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2618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孝文帝改革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要求:

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考纲要求: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问题导读单】

※复习回顾 

※复习新课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可能性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政治前提

崛起级发展情况:

起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魏晋之际,游牧于今天的山西和内蒙一带——东晋时,建立代国,但被前秦所灭——386年,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早期北魏统治阶级进行了一些汉化改革——奠定基础

△措施:

①经济方面:

解散原来的部落组织,实行编户;计口受田,劝课农桑。

 ②政治方面:

仿汉朝官制;重用崔浩等汉族儒生。

  ③思想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影响:

①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 ②北魏的国家机构日益完善,有利于巩固其统治; ③也为日后孝文帝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3)这一时期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4)主观条件:

①冯太后临朝听政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②冯太后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文化,使得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③在当时北魏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孝文帝认识到:

要想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2.必要性

(1)北魏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

如当时的宗主督护制导致广大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

(2)当时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导致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的统治。

(3)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的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这一切都严重地威胁着北魏的统治,使得北魏的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二改革的情况

孝文帝改革的前期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

具体情况如下:

阶段

制度或

措施

情况

原因

作用或影响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并规定惩治贪官污吏的办法。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地方官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

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推行均田制。

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①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 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均田制的实行,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后为隋、唐所沿用,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实行三长制

486年,朝廷实行三长制。

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

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推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迁都洛阳

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往洛阳

①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 ②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③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④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⑤洛阳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便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北魏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移风易俗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定门等等级;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为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三改革的结果和影响

1.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经济上: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牧业的发展  原因:

①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②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③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表现: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

整地碎土工具的复杂化与精耕细作;②耕作技术的提高:

“宁可少好,不可多恶”,“顷不比亩善”;③重视兴修水利:

有水田之处通渠灌溉;④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⑤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殖。

△手工业的发展  原因:

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表现:

①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绢布产量大增,府存绢帛多;②制瓷业的发展对唐宋时期北方瓷器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商业活动的活跃  原因: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

表现:

①洛阳大市场的繁荣:

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

如市场上金银、锦绣、瓷器、漆器等,应有尽有;全城十多万户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

②重新铸造铜钱;③对外贸易有长足发展:

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措施:

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

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

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

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

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份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影响:

北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表现

① 生活习惯的汉化:

即三个变化——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

鲜卑族筑起简陋的房舍,经营小块土地,最终脱离了游牧生活和部落联系,开始转向中原汉族的农业文明。

鲜卑族的阶级成分的变化: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贵族占领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有的还兼事工商业。

生活习惯也发生变化:

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② 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的融入:

如北魏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先进的农牧业生产经验,对北方的经济生产起着一定的影响。

服饰与风俗的融入:

如诗歌描写汉族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食物的融入:

如教材插图《汉人胡食画像砖》就是明证。

△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为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2.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①改革重政治、经济、文化习俗,而轻军事,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导致北魏终不能强大、统一全国,而后来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②沿袭东汉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定门第等级。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人”。

使得寒门才子无缘施展才华,实现政治抱负,导致国家的人才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也导致国家的官僚机构日益腐化堕落,不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

3.性质:

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四重点难点解析

1.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和认识

成功的原因:

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②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③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④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认识:

①先进必然战胜落后;②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③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④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

2.关于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1)关于民族融合的基本理论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是一个“汉化”或封建化的过程。

从本质上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随着少数民族接受汉族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必然随之调整;随着整个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思想观念和某些生活习俗)必然随之改变,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第二,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3)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

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如西晋时,北方五族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内迁。

②阶级因素:

统治者对各族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或歧视,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晋和前秦的民族压迫。

在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促进了融合。

③经济因素:

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或汉族拓展边疆,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

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4)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第一,民族迁徒、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

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

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

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

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

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5)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认识:

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是鲜卑、女真、蒙古,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

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3.均田制和井田制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不同点:

①性质不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而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②他们所规定的义务不同,井田制下受封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均田制下受田农民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和服徭役、兵役的义务;③耕作方式不同,井田制下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井田,均田制下是农民的个体劳作。

4.孝文帝改革前主要有哪些社会问题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5.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有哪些?

不同点:

①侧重点不同:

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②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③结果不同。

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课外知识阅读

1. 对孝文帝改革的其他观点。

在历史上,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这事实本身就很自然会引起历史学者对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汉化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不同的看法。

因此,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者也不乏其人(尽管仅占少数)。

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四),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廿二史剳记》卷十四)。

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

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读通鉴论》卷九)。

近些年来,对孝文帝汉化改革持否定意见的论著明显增多。

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赵向群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等论著,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其主要观点是:

一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

二是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

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

三是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总之,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2. 冯太后(442~490),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属北燕皇族,汉人。

14岁时被选为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

拓跋濬死后,冯氏操纵政权。

北魏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

在冯氏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崩时,皇后年二十四。

献文帝即位时才12岁,朝政掌握在大将军、丞相乙浑手中。

乙浑诛杀朝中重臣,为自己篡夺政权做准备。

对此,冯太后异常镇定,下令侍中拓跋丕率领拓跋贺、牛益得前去镇压,很快杀死乙浑,平息了叛乱。

自此,冯太后临朝称制。

  皇兴元年(467年)八月,献文帝生了皇子拓跋宏,冯太后表示要躬亲抚养皇孙,乃还政于献文帝。

从天安元年(466年)二月到皇兴元年八月,冯太后第一次临朝称制一年半时间。

后来,因“太后行不正,内宠李弈”,使献文帝深以为耻,因事诛之,让冯太后很不高兴,于是双方矛盾不断加深。

但当时冯太后势力很大,献文帝不是对手,致使献文帝“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于叔父京兆王子推……群臣固请,帝乃止”。

无奈之下,拓跋弘于皇兴五年(471年)把5岁的太子拓跋宏扶上帝位,自己被群臣尊为太上皇帝。

但当了太上皇帝之后,拓跋弘依然“国之大事咸以闻”,并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军事行动中。

冯太后看他人还在,心不死,就于延兴六年(476年)六月辛未这一天,派人毒死了他。

拓跋弘死后,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改延兴六年为承明元年,并大赦天下。

自此直至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冯太后第二次临朝听政15年。

   冯太后看到北魏王朝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认为必须推进拓跋魏政权的封建化、汉化过程,才能解决问题,把政权巩固下去。

于是,她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即实施班禄制、颁布均田制、建立三长制。

“太和”是孝文帝的年号。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改革称为“太和改制”。

由于旧史的记载,人们往往把这一功劳归于孝文帝,甚至直接称为“孝文帝改革”,而忽视了冯太后的实际作用。

其实,在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之前,冯太后一直临朝听政,作为北魏的实际执政者,她才是“太和改制”真正的主持人。

况且,她第二次临朝称制时孝文帝只有5岁,还是一个孩子,把功劳记在他的头上也确实有些荒谬。

  冯太后领导的这三项改革,使北魏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人口大增,进一步完善了北魏的政治统治,创造了北魏王朝的鼎盛时期。

而冯太后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实践中,并没有把孝文帝排斥在外,相反,她倒是尽可能让他参与,以使孝文帝得到锻炼。

正是由于冯太后的悉心培养,孝文帝才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够继承冯太后的改革事业,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据史书记载,冯太后对孝文帝的教育也确实下了功夫,对他要求十分严格,她曾亲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总结了中国历史上古圣先贤的治国经验,要求孝文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成为一代明君。

  冯太后在孝文帝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也赢得了孝文帝对她的格外孝敬。

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痛不欲生,5日内滴水未进。

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他还在永固陵东北约一里处,为自己营造了寿宫,准备死后也埋葬在这里,永伴抚养自己成长的祖母太皇太后。

而从这些记载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冯太后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女性。

 

过关检测34(第三单元)

              【真题回放与随堂演练】

1.(2013年江苏高考24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3分)

 

   

 

2.(2012安徽省文综卷)(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

“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

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 “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

“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

”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

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

……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

说明了什么?

(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10分)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 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12分)

 

参考答案:

1.

(1)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