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大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南康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大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
“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
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
“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答案】1.D2.A3.B
【解析】
这篇文章属于文化类论述文,考点包括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考查考生的理解词句、筛选整合、理解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
要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答率,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还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然后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或者选项的内容与文章的信息是否一致,或者由文中的信息能否得出选项中的结论。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D项混淆是非。
“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结合“照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2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
根据原文信息“‘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
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
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
原文有条件限制是“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D项“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1世纪以来,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环境”与“贫困”两大问题相互交织,生态贫困问题正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新“陷阱”。
毫不夸张地讲,全球生态贫困问题不解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人类幸福关好生活的愿望更无从谈起。
从本质上讲,生态贫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客观结果。
从人的需求角度来看,生态贫困是由于人的基本生态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而导致的生活困难状态,比如缺乏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无污染的土地、安全的食物、多样化的物种、绿色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等。
生态需求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
人的生态需求具有合理性和有限性,当基本生态需求无法满足或被严重抑制时,人的生活就会陷入贫困状态。
从人的权益角度来看,生态贫困是由于社会制度设计不公平、不公正,致使人们无法平等地获得生态福利和维护自身的生态权益而导致的社会后果,比如富人可以随意转移污染物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而穷人却不得不接受由此带来的恶果。
(摘编自韩跃民《全球生态贫困的表现形式和发生机理》《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11月)
材料二
在2020年的多事之春中,一场席卷北印度洋地区的蝗灾也飞入了人们的视线。
此次蝗灾缘起于2018年5月,一场意外的台风光临了阿曼、也门和沙特部分地区,丰盈的降水造成了植被的兴旺,加了餐的蝗虫群顿时暴涨400倍。
本来这里严酷的夏季会让植被枯萎。
虫群自然萎缩,孰知天有反常,10月份又发生了飓风,进一步激励了虫群的繁衍。
至2019年3月,增长了8000倍的蝗虫耗尽了当地可食用的植被,于是除了部分留守,其余的开始借助季风兵分两路迁徙,其中一路最终跨越红海进入非洲之角,逐步肆虐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极可能酿成非洲数十年来最大的粮食危机。
蝗灾诞生在阿曼与也门,随后在也门南部完成了关键的种群扩大和迁徙准备,而这里在过去两年一直处于内战,根本无暇灭蝗。
面对以几何数量增长的蝗虫,巨额的杀虫剂采购成本与洒药飞机等设备都成为非洲受灾国难以承受的负担。
非洲的农业生态体系中丝毫没有对蝗虫的生态自我调节力量,而且东非广泛分布的单一种植农业生态对病虫害的抵御力格外赢弱,不要说穷凶极“饿”的蝗虫,异常的气象与一般虫害都可能酿成重大危机。
对肯尼亚来说这是70年来最严重的灾害,数亿只蝗虫从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涌入了这个东非国家。
在肯尼亚东北部,一个特别大的蝗虫群甚至达到了60公里长,40公里宽。
联合国称,当三月份降雨到来并在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带来新的植被时,速生蝗虫的数量还可能增长500倍。
(摘编自澎湃新闻《非洲之难:
从沙漠蝗灾说起》2020年3月)
材料三
肯尼亚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这里的农业发展根本不是根据当地人的利益来决定的,完全是为了考虑它能给帝国的整体发展做出什么贡献。
首先,白人殖民者不择手段圈地,从侵占土地开始,就想使用廉价的当地劳动力发展由自己掌控的大型种植园,尤其是单一种植经济作物如咖啡、剑麻和玉米。
19世纪后半期,大英帝国最主要的咖啡种植中心斯里兰卡遭遇了咖啡叶病,咖啡产量严重下降,只剩原来的五分之一。
于是从1907年开始,英国在肯尼亚大力推广咖啡种植。
到1922年,肯尼亚有700个以上的庄园种植了咖啡。
此外,肯尼亚还大规模种植用来出口其他非洲殖民地的玉米。
这种单一种植景观的扩大,意味着极为脆弱的生态体系,对自然异动的承受力也大大降低。
(摘编自澎湃新闻《“环境正义”:
理解第三世界环境史的一把钥匙》2020年3月)
4.下列对“生态贫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构建命运共同体时,人类必须研究和解决生态贫困的问题。
B.生态贫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客观结果,而这种异化则具有很大的人为因素,且有一定历史。
C.当新鲜空气、干净的水、完备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等生态需求无法满足或被严重抑制时,人的生活就会陷人贫困状态。
D.只有社会制度的公平公正才能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生态福利,并维护自身的生态权益,从而惩戒随意转移环境问题的行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贫困问题正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新“陷阱”,而“环境”与“贫困”这两大问题则为非洲的发展之路布下了陷阱。
B.今年春季肆虐非洲的蝗灾,持续时间长,影响面广,极有可能酿成非洲数十年来最大的粮食危机,使生态贫困问题更严重。
C.面对以几何数量增长的蝗虫,扑杀的巨额成本与设备都成为非洲受灾国难以承受的负担,致使蝗虫种群得以扩大和大范围迁徙。
D.三则材料都与生态贫困有关,材料一从理论上阐述了生态贫困的多维原因,材料二和三以具体例子来展现生态贫图问题。
6.一场蝗灾成为肯尼亚70年来最严重的灾害,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C5.C
6.①反常的气候。
意外的台风与飓风造成植被的兴旺,使蝗虫暴涨。
②社会动荡(战乱)。
也门南部的内战延误了灭蝗时机,使之完成了关键的种群扩大和迁徙准备。
③农业生态问题。
肯尼亚单一种植的农业生态对病虫害的抵御力格外赢弱。
④历史原因。
肯尼亚100多年的被殖民史,造成了单一种植的脆弱生态体系,对自然异动的承受力大大降低。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
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
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C项,“当新鲜空气、干净的水、完备的公共设施和服务等生态需求无法满足或被严重抑制时,人的生活就会陷人贫困状态”说法错误。
原文表述为“基本生态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而导致的生活困难状态”,与“生态需求”是两个概念,“完备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已经超出了“基本生态需求”的范畴。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C项,“面对以几何数量增长的蝗虫,扑杀的巨额成本与设备都成为非洲受灾国难以承受的负担,致使蝗虫种群得以扩大和大范围迁徙”说法错误。
结合原文“蝗灾诞生在阿曼与也门,随后在也门南部完成了关键的种群扩大和迁徙准备,而这里在过去两年一直处于内战,根本无暇灭蝗。
面对以几何数量增长的蝗虫,巨额的杀虫剂采购成本与洒药飞机等设备都成为非洲受灾国难以承受的负担”分析可知,蝗虫种群得以扩大和大范围迁徙的原因,不仅是扑杀成本与设备的问题,更因为也门南部过去两年一直处于战乱,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
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
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
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本题题干“一场蝗灾成为肯尼亚70年来最严重的灾害,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结合“此次蝗灾缘起于2018年5月,一场意外的台风光临了阿曼、也门和沙特部分地区,丰盈的降水造成了植被的兴旺,加了餐的蝗虫群顿时暴涨400倍。
本来这里严酷的夏季会让植被枯萎。
虫群自然萎缩,孰知天有反常,10月份又发生了飓风,进一步激励了虫群的繁衍”分析可知,肯尼亚蝗灾是因为反常的气候。
意外的台风与飓风造成植被的兴旺,使蝗虫暴涨。
结合“蝗灾诞生在阿曼与也门,随后在也门南部完成了关键的种群扩大和迁徙准备,而这里在过去两年一直处于内战,根本无暇灭蝗。
面对以几何数量增长的蝗虫,巨额的杀虫剂采购成本与洒药飞机等设备都成为非洲受灾国难以承受的负担”分析可知,肯尼亚蝗灾是因为社会动荡(战乱)。
结合“非洲的农业生态体系中丝毫没有对蝗虫的生态自我调节力量,而且东非广泛分布的单一种植农业生态对病虫害的抵御力格外赢弱,不要说穷凶极‘饿’的蝗虫,异常的气象与一般虫害都可能酿成重大危机”分析可知,肯尼亚蝗灾是因为农业生态问题。
结合“首先,白人殖民者不择手段圈地,从侵占土地开始,就想使用廉价的当地劳动力发展由自己掌控的大型种植园,尤其是单一种植经济作物如咖啡、剑麻和玉米”“这种单一种植景观的扩大,意味着极为脆弱的生态体系,对自然异动的承受力也大大降低”分析可知,肯尼亚蝗灾是因为历史原因。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即: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面
契诃夫
在某某公共俱乐部里,以慈善募捐为目的,举行了一次化装舞会。
深夜十二点时,几个不跳舞从而也没戴假面具的知识分子坐在阅览室一张大桌子的旁边,把鼻子和胡子藏到报纸里,在看报、打盹。
从大厅里传来舞曲的音响。
仆役们常在门边跑来跑去,发出响亮的踏步声和盘碟的叮当声。
阅览室里却是一片静寂。
“到这边来玩,到这边来,朋友们!
”伴随着一个低沉的声音,门打开了,一个宽肩、敦实的男子走进阅览室来,他穿着马车夫的号衣,帽子上插着孔雀的羽毛,脸上戴着假面具。
跟着他进来的是两个女人和一个端着托盘的仆人。
托盘上有一个盛着烈性酒的大肚瓶和三瓶红酒,以及几个杯子。
“到这边来,这里凉快一些。
”那位男子大声叫嚷,“把托盘放到桌子上去……而你们,几位先生,请……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
”
说着,那男子身体一歪,手一挥,把那些杂志从桌子上扫掉。
“把托盘放在这里!
而你们,读者先生们,请让开,这里不是看报和搞政治的地……你们都别看了!
”
“我请您安静一点。
”其中的一个知识分子说,透过眼镜打量了一下戴假面具的人,“这里是阅览室,而不是小吃部……这里不是喝酒的地方。
”
头上插着孔雀羽毛的男子猛地欠起身来,一下子从戴眼镜的先生手里把报纸夺了过来,那位先生被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您忘乎所以了,阁下!
”他愤怒地说,“您把阅览室当成了酒馆,您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竟从我手里把报纸夺过去!
我不能容忍!
您不知道您这是在跟谁较量,阁下,我可是银行经理热斯佳科夫!
……”
“我可不管你是什么热斯佳科夫!
至于你的报纸嘛,瞧,我可以给它这样的荣耀……”那男子举起报纸,把它撕成碎片。
“先生们,这是什么意思?
”热斯佳科夫喃喃地说,一时被惊呆了,“这真……简直不可思议……我简直不明白……一个无赖闯到这里来……突然说出这种混账话。
”
“什么是无赖?
”插孔雀羽毛的男子大喊一声,火冒三丈,一拳打在桌子上,托盘上的杯子被震得跳起来,“你是在对谁说话?
你以为我带着假面具,你就可以对我胡说八道了吗?
尊敬的先生们,不开玩笑了,我可没有心思跟你们闲扯。
你们全都滚出去,赶快滚吧!
”“咱们这就等着瞧吧!
”热斯佳科夫说道,激动得连眼镜都蒙上了一层水汽,“去把叶夫斯特拉特叫来!
”
“叶夫斯特拉特!
”俱乐部里响起了呼叫声,“叶夫斯特拉特在哪里?
”
叶夫斯特拉特是一个穿警服的老头,他应声迅速来了。
“请您离开这里!
”他哑着嗓子说,瞪着一双可怕的眼睛,抹油膏的胡子在微微颤动。
“这可把我吓坏了!
”那男子说,乐得哈哈大笑起来,“真的是把我吓坏了!
你这愚蠢的东西,瞧这胡子,就像猫胡子,两只眼睛就要鼓出来……嘻嘻!
”
“少废话!
”叶夫斯特拉特气得全身哆嗦,声嘶力竭地喊道,“滚出去!
不然我就叫人把你架出去!
”
阅览室里响起了一阵无法想象的喧嚣声。
舞会被霎时的一团混乱中断了,群众纷纷从舞厅拥向阅览室。
叶夫斯特拉特召集了在俱乐部的所有警察,并坐下来进行笔录。
“你写,你写。
”戴假面具的人用手指在他的笔下面指指点点地说,“现在我这个可怜虫将是什么下场呢?
我真是个可怜虫!
哈哈。
喂,怎么啦?
笔录做好了吗?
全都记上了?
好吧,你们现在就瞧一瞧吧!
……一……二……三!
”
那男子站起来,全身挺直,摘下自己的假面具。
他露出了自己的醉脸,看着大家,欣赏所产生的效果。
他倒在圈椅里,高兴地放声大笑。
而所产生的效果也的确非同寻常。
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张皇失措地面面相觑,脸色发白,有的还在挠后脑壳呢。
叶夫斯特拉特像是干了意外的大蠢事的人那样,后悔地发出呷呷声。
大家都认出来了,这个爱胡闹捣乱的人正是当地的百万富翁、工厂主、世袭荣誉公民皮亚季戈罗夫。
“怎么样,你们走开还是不走?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皮亚季戈罗夫问道。
那些知识分子一句话也不敢说,踮起脚尖,默默地从阅览室里走出去了。
皮亚季戈罗夫随后便把门锁上了。
“你当然早就知道这是皮亚季戈罗夫!
”过了片刻,叶夫斯特拉特低声地沙哑地问那个仆人,“你为什么不说?
”
“吩咐过不许说,长官!
”
“吩咐过不许说……等我把你这该死的家伙送进牢里几个月后,你就知道什么叫‘不许说’了。
滚出去!
而你们呢,诸位先生,你们倒好,”他又转过身来对那几位知识分子说,“居然造起反来了,连离开阅览室十分钟都不肯!
现在你们就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吧。
唉,先生们先生们……我可不喜欢,真的!
”
那些知识分子在俱乐部周边走来走去,垂头丧气,惘然若失,心里充满愧疚,絮絮叨叨,好像预感到大难就要临头了……
深夜两点钟,皮亚季戈罗夫才从阅览室里走出来。
他还是醉醺醺的,走路摇摇晃晃。
热斯佳科夫动手去搀扶皮亚季戈罗夫,其他几个知识分子也跑了过来,高兴地微笑着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扶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车上。
把皮亚季戈罗夫送回家之后,这些知识分子着实快活了一阵,并终于放下心来。
“他还伸手跟我握别呢,”十分得意的热斯佳科夫说道,“这就意味着,没有事了,他没有生气……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阅览室这个有限的环境中,集中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揭示了沙俄时代一定的社会现实。
B.小说开头几个没戴假面的知识分子躲在阅览室里,是因为他们热爱国家,关心政治,不愿浪费时间在舞会上。
C.叶夫斯特拉特在皮亚季戈罗夫揭掉假面前后的表现,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知道狗的主人前后的表现异曲同工。
D.小说结尾热斯佳科夫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放下心来”,甚至“十分得意”,是因为酒醉归家的皮亚季戈罗夫与他握了手。
8.小说是如何塑造皮亚季戈罗夫的人物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9.小说的题目“假面”耐人寻味。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假面”的丰富意蕴。
【答案】7.B8.①语言描写:
用“读者先生们”“尊敬的先生们”“请”等敬词,但又用“赶快滚吧”“你们全都滚出去”这样粗鲁的语言,用矛盾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看似绅土实则高傲自负的权贵形象。
②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把杂志从桌子上扫掉”“一拳打在桌子上”“指指点点”等动作,表明了他颐指气使的心态;“乐得呵呵大笑”“高兴地放声大笑”,表明工厂主对自己的胡闹捣乱洋洋得意,狂傲自负。
③侧面描写:
男子摘掉假面具后,所有知识分子和叶夫斯特拉特的表现,侧面烘托了皮亚季戈罗夫的权贵身份,以及他的傲慢自负。
9.表层含义:
“假面”指皮亚季戈罗夫在舞会上,穿着马车夫衣服,戴着孔雀羽毛的舞会面具。
深层含义:
①皮亚季戈罗夫的绅士“假面”。
表面上彬彬有礼,其实粗鲁不堪,表达了对特权阶级的讽刺。
②知识分子和警察的平等正义“假面”。
在“马车夫”面前都追求维护正义,可当得知皮亚季戈罗夫身份地位后心生恐惧并极尽阿谀奉承,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③小说中知识分子、警察、皮亚季戈罗夫等都是戴假面具的人,归根结底源于社会制度给了平等的假象,实际上又无比重视等级制度,表达了对造成人性异化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厌恶与嘲讽。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
B项,“是因为他们热爱国家,关心政治,不愿浪费时间在舞会上”错误,结合后文“热斯佳科夫动手去搀扶皮亚季戈罗夫,其他几个知识分子也跑了过来,高兴地微笑着把这位世袭荣誉公民扶起来,小心翼翼地把他送到马车上”可以看出,这些知识分子虚假违心,惟权惟势,因此,他们躲在阅览室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清高,表现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把握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细节描写,然后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
语言描写:
“到这边来玩,到这边来,朋友们”“而你们,几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