广。

因此,对上师弘法利生事业的授记非常明确的表明了,未来的居士和弟子数量众多,如果现在不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障碍上师弘法利生的就一定是我们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居士的问题了。

要真正地了解“六和敬”的实质内涵,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和敬”的概念。

“和敬”是之于自己和他人两个方面来说的。

所谓“和”,就是“外同他善”;而所谓“敬”,则是“内自谦卑”。

六和敬的前三条是从自己与他人内在的身口意的角度来说明的,大家的内在先统一了,自然外在的显现也就统一了和谐了,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分别为:

一、身和同住

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修。

道场的建立是成就。

每一个共修的份子——目的在此;绝对不是逃避社会责任,到佛门里讨生活的。

如果是这种观念、那就完全错了。

接受十方供养如何能消!

这个罪过是无量的,且要还债,佛在经中遘得很清楚。

共住不只是同住在一个道场,如每一个人有一个房间,或象现代生活富裕的地区,一个人还有个套房,这样舒适的生活环境修行能不能成就呢?

恐怕一个都不能成就。

为什麽呢?

地藏经上讲:

「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

」人,无始劫以来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恶习气太多、太重了。

大家相聚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举一动还象个样子,规规矩矩的,还能守法。

如果房门一关,没人看到,就随便了、放逸了,毛病百

出了。

白天修行,晚上放逸,功行尽失,成就困堆了。

佛陀大智深知此事。

那麽共住要怎麽住呢?

睡通铺啊!

晚上都睡在一起。

白天、晚上都不可离开大久,睡觉也得老老实实,也得乖乖的,也不可以随便,这是依众靠众的精意。

所以寺院丛林,你到寮房(卧室、寝室)去看看,皆是通铺,一个人一个铺位,每个铺盖?

得整整齐齐的,象军队一样;比军队还要严格,比军队的纪律还要好。

住在道场,过这样的生活、陶冶人的习气,以戒、定、慧三学改造心行,那才其正称得上修行。

在寺院丛林里面,什麽人有一个寮房呢?

当住持的、做执事的,因为他的事务繁多,他的生活起居不能跟大众一样(大众象学生一样,那是非常规矩的)。

执事要辨事,替大家服务的,他们才有个小房间。

住持的房间叫「方丈」(方圆一丈),房间都很小,并不是叫你住得很舒服,目的是不妨碍大众的精修。

还有年岁老的,也单独有房间,生病的也单独有房间。

除了送些特殊的,皆是睡广单(通铺)。

「身和同住」是这个意思。

真正要想修行有成就,即使在今天富裕的社会,不用这个方法还是不能成功。

二、口和无诤

就是说大家住在一起没有诤论,真正能够用功向道。

人与人相处,最容易造的就是口业。

古人常讲:

“病从口入(怎么会生病呢?

喜欢吃东西、吃得不干净、吃得不卫生),祸从口出。

”说话多,话赶话,不能深思熟计,则言多必失。

有些时候,讲者无心,听者有意,也会产生误会,在无形之中,结了许许多多的怨怼,招得以后的果报。

这的确是非常苦恼的事情!

所以古德常常教训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言语愈少愈好,非必要的言语,不说最好。

净空法师在洛杉矶讲经时,有一位同修告诉他,自己的小孩念高中,暑假去参加日本的三天禅学会,回来之后,说寒假还要去参加。

这个禅宗道场,最初是日本人建立的,其特色是进入道场就不准说话,每天的功课就是打坐。

早晨,八点钟开始坐到下午五点半;晚上从七点半坐到九点半,其他什么都没有。

三天都不说话,人在那种地方,就会感觉轻松。

三天都是这样坐,所以他坐得很欢喜,印象很好。

这种道场的特色就是“口和无诤”。

不准讲话!

还争什么呢?

所以严格的道场里,确实听不到闲言闲语,真正的道场也没杂心闲话、聊天这些事情。

念佛的道场,二六时中,只听到“阿弥陀佛”绵绵不断,大声念、小声念、默念都可以。

真正密宗道场则咒声不间断。

净空法师初学佛的时候跟章嘉大师,那是一个了不起的上师。

从教三年,从没有见到他咒离开过口。

他念咒不出声,但是嘴唇微动,大家知道他在念咒,这叫金刚持,就是口动没有声音。

无论在什么时候,甚至接见客人时,他仍然持咒不断。

只有跟大家讲话的时候停下来,话一说完,他的功夫马上接上。

这是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他心清净,真的一个妄想、杂念都没有。

弟子向他请教问题,他要观察,等请教者心定了,他才答复。

你心不定,他不跟你讲,那不是说自己不清楚需要考虑,他是在念咒,他的眼睛看着你的眼睛,看到你心定了,他才讲。

这种教学法非常的特殊,两个钟点也许讲三、四句话。

但是他的话,字字皆有千斤之力!

让你一生永远不会忘记,而且会依教奉行,这是真正做到了“口和无诤”。

所以净土念佛堂里面提倡止语,不仅仅在佛七当中要这样做,平时就要学,这样对于自己的道业,绝对有好处。

我们想要把烦恼舍掉,念佛三昧早日成就,不用这个方法,就很难达到目的。

通过对“口和无诤”的学习,我们应该觉悟,在日常生活中学佛修行,最要紧的便是管住自己的嘴巴。

以往学习“十善业”,知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口业有四,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业有三,不贪、不嗔、不痴。

其中“口业”占的最多,这就提醒我们“口业”最容易造作。

我们这个社会,信奉的是口说无凭,见字为证,总以为随便说说没有什么关系,往往随顺自己的习性,只图一时痛快,口无遮拦,却不晓得随时都在造业。

有业因,则必有果报,等果报真正来了,后悔莫及。

现在看看电视里的影视剧和广告,再看看网上的评论、聊天,妄语、绮语、两舌、恶口随处可见,实在说,这些都是不明因果所致。

今天我们懂得了“口和无诤”的含义,就应当忏悔业障,改过迁善,和言爱语,礼敬周全,多积口德,不说是非,和睦相处,随喜赞叹,才能创造良好的共修环境。

三、意和同悦

就是平常讲的「法喜充满」。

我们学佛

,无论修学那一个法门,最粗浅的成就,就是欢喜。

假如学佛,学得不快乐,这一定有同题(不是佛法有同题,是我们自己修行有了问题),不是违背了理论,就是方法用错了;否则学佛的效果一定非常明显——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痛苦、烦恼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自在,这证明学佛功夫得力。

如果得不到这个现象,你的功夫有了同题,这是自己要认真去检讨,找出毛病、找出病根,再把这个病根消除,我们就能够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佛法修学是在生活中历事练心。

历是经历,就在日常生活上练心。

练什麽心呢?

练清净心、练正知正见、练觉而不迷。

所以其正学佛人无论遇到善人或是恶人,顺境或是逆境,无一不视为是帮助自己消业障,增福慧的助缘,怎麽不欢喜呢?

这个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叫「法喜充满」。

大家在一起共修,人人都得法喜,换一句话说,个个都有真正的成就。

六和敬的后三条分别从自己和他人外在的行为(戒)、见解(见)、利益(利)

来阐述的

四、戒和同修

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寺庙和居士中“规矩”就是戒,是所有僧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

所谓“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

大家的行为规范了,就能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

各种活动各种事业也就能够

成就。

五、见和同解

见就是对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的见解。

譬如盲人摸象的故事里所说的,看问

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

而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就会引发分歧、争论、矛盾。

为了使如“盲人”一般的凡夫能够统一对世界的不同见解,就需要用智慧圆满的佛陀知见来统一。

也就是按照佛经和论典的教言来统一见解。

六、利和同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