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2805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docx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

怪病怪治→怪病篇二

乳房奇痒

泗阳县王某,女,23岁,未婚。

左侧乳房奇痒2个月。

2个月前的一天夜晚,遭人强奸(未遂),被人救起,随之惊悸_;精神恍惚,左侧乳房奇痒,虽经搔抓、水烫而痒不止,且日渐加重。

查乳房无皮损、疤痕,心率120次/分,心律整齐,脉象弦数,舌尖红赤,舌苔薄白。

此乃暴怒伤肝,肝气横逆,脾土受侮,乳房属脾,故奇痒也。

治宜清肝泻火,健脾安神。

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泽泻、柴胡、生地各15克,黄芩、栀子、炒枣仁、青皮、术通、甘草各10克,牛膝、当归、白芍各20克,牡蛎50克,党参30克。

进服4剂而愈。

((甘肃中医)1997年第2期冯茂森报道)

邹某,女,39岁。

自述双侧乳房及乳头奇痒难忍2月余。

近日加重,时时欲搔之。

患者体态丰腴,双侧乳房胀满而痛,经前尤剧;食量大,家中恼人之事不断,郁闷不乐,大便2天1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散。

触诊乳房外上方有核桃大肿块。

证属肝气郁结,胃热痰壅。

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化痰。

处方:

柴胡15克,香附、川楝子、青皮、川芎、浙贝母、赤芍、栀子、全蝎各10克,蒲公英30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2次服。

5剂而愈。

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肝部胃热,痰浊淤阻,火热不得疏泄,上蕴于乳而致痒。

上方塞者可通,郁者可达,结者可散,坚者可软,热者可清,故乳痒可止。

((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第2期贾慰祖报道)

乳头奇痒

洒阳县徐某,女,38岁,已婚。

两乳头奇痒7年。

从小弦断奶后,家务操劳,秉性急躁,淅觉乳头奇痒,中午与晚上加重伴心颊,浑身冒汗,失眠,多梦,每年夏天重,冬天轻,脉弦有力,舌尖珞紫,苔白。

此乃肝经湿热,风火相煽所致。

治宜疏肝泻火,祛风化湿。

以龙胆泻肝汤加青皮、川芎、白芷、党参、炒酸枣仁,进服3荆,乳头痒止,失眠多梦消除,惟感乏力嗜睡,时有恶心。

照上方加半夏、桂枝,继服3剂,诸症皆愈。

(《甘肃中医>1997年第2期冯茂森报道)

乳房渗水

湖北沔阳王某,女,47岁,工人。

素体壮实,于20岁结婚,正产8胎,男女各4.均健在。

每次产后,乳汁充盈,未有乳房病史。

近年来,月经周期正常.惟经色鲜红,量多。

于1978年4月初,突见右乳头上方,晕白交界处的毛窍中,渗出白色带黏水液,局部不红不肿,不痒不痛。

经中西医多法医治年余,均无效验。

询其病因,无因可告;问其所苦,无苦可言。

其乳头长期浸湿,内色变白,似烂非烂,以软膏类敷之,有助水浸淫、助腐变烂之弊;以药粉干敷,又有撕裂性疼痛之苦;不敷药一则湿衣,二则偶有摩擦则感剌痛。

饮食精神及二便均正常。

究其乳房属足阳明胃经所布;乳头属足厥阴肝经所循,此症属肝气郁而不迭,脾胃湿邪浸淫为害所致。

治宜疏达肝气以解郁,鼓舞气机而固正,敛收水液以缓急,酸甘之味人病所。

处方:

柴胡、白芷、陈皮各6克,白芍、五味子各15克,黄芪20克,当归、甘草各10克。

嘱其暂服4剂,以观效验。

事过月余,未来复诊。

一日忽来道谢说:

“服药2剂,渗水大减,可不用敷料;4剂服完,病已痊愈。

”并揭衣以乳头示之,果然干净无恙,一切如常。

4年瘸疾,霍然告愈o((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第1期朱久之报道)

乳衄

广西某女,40岁,已婚。

自述1年前曾患肝炎,经治疗好转。

平时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心悸。

8天前因与爱人争吵,突然昏倒,醒后发现左乳头有鲜血流出。

病人形体瘦弱,面色觥白,两眼无神,脉象弦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经用西药仙鹤草素、维生素K、维生素C和中药荆芥炭、地榆炭、荷叶炭等治疗无效,后改用疏肝解部、凉血止血、引血归脾之法治愈。

处方:

柴胡、白芍、白术、茯苓_、丹皮、金斡子、茜草根各10克,生地15克,白茅根12克,甘草5克。

共服4剂而愈o(<广西中医药)1981年第5期刘宝善报道)

白东杨之女,19岁,未婚,农民。

患者因情志不遂致月经不调1年余,先是错后量少,后为数月不行。

近七八个月来,两乳胀痛而渐大,伴胸胁胀满,心烦意乱,频频叹息。

最近40天来,乳房胀甚,并不断有液体溢出,先为精水,后为鲜血,按挤则如涌泉喷射,自觉有乳水撑怀,有以排出为快之感。

诊时两乳房胀大如产后哺乳之状。

触之不甚痛,也无明显结节及包块,不红不热。

患者面色正常,面容抑郁,舌苔薄白,舌质淡红,六脉沉郁,诊为乳衄。

是由肝气郁结,疏泄失常,经血不顺,上攻于乳所致。

治宜疏肝解郁,宽胸利气,凉血活血D处方:

柴胡、陈皮、青皮、郁金、丹皮、杏仁各9克,全瓜蒌45克,生地、生麦芽各15克,肉桂2克,甘草3克D服药3剂后,病症十去八九,乳房胀痛消失,乳衄停止,食欲增加。

再照原方继服2剂。

月经色量均无异常,乳房无胀痛,乳房大小复原如常。

嗣后每次月经期、色、量均正常,乳衄未再复发o(<山东中医杂志)1982年第2期刘代庚报道)

又扬州人姚某,女,38岁。

自述两乳头溢出血乳已2年,不挤也溢。

患者面色苍黄,乳头可挤出血样乳液。

经期正常,25岁初产,28岁产第二胎,哺乳期均无血乳症。

诊其脉细数,察其舌红,苔薄白。

属肝火亢盛,迫血妄行,渗血于乳所致。

诊为乳衄。

方用丹栀迫遥散加旱莲草治疗,服14剂,未见效果。

后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用水牛角替代),方药为:

水牛角片50克,生地30克,白芍、丹皮、茜草炭、紫珠草、炒谷芽、炒麦芽、怀牛膝各15克;炙甘草4克。

水煎内服,每日1剂。

服10剂而愈o(潘毓仁主任医师验案)

又叶某,女,28岁。

患者自诉已育一女,现孕第二胎7月余,1个月前曾因与丈夫争吵后感胸闷口苦,并发现衣服两乳头处有血渍,当时无不适感,故不曾介意。

近日来症状逐渐加重,内衣两乳头处常被血水湿透,有时乳头微痒,以右乳为甚。

诊见形体消瘦,精神不佳,见上衣两乳头处被血水湿透,胸闷口苦,喜叹息,乳房发胀,乳头有痒感,大便于结,尿黄,纳呆,腰酸。

脉弦,舌红,苔薄黄腻。

证属肝经郁火,络脉受伤,迫血妄行。

治宜清肝经郁火以止其血。

但由于患者怀孕7月余,在治疗上实感棘手。

根据<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决定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治之D方用:

桑叶、泽泻、车前子、龙胆草、炒山栀、黄芩各10克,柴胡6克,生地炭20克,甘草5克,炒杜仲、桑寄生、白术各15克。

服完4剂后,乳头出血停止,惟精神欠佳,以丹栀逍遥散调理痊愈,愈后顺产一男晏。

又郑某,女,24岁,未婚。

患者近1个月来自感两乳房胀痛,两乳头有少量渗出液,继之转红色,就诊时已转为鲜血,以右乳头为甚。

诊见内衣两乳头处被血水渗湿,色鲜红,胸痛,精神欠佳,嗳气后胸闷稍舒,月经先后无定期,腹痛难寐,口苦,二便尚调,纳呆口脉弦,舌尖红,苔薄黄D询其起因,知患者因工作调动,情志不舒,郁久化热。

治宜清肝胆郁热,凉血止血,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

龙胆草、炒山栀、泽泻、黄芩各10克,柴胡6克,生地黄20克,车前子、生白芍各15克,木通、生甘草、丹皮炭各5克。

服完5剂后,血已止,但乳头仍有少量淡红色渗出液,继服3剂,诸症消失。

(<湖北中医杂志)1997年第1期谢娟娟报道)

又宝鸡市黄某,女.43岁,工人。

1年前发现乳头少量溢淡黄水,继之转为淡红血水。

经多家医院乳头血性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束发现癌细胞,乳头腺导管造影及病理活检,诊断为“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建议手术治疗。

因其恐惧,拒绝手术,四处寻求中医药治疗。

诸医多以肝火论治,亦有从滋阴降火、活血化淤法治疗者,服药期间仍间断乳头溢血。

诊见形体高大肥胖,面苍少华,胸阎暖气,心悸少寐,性情急躁,纳呆体倦,月经延后量少,经行诸症加重,双乳晕处可触及樱桃大小肿块2个,质硬,轻度压痛,舌体胖质暗苔白润,脉沉微滑,乃届肝郁脾虚,痰血淤积乳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党参、郁金、香附、丹参、生水蛭、天南星、鸡内金,进服3剂,乳头溢血若失,又服l周,乳头溢血停止,经水如期而至,随访3年无恙o((陕西中医>1996年第10期孙桂芝报道)

“乳衄*之名,始见于(疡医大全):

“妇女乳房并不坚肿结核,惟恐常流鲜血,此名乳衄。

”多由思虑过度,肝脾受伤,疏泄失常,血失统摄所致。

两例乳衄,均系肝气郁结,血髓气逆,攻乳而出所致。

故以调气为要,气顺血亦顺,乳血同源,经调则乳衄自止。

前例为中年乳衄,治疗时应及早排除肿瘤。

在排除乳腺肿瘤的前提下,再用药物治疗。

后倒是处女乳衄,多为乳脉管炎引起。

治疗本病,应遵循“治血当治气,治气先解郁竹的原则,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男子乳衄

宝鸡市有一青年男子,24岁,工人。

乳头出血3年余。

患者因与恋人分手,心情抑郁不展.2月后双乳头溢少量淡红色血,时出时止o由于是青年男子,尚未婚配,羞于就医,听之任之,于是乳头出血额作,血色由淡转鲜,量多质稠,尤如乳泉赤水,时时浸透胸前衬衣,伴胸胁胀痛,口苦,咽于,心烦少寐。

诊见面红体壮,胸高肌盈,双乳房乳头无明显增大及红肿,乳头痛不可近,乳晕远端可触及形如小卧蛹状结节数个,便秘搜赤,舌红苔薄黄?

脉弦数有力。

诊断为乳衄。

辨证属肝部火旺,迫血妄行,投丹栀迫遥散加龙胆草、仙鹤草、川牛膝,进服2剂而血止,乳头疼痛减轻,结节变软。

继原方加郁金、夏枯草、川楝子、橘核,又服药3剂,乳痛、乳块、乳血均消除,随访4年l未见复发o(<陕西中医)1996年第10期孙桂芝报道)

男子乳房气囊症

射阳县周某,男,38岁,工人。

患者于8天前因暴怒而致左胁胀痛,3天后发现该侧乳房肿大,有胀坠憋堵感,胸闷,嗳噫,纳差,但无疼痛及恶寒发热症状。

曾在某医院诊为乳房炎,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口服消炎药,外涂鱼石脂软膏未见消退,遂请中医诊治。

诊见左乳房明显增大,约7厘米×7厘米×3)厘米大小,呈扁圆形,境界清楚,皮色不变,触之柔软,内无结块,亦无压痛,腋窝及锁骨窝淋巴结不肿大,血常规检查正常,局部穿刺未见血性及脓性分秘物。

其他检查均未见异常。

诊为“男性乳房气囊症”。

视其体质强壮,性情急躁,脉弦,舌苔薄白。

证属肝气郁结。

治宜疏肝理气。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

柴胡、青皮、陈皮各5克,白芍、香附各9克,佛手、枳壳、郁金、薄荷各6克,丝瓜络3克,金橘叶IO片,水煎内服,日服i剂。

另以针刺期门、太冲、中都、上脘等穴,1日1次。

再以七星针叩击患处;患乳四周拔小火罐,隔日1次。

经上述方法综合治疗,半月后患者恢复正常。

3个月后,又因大怒发作如前,仍用上法治疗,数日而愈o('江苏中医杂志:

>1980年第4期乐依士报道)

男子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囊性增生病,或称纤维囊性乳腺病,中医称之为“乳癣”o是青壮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男子较少见,但时有发生,发病年龄多在45~65岁。

主要表现为乳中结块,形如丸卵,小如杏核,大如鹅卵,推之可移,没有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随喜怒而消长。

西医认为本病与下丘脑—垂体一卵巢性腺轴内分泌失调,雌性激素水平相对增高有关;中医认为本病与肝郁气滞,肾精亏损有关。

刘恂美等人用中医辨证治疗男性乳腺增生症18例,取得较好效果。

举例如下:

沈某,男,48岁,工人。

身体较瘦,有高血压史,有饮酒史。

一日,因与别人发生吵架,由于不善言辞,自觉有理。

回家后,自斟自饮白酒半斤,已成醉汉,呼呼大睡,待第二天起来后,自觉双乳房肿大且胀痛较甚,难以忍受,遂来诊治。

接诊时,患者情绪激动,并反复叙述昨天发生的事情。

测血压为24/14千帕。

脉沉弦,舌质红无苔,视双侧乳房肿大如桃核,不能触摸D证属肝气不疏,郁而成核所致,治以疏肝理气消核之剂:

柴胡、白芍、茯苓、半夏、橘核、香附、郁金各10克,海藻、昆布各15克,金橘叶5克。

服药3剂,肿块消失。

又秦某,男性,68岁,农民。

左乳房疼痛已有3年,经多方治疗未愈。

曾怀疑是肿瘤;并进行“活检”报告为“纤维组织增生”。

于是用中药逍遥散之属,屡用不效。

见其形体消瘦,有嗜酒吸烟史,语音洪亮,测血压22/14千帕,脉细弦数,舌质红无苔,左乳房比右乳房大1倍,有结节4枝,质硬。

经综合分析,拟为肾明亏虚,肝阳上亢之证。

用六味地黄汤加味:

生地、山药、泽泻、丹皮、香附、柴胡、郁金各10克,茯苓12克,山萸肉20克,金橘叶5克c服药15剂后,结节消去大半。

复诊时,继原方加化痰软坚之品:

昆布、海藻各10克,再服10剂结节全部消失,后嘱其长期服六味地黄丸以资巩固,追访未再复发。

又王某,男性,52岁,1997年4月,因双乳房疼痛,拒按而来就诊。

询问病史,乳房疼痛已有2年余,缠绵不愈,虽经治疗,效果不显。

平时腰酸背痛,畏寒乏力,在48岁时就先有早泄,碍于面子,难以启齿;没有治疗,.继而发生阳痿至今。

诊见其精神委靡不振,声音较低,脉细软,舌淡红,苔薄黄,双乳按之均有结节,但质软拒按。

综观病情分析,证属肾阳亏损。

故用右归饮加减:

白术、山药、茯苓、鹿角片、巴戟天、仙茅、仙灵脾、补骨脂、大贝母、瓜萎皮各10克,金橘叶5克。

服用2剂,服药后自觉疼痛已减大半,乳房结节亦消,药已中病,宗前方再服5剂。

疼痛已消除,结节亦全消,并且难言之隐的阳痿症已有勃起之感,原方加香附、昆布、海藻各10克,去瓜蒌皮、茯苓,服药10剂,以观后效。

经2个月的治疗,乳房疾病未复发,且原有用痿病亦被治愈。

病人万分感激。

(<黑龙江中医药)1999年第3期刘恂美、王隆川报道)

杨光能用自拟化淤通络散(露蜂房、天花粉、乳香、没药、穿山甲、生牡蛎、夏枯草、海藻、全蝎各30克,蜈蚣15克,共研细末。

过筛,拌匀。

每次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治疗期间保持心情舒畅,忌辛辣腥荤食物)治疗本病20例,全部有效。

病案举例:

罗某,男,55岁D左侧乳房发育胀大,形如年轻妇女乳房,乳中硬结如鸡卵大小,胀痛,有触痛,韧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太清楚,无寒热,周围皮肤颜色无改变,周身及附近淋巴结无肿大。

曾就诊于县人民医院,动员手术治疗。

因畏惧开刀,改中医治疗o检查,病情同上。

平时健康。

舌苔白,脉细弦。

证属思虑伤脾,肝气郁结,聚湿生痰,痰淤互结,阻于乳络,发为乳癖(乳腺增生)o治法:

舒肝解郁,活血通络,软坚化痰。

给予化擀通络散1剂,病情好转。

又服1剂,1个月后患者喜告病愈o(<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第3期杨光能报道)

钱小强用消疬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各12克,鹿角粉3克(冲服)、柴胡、青皮各10克,白芍、当归、浙贝母、王不留行各15克,全瓜萎30克。

胸胁胀痛加川楝子、郁金;脘腹痞闷加半夏、陈皮;烦燥易怒加丹皮、栀子;口干目涩加热地、枸杞;肿块难消加穿山甲,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治疗本病30例,治愈18倒(60%),显效8例(26,7%),好转2例(6.7rl6),无效2例(6.7%),总有效率93,3%o疗效满意。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年第6期钱小强报道)

经前阴道泄水症

谢某,女,46岁,已婚,工人。

每值月经来潮前一二天,阴道必流水二三次。

罹病近5年,水液清稀,无特殊臭气,水液常湿透衬裤及棉毛裤。

月经量多,伴浮肿、腰酸、头昏,平时带下不多,饮食一般,舌淡边尖有齿痕印,脉缓。

孕4产2人流2。

根据以上脉症,断为脾肾气虚,不能行水化湿,拟健脾、温肾、利湿为治,以<傅青主女科)健固汤加味:

党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各15克,巴戟天20克,白芍、芡实、续断各10克,桂枝6克。

进服5剂,精神好转;服药10剂_,经前泻水大减。

药已达病,效不多变,仍宗上方加黄芪、炒山药、紫苏叶,继进lO剂,经量减少,经前已不流水,惟精神倦怠,困乏无力,为脾气虚弱:

肾阳未复所致。

继用上方以巩固疗效o随访半年未见复发o(<湖北中医杂志>1983年第5期周伯魁报道)

经前泄水,中医妇科专著中均有记载,但是诸书皆不明言水自阴道出。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人怀疑经前泄水是指大便泄水,故认为本病等于经前泄泻;或认为水自前阴出,绵绵不断就是白带。

其实本病既非平常所指带下证,亦非经行泄泻。

<傅青主女科)说:

“妇人有经未来之前,泄水3日,而后行经者。

”指出其症状是每值经前自阴道流出水液,不是黏稠如带,绵绵不断,并指出其病机是脾气之虚,湿气乘脾虚流注于血海。

冶疗“不在先治其水,而在先治其血;抑不在先治其血,而在先补其气。

盖气旺而血自能生,抑气旺而湿自能除,且气旺而经自能调矣。

方用健固汤”。

临床还应审察水量之多少以诊病之轻重,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聚湿之品。

经前遗尿症

刘某,女,45岁。

自述近1年来月经行经虽准,但先下秽水,量多(如胞浆水),约3天,继见经血,量多,伴血块,头昏。

此次月经已净,头昏、耳鸣、心悸、腰酸、腹痛、腿软、下肢肿,脉沉细而效,苔薄黄而干。

此为肾亏阴血不足。

冲任不固,治以补肾养阴而调奇经:

山药、菟丝子各30克,枸杞、肉苁蓉、生地、当归、丹皮、香附、白芍、海螺蛸各10克,龟板15克,木香3克。

进服7剂,患者月经叉转超前3天而下,先下秽永,后来月经,经下量多,腰酸、头昏、低热、脚酸、轻度浮肿。

经妇科检查,谓:

“秽水来自尿道,非月经o"诊见其苔薄腻,脉小滑数j属肾虚自亏,冲任失固,治再补肾益气调经。

又宗前方加减服药9剂,共服药16剂,病情未见好转。

患者仍有经前先下秽水,腰酸神疲,头晕目昏,情绪紧张,脉象弦细,舌质淡红,舌苔白腻,当为脾虚肾亏,膀胱失约所致。

易以健脾补肾、益气调经之法。

处方:

党参、续断、补骨脂、狗膏、莲蓬壳各10克,菟丝子12克,枸杞6克。

同时加服补中益气丸,每次10克,每日3次。

调整治疗方案之后,服药4剂,经前秽水已止,但腰酸、脚弱等症尤存。

为巩固疗效,以此方加减,继服14剂而愈o(<新中医>1977年增刊2期张鸿祥报道)

经前遗尿症与经前泻水症相似,都是经前前阴流水,前者水从尿道出,后者水从阴道出,水的来源不同。

前者为肾气虚,当以温补肾阳之法治疗;后者为脾气虚,当以温补脾阳之法治疗。

二者应注意鉴别。

经前乳胀症

高樟娥用自拟疏肝解郁扬[柴胡6克,香附、广郁金、白蒺藜、川芎、王不留行、路路通、陈皮、半夏各10克,茯苓15克。

加减:

乳房胀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乳头痛或刺痛不能触衣者,加赤芍、丹皮、延胡索、地龙;乳头作痒者,加龙胆泻肝丸(包煎);结节较硬者,加穿山甲、昆布、橘络;脾虚便溏者,加党参、苍白术;肾虚腰痛者,加杜仲、川断、巴戟天;少腹胀痛者,加Jf|楝子、延胡索、当归;带下量多稠黏者,加椿皮、鸡冠花。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月经干净后7天开始服至经前1天停止,22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治疗经前乳胀症60例,结果治愈50例(83.3%),有效8例(13.3%),无效2例(3.3%),总有效率96.7%。

陆某,女,33岁,已婚。

婚后8年未孕,每次行经前3~7天乳房胀痛不可触衣,有时结块,胸胁胀闷有痰,烦躁易怒,时欲叹息,少腹胀痛,胃纳减退,大便偏溏。

舌红边有淤点、苔薄腻,脉弦滑。

红外线扫示:

I级乳腺小叶增生症凸辨证属肝郁脾虚型。

治拟疏肝解郁,健脾通络止痛。

方用自拟疏肝解郁汤加穿山甲5克,川楝子、红花各6克,苍术、白_术各10克。

如法治疗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结节消除D红外线复查两乳未见异常。

再以逍遥丸调理善后,半年后随访,病未复发,且已怀孕。

经前口疮

经前口疮是女性每遇月经来潮之前发作的复发性口疮d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亦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湖南中医学院谭劲、李元聪用疏肝活血冲剂(柴胡、黄芩、茵陈、赤芍、白芍、藏红花、虎杖、党参、黄芪、丹参),每次1包,每日2次,治疗本病43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口服己烯雌酚,每次0,2毫克,每日1次,治疗34例,总有效率58,8%。

疗程均为2个月。

治疗组无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面对照组中3人有胃肠道不适,1个出现全身轻度水肿而停药。

证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经行口糜

莫璐丽用自拟二地芩连饮(生地、熟地、紫草、山茱萸、女贞子各15克,黄芩、知母、当归、白芍各10克,生牡蛎30克,黄连4克,制附子3克,生甘草5克。

若心烦咽干加竹叶、木通、麦冬;尿黄便秘加大黄、生石膏;牙龈肿痛加白芷、蒲公英;失眠加酸枣仁)治疗经行口糜40例,痊愈(经行口糜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26例,有效(经行口糜消失或减轻,随访半年以内又复发)11例,无效3例。

表明该药对经行口糜有较好治疗作用。

((辽宁中医杂志)1999年第5期莫璐丽报道)

经行呵欠

长沙肠衣厂会计蒲云秀,女,43岁。

每干经期则呵欠大作3个月。

经量多时,呵欠连连,并时时须伸腰长息,疲惫不堪,惟卧床体息可减,每月约处七八日方缓,甚以为苦。

前医曾作脾虚,施八珍汤之属,少效。

脉细缓,舌胖淡,苔薄白D诊为肾气不充,治以养肾固气a处方:

熟地30克,麻黄8克,枣皮12克,干姜5克,鹿角胶、菟丝子、当归各15克,内苁蓉20克。

进药5剂,药后呵欠大减。

去干姜再服5剂,并于经净后服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坚持服药1月。

嗣后来再出现上症。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年第6期柴玛丽报道)

经行目赤

清原县赵某,女,32岁,农民。

月经期间两目赤涩反复发作已半年。

半年前,月经期间息急性球结膜炎,两目赤涩、羞明流泪,经眼科治疗目赤消退,以后每次月经来潮均出现两目赤涩,伴轻度头晕、心悸、口干。

月经提前5~7天,量稍多,色红质稠,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稍数o诊为经行目赤。

治宜凉血养阴,清热明目。

处方:

当归、白茅根各20克,白芍、生地黄、茯苓、麦冬、炒黄芩各15克,菊花、荆芥穗各10克。

进服2剂,目赤消退,余症好转;守方去白茅根加甘草又服2剂,症状消失D追访3个月未有复发,行经正常o((湖南中医杂志>1995年第1期黄文章报道)

月经性气胸

黑龙江省刘某,女,38岁,技术员。

患者月经期胸闷痛、气短10余年,近4年加重。

每次月经开始卵出现轻微右胸痛,气短,经期过后症状逐渐缓解。

每年发病约9次以上,曾在当地医院X线检查发现右侧气胸,胸后前位片报告:

双肺无病灶,肺纹理正常,右胸腔局限性积气,局部肺稍受压。

经后胸痛,气短,徽热,x线拍片诊断为右侧局限性气胸,有少量积液,被收治人院。

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病史,1年前曾口服避孕药5个月,在此期间未发病。

体检各系统未见异常,白细胞增高,诊断为月经性气胸。

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并于右第二前肋间行闭式引流术,1周后症状消失,肺复张,拔除引流管。

观察1个月,未见复发而出院o((黑龙江医药)1981年第1期孙天贵报道)

日本某女,32岁,过去月经正常。

此次因沐浴觉右胸痛,次日增剧,X线胸片诊为''右侧气胸”,静卧6日后肺部完全复张。

20日后右侧气胸复发入院。

住院静卧5日后肺部完全膨胀。

至下次月经开始,右胸又发生第三次气胸。

第三次气胸未经特殊处理而好转,在下次月经开始时又出现胸痛,并引起气胸。

为此,投用黄体与卵泡结合素试行抑制排卵共3个月,全无胸痛,气胸也不再发生。

但停止服药,3日后叉见月经,并同时出现胸痛和气胸,诊断为“月经性气胸"。

经剖胸施胸膜愈合术,术后未再发生气胸。

(<日本胸部临床)1979年第2期笼平田恒敏报道)

月经性气胸极为少见,至今全世界才报道数十例。

根据已报告的病例分析,该病多发生在右胸,月经期出现,其他时期则不出现;患者以中年居多;妊娠期或使用排卵抑制剂时不发生气胸。

经期抽搐症

启东县35岁的农村妇女范某,近3个月来,每逢月经来潮,即手足抽动,通宵达旦,生活不能自理,痛苦不堪。

月经量少色淡。

月经过后抽搐停止,但手足发麻。

患者15岁月经初潮,近4年来每逢经期则腰酸,四肢麻木不仁,经后一切正常。

今又值行经,诸症又作。

其面色咣白无华,舌淡而胖,脉沉而细。

为血虚风动之象,治以养血祛风、舒筋解痉之法。

处方:

全当归、灵磁石各20克,大热地、朱茯神、嫩钩藤、白僵蚕各15克,蜈蚣10克,甘草3克。

进服5剂,药后经净,抽搐亦止,但手足发麻,以八珍汤调服10剂,病获痊愈,至今未复发o(<江苏中医杂志)1984年第2期陆士祥报道)

又有黑龙江省绥化地区凌某,女,25岁,工人。

自述每逢月经来潮即四肢抽搐5月余。

患者15岁月经初潮。

10个月前结婚,婚后经行超前,量多色淡。

自前5个月起,每逢月经来潮,即头晕目眩,胸脘痞闷,气息浅短,汗出如水,唇面发青,全身疼痛,四肢抽搐,有时昏倒,每次必用西药镇静剂(药名不详)始能缓解。

曾4次住院治疗,不见好转。

现经后10天,头晕,目眩,耳鸣,疲倦,便溏,尿少,舌尖有淤黑点,舌苔薄白,脉象弦细。

证属气血不足,筋脉失养。

治宜益气养血,佐以熄风。

药用圣愈汤加昧:

当归12克,川芎、荆芥、甘草各5克,黄芪、熟地、白芍、党参、山药各15克,益母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