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总复习的一点思考.docx
《对语文总复习的一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语文总复习的一点思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语文总复习的一点思考
对语文毕业总复习的一点思考
宣化第一寄宿制双语学校郝进菲
何谓复习?
复,重复。
习,学习。
顾名思义,复习即是重复的学习。
但如果只简单、机械地重复学习旧知识,无疑是乏味的,学生会因此厌学,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复习也就由此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
我认为复习应该是一个在学习,再创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教师的应积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之上以及过程之中领悟,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
而有效的复习指导,也会获得理想的“即时效应”。
那么,毕业复习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老师们肯定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经验,只不过没有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而已。
现在我就总复习这个话题谈一点我的思考,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礼记·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复习亦如此,因此首先我想讲复习的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熟谙课标,以“本”为“本”
作为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一定要有要有前瞻性,要熟谙目标,以“本”为“本”。
我们要切实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熟谙课标对第三学段学生的的具体要求及评价建议,并以此作为总复习指南、目标,不拔高或降低要求,把握好复习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紧紧扣住“课本”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坚持以“本”(课本)为“本”(根本),适度超越。
所谓以“本”为“本”,适度超越,是指以教材为根本,在此基础之上,挖掘内涵,适当、恰切、适度拓展延伸。
切不可,新授完成之后,即把课本置于不顾,一味追求新题、偏题、怪题、难题,否则,会剑走偏锋,违背了复习的初衷,复习也失去了意义。
更何况,我们的毕业测试也是充分体现课表精神,注重测查双基,紧扣课本来命题的。
再有,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情,学生的能力情况、知识掌握情况、思想状况一定要了然于胸。
根据这些制定系统完整的复习计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这正是只有胸藏万汇,才能吞吐自如;只有笔力千钧,才能任凭翕张。
二、思路模式:
理清思路,优化模式
重复是记忆之母,但是复习不是重复练习。
我们在复习中,要把握“四原则”、注意“三结合”,要运用科学的分类、比较、迁移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原则:
1.把握针对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注重语文各知识点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
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不足。
2.把握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所学习过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理。
可以让同学互助、出题互考,还可以开展“闯关”“夺星”“争优”等竞赛评比活动。
3.把握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临别赠言:
写一句格言、一个劝勉学习的警句、一句相互勉励的诗句、一段饱含真情的心里话......
4.把握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设计者——精心选择编写每一次提供给学生练习的内容。
组织者——严密地控制好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活动。
指导者——精当及时点拨学生在练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检测者——小结反馈学生的每一次练习,强调过关。
教师不可越俎代庖,不要让学生成为值得被动接受者,而应当让学生成为知识形成过程的亲历者和建构者。
三结合:
1.分类复习与综合性相结合
分类复习包括:
汉语拼音(声母、单、复韵母、鼻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拼写规则、音变)汉字(笔顺笔画、偏旁结构、多音字、形近字、改错别字、查字典),词语(词语理解与搭配、近义词、反义词、多义词、词的感情色彩辨析、成语及分类、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句子(扩句、缩句、修改病句、改写句子、关联词语、句子含义、修辞等)。
——基础知识
古诗文及名言佳句(古诗文、采蜜集、读读背背)——积累运用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标点符号)——阅读理解
习作
分类复习有助于强化某方面的知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整理学生的易错题和典型题,为综合性复习做准备。
综合性复习的题型练习要涵盖此前分类复兴中出现的易错题和典型题,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延展。
前者是后者的依托,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否则,分类复习成了单打一,综合复习成了无源水。
2.集中复习与自助复习相结合
集中复习时由教师引导的统一学习,不多赘述,这样的复习目标明确、便与操控,但存在弊端,容易优秀吃不好,学困吃不了,中间跟着跑,因此可引进自助复习。
自助复习的理念源自自助餐,在自助餐厅食客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选择食物,我们也可以把复习中要掌握的知识点像自助餐一样陈列(课件、或板书)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选择掌握不扎实或尚未掌握的的知识重点消化,需求相同的同学可组成小组一起学习,互相检测。
课堂结束之前教师用事先设计好的练习进行检测,对效率高、掌握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这样的复习形式学生感到不乏味,没压力,学习兴趣极浓。
自助复习使学生的自知之明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3.横向复习(主题复习)与纵向复习(单元复习)相结合
我们的教材是以文化主题组织单元的,复习时我们也可以采用单元复习的模式,可称之为纵向复习。
也可以依据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写作顺序等确定不同的主题,而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复习。
一般过程是:
确立主题,回顾旧知——梳理整合,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进行拓展。
结合课例分析:
1)主题:
离别,思(怀)念
引导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赠汪沦》、《送孟浩然之广陵》《沙丘城下寄杜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渭城曲》高适的《别董大》等离别思念的诗歌。
学过老舍的《我的母亲》,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魏巍的《再见了,亲人》等等表达怀念或惜别之情的文章。
这个过程决不能走过场,一定要扎实到位。
还可以延伸至课外,至于课外的,学生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
2)梳理整合,掌握规律
无论是诗歌还是记叙文:
要表达离别、思念的感情,可定会有一个凭借。
即使短小精悍的四句诗,他也是通过叙事,写景、状物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感情的。
规律:
借事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让学生谈收获。
即对规律的再认识,再升华,非常重要。
3)运用规律,进行写作主题拓展。
整个过程,实际上不仅是复习课文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写作的过程。
也就是说,我们写作,一接触到文章的题目或主题,就要分这样三步来思考写作:
在学过的课文里有哪些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容?
这些文章是怎样写的?
我的这篇文章应该怎样写?
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写出来的作文,我想肯定不会离题万里。
通过这样纵横交错的复习,学生的知识就不会再是孤立的,而会形成网状知识结构,甚至是牵动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会引起对相关联知识的连锁反应。
三、方法建议:
明确目标,有效指导(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阅读复习与大家探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收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憧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结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我们可以把课标要求直接转化为阅读复习的教学目标,其中以3-5为重点,那么怎样达成这些目标呢?
首先要读懂文章。
(一)怎样才能读懂一篇文章
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
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三者之间感情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阅读一篇文章,不光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出作者的嬉笑怒骂,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是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
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
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
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文章的概要——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的大体思路和框架;第二步,依据整体的感知高屋建瓴地理解文章的局部——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把对各个局部的理解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
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方法,符合阅读的规律。
如阅读《百合花开》一文,首先要知道文章写了一株生长在断崖边上的小小的野百合,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全心全意默默的开花,终于把荒凉的山谷变成百合谷的故事。
文章通篇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和大智慧的野百合形象。
为了心中美好的愿望,一株小小的百合竟是如此坚韧和执着。
他不事张扬,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
他那偷着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了断崖上最美丽的一道景色。
这话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结。
野百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正因为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谷成为人们的“圣地”之时,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的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花尚且如此,人呢?
无论在任何恶劣的境遇之中,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默默地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了这些感悟,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所谓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
训练这一能力时,我们应选取不同结构的文章,引导学生发现各自的规律,掌握概括各种结构文章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
并列结构的文章将各段主要内容串起来讲,就是全文主要内容;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关健词串起来讲,也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按总分总结构写的文章(写景状物)可以找中心句作为主要内容;有过渡段的文章可以抓住渡句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要让学生明白文体不同,结构不同,概括的方法也应不同。
同时,要知道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得好坏的检验标准是:
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简洁,能否让人看了你的概括便对文章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方法主要有三种。
(1)自读质疑法。
由文章的标题或围绕文章的主要事件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
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一个人和一幅画》,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是怎样的一幅画?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意合并法。
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在一起,抓住重点归纳总结。
例如《用奇谋孔明借箭》这篇文章共有7个自然段。
1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原因,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用计加害于孔明。
2自然段诸葛亮利用鲁肃准备下需要的船只、军士、束草等物,并瞒过周瑜。
3自然段第三日凌晨,诸葛亮邀请鲁肃乘船取箭。
4-5自然段讲草船借箭的经过,诸葛亮将计就计,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6-7自然段讲借箭的结果,周瑜在与诸葛孔明的较量中再次失败,自叹不如。
将各段大意串联起来,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段”、“概括段意”,过去一直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段落”的概念,是因为过去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模式把教学引向了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统一的答案,忽视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
分段、概括段意仅仅是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不能用统一、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去说、去记,更不应该把它当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进行机械训练。
(3)题目扩展法。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常简要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使用这种方法用先弄清文章内容与题目的关系,看题目是否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是,就把文章的任务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添加到题目前后,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
如《我和大猩猩握了手》就可用题目扩展法。
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
1.文章标题的性质必须是四要素或六要素之一,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2.最好运用在以一人或一事为主线的文章上。
(4)抓重点段法。
如《秋天的怀念》,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时的细致描写,表现母子之间的深情。
我们可以抓住描写这些事件的重点段进行概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独立的,把握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几种学习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鼓励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言为心声”。
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从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我”看到伯父受到众人的爱戴写起,记述了“我”所看到的听到的鲁迅生前的几件事:
教育我认真读书;笑谈碰壁;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阿三。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伯父深切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例如《葵花之最》一文借物喻人,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人民,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文中“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这句话一语双关,“最高”一方面指海拔最高,这可葵花依然在生命的禁区傲然开放,另一方面是说这可葵花乐观顽强的精神令人敬仰。
而葵花正是边防战士的象征,对葵花的讴歌即是对战士的讴歌。
抓住了这句话,就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如《穷人》一课中桑娜的丈夫听到邻居的死讯后说的话,看似平常,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明白渔夫说的“熬过去”是什么意思。
渔夫冒着生命危险打鱼经常一无所获,生活极度困窘。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作者对这对善良穷人的赞美之情蕴涵其中。
(4)抓住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重要的作用。
如《成全一棵树》中“一拐一拐”这样一个细节,多次出现,作者显然很重视这个细节,突出这个细节的用意有二:
一是用“一拐一拐”交代孩子的残疾体征,二是着力表现比别人付出了更多更大的努力,才走向成功,从而揭示他自强不息、顽强自信的性格特征。
(5)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
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例如《楼兰的忧郁》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应领孩子们常来看看这座人类对民运抗争的丰碑,告诉他们我们生存环境的危机与艰难,不能再砍树、铲草皮、挖树根了!
告诉他们沙暴曾经湮没了一个楼兰,可沙暴只仅仅湮没一个楼兰吗?
让他们回去告诉他们的父母,让他们长大了告诉自己的孩子……”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如《再见了,亲人》《还有人活着吗》《鸟是树的花朵》等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是感情的把握,注重的是过程,重在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思想感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阐释。
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己能够从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如果说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是理解作者“写什么?
的问题,那么揣摩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则是学习和借鉴作者“怎么写”的问题。
从阅读的层次上说,这一要求更高一些。
“揣摩”和“初步领悟”的要求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仍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经过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有所得,而非教师硬性灌输有关写作特点方面的知识。
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是各具特色的,在阅读的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
从第三学段开始,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标进行了分别表述,即分别就说明文、叙事作品、诗歌提出了阅读目标: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这就对阅读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1)阅读以记人为主的文章,包括各类故事、小说、回忆录、人物传记等,应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入手,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内心品质。
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母亲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一个重病缠身的母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2)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要揣摩记叙的要素和线索,即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顺序细读。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有“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
把握线索即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条理。
阅读记叙文,要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
文章的线索比较复杂,有的以时间为线索,如《我的母亲》;有的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游记类文章大都如此,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黄果树瀑布》,有的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如《将相和》;有的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如《母鸡》。
(3)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常常通过描写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体现其特点。
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可以用抓总起句、总结句的方法。
如阅读《桂林山水》、《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山海关》等均可采用这种方法。
(4)阅读诗歌,应以朗读、诵读和想像为主。
可分四步进行阅读。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以便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②借助字、词典,疏通诗意。
③展开合理想像,领会诗歌意境。
诗歌,尤其是旧体诗,语言不但精练,而且有一定的跳跃性。
阅读中,一定要细读诗句,想像画面去感受、理解诗歌的美好意境。
④在反复吟诵中理解,在吟诵中想像,在吟诵中品味和升华。
如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现代诗等。
(5)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四点:
一是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知道被说明事物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二是要理清说明的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空间或事物的发展顺序介绍事物的;三是要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等;四是要揣摩语言的准确性。
如《桥梁远景图》《蟋蟀的住宅》《黄河象》等。
二、怎样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的第三学段”中指出: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从中我们可以明确,解释词语必需在具体的语境中,不能要求纯字、词解释或直接写出某个词中的某个字的意思。
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评价框架。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测试点(举例)
认知水平
词
理解词义
能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及词的感情色彩、关键作用
A、在短文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B、带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或作用
C、给字或词选择解释条
D、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理解
同时,根据这一框架设计一些练习。
如:
例一:
那个小孩踉跄地从对面走过来。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例二: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理解词语,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三:
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带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或作用)
例四:
“爱不释手”中的“释”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解释;②消除;③放开、放下;④释放。
在这个词语中“释”的意思应选取 (给字或词选择解释条)
例五:
选词填空
小明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常常得到别人的 (夸耀、夸奖)
理解词语这项能力训练应注重分析过程,实实在在训练学生的推测、理解能力。
其方法应该是:
先在文中找出这个词;然后把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这个词是描写什么的;最后回答出“怎么样”或是用拆字法来解释词语。
解释“踉跄”时,先找到为个词;再读读这个句子,不难知道这个词是写走路的;“走得怎么样?
”,学生很快就能明白,是走得不稳,摇摇摆摆,那么,“踉跄”在这个句子中的意思就是走路不稳,摇摇摆摆。
再看,“贪婪”本是带有贬义的词语,形容人贪心、不知满足的私欲,但是在这句话中用这个词语形容读书,让我们想象到了“我”读书如饥似渴的状态,体悟到了“我”沉浸在书中无限陶醉与快乐的感觉。
所以这里的“贪婪”不仅不带有贬义色彩,反而有一种认可、赞美的感情色彩。
当学生明白了这些解题方法后,就应该设计一些理解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学以致用。
三、怎样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及其表达效果。
要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首先要了解一篇文章中哪些是词句是“关键词句”。
1、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的词句。
比如《还有人活着吗》中“还有人活着吗?
”这句话对于身处死亡边缘的人们来说,这一声询问犹如天国福音,给生死线上的人们带来了重生的希望,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使人联想到了生命的可贵。
文章最后一句话“我的泪,为人类高贵的精神而抛洒。
”作者将自己的真实体验告诉了读者:
观众们感受到的是影视作品的震撼,这仅仅是一种源于导演与演员作品的体验;而作者则切身感受到了“人类高贵的精神”的震撼。
“高贵的精神”一方面指的是面对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灾难。
要有一种不气馁、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另一方面指的是救生人员高度负责、绝不留一点遗憾、视他人生命如自己生命的崇高理想。
这种高贵的精神也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2、比较典型地表现了人物品质、事物特点的词句。
比如《詹天佑》中“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句话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用为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