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0641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2 大小:13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2页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2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docx

马克思总复习资料1204版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例: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

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②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③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例: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ABCD)

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上海(1010)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B)

A.社会条件B.客观条件C.经济基础D.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例:

1.全国(0904)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2.上海(1110)马克思主义是关于(A)

A.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C.反对资本主义的学说D.未来社会设想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希特,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英国古典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4.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傅立叶、圣西门、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5.除上述理论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例:

1.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B)

A.唯物论B.辩证法C.历史观D.自然观

2.全国(0904)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D.认识论

3.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C)

A.费希特B.洛克C.费尔巴哈D.谢林

4.上海(0910)(1104单)(1110)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BCD)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D)

A.康德B.谢林C.黑格尔D.费尔巴哈

6.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ABC)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A.傅立叶B.圣西门C.欧文D.洛克

7.上海(090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了巨大影响的自然科学成果有(BCD)

A.地理学的重大发现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2.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例:

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BCD)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有(BD)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哲学的贫困》C.《德意志意识形态》D.《共产党宣言》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部分是具有内资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例: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C)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2.马克思主义是(A)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3.全国(1004)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BCD)

A.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

①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

②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

①它不带任何偏见

②它具有深刻性

③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例: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C)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D)

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

3.上海(100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不仅表现为它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B)

A.时代性B.阶级性C.超阶级性D.科学性

4.上海(0810)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观点是(A)

A.实践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辩证的否定观

5.上海(1010)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AC)

A.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B.它的思想的深刻性

C.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D.它来源于实践,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6.上海(1104)马克思主义作为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表现在(ABCD)

A.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动的改造世界

B.它的思想的深刻性

C.它以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D.它及时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例: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A.自我批判B.与时俱进C.不迷信权威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就我过人民的社会理想而言,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远大的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近期的具体理想,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例:

1.全国(0910)(0904)上海(0904)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D)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D)

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

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上海(1004)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

4.理想就是人的(C)

A.生活目标B.职业向往C.奋斗目标D.社会期望

知识点总结例题:

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ABCD)

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3.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例: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D)

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

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全国(0810)上海(0910)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B.深入进行调查研究C.理论联系实际D.善于独立思考

3.下列各项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的有(ABC)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D.掌握各种具体的知识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本体论,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是第一性的,认为物质是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

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属于可知论,认识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是不可知论。

例:

1.上海(1110)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D)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上海(1004)世界观是(A)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全国(090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4.全国(1004)上海(0910)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C)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B.人们的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5.上海(100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属于(D)

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

6.全国(0810)上海(0904)(0810)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7.全国(1004)上海(0810)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D)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变化的问题

C.世界的变化发展是否有规律性的问题D.物质世界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1.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市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一元论有两种:

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2.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感觉、经验、心),客观唯心主义(理念、绝对精神、天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

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例:

1.全国(0910)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C)

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

2.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承认(D)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世界的本原是精神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D.世界的统一性

3.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C)

A.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B.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D.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4.上海(1010)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

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5.上海(1104)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C)

A.物质性问题B.可知性问题C.统一性问题D.客观性问题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具有统一性

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8.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两种观点(C)

A.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都是主观唯心主义D.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9.“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B)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D)

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

11.上海(1104)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C)

A.存在就是被感知B.物是感觉的集合C.天地万物皆在我心中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1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D)

A.“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的影子

C.物是感觉的复合D.“理”是天地万物之根

13.全国(0904)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BCD)

A.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C.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4.全国(0910)下列各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的有(ABD)

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局部性D.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例:

1.全国(090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ABC)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B.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C.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D.认为世界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秩序,变化不停的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例:

1.全国(0910)上海(08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B.运动变化性C.可知性D.广延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2.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形而上学错在把静止绝对化,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错在否认相对静止。

例: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A)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全国(1004)上海(091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B)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3.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A)

A.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B.否认绝对运动的存在

C.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D.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

4.上海(0904)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C)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5.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B)

A.变化B.运动C.发展D.前进

6.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C)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7.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运动的含义的有(BCD)

A.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ABCD)

A.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B.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C.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D.只有承认目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例: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

A.持续性和顺序性B.广延性和伸张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普遍性和特殊性

2.空间是物质运动的(C)

A.无限性和绝对性B.有限性和特殊性C.广延性和伸张性D.持续性和顺序性

3.上海(1010)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一维性的有(ABC)

A.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B.失落黄金有分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C.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D.百事宜早不宜迟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实践的主题可以划分为个人、集团和类主体。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①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例:

1.全国(081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

A.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B.主观的精神活动

C.人为应付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活动D.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B)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B.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D.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

3.上海(1104)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A)

A.农民科学种田,为人们提供食品B.医生医治人们的疾病

C.教师向青少年教授自然及科学知识D.科学家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

4.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BCD)

A.认真看书学习B.物质生产实践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D.科学实验活动

5.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包括(ABC)

A.自然客体B.社会客体C.精神客体D.物质客体

6.上海(100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是(ABD)

A.客观性B.自觉能动性C.群众性D.社会历史性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例:

1.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C)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宿命论观点

2.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AB)

A.自在自然B.人化自然C.城市自然D.乡村自然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①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③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例:

1.全国(090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

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

2.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D)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ABC)

A.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