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1983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

《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韵学复习要点.docx

音韵学复习要点

音韵学复习要点

1、汉语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一耳光音节的构成成分

答:

音韵学对音节的切分分为两层,第一层把整个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第二层只对韵母进行再切分,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组成,结合方式是线性组合;声调是非音质音位组成,结合方式不是线性组合。

2、普通话辅音、元音和声调的音位。

答:

普通话辅音音位:

塞音不送气塞音送气鼻音擦音边音

唇音pp’mf

舌尖中音tt’nl

舌根音kk’ŋx

塞擦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擦音通音

舌尖前音ʦʦs

舌尖后音tʂtʂʂr

舌面前音ʨʨɕ

普通话元音音位:

高元音:

ïIuy

中元音:

ə低元音:

a

各个音位变体如下:

/ï/的变体有:

[ɿ]:

只出现在/ʦ//ʦ’//s/后面

[ʅ]:

只出现在/tʂ//tʂ’//ʂ/后面

[ər]:

出现在零声母音节不与辅音配合

/i/的变体是/i/、/j/,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u/的变体是/u/、/w/,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y/的变体是/y/、/ʮ/,后者用作零声母韵头

/a/的变体有:

/ʌ/:

用于零韵尾之前

/æ/:

用于/i/、/y/和/n/之间

/ɑ/:

用于韵尾/n/、/ŋ/之前

/a/:

分布在其他语音环境

/ə/的变体有:

//:

用于单独做韵母

/e/:

用于韵尾/i/之前

/o/:

用于韵头/u/和唇音声母之后

/ə/:

用于其它语音环

普通话声调音位:

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35】【211】去声【51】【53】

3、反切的基本原理。

答:

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两者结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被切字是零声母时,反切上字必须是零声母,但是介音不一定和被切字一致,被切字的介音决定于反切下字。

4、名词解释

答:

五音:

尾///三十六声母按照发音部位来分,可以划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个

种类,合成“五音”。

七音:

五音之外,还有半舌音、半齿音,因而有了七音的称号。

另外,唇音分为重唇音和轻唇音,齿音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舌音分为舌头音和舌上音,因而有十音之说。

但有人将半舌音和半齿音分为一类,因而也有“九音”之称。

清浊:

三十六声母按照发音方法的划分。

其中全清是清声母不送气的塞音和塞擦音以及零声母;次清是清声母里边送气的塞音;全浊是浊声母的塞音塞擦音;次浊世浊音里边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等。

擦音也分为清浊两类,有的单叫清浊,有的归入全清全浊。

字母:

古人对声母分析的常用办法是给每一个声母取一个汉字做代表,代表字叫做字母。

开合:

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介音系统分为ø、i、u、iu四个类别,其中u是合口的标志,有u、iu介音的就是合口呼,否则就是开口呼。

四等:

四等的区别在于韵头和韵腹。

韵腹是后元音u、o、ɑ、的韵母属于一等韵类,韵腹是低元音和次低元音æ、ɐ的是二等韵类,以e为韵腹的是四等韵类,而所有以i为介音的韵都是三等韵类。

洪细:

一二等韵腹是开口度大的元音,称为洪音;三四等韵腹是开口度小的元音,称为细音。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以元音作为韵尾的韵叫做阴声韵,以鼻音作为韵尾的韵叫做阳声韵,以塞音作为韵尾的韵叫做入声韵。

曲韵六部:

明代戏曲理论家沈宠绥创立,把韵尾分为六类:

鼻音:

-ŋ;抵腭:

-n;闭口:

-m;噫音:

-i;呜音:

-u;于音:

-y。

清代则修订为:

穿鼻:

-ŋ,-k;抵腭:

-n,-t;闭口:

-m,-p;展辅:

-i;敛唇:

-u;直喉:

零韵尾。

韵母分类中涉及的概念:

韵:

韵腹韵尾相同,声调也相同的汉字归为一个部类,叫做一个韵。

韵类:

韵母相同声调也相同的汉字归为一个韵类。

韵部:

韵基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几个韵归纳成为的更大单位。

韵系:

一个韵腹结合了鼻音韵尾可以构成平声、上声、去声作为一个韵部;若加上相配的入声韵,则成为一个大于韵部的单位,叫做韵系。

无相配入声的韵部自成一个韵系。

韵摄:

韵尾相同,韵腹相同或者相近的若干韵系合并而成的更大单位。

5、熟悉三十六字母的名称和它们的发音部位分类和清浊分类。

答:

三十六字母的音值系统:

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

唇音:

重唇音帮p滂p’并b明m

轻唇音非pf敷pf’奉bv微ɱ

舌音:

舌头音端t透t’定d泥n

舌上音知ȶ彻ȶ’澄ȡ娘ȵ

齿音:

齿头音精ts清ts’从dz心s邪z

正齿音照ʧ穿ʧ’床ʤ审ʃ禅ʒ

牙音:

见k溪k’群g疑ŋ

喉音:

影ø喻j晓x匣ɣ

半舌音:

来l

半齿音:

日ȵʑ

6、陈灃反切系联的基本呢条例、分析条例、补充条例及其实际应用。

答:

基本方法是:

同用,互用,递用。

陈灃认为,“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尾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并以此为根据系联归纳韵类。

陈灃还有分析条例,是根据小韵的对立关系区别不同的声类韵类,也就是说,在不同小韵里面的字,如果反切上字同类则反切下字必定不同类,反之亦然。

第三个条例是补充条例:

1)系联反切上字的补充条例以同音异切为线索,即如果一个字有两个读音,那么这两个读音的反切上字必定是同声类的。

2)系联反切下字的补充条例是四声相承,也就是说,同一个韵系里平上去入四个韵的结构应该大体一致。

7、陈灃系联了多少声类、多少韵类?

答:

陈灃经过系,分出40个声类和311个韵类。

后人多有补充。

声类方面:

黄侃、钱玄同分出41个声类,高本汉等分出47声类,往后陆志韦、周祖谟等分为51声类,董同龢等达到52声类。

韵类方面:

黄侃分的韵类最多,335个;高本汉的最少,只有290个。

8、熟悉《切韵》38声母的名称和拟音;哪些声母分两个声类;各声类的常用反切上字。

答:

声母拟音声类常用反切上字

帮b博博、北

方方、甫

滂p’普普、匹

芳芳、敷

並b蒲蒲、薄

符符、扶

明m莫莫、模

武武、亡

端t都都、丁

透t’他他、吐

定d徒徒、杜

泥n奴奴、乃

知ȶ陟陟、竹

彻ȶ’丑丑、敕

澄ȡ直直、除

娘ȵ女女、尼

精ʦ作作、则

子子、即

清ʦ’仓仓、千

七七、此

从dz昨昨、徂

疾疾、慈

心s苏苏、先

息息、相

邪z徐徐、似

庄ʧ侧侧、庄

初ʧ’初初、楚

崇ʤ士士、仕

生ʃ所所、山

俟ʒ俟俟

章ʨ之之、职

昌ʨ’昌昌、尺

船ʥ食食、神

书ɕ式式、书

禅ʑ时时、市

见k古古、公

居居、举

溪k’苦苦、口

去去、丘

群g渠渠、其

疑ŋ五五、吾

鱼鱼、语

晓x呼呼、火

许许、虚

匣胡胡、户

于w于于、王

影ø乌乌、伊

於於、乙

以j以以、羊

来l卢卢、郎

力力、良

日ȵʑ而而、如

9、三十六字母、38声母、52声类的关系。

答:

三十六声母是宋代的一套字母系统。

历来很多音韵学家都认定三十六声母是唐宋期间的

标准声母,也是《广韵》的声母。

但是陈灃的结果显示,广韵声母系统和三十六声母有很大差别。

后人根据陈灃的成果整理的三十八声母,是广韵的声母体系。

陈灃的声类和声母相当,是一对一的关系;后人分出的声类,有的和声母准确相对,有的则是反切上字使用趋势的大体分类,和声母并不想当。

哪些声类可以合并为一个声母,需要综合考察,例如看是否呵护补充条例、是否属于三十六声母的同一个字母,四等分布是否互补等。

声母会分为两个声类的解释,一种是声母是一个音位而声类是音位变体;另一种是说切上字的分类是为了和反切下字容易结合,拼切更为和谐。

10、《广韵》61个舒声韵部、34个入声韵部的名称。

答:

舒声韵:

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祭、

泰、夬、废、真、谆、臻、文、欣、魂、痕、寒、桓、删、山、先、仙、元、

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入声韵:

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没、曷、末、黠、鎋、屑、薛、月、

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11、依照唐作蕃先生所定,《广韵》有多少韵类多少韵母?

答:

唐先生认为有293个韵类、142个韵母

12、十六摄各包含《广韵》哪些韵系?

各摄有什么的韵尾?

答:

通摄收-ŋ东、冬、钟、屋、沃、烛

江摄收-ŋ江、觉

止摄收-i或ø支、脂、之、微

遇摄无韵尾鱼、虞、模

蟹摄收-i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臻摄收-n和-t真、谆、臻、文、欣、魂、痕、质、术、栉、物、迄、没

山摄收-n和-t寒、桓、删、山、先、仙、元、曷、末、黠、鎋、屑、薛、月

效摄收-u萧、宵、肴、豪

果摄无韵尾歌、戈

假摄无韵尾麻

宕摄收–ŋ和-k阳、唐、药、铎

曾摄收-ŋ和-k蒸、登、职、德

流摄收-u尤、侯、幽

深摄收-m和-p侵、缉

咸摄收-m和-p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13、从一等韵到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各有什么特点?

学者怎样构拟三、四等的介音?

答:

一等韵的韵腹是后元音u、o、ɑ、,二等韵的韵腹是低元音和次低元音æ、ɐ,四等韵的韵腹是前、高元音以e。

一二四等韵都没有i介音,而三等韵有i介音。

三等韵里,各种元音的韵腹都有可能出现,还有其他等里没有的元音ε。

对于三等和四等的介音,主要是在重纽问题上提出。

有人认为应该将唇音、牙音、喉音的三等拟作圆唇声母,后接介音I,四等则有不圆唇声母和介音i;有人认为三等和四等的区别仅仅在于介音,并将三等介音拟作i,四等拟作j。

14、舌音、齿音在四等的分布情况如何?

于类、以类在四等的分布情况如何?

答:

舌音在韵图中有两组,舌头音端、透、定、泥在一、四等;舌上音知、彻、澄、娘在二、

三等。

齿音中精、清、从、心、邪在一、四等,庄、初、崇、生、俟在二等,章、昌、

船、书、禅在三等。

然而实际拼读中,精组可以拼一、三、四等,三等被放到了四等;

庄组可以拼二、三等,三等也放到了二等。

于类在喉音三等,以类在喉音四等,但以母只拼三等韵母。

15、什么叫做假二等、假四等?

答:

齿音中的庄组字既能拼二等又能拼二等韵母又能拼三等韵母,由于章组在韵图上占据三等的位置,所以将庄组的三等字也放到二等的位置上,就与它们的实际身份不符,被称为“假二等”。

而精组声母能拼的韵母有一三四等,而且拼三等韵母的字数量很多,但同韵的三等字位置被章组占据,应该在三等的精组字辈放在四等的位置上,被称为“假四等”。

喉音以母全部拼三等韵母,由于“于”母已经占据了三等位置,“以”母字只好全部放到四等,也叫做假四等。

16、《切韵》全浊声母的清化有什么规律?

答:

《切韵》中的全浊声母有:

塞音:

并定澄群塞擦音:

从崇船擦音:

邪禅匣

浊音清化的规律是:

1、全浊声母变为同部位的清声母,如并母变为同部位的帮母和滂母,其中帮母为全清声母,滂母为次清。

2、平送仄不送,并母中的平声字变为送气的次清声母滂母,仄声字变为不送气的全清声母帮母字。

17、《切韵》的唇音声母是怎样分化演变的?

答:

《切韵》时代只有重唇音帮滂并明,其中一部分字,即三十六字母的轻唇音“非敷奉”三母,到现在变成了唇齿擦音f。

并母的合口三等字中bv-v-f,变成轻唇音。

其余仍读双唇音:

并母中的平声字变为送气的次清声母滂母,仄声字变为不送气的全清声母帮母字。

轻唇音的产生在唐代,最初分化时,读音是唇齿音塞擦音非pf敷pf奉bv微m,后来微母变成了半元音v再变成零声母,非敷奉三母则合并为f。

18、现代音的jqx声母来自《切韵》哪些声母?

它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变来的?

答:

jqx是由牙喉音的见组字和齿头音的精母字分化而来的。

见组包括牙音的见、溪、群和喉音的晓、匣,精组包括齿头音精、清、从、心、邪。

前一组在中古为舌根音,后一组在中古为舌尖前音,在浊音清化过程中,这两组的齐齿呼和撮口呼的字的声母变成了舌面前音jqx,开口呼和合口呼仍然在原来的发音部位。

1、见母、精母和群母仄声、从母仄声变成j。

2、溪母、清母和群母平声、从母平声变成q。

3、晓、心、匣、邪诸母变成x。

19、知组、章组、庄组到现代变为哪些声母?

答:

知、章、庄三组合并为现代的zhchsh

舌上音知组的知彻澄、正齿音章组的章昌船书禅、庄组的庄初崇生俟,共十三个声母,到现代合并为卷舌音。

其中章组和庄组在唐末已经合并为三十六字母的照穿床审禅,到元代知组也并进来。

1、全清声母知、章、庄的绝大多数字和全浊声母澄、崇的仄声字变成了现代的zh。

2、次清声母彻、昌、初的绝大多数字,全浊声母澄、崇的平声字,全浊声母船母、禅母的部分字变成现代的ch。

3、清擦音声母生母、书母的大多数,船和禅的一部分和崇母少数字,变成现代的sh。

知、章、庄三组声母,除了变成卷舌音以外,还有少数字变成了舌尖前音zcs,其中以庄组字居多,并且是入声字为主。

20、遇摄、假摄、效摄各包含《广韵》哪些韵、哪些韵母?

它们到现代变为哪些韵母?

答:

遇摄包含模韵、虞韵、鱼韵三个韵,oioI三个韵母。

其中模韵大部分变成u,少数变成uo;虞韵卷舌音和轻唇音变成u,其余的变成y;鱼韵卷舌音变成u,其余的变成y。

基本遵循洪音读u,细音读y的原则,一部分变成uo的字可能受到声符的影响,如措近似错。

效摄包含豪韵、肴韵、宵韵、萧韵四个韵,αu、au、iau、jau、εu五个韵母。

其中豪韵全部变成au,肴韵牙喉音变成iau,其余的变成au;宵韵卷舌音变成au,其余的变成iau;萧韵都变成iau。

假摄包含麻韵一个韵,aiaua三个韵母。

其中麻韵开口二等字牙喉音变为ia,其余的变为a;麻韵合口二等字全部变为ua;麻韵开口三等字卷舌音变为ε,其余的变成ie。

21、《切韵》音系收-ng韵尾的有哪些韵摄?

到现代读哪些韵母?

答:

《切韵》音系收-ng韵尾的有通摄、梗摄、曾摄、江摄、宕摄。

其中通摄、梗摄、曾摄,到现代合并为eng、ing、ong、iong四个韵母。

江摄、宕摄,到现代变为ang、iang、uang。

22、《切韵》音系收-m韵尾的有哪些韵摄?

后来合并到哪些韵摄?

现代读哪些韵母?

答:

《切韵》音系收-m韵尾的有深摄和咸摄,后来深摄合并到了摄,咸摄合并到了山摄。

深摄的现代读音是en、ien、uen、yen,咸摄的现代读音是an、ian、uan、yan。

23、从《切韵》的开合、四等到现代的四呼是怎样演变的?

答:

1、基本的变化趋势:

开一、开二→开口呼

合一、合二→合口呼

开三、开四→齐齿呼

合三、合四→撮口呼

2、以声母为条件的有规律的转移

(1)卷舌声母后,细音变洪音,开三→开口呼,合三→合口呼;

(2)非敷奉微变成开口呼(u除外);

(3)一二等重唇音变开口呼(u除外),例:

般盘攀瞒;

(4)一等开口,歌韵、铎韵:

舌、齿音变合口,例:

多拖驮诺铎拓落;

(5)二等开口,牙、喉音变齐齿呼,例:

江、家、间、下、恰、牙。

3、规律不太强的变化

(1)通摄合三,牙、喉音变a)撮口呼,例:

穷穹雄胸;b)合口呼:

弓恭宫躬

(2)精组合三变a)撮口呼,例:

俊逊;b)合口呼,例:

踪松嵩

24、什么叫做平分阴阳、浊上归去?

答:

《切韵》时代只有一个平声调类,到现代分化为阴平、阳平两个调类,这就是“平分阴阳”。

平声的分化以声母的清浊为条件,清声母字(包括全清和次清)变成了阴平,浊声母字(包括全浊和次浊)变成了阳平。

《切韵》的上声调类也分化了,不过跟平声的分化条件不完全相同。

其中的清声母字变成今天的上声,次浊声母字也跟清声母字一样读上声,而全浊声母已经变到了去声。

所谓“浊上归去”的说法,只是为了便于称说而已,其实是不精确的,因为变成去声的只是全浊声母的字,不能把次浊的包括在内。

25、入派四声的规律是什么?

答:

《切韵》的入声调到现代消失了,原来的入声字分别变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之内。

浊声母字的变化条件比较明确,全浊声母的入声字基本上都变成阳平调,次浊声母的入声字基本上都变成去声调,清声母字的归属却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它们分散到了阴阳上去四个声调里面。

26、根据现代音判断一个字是不是古入声字有哪些方法?

答:

1、肯定不是入声字的今韵母:

收鼻音韵尾n、ŋ的阳声韵字;声母送气,声调为阳平;韵母为i(与ts、ts’、s相拼的);韵母为ər的;韵母读uei的。

2、可推测为入声字的:

①声母不送气,声调阳平:

急、着、德、革、国、博、白、杂;例外:

鼻(去声,切韵收字有误)。

②韵母读yə的大多数字:

决、绝、缺、确、学、穴、月、岳、越;例外:

靴、瘸。

③卷舌音拼uo:

捉、卓、戳、绰、朔、硕、若、弱。

④t、t’、n、l、ts、ts’、s拼ə:

得、特、忒、讷、勒、乐、则、责、泽、测、册、色

例外:

了、呢。

⑤t、t’、n、l、p、p’、m拼iə:

跌、叠、帖、铁、捏、涅、列、裂、别、鳖、灭、蔑;例外:

爹。

⑥ts、ts’、s、f与a相拼:

匝、杂、擦、撒、萨、发、法、乏、伐;例外:

咋、洒、仨、咱。

⑦北京话有文白异读的阴声韵字

读书音:

ə、uə(o);ə(uə);uə、ə;yə

白话音:

ai;ə;au;iau

例:

责宅白百脉麦择策册塞色陌;北黑贼勒肋;薄落剥着鹤;觉学乐岳削虐。

27、《广韵》的反切上字和它的被切字在现代普通话读不同声母的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答:

1、与“全浊声母清化”有关的

切上字:

(全浊平声)阳平,送气;切下字:

上去入;被切字:

不送气(阳平,去声)

例:

徒旱切,但;渠委切,跪;床据切,助;平秘切,备;除力切,直;渠列切,杰。

切上字:

(全浊仄声)不送气(阳平、去声);切下字:

平声;被切字:

送气,平声

例:

布田切,骈;巨员切,权;度官切,团;疾盈切,情;直容切,重。

2、与牙喉音和齿头音“腭化”有关的

切上字:

ts、ts’、s;切下字:

齐撮;被切字:

j、q、x

例:

精:

子与切,苴;子结切,节。

清:

苍甸切,倩;此续切,诠。

从仄:

在甸切,荐;徂兖切,隽。

从平:

在良切,墙;徂奚切,齐。

心:

苏前切,先;和箭切,线。

邪:

似养切,详;似鱼切,徐。

切上字:

k、k’、x;切下字:

齐撮;被切字:

j、q、x

例:

见:

古奚切,鸡;古玄切,涓;苦坚切,牵;苦泫切,犬。

晓:

呼典切,显;呼决切,血。

切上字:

精组j、q、x;切下字:

开合;被切字:

ts、ts’、s

切上字:

见组j、q、x;切下字:

开合;被切字:

k、k’、x

例:

精组:

将道切,醉;七冈切,仓;息郎切,桑。

例:

见组:

居追切,龟;渠委切,跪;巨王切,狂;去王切,匡;下各切,涸。

3、与唇音分化有关的

切上字:

f;切下字:

f声母;被切字:

f声母

例:

方风切,讽;芳福切,腹;符方切,房。

切上字:

f;切下字:

合撮;被切字:

f

例:

方戎切,风;芳未切,费;扶用切,俸。

切上字:

f;切下字:

齐齿;被切字:

p、p’

例:

府巾切,彬;甫明切,兵;芳连切,篇;敷羁切,披;符霄切,瓢;房密切,弼。

切上字:

f;切下字:

开口,非轻唇;被切字:

p、p’

例:

府眉切,悲;抚庾切,砰;符悲切,邳;府良切,方;敷亮切,访。

4、其它

切上字:

(庄母)侧ts’;被切字:

zh

例:

侧卖切,债;侧公切,札;侧驾切,诈;侧减切,斩。

切上字:

(生母)所s;被切字:

sh

例:

所江切,双;所卖切,晒;所间切,山;所交切,梢。

切上字:

(崇母)切上字:

仕士sh;被切字:

zh(仄)、ch(平)

例:

士连切,潺;士庄切,床;士限切,栈;士免切,撰。

28、《广韵》的反切下字和它的被切字在现代普通话读不同介音的主要有几种情况?

答:

1、切上字或切下字是卷舌音的

切上字:

卷舌音;切下字:

齐齿呼;被切字:

开口呼

例:

知演切,展;敕宵切,超;式羊切,商;如延切,然。

切上字:

卷舌音;切下字:

撮口呼;被切字:

合口呼

例:

职缘切,专;昌缘切,川;山员切,栓;知鱼切,朱。

切上字:

非卷舌;切下字:

卷舌开口;被切字:

齐齿呼

例:

即刃切,进;七然切,迁;相然切,仙;畀政切,并;与章切,羊。

切上字:

见组、精组;切下字:

卷舌合口;被切字:

撮口呼(合口呼)

例:

居转切,卷;举朱切,拘;许竹切,蓄;以诸切,余。

2、切上字是唇音字的

切上字:

重唇;切下字:

撮口;被切字:

齐齿

例:

布玄切,边;彼眷切,变;薄泫切,辩;眉殒切,敏。

切上字:

重唇;切下字:

合口(u除外);被切字:

开口

例:

博怪切,拜;布回切,杯;普官切,潘;莫还切,蛮。

切上字:

f;切下字:

y;被切字:

u

例:

方矩切,甫;方遇切,付。

切上字:

f;切下字:

y、u以外;被切字:

开口呼

例:

府容切,封;府文切,分;府远切,反;方愿切,贩;扶用切,俸;附袁切,烦。

切上字:

微母;切下字:

任何韵母;被切字:

合口呼

例:

无非切,微;武分切,文;亡遇切,务;亡运切,问。

3、切上字或切下字是二等开口牙喉音的

切上字:

二等开口牙喉;切下字:

唇舌齿开口呼;被切字:

齐齿呼

例:

古斩切,碱;胡馋切,咸;佳买切,解;胡买切,蟹。

切上字:

唇舌齿音;切下字:

二等开口牙喉(齐齿呼);被切字:

开口呼

例:

博江切,邦;薄江切,庞;楚佳切,钗;所间切,山;初牙切,叉。

例外:

疏举切,所;支韵:

初委切,揣;脂韵:

所追切,所类切,帅

29、《广韵》的反切下字和它的被切字在现代普通话不同声调的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答:

1、与平分阴阳有关的

切上字:

清声母;切下字:

阳平;被切字:

阴平

例:

德红切,东;九鱼切,居;丑伦切,椿;思浑切,孙。

切上字:

浊声母;切下字:

阴平;被切字:

阳平

例:

广公切,红;徒干切,坛;渠希切,祈;步皆切,排;如低切,泥。

2、与浊(全浊)上变去有关的

切上字:

清、次浊;切下字:

(全浊母)古上声,今去声;被切字:

上声

例:

公户切,古;康杜切,苦;多旱切,亶;诸市切,止;莫旱切,满;如甚切,荏;鱼巨切,语;五限切,眼。

切上字:

全浊;切下字:

(清、次浊)今上声;被切字:

去声

例:

胡讲切,项;慈忍切,尽;侯古切,户;徒古切,杜;扶晚切,饭;时止切,市;昨宰切,在;直止切,雉。

3、与入派四声有关的

切上字:

全浊;切下字:

入声;被切字:

阳平

秦昔切,籍;胡甲切:

狎;徒谷切,独;神质切,实。

切上字:

次浊;切下字:

入声;被切字:

去声

美笔切,密;奴答切,钠;卢盍切,腊;与职切,弋。

30、构拟《切韵》音系主要用什么方法?

答:

构拟《切韵》音系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和译音对堪法。

高本汉将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比较法跟中国传统音韵学紧密结合起来,为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开辟出一条新途径。

他根据反切系联结果和等韵图等材料的借鉴,对声母和韵母进行分类,再他通过比较搜集了33种方言和四种“域外方言”包括日译汉音、日译吴音、高丽音、安南音,敲定具体音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