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7124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孕产妇系统管理.docx

孕产妇系统管理

孕产妇系统管理

指对孕产妇从孕前或至少从孕早期开始到产褥期结束的一系列保健管理,包括孕前、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全程系列保健服务。

一、孕前保健

依据《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为准备妊娠的夫妇提供以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保健服务。

二、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是指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至临产前,为孕妇及胎儿提供的系列保健服务。

对妊娠应做到早诊断、早检查、早保健。

尽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及早干预。

进行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诊断。

(一)孕期保健内容。

孕期保健内容包括:

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全身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其中辅助检查包括基本检查项目和建议检查项目。

基本检查项目为保证母婴安全基本的、必要的检查项目,建议检查项目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状况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各孕期保健要点提供其他特殊辅助检查项目。

(二)孕期检查次数。

孕期应至少检查5次。

其中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孕中期至少2次(建议分别在孕16~20周、孕21~24周各进行1次),孕晚期至少2次(其中至少1次在孕36周后进行),发现异常者应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三)初诊和复诊内容。

依据孕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期检查的时机,孕期保健分为初诊和复诊。

1.初诊

(1)确定妊娠和孕周,为每位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卡(册),将孕妇纳入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

(2)详细询问孕妇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

(3)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4)孕早期进行盆腔检查。

孕中期或孕晚期初诊者,应进行阴道检查,同时进行产科检查。

(5)辅助检查

基本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肝功能、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建议检查项目:

血糖测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心电图等。

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检查项目。

2.复诊

(1)询问孕期健康状况,查阅孕期检查记录及辅助检查结果。

(2)进行体格检查、产科检查(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

(3)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检查项目。

(4)进行相应时期的孕期保健。

(四)确定保健要点。

根据妊娠不同阶段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胎儿发育等情况,确定孕期各阶段保健要点。

【孕早期】(妊娠12+6周前)

1.按照初诊要求进行问诊和检查。

2.进行保健指导,包括讲解孕期检查的内容和意义,给予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卫生(包括口腔卫生等)、避免致畸因素的指导,提供疾病预防知识,告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意义和最佳时间等。

3.筛查孕期危险因素,发现高危孕妇,并进行专案管理。

对有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诊治或转诊,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会诊,评估是否适于继续妊娠。

【孕中期】(妊娠13~27+6周)

1.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行相应检查。

2.了解胎动出现时间,绘制妊娠图。

3.筛查严重胎儿畸形,对需要做产前诊断的孕妇应及时转到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

4.特殊辅助检查

(1)基本检查项目:

妊娠16~24周超声筛查胎儿严重畸形。

(2)建议检查项目:

妊娠16~20周知情选择唐氏综合症筛查;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5.进行保健指导,包括提供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告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重要性等。

提倡适量运动,预防及纠正贫血。

有口腔疾病的孕妇,建议到口腔科治疗。

6.筛查危险因素,发现高危孕妇及高危胎儿应专案管理,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必要时转诊。

【孕晚期】(妊娠28周及以后)

1.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行相应检查。

2.继续绘制妊娠图。

妊娠36周前后估计胎儿体重,进行骨盆测量,预测分娩方式,决定分娩地点。

3.特殊辅助检查

(1)基本检查项目:

复查肝功能、肾功能。

(2)建议检查项目:

妊娠36周后行胎心电子监护及超声检查等。

4.进行保健指导,包括孕妇自我监测胎动,纠正贫血,提供营养、分娩前心理准备、临产先兆症状、提倡住院分娩和自然分娩、婴儿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5.筛查危险因素,发现高危孕妇应专案管理,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必要时转诊。

三、分娩期保健

分娩期应对孕产妇的健康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动态评估,加强对孕产妇与胎儿的全产程监护,积极预防和处理分娩期并发症,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

(一)全面了解孕产妇情况。

1.接诊时详细询问孕期情况、既往史和生育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2.进行胎位、胎先露、胎心率、骨盆检查,了解宫缩、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情况。

3.辅助检查

(1)全面了解孕期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基本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

孕期未进行血型、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者,应进行相应检查。

(3)建议检查项目:

孕期未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者,入院后应进行检测,并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其他检查项目。

4.快速评估孕产妇健康、胎儿生长发育及宫内安危情况;筛查有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以及胎儿有无宫内窘迫;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影响阴道分娩的因素;接诊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职责及服务能力,判断能否承担相应处理与抢救,及时决定是否转诊。

5.及早识别和诊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加强对高危产妇的监护,密切监护产妇生命体征,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必要时转诊或会诊。

(二)进行保健指导。

1.产程中要以产妇及胎儿为中心,提供全程生理及心理支持、陪伴分娩等人性化服务。

2.鼓励阴道自然分娩,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

(三)对产妇和胎婴儿进行全产程监护。

1.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

(1)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绘制和应用产程图,尽早发现产程异常并及时处理。

无处理难产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及时予以转诊。

(2)在胎儿娩出前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并正确使用。

(3)正确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严格限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降低剖宫产率。

2.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1)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应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必要时及早转诊。

(2)胎儿娩出后应立即使用缩宫素,并准确测量出血量。

(3)正确、积极处理胎盘娩出,仔细检查胎盘、胎膜、产道,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4)产妇需在分娩室内观察2小时,由专人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5)发生产后出血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严格执行产后出血的抢救常规及流程。

若无处理能力,应及时请会诊或转诊。

3.积极预防产褥感染

(1)助产过程中须严格无菌操作。

进行产包、产妇外阴、接生者手和手臂、新生儿脐带的消毒。

(2)对有可能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产褥期卫生指导。

4.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

(1)产程中密切监护胎儿,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处理。

(2)胎头娩出后及时清理呼吸道。

(3)及早发现新生儿窒息,并及时复苏。

(4)所有助产人员及新生儿科医生,均应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每次助产均须有1名经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

(5)新生儿窒息复苏器械应完备,并处于功能状态。

5.积极预防产道裂伤和新生儿产伤

(1)正确掌握手术助产的指征,规范实施助产技术。

(2)认真检查软产道,及早发现损伤,及时修补。

(3)对新生儿认真查体,及早发现产伤,及时处理。

四、产褥期保健

(一)住院期间保健。

1.产妇保健

(1)正常分娩的产妇至少住院观察48小时,及时发现产后出血。

(2)加强对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产后病情监测。

(3)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加强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注意产妇心理健康。

(4)做好婴儿喂养及营养指导,提供母乳喂养的条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及产后避孕指导。

(5)产妇出院时,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对有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应转交产妇住地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实施高危管理。

2.新生儿保健

(1)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对新生儿进行全面体检和胎龄、生长发育评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做好出生缺陷的诊断与报告。

(3)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必要时应转入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护及治疗。

(4)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免疫接种。

(5)出院时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

对有高危因素者,应转交当地保健机构实施高危新生儿管理。

(二)产后访视。

产后3~7天、14、28天分别进行家庭访视1次,出现母婴异常情况应适当增加访视次数或指导及时就医。

1.产妇访视

(1)了解产妇分娩情况、孕产期有无异常以及诊治过程。

(2)询问一般情况,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和恶露情况。

(3)监测体温、血压、脉搏,检查子宫复旧、伤口愈合及乳房有无异常。

(4)提供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保健指导。

关注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

督促产后42天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2.新生儿访视

(1)了解新生儿出生、喂养等情况。

(2)观察精神状态、吸吮、哭声、肤色、脐部、臀部及四肢活动等。

(3)听心肺,测量体温、体重和身长。

(4)提供新生儿喂养、护理及计划免疫等保健指导。

(三)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产妇

(1)了解产褥期基本情况。

(2)测量体重、血压,进行盆腔检查,了解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

(3)对孕期有合并症和并发症者,进行相关检查,提出诊疗意见。

(4)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指导。

2.婴儿

(1)了解婴儿基本情况。

(2)测量体重和身长,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如发现出生缺陷,应做好登记、报告与管理。

(3)对有高危因素的婴儿,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4)提供婴儿喂养和儿童早期发展等方面的指导。

五、高危妊娠管理

(一)在妊娠各期均应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

(二)对每一例高危孕产妇均要进行专册登记和管理、随访。

(三)对本级不能处理的高危孕产妇,应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做进一步检查、确诊。

对转回的孕产妇应按上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处理意见进行观察、治疗与随访。

(四)危重孕产妇转诊前,转诊医疗机构应与接诊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同时进行转诊前的初步处理,指派具备急救能力的医师护送孕产妇,并携带相关的病情资料。

(五)县(市、区)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开设高危门诊,指派应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生承担会诊、转诊,并做好记录。

及时将转诊评价及治疗结果反馈至转诊单位。

成立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抢救组,承担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六)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全面掌握辖区内高危孕产妇诊治以及抢救情况,对高危孕产妇的追踪、转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按要求逐级上报。

六、孕产妇死亡及围产儿死亡评审

发生孕产妇死亡及围产儿死亡应及时上报,严格按照《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基本要求》及时进行评审。

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

一、保健服务指标

1.孕期建卡率。

2.产前检查率。

3.孕早期检查率。

4.≥5次产前检查率(其中孕早期1次、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至少2次)。

5.孕产妇贫血检测率。

6.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率。

7.艾滋病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8.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9.孕产妇梅毒检测率。

10.梅毒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治疗的比例。

11.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

12.产前筛查率。

13.产前诊断率。

14.产后访视率。

1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16.住院分娩率。

17.剖宫产率。

18.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

19.新法接生率。

20.产后42天检查率。

21.高危产妇比例。

22.高危产妇管理率。

23.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

二、健康指标

1.孕产妇中重度贫血率。

2.孕产妇死亡率。

3.产后出血发生率。

4.产妇死于产科出血的比例。

5.产褥感染发病率。

6.子痫前期/子痫发病率。

7.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8.早期新生儿死亡率。

9.围产儿死亡率。

10.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11.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

12.出生窒息发生率。

13.出生窒息死亡率。

14.出生缺陷发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