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2555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延边州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

理综化学试题

1.现代生活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的科学常识正确的是

A.“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加工成肥皂或生物柴油

B.利用SiO2的导电性来制备光导纤维

C.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矿物油

D.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PM2.5的排放

【答案】A

【解析】“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油脂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可制作生物柴油,也可以发生皂化反应,加工成肥皂,A正确;二氧化硅不导电,利用SiO2的导光性来制备光导纤维,B错误;碳酸钠溶液发生水解溶液显碱性,加热使碳酸钠溶液碱性增强,能使动物或植物的油脂发生水解,但矿物油的成分是烃类,不与NaOH反应,故热的碳酸钠溶液不能去除金属表面的矿物油,C错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目的是节能、减排,不是为了减少PM2.5的排放,D错误;正确选项A。

2.下列有机物命名及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

选项

命名

一氯代物

A

2-甲基-2-乙基丙烷

4

B

1,3-二甲基苯

3

C

2,2,3一三甲基戊烷

6

D

2,3-二甲基-4-乙基己烷

7

 

A.AB.BC.CD.D

【答案】D

..................

3.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L2mol/LK2S溶液中S2-和HS-的总数为2NA

B.300ml2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A

C.标准状况下,30g乙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NA

D.常温下,5.6g铁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答案】C

【解析】S2-发生两步水解,溶液中存在S2-、HS-、H2S三种微粒,根据硫原子的量守恒,1L、2mol/LK2S溶液中HS-和H2S的总数小于2NA,A错误;蔗糖溶液中,除了蔗糖分子还有水分子,故溶液中的分子个数多于0.6NA,B错误;乙酸和甲醛的最简式均为CH2O,故30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有NA个氧原子,C正确;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故不能反应完全,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D错误;正确选项C。

4.X、Y、Z均为短周期元素。

已知X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Y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Z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有下列含该三种元素的化学式:

①X2Y2Z2  ②X2YZ3  ③X2YZ2 ④X2Y2Z4  ⑤X3YZ4  ⑥XYZ3,其中可能存在对应物质的是

A.只有②B.只有②④C.只有②⑤⑥D.只有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X为H;Y为C;Z为O;则他们组合起来可能为:

H2CO3,H2CO4,HCOOH;HCHO.

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分别将一小粒钠投入水与无水乙醇中,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证明羟基氢活泼性:

H2O>C2H5OH

B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

S>C

C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和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

证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D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A.AB.BC.CD.D

【答案】B

【解析】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金属钠沉在乙醇底部,比在水中反应安静,乙醇结构中羟基氢的活性比水中的弱,说明相同条件下,水的电离能力比乙醇强,A正确;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说明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但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根据亚硫酸、碳酸的酸性强弱判断S、C的非金属性强弱,B错误;乙醇和浓硫酸,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乙烯气体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导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达实验目的,C正确;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因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溶液变红,加入少量BaC12固体,Ba2+与CO2-3结合生成沉淀,水解平衡CO2-3+H2O⇌HCO−3+OH−逆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D正确;正确选项B。

点睛:

若要证明硫的非金属性大于碳,可以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硫酸,产生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酸性:

硫酸大于碳酸,由于硫、碳元素都是最高正价,所以非金属性硫大于碳。

6.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可转化为Cr3+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体积为50mL,Cr2O72-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

电解条件

阴、阳极均为石墨

阴、阳极均为石墨,

滴加1mL浓硫酸

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滴加1mL浓硫酸

Cr2O72-的去除率/%

0.922

12.7

57.3

 

A.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

B.实验②中,Cr2O7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Cr2O72-+6e-+14H+═2Cr3++7H2O

C.实验③中,Cr2O72-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D.实验③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 mol电子,则有1 mol Cr2O72-被还原

【答案】D

【解析】对比实验①②,这两个实验中只有溶液酸性强弱不同,其它外界因素都相同,且溶液的pH越小,Cr2O72-的去除率越大,所以降低pH可以提高Cr2O72-的去除率,A正确;实验②中,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B正确;实验③中,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且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72-,离子方程式为

所以导致Cr2O72-去除率提高,C正确;实验③中,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且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72-,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mol电子,则有1molCr2O72-在阴极上被还原,且溶液中还有1molCr2O72-被

还原,所以一共有2molCr2O72-被还原,D错误;正确选项D。

点睛:

实验③中,Cr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且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r2O72-,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6mol电子,则有1molCr2O72-在阴极上被还原,且溶液中还有Cr2O72-被还原。

7.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

2NO2(g) 

2NO(g)+O2 (g)(正反应吸热)。

实验测得:

 v正= v (NO2 )消耗= k正c2(NO2 ),v逆= v(NO)消耗=2v (O2 )消耗= k逆c2 (NO)·c(O2 ),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

编号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NO2)

c(NO)

c(O2)

c(O2)

0.6

0

0

0.2

0.3

0.5

0.2

 

0

0.5

0.35

 

 

A.设k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则有k=k逆:

k正

B.达平衡时,容器Ⅱ与容器Ⅲ中的总压强之比为20∶17

C.容器Ⅱ中起始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容器Ⅱ中NO2的转化率比容器Ⅰ中的小

D.若改变温度为T2,且T2>T1,则k正:

k逆<0.8

【答案】C

【解析】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有

,所以K=c2(NO)c(O2)/c2(NO2)=k正/k逆;A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和容器Ⅰ中

的平衡浓度可知:

平衡时,c(NO)=0.4mol·L-1,c(NO2)=0.2mol·L-1,则

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容器Ⅱ中浓度商QC=0.2×0.52/0.32=0.56<0.8,反应正向移动,气体的总量大于1mol,而容器Ⅲ中反应向左进行,气体的总量小于0.85mol,所以达平衡时,容器Ⅱ与容器Ⅲ中的总压强之比大于20∶17,B错误;针对于容器Ⅰ内反应可知:

NO2的转化率为0.4/0.6=2/3,假设容器Ⅱ中NO2的转化率也为2/3,反应正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NO2(g) 

2NO(g)+O2(g)

起始量0.30.50.2

变化量0.20.20.1

平衡量0.10.70.3

平衡常数为k=0.3×0.72/0.12=14.7>8,所以容器Ⅱ中NO2的转化率小于2/3,即容器Ⅱ中起始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容器Ⅱ中NO2的转化率比容器Ⅰ中的小,C正确;由于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

,所以

时平衡常数增大,则k正:

k逆>0.8;正确选项C。

8.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碳-化学(C1化学)成为研究的热点。

“碳一化学”即以单质碳及CO、CO2、CH4、CH3OH等含一个碳原子的物质为原料合成工业产品的化学与工艺.

(1)将CO2转化成有机物课有效实现碳循环。

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C6H12O6+6O2

b.CO2+3H2O

CH3OH+H2O

c.CO2+CH4

CH3COOH

d.2CO2+6H2

CH2=CH2+4H2O

在以上属于人工转化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填序号)。

(2)CO可用于合成甲醇。

在压强0.1MPa条件下,在体积为b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很大,对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

b.该反应发生将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百分含量很小

d.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②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用a,b的代数式表示)。

(3)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①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a.2H2(g)+CO(g)⇌CH3OH(g)△H1=-90.8kJ•mol-1

b.2CH3OH(g)⇌CH3OCH3(g)+H2O(g)△H2=-23.5kJ•mol-

c.CO(g)+H2O(g)⇌CO2(g0+H2(g)△H3=-41.3kJ•mol

总反应:

3H2(g)+3CO(g)⇌CH3OCH3(g)+CO2(g)的△H=___.

②对于反应b,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

a.n(CH3OH)=n(CH3OCH3)=n(H2O)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H2O(g)的浓度保持不变

d.CH3OH的消耗速率与CH3OCH3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

1

(4)以KOH溶液为电解质,用二甲醚-空气组成燃料,其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5)碳化合物在治理汽车尾气方面也大有可为,如CO、CH4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氮氧化物生成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CO与氮氧化物(NOx)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放热(3).c(4).b2/a2(5).-246.4kJ•mol-1(6).cd(7).CH3OCH3-12e-+16OH-=2CO32-+11H2O(8).2xCO+2NOx

2xCO2+N2

【解析】

(1)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最高,上述四个反应中,只有c符合题意要求;正确选项c。

②100℃,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0.5,所以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为0.5amol。

所以平衡时,CO的浓度为0.5a/b=a/2bmol/L,H2的浓度为a/b=mol/L,CH3OH的浓度为0.5a/b=a/2bmol/L,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正确答案:

b2/a2。

(3)由盖斯定律可知,通过①×2+②+③可得所求反应方程式,则ΔH=-90.8×2-23.5-41.3=-246.4kJ/mol;正确答案:

-246.4kJ•mol-1。

②平衡时各物质物质的量相等决定于开始加入物质的多少和反应限度,与平衡状态无关,所n(CH3OH)=n(CH3OCH3)=n(H2O),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反应,容器内压强恒为定值,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因此H2O(g)的浓度保持不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C.当CH3OH的消耗速率与CH3OCH3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

1时,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且满足计量数关系,说明达到了平衡状态,d正确;正确选项cd。

(4)二甲醚-空气组成燃料电池,二甲醚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CH3-12e-+16OH-=2CO32-+11H2O;正确答案:

CH3OCH3-12e-+16OH-=2CO32-+11H2O。

(5)CO与氮氧化物(NOx)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

2xCO+2NOx

2xCO2+N2;正确答案:

2xCO+2NOx

2xCO2+N2。

点睛:

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不能说明反应速率快慢、不能说明该反应在通常条件下一定可以发生、不能说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

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 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pH=1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

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

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

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取________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

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_________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

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

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同学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4)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

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

取此消毒液5g,加入20mL0.5mol·L-1 KI溶液,10mL2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 20mL。

(已知:

2S2O32- +I2 ===S4O62- +2I-)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_%(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获得结论:

此实验制得的消毒液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家用要求。

【答案】

(1).4HCl+MnO2

Cl2↑+MnCl2+2H2O

(2).Cl2+2NaOH═NaClO+NaCl+H2O(3).5mL pH=13(4).略(5).2H++ClO-+Cl-=Cl2↑+H2O(6).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7).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8).5.7%(9).符合

【解析】试题分析:

(1)该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有两个,一个是制取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4HCl+MnO2

Cl2↑+MnCl2+2H2O,另一个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制取消毒液,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2)根据资料可知,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则为了验证溶液褪色的原因,需要补充碱性溶液使酚酞褪色的对比实验,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物质的体积与浓度原溶液相同,所以应取5mL,PH=13的NaOH溶液;通过对比实验的现象,溶液在30min后褪色,与原实验对比5min后褪色证明溶液褪色原因为消毒液的漂白性。

(3)①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为ClO-与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ClO-+Cl-="=="Cl2↑+H2O;②操作b中加入的酸为盐酸,盐酸中含有参与反应的Cl-,所以不严谨,所以补充的实验为将盐酸换成硫酸即可,故答案为取洗气瓶中溶液5mL,向其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逐渐变为黄绿色。

(4)①用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而这反应的方程式为2S2O32-+I2="=="S4O62-+2I-,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蓝色褪去;②n(Na2S2O3)=20×10-3×0.1=2×10-3mol,2S2O32-+I2="=="S4O62-+2I-,则n(I2)=1/2n(Na2S2O3)=10-3mol,消毒液在酸性条件下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ClO-+2I-=Cl2+I2+2H2O,则n(Cl2)=n(I2)=10-3mol,则有效氯含量为71×10-3/5=1.42%<5%,则该消毒液不符合家用要求。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的设计和评价实验探究氯及其化合物

10.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下流程转化为粗As2O3。

(1)“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氧化”时,1mol AsO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___________.

(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a.Ca(OH)2(s)

Ca2+(aq)+2OH-(aq)△H<0

b.5Ca2++OH-+3AsO43-

Ca5(AsO4)3OH△H>0

研究表明:

“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________(填“提高”或“下降”)。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同时结晶得到粗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粗As2O3中含有CaSO4

b.工业生产中,滤液1、2和废渣一同弃掉

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

【答案】

(1).H3AsO4+3OH-═AsO43-+3H2O

(2).0.5(3).下降(4).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 沉淀率下降(5).H3AsO4+H2O+SO2═H3AsO3+H2SO4(6).调硫酸浓度约为7mol/L,冷却至25℃,过滤(7).ac

【解析】

(1)H3AsO4与碱反应生成Na3AsO4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H3AsO4+3OH-═AsO43-+3H2O;正确答案:

H3AsO4+3OH-═AsO43-+3H2O。

(2)根据电子守恒规律:

1mol AsO33-转化为AsO43-失电子为2mol ,设氧气为xmol,4x=2,x=0.5mol;正确答案:

0.5。

(3)“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会下降;原因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 沉淀率下降;正确答案:

下降;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 沉淀率下降。

(4)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把H3AsO4转化为H3AsO3,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化学方程式是:

H3AsO4+H2O+SO2═H3AsO3+H2SO4;正确答案:

H3AsO4+H2O+SO2═H3AsO3+H2SO4。

(5)根据图像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为7mol/L时,温度控制在25℃时,As2O3的沉淀率较大;正确答案:

调硫酸浓度约为7mol/L,冷却至25℃,过滤。

(6)根据流程可知,“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酸化时加入硫酸,会有CaSO4生成,所以粗As2O3中含有CaSO4,a正确;滤液1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滤液2中含有硫酸钠溶液,废渣中含有硫酸钙,这些物质不能随意弃掉,应加以回收利用,b错误;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c正确;正确选项ac。

11.现有A、B、C、D、E五种元素,他们性质如下: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C的2p轨道中有三个未成对的单电子

D

原子核外电子数是B与C核外电子数之和

E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E2O和黑色的EO两种氧化物

请回答如下问题:

(1)基态E原子有_____个未成对电子,二价E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A2D分子中D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D的氧化物DO3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

(3)CA3极易溶于水,其原因主要是_____,试判断CA3溶于水后,形成CA3·H2O的合理结构:

____(填字母代号),推理依据是_____。

(4)在ESO4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ZnD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在ZnD晶胞中,D2-的配位数为______。

(6)E与金形成的金属互化物结构如图2所示,其晶胞边长为anm,该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______(用含a、NA的代数式表示)g·cm-3。

【答案】

(1).1

(2).1s22s22p63s23p63d9或[Ar]3d9(3).sp3杂化(4).平面正三角形(5).氨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6).b(7).一水合氨电离产生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8).深蓝色(9).Cu2++4NH3·H2O=[Cu(NH3)4]2++4H2O(10).4(11).389/(NA·a3×10-21)

【解析】根据表中五种元素的相关叙述,可知这五种元素分别是H、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