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复习导学案.docx
《中国农业复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复习导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业复习导学案
课题:
中国农业
★地图填充★
1.中国商品粮、棉基地中国四大牧区、三大林区
(1)在上图中找出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2)在上图中标出商品棉基地:
黄淮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江汉平原、南疆盆地。
(3)在上图中标出我国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4)在上图中相应的字母出标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2.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B、C、D所示区域的经济作物名称。
A是____,B是____,C是____,D是____。
(2)四种经济作物中属糖料作物的是____,属油料作物的是____。
(3)造成四种经济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自然、社会经济)。
(4)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流域是其主要的产区。
(5)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____省、吉林省、____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从温度带看,甘蔗主要分布在____带和____带,花生主要分布在____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甜菜主要分布在____带。
3.中国绿洲农业、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分布
在上图中找出字母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
绿洲农业,河谷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灌溉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4.中国的农业类型及耕作制度
在上图中找出字母代表的作物熟制类型:
一年两熟,一年一熟。
★问题探究★
1.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
“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2)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3)“北大荒”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与南方的商品粮基地比较,“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突出优势有哪些?
2.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
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和等积温线的分布图。
(1)据图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点,并说出理由。
(2)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理由。
★调动与应用★
一、选择题
1.当前,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B.兴建开发区,进口粮食
C.加快城市化进程D.发展科技,保护耕地
下图为中国5个省市粮食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
读图回答2~3题。
2.与乙、丙、丁3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苏、鲁、粤B.京、吉、苏
C.吉、苏、鲁D.粤、京、吉
3.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4.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回答5~6题。
5.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6.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比较“1990年和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回答7~8题。
7.2004年与l990年比较,种植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小,其主要原因有()
①耕地面积有所减少②自然灾害造成减产③单位面积产量有所减少④农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8.2004年与l990年比较,畜牧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今后还将大力发展畜牧业,其主要原因有()
①发展畜牧业可保护耕地②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③可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④发展畜牧业可促进草原更新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下图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粮食生产总量虽然在增加,但也略有起伏,其根本原因是()
A.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
B.位于季风气候区,旱涝等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大
C.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导致市场需求量逐年下降
D.国家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粮食生产已处于次要地位
10.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开发耕地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沿海滩涂和鄂尔多斯高原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该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减轻农民的劳作负担C.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1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13-14题。
13.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14.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知识与总结★
一.商品性生产基地选建的条件:
(1)生产条件好;
(2)农业经济基础好,有发展前景;(3)商品率高;(4)增产潜力大;(5)连片集中,交通便利;
(6)市场需求量大。
类 型
名称和分布
特 点
九大商品粮基地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
江淮地区
增产潜力较大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粮食商品率较高
五大商品棉基地
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海平原、南疆
夏季高温,光热充足的温带地区
糖料作物基地
甘蔗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温带地区)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的趋向。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出口农产品基地
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主要农产品是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鱼等
二.林业
功能:
(1)环境效益:
吸烟滞尘、减弱噪音、美化环境、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台风侵袭。
(2)经济效益:
提供木材、橡胶、水果、茶叶等
森林的分布:
(1)东北林区: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2)西南林区:
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分布在西南横断山区(3)东南林区:
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分布在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
三.牧业
我国四大牧区
内蒙古牧区:
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
新疆牧区:
新疆细毛羊
西藏牧区: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青海牧区: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四大牧区的共同特征
内蒙古、新疆两大牧区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
青海和西藏两大牧区处于高寒地区
四大牧区的降水量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
四.渔业
影响水产分布的因素(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
湿润、半湿润的季风区,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水平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舟山渔场为什么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
①大陆架宽广,这些海区深度大多不超过200米,阳光可照射到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
②有众多河流注入近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海洋鱼类提供了足够的饵料。
③有寒暖流交汇(台湾暖流、沿岸寒流),海水易上下搅动,使下层营养盐类泛到上层,增加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吸引了大批鱼群。
寒暖流交汇为什么形成渔场?
寒暖流交汇即带来了冷水性的鱼,也带来了暖水性的鱼,鱼的种类多;寒暖流交汇海水易上下搅动,使下层营养盐类泛到上层,增加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吸引了大批鱼群。
2.分析农业区位的方法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自然条件:
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决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2)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效率、水平等。
(3)技术条件:
主要包括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等,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4)环境因素:
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市场销售。
参考答案
★地图填充★
1
(1)ABCDEFGHL
(2)MNEO(3)ABCD(4)FEG
2.
(1)甘蔗甜菜油菜花生
(2)甜菜、甘蔗油菜、花生
(3)自然(4)油菜长江(5)黑龙江内蒙古(6)热亚热暖温中温
3、EABDC
4、BA
★问题探究★
1【答案】
(1)“南大荒”: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西大荒”: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4分)
(2)“北大荒”:
热量;“西大荒”:
水源。
(2分)
(3)平原面积广大,耕地联片,便于机械化耕作;黑土肥沃;地广人稀,人均土地多。
(3分)
2【答案】
(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分)A地降水量大。
(2分)原因:
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2分);地处山地迎风坡(2分)(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3分)
有利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
(3分)
(3)不合理。
(2分) 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2分)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
(2分)
(4)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2分)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2分)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
(2分)
3【答案】
(1)地势特点:
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且总体西部地势高于东部。
理由:
由水系特点判断,大体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河流向两侧流动,因而中部为河流的分水岭,地势较高。
同纬度西部的积温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势总体高于东部
(2)甲地:
以畜牧业为主;理由:
甲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气候较为干旱;积温低于2000°C,热量条件差;位于高原且地势起伏较小,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乙地:
以种植业为主。
理由:
乙地区的年降水量多在400mm以上,气候较为湿润;且积温也较高,在2000°C以上,热量条件好;山麓地带的冲积平原,肥沃的黑土适合发展种植业。
丙地:
以林业为主。
理由:
位于山地,地势起伏较大;积温在1500°C以下,热量条件较差;降水量在400mm左右,气候比较湿润,适合发展林业
★调动与应用★
1.D2.C3.D4.E5.C6.B7.A8.A9.B10.D11.C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