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计划doc.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计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计划doc.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计划doc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而由其后各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主题)的科学理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P4
①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
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
强烈的需求。
3、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本质特征)P14
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
政治立场:
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
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
社会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P28
①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
②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叮叮小文库
2.论述列宁的物质定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全面而科学的定义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
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
应。
”
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把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物质与运动的辨证关系P32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否认导致形而上学)
②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否认导致唯心主义)
4.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P32
①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运动是绝对的)
②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静止是相对的)
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5.意识的能动作用P56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普遍联系原理P40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补充:
联系的主体:
内部各要素之间、事物之间
联系的内涵: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
相互转化。
叮叮小文库
7.矛盾及其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P43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渗透)、相互转化。
斗争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除
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
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补充:
同一性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
斗争性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同中有异)
斗争性也离不开斗争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异中有同)
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解释:
矛盾的同一性使一个事物的矛盾统一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使事物处在静止状态,
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则要打破矛盾统一体,因此,双方矛盾斗争过程是运动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性是绝对的。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P45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和特殊性(个性、个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其一,对立(区别)
共性是个性的一部分;
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
②其二,联系
个性包含着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③其三,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补充:
①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
矛盾存在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性质的普遍性:
同类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同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相对性、差别性或个性。
其一,不同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其二,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其三,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诸多矛盾: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矛盾的不同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
叮叮小文库
9.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
原因: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提供了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P74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什么是认识的本质?
P66
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这种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①反映具有摹写性。
(客体作用)
它强调的是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
②反映具有创造性。
(主体作用)
它强调的认识的产生过程中主体的作用,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
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补充:
主体:
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客体:
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
坚持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
坚持先验论,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识先于实验、经验。
主观唯心主义:
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内心反省”的结果。
客观唯心主义:
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②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共同点:
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形而上学,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
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4
叮叮小文库
3.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P68P69P70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一次飞跃:
从实践到认识
第二次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
第一次飞跃条件:
①要掌握丰富而可靠的感性材料。
②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
第二次飞跃条件:
①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政策、路线、方针)环节。
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论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真理及其辨证关系。
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①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②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①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②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辩证关系:
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5
叮叮小文库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②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③在实践检验真理过程中,逻辑证明起到了重要且不能替代的补充作用。
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第三章
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P97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表现1: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表现2:
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表现1:
社会意识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表现2: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表现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补充:
社会存在: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⒉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缺陷P94
①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②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③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6
叮叮小文库
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规律)P10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
生产力状况是生产
关系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2.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
存在。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
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补充:
生产力: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
础发展状况的规律).P105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结果可能有两种:
当它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补充:
经济基础: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联系实际:
谈经济体制改革
-7
叮叮小文库
第四章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P143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历史条件:
①社会分工的出现;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⒉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
盾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P144
①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使用价值:
即物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关系:
(对立统一)
对立性:
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②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称有用劳动。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关系:
(对立统一)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者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
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
社会关系。
-8
叮叮小文库
③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社会劳动:
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
动。
私人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
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关系: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④三者之间的关系:
1.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二因素都源于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⒊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P145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变化:
①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价值总量无关。
④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补充:
示例如下:
-9
叮叮小文库
⒋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P147
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
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围绕价值中心上下波动。
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5.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P147
货币的本质:
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P157
二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①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创造使用价值。
特点:
1.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2.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②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实现的P160
相对剩余价值:
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实现的。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
额。
-10
叮叮小文库
补充:
资本积累P163(*)(需掌握)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级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
的根源。
从自然形式上看:
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
①资本的技术构成:
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从价值形式上看:
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②资本的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技术构成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往往反映着技
术构成的变化。
③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
v
来表示。
④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
的。
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
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
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第五章
1.垄断及形成的原因P183
垄断:
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原因:
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③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⒉金融资本是如何进行统治的(经济、政治)P185
①金融资本:
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
本家集团。
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
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②统治方式:
经济:
经济上主要通过“参与制”实现控制。
政治:
(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
-11
叮叮小文库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P18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积极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③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④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
消极作用:
①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②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⒋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后果P194P196
经济全球化:
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
会化和国际化程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
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动因:
①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积极影响: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②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1.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吸引外资,扩大就业
3.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4.组建大型跨国公司
消极影响:
(非重点)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发生。
③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