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0076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检测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水蒸发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种类

B.元素种类

C.分子大小

D.分子间的间隔

2.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水和氧气。

下列关于水和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属于氧化物

B.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

C.氧气可供给呼吸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冰水混合是纯净物——冰水由同种分子构成

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提高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外出随手关灯

B.少用一次性卫生纸

C.过年过节减少燃放鞭炮

D.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是()

A.氢气+氯气

氯化氢

B.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

C.乙炔+氧气

水+二氧化碳

D.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因为它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空气反应

B.水墨画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C.氢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有可燃性

B.食物的腐烂、金属的锈蚀都包含有缓慢氧化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要做灯火试验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B.催化剂在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它们结构的不同导致的

9.《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我们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会迅速熄灭

C.“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不同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但氧元素并未消失

10.下列化学仪器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水漕

B.长劲漏斗

C.锥形瓶

D.坩锅钳

11.小博士克雷尔发现眼镜的鼻托上有铜绿产生。

是什么原因让铜生成铜绿呢?

苏俊丞同学提出这可能与潮湿的空气有关。

“铜生成铜绿可能与潮湿的空气有关”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制订计划

12.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3.下列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的研碎

B.品红在水中扩散

C.食物的腐烂

D.酒精挥发

14.下列措施中,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做肥料

C.节假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加高烟囱,使有害气体高空排放

1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16.化学革命是发生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见图)。

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中,曲颈甑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B.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是因为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17.某同学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在量取水时进行了仰视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则最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A.大于6%

B.小于6%

C.等于6%

D.无法确定

1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英国化学家道尔顿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B.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

C.氮气易溶于水,约占空气体积的78%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19.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碳

B.分离液态空气后得到的液氧是纯净物

C.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燃料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差

20.下列有关仪器连接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橡皮塞慢慢旋进容器口

B.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C.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旋进橡皮塞中

D.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稍用力插入乳胶管

21.下列变化过程中,物质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颜色改变

C.呼吸

D.状态改变

22.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黄铜与铜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B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

C

氯化钠与硝酸铵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化钠

D

稀盐酸与稀硫酸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A.A

B.B

C.C

D.D

23.下列碳单质的各种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做钻头

B.做电极

C.冶炼金属

D.做冰箱除味剂

24.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氧化物

B.“干水”是纯净物

C.“干水”就是“干冰”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室温效应

2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加热铜绿时,生成氧化铜

B.吹灭蜡烛瞬间,看到一缕黑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26.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观察木条能否复燃,检验是否为氧气

B.图2观察烧杯内壁变浑浊,判断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图3观察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图4观察燃烧先后顺序,比较可燃物着火点的高低

2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和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正确的是

A.反应装置相同

B.实验时均无需加热

C.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反应类型都是分解反应

28.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必要保障。

下列实验基本操体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闻药品的气味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29.“蓝天行动”被评为十大环保事件的候选事件,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行动”实施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密闭运输沙土,减少扬尘

C.退耕还林,增大森林覆盖面积

D.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

二、多选题

30.根据某种标准,可以将X、Y、Z三种物质按X>Y>Z进行排序。

下列标准与对应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N2>O2>CO2

B.溶液的pH:

HCl>NaOH>NaCl

C.金属活动性:

Mg>Cu>Ag

D.相对分子质量:

NH3>CH4>CaO

三、填空题

31.有下列物质:

①洁净的空气,②蒸馏水,③稀有气体,④冰水混合物,⑤碘酒,⑥高锰酸钾,⑦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⑧液态的氧气。

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

32.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是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铁原子的质子数为26

C.铁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活性铁粉常用作脱氧保鲜剂,原理是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质铁可以和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砂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在生活中为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浸出技术在金属冶炼中应用广泛。

嗜热细菌在酸性水溶液及氧气存在下,能氧化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产生硫酸盐,进而生产铜和绿矾(硫酸亚铁晶体),主要流程如下:

①若反应I的另一种产物最终也可制得绿矾,则试剂b为________;若反应Ⅱ为中和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100吨杂质质量分数为8%的黄铜矿(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经上述流程制得硫酸铁溶液,再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请计算能制得硫酸亚铁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

33.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1)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

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实验:

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人),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

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3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讨论)

(1)讨论后同学们认为,选择的药品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跟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而且生成物为固体。

他们应该选择_______(填编号)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为了充分消耗容器中的氧气,药品的用量应保证_________

(2)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上图的两套装置,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填编号),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

(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了实验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整理数据如下:

(注:

集气瓶容积为100mL)

组别

1

2

3

4

5

6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mL)

20

21

14

20

28

19

(3)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用符号式表示这个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

(分组讨论)(4)第三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少,原因是_______(答一条)

第五组同学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比其他组同学多,原因是___________(答一条)

(5)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实验总结)

(6)小组的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

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

六、科普阅读题

35.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

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

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

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

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

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

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七、综合题

36.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请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角度分析,关闭K2,打开K1,蜡烛燃烧更旺的原因。

(2)请从物资性质的角度分析,关闭K1,打开K2,蜡烛熄灭的原因。

(3)请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

请结合下图回答

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要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

(3)小林用高锰酸钾和以上装置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呈浅红色,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未见细铁丝燃烧。

而小红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实验后,异常兴奋,铁丝燃烧成功了,但实验结束后,拿了集气瓶怯生生地走到了老师旁,说:

我的集气瓶碎了。

分析两位同学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小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铁线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阅资料:

①实验室可以在常温下将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液态)混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②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A~E中可以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是_____。

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从____(填“c”或“d”)端通入。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二、多选题

1、

三、填空题

1、

2、

四、实验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科普阅读题

1、

七、综合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