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9959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

《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第六课 巴金《寒夜》教案.docx

第二单元第六课巴金《寒夜》教案

第二单元第六课《寒夜》教案

一、巴金简介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

四川成都人。

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

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

《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

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

《创作回忆录》等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

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寒夜》

1、罪恶社会里的“小人物的悲哀”。

A.懦弱自卑的小职员:

汪文宣

B.渴望个人幸福的“花瓶”:

曾树生。

C.封建守旧的“二等老妈子”:

汪母。

2、风格的变化。

A.从家庭悲剧走向社会悲剧。

B.从感情无节制的奔放转向情感蕴籍于人物之中。

C.从理想的“英雄”走向日常生活的“小人物”。

3、《寒夜》赏析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1946年底在上海完成。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

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

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

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

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汪文宣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所压垮的知识分子。

当年他也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读大学时雄心勃勃地希望通过办教育来改造社会,树有教育救国理想。

之后他与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可以想见他当年追求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礼俗的热情与勇敢。

但是,现实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使他成为一个唯唯诺诺,畏首畏尾的庸人。

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经具有了某种病态。

他对周围世界充满惊惧,反应高度敏感,总是没有根据地胡思乱想和猜测。

例如,他看见上级注视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对他不满,听到上司说话,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连上级轻声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

同样,他对自己与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满了担心,时常为猜测所苦恼,但却没有勇气与妻子交流。

当他发现妻子在跟一个年轻男子一起走进咖啡厅时,他想问个究竟,却又“不敢迎着他们走去”,想等他们出来再说,又怕妻子难堪,也使自己难堪,最后犹豫再三,“只有垂头扫兴地走回自己的办公地方去了”。

     巴金在《寒夜》中写出了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的懦弱。

巴金在《关于〈寒夜〉》一文中说:

“关于《寒夜》,我过去已经谈得不少。

这次在谈《激流》的回忆里我写过这样的话:

‘我在自己身上也发现我大哥的毛病,我写觉新……也在鞭挞自己。

’那么在小职员汪文宣的身上,也有我自己的东西。

”“我自己身上本来就有毛病。

我几次校阅《激流》和《寒夜》,我越来越感到不舒服,好像我自己埋着头立在台上受批判一样。

”这种毛病是什么呢?

他认为就是“作辑哲学”。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寒夜》继续着“五四”时代借描写爱情以思考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写作传统,深入探究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以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反观了“五四”新文化传统,显示了20世纪40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继承又超越“五四”的一面。

    《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在心理描写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如果说,巴金在早期作品里常常直接向读者一泻无余地倾吐其奔放热情的话,那么,在后期作品中,他则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称赞托尔斯泰能够掌握“心灵的辩证法”,其实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巴金的《寒夜》。

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分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尤其是常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

例如,对曾树生在赴兰州前夕内心“去”与“不去”两种心理因素,作者就写得真实、细腻、深刻,通过对人物内心两种心理因素反复碰撞的描写,把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非常感人。

巴金《寒夜》读后感--时代与命运的纠结

“她感到夜的寒气,她的确需要点温暖”,这是巴金《寒夜》里最后的句子,紧扣了书名的含义,完整而饱满,之前压抑的多少矛盾都在一念之间倾泻而出,说不清是淋漓的痛苦,还是更加无所适从的悲凉,我心底仿佛有声音在抽泣,故事虽然平淡,却让人有荡气回肠的感觉。

珍惜,它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和平年代的意义,珍惜所拥有的爱的意义,和作为一个人的价值。

应该说,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处于动荡摇曳中,主人公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汪文宣和曾树生。

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丈夫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妻子在银行当“花瓶”。

   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城市中繁华与战乱、奢侈与落破、正义与邪恶极端并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空有满腹学识和爱憎分明的认知,却迫于权力者的不公和冷酷压制,战争所带来的经济拮据与美好理想激烈冲撞矛盾的生存状态,而不得不选择逆来顺受,他和他的妻子曾经都以为无论世事如何演变,开始的爱都能够坚贞到永远,可当世事真的变了,时代与命运的纠结却让他们彼此沉默不堪重负,妻子渴求稳定幸福的生活,愉悦的年轻时光,可这恰恰是他这个小校稿员给不了的,所以在历经反复抉择的最后一夜,妻子准备收拾行李投奔另一个男人,漆黑的走廊里正好撞上他回家,忧伤的沉默在两人之间像夜一样流动,可是汪文宣再没有爆发,他内心凄凉之至已经绝望,对他所处的时代和命运无从选择,只好选择放弃理想,也放弃一切关乎对错的判断,最终以死来告慰自己。

   作者的笔触极为细腻,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真挚而深切,尤其是那种进退取舍,欲说还休的挣扎状态,让人身临其境,感慨万千。

我们今天的生活因和平而美好,因美好而宝贵,健康的身体,幸福的时光,是人类不变的想往,但是如果在悲剧的时代历练我们命运的时候才想要坚强起来去留住爱的情感,那是沉痛的,不如现在就赋予它足够的耐心,给我们的爱寒夜中稀疏的光芒。

第三单元第3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方法; 

  2、理解本文叙议过程中穿插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言行的作用; 

  3、领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

 

  文中穿插与引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怎样理解美丽?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历史,历经沧桑巨变,始终散发光彩?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美丽和居里夫人联系在一起呢?

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我们可以在许多科学文献中了解。

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早有论述。

 

  然而,当1998年庆祝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的时候,作者梁衡又在居里夫人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居里夫人美丽。

她拥有美丽的外表,但却不为美丽拖累。

她有大志大求,追求的是事业理想的永恒美丽。

作者梁衡透过居里夫人向读者诠释了美丽的真正内涵。

 

  希望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可以对美、对人生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人物介绍 

  1、梁衡 

  山西霍县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

其他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和《把栏杆拍遍》入选中学教材。

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1895年她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了釙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1906年居里去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由于她对放射现象研究工作的巨大贡献,和丈夫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为文章划分层次结构 

  一(1——2)介绍写此文的目的,再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

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她的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师:

课文哪个部分让你的这种感受最深?

生:

我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发现和提炼镭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

生:

我也觉得第三自然段写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最能体现她的坚定、刚毅和顽强的精神。

师:

好,就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的追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读书。

师:

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生:

我读到这一句,“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我就想,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是,别人为什么没有研究下去呢?

我觉得居里夫人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特别让我佩服。

师:

还有谁来谈谈?

生:

我觉得写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让我感受最深。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从这段话里可以知道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们提炼镭的工具只是“一口大锅”,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

在这样的条件下从事研究工作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到的。

生:

工作条件的艰苦还可以从这句话看出来,“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这说明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常常有被烧伤的危险。

生:

我来补充一点,从这段话里还知道,当时不仅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而且实验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

师: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这里有句话,“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可能”的意思就是也许能从这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出镭,也许还提炼不出。

师:

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很好!

从“可能”这个词语中我们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

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他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

从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

生:

我感受到的是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她知道研究有可能失败,但她决不放弃。

我想他们即使失败,也会继续努力,一直到实验成功的。

师:

说得真好,让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把我们的这些感受读出来吧。

(生齐读。

师:

请同学们接着谈。

生:

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一句,“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从这句话中的几个数字我体会到虽然工作环境这样艰苦,可居里夫人仍然坚持不懈,用了近四年的时间,才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太令人佩服了!

我认为这种精神是美丽的。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0.1克镭大概是多少吗?

它比我们的圆珠笔笔尖还要小。

要从成吨的废渣中提炼出那么小小的0.1克镭,这是多么艰难呀!

那么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呢?

生:

我觉得在读三个数字时应该读出漫长而艰辛的感觉。

生:

我觉得“终于”这个词要读出一种成功的喜悦。

师:

那你们俩能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吗?

(生读。

生:

老师,我有个问题不太明白:

作者在叙述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艰辛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她和皮埃尔的对话呢?

师:

问题提得很好。

我们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分角色读。

师:

从他俩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

我体会到居里夫妇千辛万苦地寻找新元素,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让科学为人类造福,这就说明他们的追求目标是远大的。

生:

我觉得这里还体现出居里夫妇的一种乐观精神。

师:

是呀,如此艰苦的条件,如此艰难的实验,可是他们想要得到的是希望有美丽颜色的镭。

他们得到了吗?

读——

(生齐读: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

师:

从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为了发现和提炼镭所付出的艰辛。

我们深深地为居里夫人那种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精神所感动,这种信念和精神无疑是美丽的。

正如书上所说的,“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其他几个自然段。

(生读。

师:

谁来说说?

生:

我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师: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生:

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到,“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师:

既然课文说“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你们为什么还觉得这是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呢?

生:

我觉得虽然居里夫人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但是居里夫人用自己的美丽和健康换来了科学实验的巨大成功,换来了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生:

我也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精神打动。

我觉得这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正是这种牺牲精神使得居里夫人取得了别人无法得到的成功。

这种美丽比外表的美丽更持久,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师:

说得好!

她把外在的美丽变成了什么呢?

一起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生读。

师:

还有体现她献身精神的地方吗?

生:

从第5自然段的这一句也能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读到这里,我就在想,做实验的时候,射线该是多么强烈呀!

她知道射线对健康有害,可她还是坚持工作,我觉得居里夫人真正做到了为科学献身。

师:

还有谁能从其他角度谈谈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呢?

生:

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还表现在她的淡泊名利。

师:

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她的这种美丽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

(生默读5、6自然段。

师:

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

我们知道居里夫人的每一项荣誉都是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

她却视名利如粪土,一心只想着科学研究,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

这种在名誉面前的淡泊就是一种美丽。

生:

我从课文最后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中也可以知道她的淡泊名利,“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师:

是的,对居里夫人来说,人活着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为了对人类有所贡献!

所以作者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让我们怀着对居里夫人的敬意把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遍。

(生齐读第5、6自然段。

4、回归整体,升华美丽

师: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你们对“跨越百年的美丽”有了什么新的理解吗?

生:

我认为课题中的“美丽”主要表现在她对科学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这三个方面。

这种“美丽”是长久的,所以说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生:

我觉得居里夫人的“美丽”还在于她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美丽”已经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流传至今,而且还会继续流传下去。

师:

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存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

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的信念与执著的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上。

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记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回答者:

陈许阳-经理四级4-2319:

23

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人物描写方法;

2、理解本文叙议过程中穿插引用古今中外名人言行的作用;

3、领悟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难点:

文中穿插与引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怎样理解美丽?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历史,历经沧桑巨变,始终散发光彩?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美丽和居里夫人联系在一起呢?

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我们可以在许多科学文献中了解。

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早有论述。

然而,当1998年庆祝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的时候,作者梁衡又在居里夫人身上发现了新的东西,这就是居里夫人美丽。

她拥有美丽的外表,但却不为美丽拖累。

她有大志大求,追求的是事业理想的永恒美丽。

作者梁衡透过居里夫人向读者诠释了美丽的真正内涵。

希望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可以对美、对人生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人物介绍

1、梁衡

山西霍县人。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长期在基层当记者。

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

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

其他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和《把栏杆拍遍》入选中学教材。

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数理化通俗演义》、散文集《把栏杆拍遍》、《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1895年她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1906年居里去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由于她对放射现象研究工作的巨大贡献,和丈夫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为文章划分层次结构

一(1——2)介绍写此文的目的,再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

二(3——7)追述居里夫人的生平,赞颂她的高贵品质。

三(8)高度概括居里夫人的一生。

2、分析第一部分

(1)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一句独立成段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一句话揭示了哪些问题)

[答]:

一方面说明了创作此文的目的——为了纪念;

另一方面肯定了居里夫人的重要贡献。

(2)第二段以特写镜头的方式,重现了100年前居里夫人登上法国科学院讲台的光辉形象。

第二段的文字内容中,哪些是可以透过镜头看到的内容?

哪些是作者补充的介绍?

[分析]:

l可见的内容有:

“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

A、对环境的描写(社会、自然)先后用了哪两个词?

[答]:

人声鼎沸:

形容人们对于新科学发现的反应是很强烈的。

肃然起敬:

形容人们对女性登上这一神圣讲台的吃惊。

B、“淡泊”一词怎样理解?

[答]:

谦逊、淡泊名利,与后文相照应。

l作者的介绍: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比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这段话介绍了居里夫人之所以会在100年前登上这个讲台的原因。

“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A、这一段中对居里夫人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答]:

“她使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B、最后一句话与文中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答]:

标题。

3、分析第二部分

(1)那么,居里夫人这种跨越百年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里?

文章的第二部分用简练而生动的文字,回顾了居里夫人为发现、提炼镭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和忍受的艰辛与磨难。

A、在第二部分划分两个层次应划分在哪里?

[答]:

3、4段之间

B、但为什么作者只作了简单的介绍?

[答]:

本文的创作目标是发现居里夫人的美丽。

描写她科学发现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是对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美的衬托,并不是创作的重头。

C、分析“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可以使胶片感光,这是天然放射性。

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立即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

物质世界里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