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的困惑和建议.doc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的困惑和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的困惑和建议.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的困惑和建议
书院街财政所陈清桥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取消农业税后,把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划给地税,财政所组织收入的职能有所弱化,其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换,从过去的“征管型”向现在的“服务型”转变,从单纯“业务型”转向“落实各项财政政策的综合协调型”。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基层财政所的“权利”在逐步缩小,但责任却在不断的扩大,财权和事权不太对应,权责的不配套,使基层财政干部陷入了两难境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对当前基层财政工作的形象比喻。
无钱办事、无权理事、提拔缓慢以及权小责大等等,都使得基层财政干部的精神压力过大。
当前,广大基层财政干部队伍精神压力大的问题亟须引起高度重视。
基层财政干部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压抑”心理。
除基层财政干部的心理压力,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不良环境、利益、诱惑对心灵的渗透和腐蚀,导致了信仰的摇摆,价值观的松动,格调的失落,人格的异化。
各种不利因素并存,使得基层财政工作存在重大的风险,基层财政干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现状令人担忧。
具体的体现有六个方面:
一、财税增收的困惑。
一是中央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控持续发力给乡镇税收必然带来不利影响。
人工工资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融资环境的不畅严重影响了乡镇主要税收来源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而影响税收入库。
二是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全面实施和土地政策的收紧等政策影响乡镇企业的发展及经济持续增长。
三是由于担心经济下滑,需求减少,一些引进的大项目为规避风险,也将放缓项目建设进度。
四是实行分税制后,使财权上移,而事权下移,致使乡镇抓增收积极性不高。
五是很多地方对党政领导工作目标考核实行财政收入一票否决制,经济落后的乡镇,为完成指令性的税收任务,不计成本抓税收,调税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财政收入不实,财政风险陡增。
二、财政支出的困惑。
新的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吃饭型的财政”框架仍难以摆脱。
一是由于国、地税体制改革,管理权上划,乡镇政府失去了对本地财政收入管理的控制权,对全年收入预算完成情况心中无数,对统筹安排全年财政预算只能以上年的基数作调整依据。
二是上级部门在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宣传文化、政法等方面都做出了支出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挂钩,注入相应配套资金的规定,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
预算约束成为约束预算,财政预算管理职能失效。
三是上级相关增支政策呈刚性增长,各部门要求追加支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园区建设,项目支出都要乡级财政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收入增长不快的情况下,导致了收支矛盾日趋突出,让乡镇财政陷入困境。
三是乡镇财政人员管理体制的困惑。
由于机构改革后各地对基层财政所的管理体制不统一,同是乡镇财政所不同地市财政工作人员性质编制,经费渠道,人事权等管理方式不相同。
过去同是干部身份编制的财政工作人员现在有的地方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有的实行聘用制,有的实行轮岗制,经费渠道和人事权有的是县级垂直,有的划入乡镇管理。
财政人员身份的混乱无疑给基层财政干部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由于改革后编制与人事问题一直没有理顺,造成基层财政所人员流动停滞,人员结构老化。
就拿书院街财政所来说:
50年代3人,60年代的就占12人人,70年代的7人,80年代的仅1人,平均年龄42岁以上,同时因受乡镇财政体制的影响,财政所人员缺少交流,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只在一个地方工作过的人比比皆是,工作经历简单,工作缺少创新,生活缺乏激情和活力。
四是财政人员有为没有位。
乡镇财政所作为基层的政府财政管理者无论是履行财政职能,还是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其身份至今末得到确定。
乡镇机构改革后身份确定为事业编制,但行使的又是行政管理职能,而工资标准却依照公务员执行,没有享受与身份一致的绩效工资待遇,与同在乡镇工作的派出所、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公务员相比,不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经济待遇,都明显有失公平。
如前所述的单位工作人员都不交纳养老保险,而乡镇财政工作人员就必须交纳,前述单位负责人均享受副科或正科待遇,而财政所长则永远是一个科员级别,同时地方行政执行政策的不一致,有的地方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更有甚者,因身份的不确定,财政干部不能提拔为行政领导,这种有失公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乡镇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五是财政工作职能的困惑。
由于机构改革后,撤消了“七站八所”,过去这些“七站八所”的职能除行政职能划入政府外,凡属经济和面向农村的管理职能基本划入了财政所,综合配套改革后基层财政所的工作虽说取消了农业税收的征收,但面向广大基层的工作方方面面,千头万绪,财政所成了“万精油”。
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试行)》的要求,乡镇设置财政所(加挂经管站牌子),具体工作有:
乡镇政府预(决)算编制、税收收入监管、非税收入征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征管、各项财政补贴(补偿)资金发放和监管、乡镇财务管理,村级财务的受托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和纠纷仲裁;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零户统管等二十多项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乡镇其它中心工作如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防汛抗灾等都要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财政所人员较少,年龄老化,文化水平结构参差不齐,人才进出体制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职能的发挥,很多财政所的职能无法履行或者是在风险中运行。
(街道财政所目前没有编制的财政工作人员大有人在)。
六是财政监督严重滞后的困惑。
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所的组织收入的职能大大弱化,但会计核算、补贴资金发放、民生民本支出、项目资金的管理职能需要加强,基层财政所职能转换迫在眉睫。
财政监管职能的弱化是目前财政所职能缺失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门利益发生碰撞。
由于中央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对民生民本支出投入加大,上级在下达乡镇涉农补助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资金增多,但分属财政、民政、水利、教育、计生等多个部门,资金分散,多头管理,乡镇财政“看得见”的不能实施有效监督,使“看不见”,“摸不着”的财政所无法管,容易形成真空。
2、财政所监督力量不足。
目前情况下,无论是资金分配还是项目申报,在资金分配上,各种项目资金一般是由分管部门安排,项目申报由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申报,未到财政部门协调备案,对项目本身情况了解较少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应派员全程参与,但技术和人员方面的原因,多数情况只是表面上的“看客”,事后应该按规定进行跟踪问效,由于人手不够,只对大的项目进行评审,小的无力顾及。
3、违规处理不到位。
由于项目资金多头管理,各部门有的为利益违规操作,各取所需,对项目资金进行“蚕食”,许多检查一般是由本部门组织,他们只要求项目的及时完工,应付上级对细节不闻不问,或者不告不查,即便查出有问题,对其罚款,罚未责众。
4、对政府监督“敢怒不敢言”。
因为财政所党组织、人员经费在乡镇,为了便于今后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政府开支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财政所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财政监督流于形式。
可以说基层财政所面临着旧的规范及工作标准似去未去,而新的机制和工作标准将来未来。
综合配套改革的初衷就是提高工作效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效廉洁基层政权体系。
但改革的不彻底,或者改革体制不完备,就会让改革出现真空状态,也违背了改革的初衷,为基层财政工作带来了巨大隐患。
改革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地改变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人的问题,体制的问题。
对于乡镇机构改革绝大多数财政人都持拥护态度,但改革后的现状却让基层财政所很多人有一种理智和情感的冲突,心病还需“心药”治,财政干部要树立宗旨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思想,去除私心杂念,一心为民理财,防腐拒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也要有一定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个人待遇、人才培养,权责归位等相对应的措施来进行保障,否则这样的改革是很难成功。
针对财政现状困惑的建议: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乡镇财政所目前的现状和困境,如何化解在财政职能转变、规范财政管理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乡镇财政的作用,建立,阳光透明的公共财政。
我想与个人,不再把财政干部的压力看成简单的情绪问题,而应用现代心理医学去对症疏导;与社会,不再把财政干部压力看成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应从制度和体制的层面去寻找病根开出药方,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一、顺应形势,转变观念。
推进科学精细化理财。
在实行“金财工程”、“金税工程”,“乡财县管乡用”,以及“省管县”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后,财政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面对新形势财政干部理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法,推进科学精细化理财。
要做到事权与财权统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不能将上级收支压力转移到最底层的乡镇。
1、积极推进“金财工程”、“金税工程”,建设全面推行“税费一体化”征收管理模式,有效整合财税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做到实时、全程、全方位监控,确保资金运行安全、规范和有效。
2、着力打造“一卡通”信息服务平台实施财政补贴直通车工程。
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和“村账乡代理”,努力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科学化管理,着力构建“县乡联网一体化、发放补贴“一卡通”、财政拨付一线控、服务一站办”的财政管理新格局。
3、积极推行部门预算管理。
全面实施乡、村两级债权债务信息管理,进行常态化、动态化、规范化管理,杜绝新债务的发生。
二、切实转变职能,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管理职能归位,财政管理与服务农村是乡镇财政的主要职能。
减少行政干预,依法依规理财,避免成为政府“钱袋子”。
农业税取消和耕地占用税契税划转后,中央对“三农”的投入和民生民本支出不断加大,乡镇财政所工作重点主要放在服务上,财政职能由过去“征管型”向“服务型”转变,积极主动为人民服务。
1、加强政策学习,提升服务能力。
广大财政干部要认真学习好、实现好、执行好中央和地方出台各项财政政策,对惠农政策要进行细致深入调查、走访,掌握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将各项惠农财政资金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农户手中。
2、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办事限时办结制”、建立服务信息登记台账,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公开服务承诺、办事程序,政策依据,努力完善服务体系,改变过去被动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变,积极向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做好政策咨询、优惠政策落实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三、做好财政监督文章,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由于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财政职能的转向,财政监督将是今后财政工作的主要职能,财政监督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改变过去“四多四少”即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中事前少、对收入检查多,支出监督少、单一性检查多、综合全方位监督少。
积极推进财政监督机制体制创新搭建财政监督信息平台,切实加强财政收支监督和会计监督,大力推行财政信息公开,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内审制度,建立健全财政内部控制机制,着力加强财政补贴资金和项目资金的监管,在项目申报立项、公示、资金拨付、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建立乡镇财政监督工作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实行追踪问效,杜绝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财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意见》(财农改〔2012〕1号)和内政办发〔2012〕84号文件精神中尽管对财政干部的管理做了相应规定,但任然没有统一,因此全省应尽早统一确定财政所的管理职能,统一乡镇财政人员身份认定,将基层财政所无论是人事管理权,还是经费管理权上划到财政局统一管理,只有解决了财政所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基层财政干部才能更加有效的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为国理好财,为民服好务。
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