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90011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docx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一):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要看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要看能不能让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还强调指出: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多年来,清华大学认真贯彻党的人才工作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有力推动了一流大学建设,已经建成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立足培养,促使中青年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我校把培养中青年教师作为重要任务,实施了《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和《中青年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给予入选者多方面支持。

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先后设立学术新人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骨干人才支持基金,定期开展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效果评估。

深化教学科研管理改革,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和学术创新团队。

加强指导,注意压担子,促使青年教师锻炼成长。

改革分配制度,对35岁以下第一聘期教师发放专项津贴。

单独设正高级择优岗位,为特殊人才预留渠道,促使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校成长出一大批中青年领军人才。

202x年以来,薛其坤、张希、孟安明、王光谦、程京均40多岁就当选院士。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总设计师张作义,获国际互联网最高奖乔纳森·波斯塔尔奖的吴建平,两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的康克军,获国家教学名师奖的袁驷、吴庆余、李艳梅、孙宏斌等,也都是我校中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

二、抓住机遇,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利于优化队伍结构,促进不同学术文化的交流,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我校抓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条件不断改善的机遇,积极参与实施,加大引进力度,先后出台《加强十一五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实施办法》,吸引了一批国际学术大师和国外名校的教授、副教授全职来校任教。

我校通过以人才引进人才等观念创新和制度改革,力争资源提前配置、平台对接,实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在启动经费、薪酬、研究生名额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支持,对特殊人才实施协议工资。

开展高水平团队青年人才引进及聘用试点,设立特别研究员、特别副研究员等岗位,打造学术特区。

学校注意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促进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积极吸引优秀人才,推动高等研究院迅速发展。

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教授主持创办了理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美国工程院院士萨文迪教授受聘工业工程系首任系主任,十年来带动清华进入了该领域国际前沿。

三、坚持党管人才,不断推动人才工作改革创新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我校形成了切合实际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

学校还成立人才资源开发办公室,各院系也成立人才工作小组,加强全方位服务,促进人才全面成长。

在党组织的感召和培养下,xx王向斌、百人计划人才顾春伟等一批优秀人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按照一流、竞争、流动理念,我校不断深化人事人才工作改革,建立健全评价、选拔、考核、激励机制。

按学科特点分类管理,优化人才评价标准和考核周期。

在岗位聘任和人才引进时,注意发挥教授的学术评价作用。

以教学科研系列教师队伍为重点,探索分系列管理。

对各类人才都加以有效激励,充分调动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的积极性。

在促进引进人才学术发展的同时,学校大力支持他们推动院系、学科的人才工作与管理改革。

施一公教授回国三年来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结构生物学中心,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在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后锐意改革,以国际化、竞争性、高效率为原则,以具有流动性的聘任制度为特征,积极建立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人事制度。

在百年办学的历史新起点上,清华大学将认真贯彻胡锦涛七一讲话和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按照全国教育人才工作会议和国家人才、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开创人才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推进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高枫

广西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西部地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广西意义重大。

202x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启动实施了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攻坚。

202x年3月,教育部与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广西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抓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化

一是出台编制标准。

202x年,自治区编制委员会颁布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对学校的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人员结构、编制使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将工作人员分为专任教师、教辅人员等四类,对各类人员构成比例做出明确规定;实行实名制、非实名制以及分段累计的办法确定编制标准,满足了职业学校灵活办学、吸纳企业行业专家到校任教的需求。

二是规范职称评审。

出台有关政策规范统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称,对属于同一层次类别教育的师资提出了相应的规范要求,职教教师职称评审有了统一、专门的评定标准,此项政策惠及在职教师2.05万人。

三是改革岗位设置。

在中职学校设置辅导员岗位(专技岗),重点解决招就人员岗位需求。

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原为工人身份的实训人员,取得技术职称可转为技术岗位,202x年以来,已解决了1141个实训教师岗位。

四是完善培训机制。

颁布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培训暂行规定》等一整套教师培训管理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中职教师培训机制。

第二、抓体系建设,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基地建设。

通过项目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培育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目前,我区依托条件较好的高校建立了4个职教师资培养基地,并依托高校、职业学校和企业组建了19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二是创新培养培训模式。

职教攻坚以来,我们探索实施具有我区特色的培养模式,创新四年制师资班、3+2、3+1和4+1等模式,并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开展免费中职师范生,每年共培养双师型教师600多名。

同时,组织实施了中职师资素质提升计划,按照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对中职专任教师进行了一轮全员培训。

三是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组织开展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立项研究,并对中职师资培养培训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组织开发了两套教材,包括5本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和3本中职师资教育类教材,目前教材已应用于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当中。

第三、抓经费投入,大力开展教师培训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国家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202x-202x年共派出756名中职骨干教师到国家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其中派往国外培训25人。

同时,利用中央资金面向社会聘请173名能工巧匠到中职学校兼职任教。

二是加大自治区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省级项目的主渠道作用。

我区实施骨干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国外教育硕士培养计划、职教名师培养工程、桂台联合培训职教师资项目、远程培训项目等,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

职教攻坚期间,共培训中职各学科骨干教师达1.15万人次,其中仅202x年就培训4405人。

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国际合作。

202x-202x年,我区与新加坡合作开展中职师资培训项目,在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的资助下,共计派出333名中职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培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派人出国学习最多的项目。

尽管我们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与国家的要求相比,与兄弟省区市相比,我们还存在差距。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改革。

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办法,逐步建成专门的中职教师资格认定体系,使教师资格考试、认定更加符合职教特点。

二是创新教师补充机制。

加快推进核定教师编制工作;继续推行订单式培养专业教师,深入开展免费中职师资培养;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三是提高培养培训质量。

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推进基地与职业学校深入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开展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搭建起多方合作、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立交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中职师资培养培训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鞠维强

福建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好。

202x年,省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改善教师待遇等方面集中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政策措施。

202x年,召开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全省中小学教师工作会议,全面规划新时期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蓝图。

一、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持续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践行高尚师德。

出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办法》,明确规定师德考核一票否决的20种情形,使抽象师德有了具体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

广大教师敬业爱生、教书育人蔚然成风,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黄金莲、全国道德模范阮文发等一大批模范教师。

二、创新补充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将农村、县镇义务教育学校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水平,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并核增6500个编制用于补充农村紧缺师资,确保农村学校有编可补。

实施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省财政每年投入1500万元,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实施经济困难县补充农村学校教师资助计划(即特岗计划),省财政5年内拟投入1.35亿元,按每人每年1.5万元标准,连续三年资助其工资性支出。

实行中小学新任教师全省统一公开招聘,近三年新补充中小学教师1.7万名,其中农村紧缺学科教师9000多名,有力地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三、推进教师交流,均衡配置优质资源

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校际交流制度,创新教师管理模式,实行教师工资待遇制度、编制标准、岗位结构比例、招考聘用、考核办法、退休管理和服务等六统一,缩小学校间教师配置条件的差距,组织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

全面实施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支)教服务期制度,要求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及参加特级教师评审应有农村学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学校任教3年以上的经历。

全面推进城镇学校与农村中小学对口支援,双方开展联合教研、观摩交流、互派师资挂职锻炼。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5年全省投入3亿元,对全省15万农村教师(校长)免费轮训一遍。

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建立一批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名校长的带动辐射作用,推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强化教师岗位培训,配合做好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培训项目,深入开展教育技术能力、班主任、高中新课程和农村紧缺学科教师转岗培训。

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会同省总工会举办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单位和教师分别授予省五一先锋岗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营造切磋技艺、比学赶超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省委、省政府建立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表彰制度,先后两次重奖66名杰出人民教师。

设立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农村教师奖励基金,表彰奖励师德标兵以及长期在农村任教的优秀教师。

202x年,先行提高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教师的津补贴,省级财政从当年超收的21.65亿元中拿出12.55亿元,支持地方财政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

202x年,全面实施中小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农村教师补贴制度,进一步健全教师分配激励机制。

今年初,我省又明确提出,将长期在农村任教且有实际困难的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六、理顺职责分工,完善教师管理体制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将县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实行县管校用管理方式,同时针对教师队伍多头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师工作,编制、人事部门负责教师人事工作宏观管理、指导和监督的教师管理体制,确定了教育、编制和人事部门在教师定编、定岗、人事调配、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各自职责和工作分工,进一步理顺教师管理体制。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极大调动,有力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覆盖全省人口83.1%的地区实现了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

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国教育人才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改革创新,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一流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

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管理,其中最关键的是一流的师资。

我校把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和评价机制,营造以学术追求为灵魂的大学文化,打造以一批国际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为标志的一流师资队伍的人才金字塔。

青年教师作为人才金字塔的基础,高端人才队伍的后备,其整体素质关系到学校的未来,教育的未来。

目前,我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为此,我们制订了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系统的培养和支持。

下面主要汇报一下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开辟绿色通道,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青年教师

为实现2020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我校于202x年启动了绿色通道人才引进制度,设立了讲席教授、特聘教授、特别研究员等岗位,其中特别研究员主要针对40岁以下、在世界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已取得科研成就、展现出较大潜力的青年人才。

学校为他们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以保证其科研工作在高起点上快速启动,同时学校提供购房补贴和具有竞争力的收入,以保证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在考核制度上,对特别研究员实行严格的聘期考核,目的在于推动他们快速成长为推动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

3年多来,共有71位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并已完成一期或两期博士后研究的优秀青年博士通过绿色通道的评审成为我校的特别研究员,为交大多个学科方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数位特别研究员在1个聘期内已经晋升为正教授,独立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任务。

另一部分则按照我校发展大科研团队的方向,成为我校讲席教授研究团队中的骨干力量。

例如来自马里兰大学的刘江来博士和来自哥伦大学的倪凯旋博士等已成为专家季向东教授团队中研究暗物质、暗能量方向的骨干;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文再文博士和来自密西根大学的应文俊博士等加盟专家蔡申瓯教授的研究团队后,充实了团队的研究力量,也为交大数学系带来国际前沿的学术课题。

据最新消息,我校202x年2月之前到校的特别研究员几乎全部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其中有的已通过今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

这在一方面肯定了我校引进的青年人才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已经融入了国内的科研环境,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

二、设立优秀青年学者奖励基金,鼓励更年轻的本校教师脱颖而出

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基础所在。

在引进来自世界一流大学青年才俊的同时,学校还特别注意营造有利于本校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施展才干的良好氛围,在生活待遇、科研启动经费和住房津贴等方面大力度投入,专门为35岁左右的本校青年教师设立了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和烛光奖励计划等多个奖励资助项目,旨在充分调动我校青年人才献身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smc-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主要包括a、b、c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与支持体系。

a类层次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着眼于遴选和培养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b类与c类层次针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意在培养和支持优秀青年骨干,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

这个计划惠及幅面广,资助力度大,有层次、有重点地给予不同青年教师以不同程度和类型的支持。

自202x年以来,分三批共支持资助了777位青年学者。

烛光奖励计划旨在充分调动青年教师从事本科生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年奖励和表彰30名在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

资金是实施人才奖励资助的重要保证。

从202x年开始学校加大了募集人才基金的力度,先后设立了smc-晨星学者奖励基金、讲席教授冠名基金等,为各类人才提供了薪酬、住房津贴和科研启动经费的支持,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激励制度,并有效减弱了对现有薪酬体系的冲击。

三、加大保障投入,为青年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衣食住行是个人成长的基本保障,为解决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学校还将工作做到细处,把关心落到实处,尽力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环境。

为了营造以人为本、和谐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自202x年起,学校设立了机关奖励帮困基金,年度金额60万元,专款专用,对家庭困难的青年教师提供关怀和支持。

除了设立教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三节奖,还以各党支部为主,做好结婚、生育、生病、受灾等慰访工作,通过发放慰问金、座谈、家访等方式,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

为了减轻新进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学校改革了现有教师公寓管理制度,向新进青年教师倾斜,同时学校积极争取外部捐赠,正在新建14000平方米、约400套青年教师公寓,目前已有170多套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教师的生活条件。

另外,学校不吝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生活质量,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改建、装修了三个教工餐厅。

目前新的教工餐厅和1万平米的游泳健身中心也正在建设之中。

(二):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规划纲要和近期教育重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把握,强抓落实,推进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去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召开,颁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谋划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纲要》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最新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对于进一步总结教育发展经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和省规划纲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制定了德州市202x-2020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立足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发展转型,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由教育大市和人力资源大市向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跨越的总体目标,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扎扎实实地实施好十大工程,即素质教育推进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学前教育强基工程、职教强市创建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学校布局和标准化建设工程、教育装备及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体制改革工程、和谐校园建设工程和学习型社会创建工程。

十大工程的实施,将有效解决教育的全面发展、内涵发展、均衡发展等突出问题,助推全市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把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和核心任务,认真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措施,

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纲要》的颁布实施,增添了群众对教育改革的信心,提高了社会对改革的期望。

目标已经绘就,重在落实。

千招万招,贵在实效。

要在关键环节上狠下功夫,努力见到实际效果。

一要强化教育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要发展,关键靠创新。

当前,中央和省、市已经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策优势,教育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机遇来之不易,发展迫在眉睫。

干好干不好,关键看敢不敢创新、善不善创新、能不能创新。

要深入落实好全市科学发展表彰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动员会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突破,让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要以更大的气魂和决心,破除旧思维、突破老框框,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重点,大胆尝试。

要创新教育理念,瞄准学生长远发展,打牢人生发展的基础;要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内动力,营造不断超越、永不满足的工作氛围;要创新教育机制,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要加大教育投入。

投入是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

教育,一头连着国运,一头系着民生。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教育大发展,投入是关键。

要把教育作为公共财政的重点来保障,形成强有力的投入保障机制。

在投入这件事情上,中央讲的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一定要落到实处。

投入的账不是靠说出来的,必须有真金白银做支撑。

我们提出,到202x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2%以上,并随教育事业发展,保持稳定增长。

各级再有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坚定不移地落实这一要求。

要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借鉴采纳零预算的思路,加大新增财力的倾斜力度。

市委、市政府把教育投入,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健全行政考核、检查报告和年度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地方性土地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分成中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教育。

要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及时拨付,专项用于教育事业。

要把化解债务作为政府和学校的共同责任,通过安排专项资金、逐年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定额等方式,争取2年内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通高中债务。

三要营造发展氛围。

《纲要》的落实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尽心尽力为教育办实事,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主动加强衔接协调,争取广泛支持;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供经费保障;税务、物价、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收费和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住建、规划、国土资源部门,要在规划、用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政法、文化执法、工商部门,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学校权益、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新闻媒体、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成就的宣传,加大对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尚品德、先进事迹的宣传报到力度,努力营造崇文尚教、尊师重教的社会新风尚。

二、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在新起点上实现教育工作新跨越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财政投入年均增速达17.7%,高中教育质量三年实现三大突破,跃居全省上游,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3年取得优异成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特别是去年,我们大力度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楼房化工程和教师补充工程,累计投资3.3亿元,改造校舍56万多平方米,其中新建楼房31.7万平方米,投资量、工程量均居全省前列;新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1946人,是常年的3倍,在全省17个市中数量最多。

在教育管理上,首创了推门听课、教师对抗赛、当堂达标教学、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等管理模式,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大幅提高,这些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有的在全国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