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6806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RevisedbyBLUEontheafternoonofDecember12,2020.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

1-1

1.什么是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软件危机有那些典型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3.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

(1)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

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4.怎样克服软件危机

(1)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

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1-3、

1-5、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做出如下的假设:

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大致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增加:

M=(Y-1960)

存储器的价格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下降:

P1=×(美分/位)

如果计算机字长为16位,则存储器价格下降的趋势为:

P2=×(美元/字)

在上列公式中Y代表年份,M是存储容量(字数),P1和P2代表价格。

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比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成本的变化趋势。

要求计算:

(1)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多少如果字长为16位,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多少

(2)假设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程序员的平均工资是每月4000美元。

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计算使存储器装满程序所需用的成本。

(3)假设在1995年存储器字长为32位,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30条指令,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美元,重复

(1)、

(2)题。

1-6什么是软件过程它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关系

软件过程是为了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

软件过程定义了运用技术方法的顺序、应该交付的文档资料、为保证软件质量和协调软件变化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标志完成了相应开发活动的里程碑。

软件过程是软件工程方法学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

  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6.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

  

(1)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

  

(2)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

  (3)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7.应该怎样来划分阶段

  

(1)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独立;

  

(2)同一阶段内的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

  (3)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有严格的标准。

8.软件开发模型有几种它们的开发方法有可特点

  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型、渐增型和变换型。

  瀑布型开发方法是按照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依次实施,每一个阶段有明确规定的任务。

它的特点:

   

(1)各个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

   

(2)划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尽可能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

   (3)每个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对其中问题通过复审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渐增型开发方法及特点:

   

(1)从部分需求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该系统取得经验和信息反馈,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

如此反复,直至软件人员和用户对所设计完成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

   

(2)在渐增型开发下的软件是随软件开发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3)渐增型开发方法适合于知识型软件的开发,设计系统时对用户需求的认识开始不是很清楚的,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认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去丰富和完善系统。

多数研究性质的试验软件,一般采用此方法。

  变换型开发方法及特点:

   

(1)从软件需求的形式化规格说明出发,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变换,得到最终的程序系统。

   

(2)该方法必须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和形式化技术的支持。

9.什么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1)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

   

(2)它将管理技术与当前经过时间考验的而证明是正确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结构分析和结构技术;

   (4)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围绕着实现软件优质高产这个目标,从技术到管理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学"这一新的学科。

10.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

方法与工具的结合,加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称为软件工程环境。

它能支持开发者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全面完成生存周期中的各项任务。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习题答案

1.问题定义的任务和主要工作

问题定义的任务:

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具体化、定量化;确定研制系统的范围,明确研制的边界。

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系统需求;

(2)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及保密性、资源、开发费用及开发进度等的需求;

(3)问题定义阶段的产品--系统目标与范围说明书。

2.可行性研究目的

确定在问题定义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在限制条件下,问题能否解决。

3.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1)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的定义,在澄清问题的基础上,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2)从系统逻辑模型中,选择问题的若干种主要解法,研究每一种解法的可行性,为以后的行动提出建议;

(3)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建议停止系统开发;如果问题有可行的解,应该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

4.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1)技术可行性:

现有技术能否实现本系统,现有技术人员能否胜任,开发系统的资源能否满足;

(2)经济可行性:

经济效益是否超出开发成本;

(3)操作可行性:

系统操作在用户内部行得通吗

(4)法律可行性:

新系统开发是否会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是否违反国家法律。

5.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1)复查系统的规模和目标;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总结现有系统的优劣,提出新系统的雏形;

(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4)推荐建议方案;

(5)推荐行动方针;

(6)书写计划任务书(可行性报告);

(7)提交审查。

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1)系统概述:

说明开发的系统名称,提出单位和开发单位。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系统目标;要求;约束和限制;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准则等。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处理流程,图示说明现有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

  (4)系统需求:

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及其要求;操作要求;信息要求;限制性要求。

  (5)建议系统:

系统目标;处理流程;系统结构,功能,性能;系统技术可行性;投资和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6)其它可选方案:

与国内外同类型方案的比较;提出一两个可行性方案供论证和探讨。

  (7)制定下一阶段的预算。

  (8)结论性意见:

由用户方、设计方和投资方共同签署意见。

2-4目前住院病人主要由护士护理,这样做不仅需要大量护士,而且由于不能随时观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还会延误抢救时机。

某医院打算开发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患者监护系统,请分层次地画出描述本系统功能的数据流图。

医院对患者8监护系统的基本要求是随时接收每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脉搏、体温、血压、心电图等),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当某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超出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时向值班护士发出警告信息,此外,护士在需要时还可以要求系统印出某个指定病人的病情报告。

从问题陈述可知,本系统数据源点是“病人”和“护士”,他们分别提供生理信号和要求病情报告的信息。

进一步分析问题陈述,从系统应该“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这项要求可以想到,还应该有一个提供日期和时间信息的“时钟”作为数据源点。

从问题陈述容易看出,本系统的数据终点是接收警告信息和病情报告的护士。

系统对病人生理信号的处理功能主要是“接收信号”、“分析信号”和“产生警告信息”。

此外,系统还应该具有“定时取样生理信号”、“更新日志”和“产生病情报告”的功能。

为了分析病人生理信号是否超出了医生规定的安全范围,应该存储“患者安全范围”信息。

此外,定时记录病人生理信号所形成的“患者日志”,显然也是一个数据存储。

2-5北京某高校可用的电话号码有以下几类:

校内电话号码由4位数字组成,第1位数字不是0;校外电话又分为本市电话和外地电话两类,拨校外电话需先拨0,若是本市电话则再接着拨8位数字(第1位不是0),若是外地电话则拨3位区码再拨8位电话号码(第1位不是0)。

请用定义数据字典的方法,定义上述的电话号码。

数据结构的描述

符号含义举例

=被定义为

+与x=a+b

[...,...]或[...|...]或x=[a,b],x=[a|b]

{...}或m{...}n重复x={a},x=3{a}8

(...)可选x=(a)

“...”基本数据元素x=“a”

..连结符x=1..9

电话号码=[校内电话号码|校外电话号码]

校内电话号码=非零数字+3位数字求分析的描述工具有哪些

  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表、判定树、结构化自然语言、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IPO图和需求描述语言等。

2.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准确定义未来系统的目标,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系统必须做什么。

3.怎样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要经过哪些步骤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数据流图的分解过程。

它的导出过程如图:

4.什么是结构化分析它的结构化体现在哪里

  结构化分析:

使用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建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说明书的目标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结构化体现在将软件系统抽象为一系列的逻辑加工单元,各单元之间以数据流发生关联。

5.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

  组成包括:

  

(1)引言:

编写目的、背景说明、术语定义及参考资料等。

  

(2)概述主要功能、约束条件或特殊需求。

  (3)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

  (4)用户接口、硬件接口及软件接口。

  (5)性能需求、属性等。

  (6)其它需求,如数据库、操作及故障处理等。

6.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

  分层的目的:

便于逐步细化、结构清晰。

  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

  

(1)父图与子图之间数据要平衡。

  

(2)分解的深度和层次达到使加工足够简单、易于理解的基本加工为止。

  (3)区分局部文件和局部外部项(局限于数据流中某一层或某几层的文件和外部项)。

  (4)不要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

  (5)忽略琐碎的枝节。

  (6)每个数据流要有一个合适的名字,尽量使用现实系统中有具体意义的名字。

7.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

  系统流程图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工具,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

  系统流程图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抽象的描述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信息流动的情况。

  数据流程图从数据传送和加工的角度抽象的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数据处理的工作状况。

8.数据字典包括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流图中数据的信息的集合。

它对数据流图上每一个成分:

数据项、文件(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项等给以定义和说明;它主要由数据流描述、加工描述和文件描述三部分组成。

对用户来讲,数据字典为他们提供了数据的明确定义;对系统分析员来讲,数据字典帮助他们比较容易修改已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

9.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有哪些

有决策树(又称判定树)、决策表(又称判断表)和结构化语言等。

3-3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储户填写的存款单或取款单由业务员键入系统,如果是存款则系统记录存款人姓名、住址(或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存款类型、存款日期、到期日期、利率及密码(可选)等信息,并印出存单给储户;如果是取款而且存款时留有密码,则系统首先核对储户密码,若密码正确或存款时未留密码,则系统计算利息并印出利息清单给储户。

请用数据流图描绘本系统的功能,并用实体-联系图描绘系统中的数据对象。

3-6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未接到复印命令时处于闲置状态,一旦接到复印命令则进入复印状态,完成一个复印命令规定的工作后又回到闲置状态,等待下一个复印命令;如果执行复印命令时发现没纸,则进入缺纸状态,发出警告,等待装纸,装满纸后进入闲置状态,准备接收复印命令;如果复印时发生卡纸故障,则进入卡纸状态,发出警告等待维修人员来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回到闲置状态。

请用状态转换图描绘复印机的行为。

从问题陈述可知,复印机的状态主要有“闲置”、“复印”、“缺纸”和“卡纸”。

引起状态转换的事件主要是“复印命令”、“完成复印命令”、“发现缺纸”、“装满纸”、“发生卡纸故障”和“排除了卡纸故障”。

第五章总体设计 习题答案

1.系统设计包括哪两个阶段

  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2.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软件结构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及其模块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模块模块具有哪几个特征总体设计主要考虑什么特征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可以单独命名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参数传递)、功能、内部数据结构(局部变量)和程序代码四个特性。

  概要设计主要考虑输入、输出(参数传递)和功能两个特性。

4.什么是模块化模块设计的准则

  模块化是按规定的原则将一个大型软件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关的模块。

  模块设计的准则:

  

(1)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

在对初步模块进行合并、分解和移动的分析、精化过程中力求提高模块的内聚,降低藕合。

  

(2)模块大小要适中:

大约50行语句的代码,过大的模块应分解以提高理解性和可维护性;过小的模块,合并到上级模块中。

  (3)软件结构图的深度、宽度、扇入和扇出要适当。

一般模块的调用个数不要超过5个。

  (4)尽量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

  (5)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

  (6)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

5.变换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

  变换型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传入路径、变换(加工)中心和传出路径。

6.变换分析设计的步骤

  

(1)区分传入、传出和变换中心三部分,划分DFD图的分界线;

  

(2)完成第一级分解:

建立初始SC图的框架;

  (3)完成第二级分解:

分解SC图的各个分支;

  (4)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进。

7.事务型数据流由哪几部分组成

  事务型结构由至少一条接受路径、一个事务中心与若干条动作路径组成。

8.事务分析设计的步骤

  

(1)在DFD图中确定事务中心、接收部分(包含全部接收路径)和发送部分(包含全部动作路径);

  

(2)画出SC图框架,把DFD图的三部分分quot;映射"为事务控制模块,接收模块和动作发送模块.一般得到SC图的顶层和第一层(如果第一层简单可以并入顶层);

  (3)分解和细化接收分支和动作分支,完成初始的SC图;

  (4)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进。

9.比较层次方框图与结构图是的异同

  

(1)层次方框图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结构图描绘的是软件结构。

  

(2)二者都采用多层次矩形框树形结构。

层次方框图的顶层矩形框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下面各层矩形框依次代表上个框数据的子集;结构图  是在层次图的每一个方框内注明模块的名字或主要功能,方框之间的直线表示模块的调用关系,用带注解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传递的信息。

10.欲开发一个银行的活期存取款业务的处理系统:

储户将填好的存/取款单和存折交给银行工作人员,然后由系统作以下处理;

  

(1)业务分类处理:

系统首先根据储户所填的存/取款单,确定本次业务的性质,并将存/取款单和存折交下一步处理;

  

(2)存款处理:

系统将存款单上的存款金额分别记录在存折和帐目文件中,并将现金存入现金库;最后将存折还给储户;

  (3)取款处理:

系统将取款单上的取款金额分别记录在存折和帐目文件中,并从现金库提取现金;最后将现金和存折还给储户。

  绘制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和软件结构图。

  顶层

  一层

  二层

  软件结构图

补充1:

请为某仓库的管理设计一个ER模型。

该仓库主要管理零件的订购和供应等事项。

仓库向工程项目供应零件,并且根据需要向供应商订购零件

本问题中共有三类实体,分别是“零件”、“工程项目”和“供应商”。

一种零件可供应多个工程项目,一个工程项目需要使用多种零件,因此,零件与工程项目之间的联系“供应”,是多对多(M'N)联系;类似地,零件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订购”,也是多对多(M'N)联系。

实体类型“零件”的主要属性是:

零件编号,零件名称,颜色,重量。

实体类型“工程项目”的属性主要是:

项目编号,项目名称,开工日期。

实体类型“供应商”的属性主要有:

供应商编号,供应商名称,地址。

联系类型“供应”的属性是,向某工程项目供应的某种零件的数量。

联系类型“订购”的属性是,向某供应商订购的某种零件的数量。

5-3用面向数据流的方法设计下列系统的软件结构

(1)储蓄系统2-2

(2)机票预定系统2-3

为了方便旅客,某航空公司拟开发一个机票预定系统。

旅行社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旅行时间、旅行目的地等)输入该系统,系统为旅客安排航班,旅客在飞机起飞前一天凭取票通知和账单交款取票,系统核对无误即印出机票给顾客

(2)患者监护系统2-4

不能是两个分开的子系统,是相同的前台单个处理

可以是两个子系统,预定和取票是不同的处理方式(后台批量和前台单个)

5-4美国某大学有200名教师,校方与教师工会刚刚签订一项协议。

按照协议,所有年工资超过$26000(含$26000)的教师工资将保持不变,年工资少于$26000的教师将增加工资,所增加工资数额按下述方法计算:

给每位教师所赡养的人(包括教师本人)每年补助$100,此外,教师有一年工龄每年再多补助¥50,但是,增加后的年工资总额不能多于$26000。

教师工资档案存储在行政办公室的磁带上,档案中有目前的年工资、赡养的人数、雇佣日期等信息。

需要写一个程序计算并印出每名教师的原工资和调整后的新工资。

要求:

(1)画出此系统的数据流图;

(2)写出需求说明;

(3)设计上述的工资调整程序(要求用HIPO图描绘设计结果),设计时分别采用两种算法,并比较两种算法的优缺点:

(a)搜索工资档案数据,找出年工资少于$26000的人,计算新工资,校核是否超过$26000,存储新工资,印出新旧工资对照表;

(b)把工资档案数据按工资从最低到最高的次序排序,当工资数额超过$26000时即停止排序,计算新工资,校核是否超过限额,存储新工资,印出结果。

(4)你所画出的数据流图适应用那种算法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回答问题

1.详细设计的目的

为软件结构图(SC图或HC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和块内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给出清晰的描述.

2.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

编写软件的“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人员要完成的工作:

(1)为每一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选择某种适当的工具表达算法的过程,写出模块的详细过程描述.

(2)确定每一模块使用的数据结构.

(3)确定模块结构的细节,包括对系统外部的接口和用户界面,对系统内部其它模块的接口,以及关于模块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及局部数据的全部细节.

(4)为每一个模块设计出一组测试用例,以便在编码阶段对模块代码(即程序)进行预定的测试.

3.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详细设计中所有模块都使用单入口、单出口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4.比较面向数据流和面向数据结构两类设计方法的异同

相同点:

(1)遵守结构程序设计“由顶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并以其为共同的基础;

(2)均服从“程序结构必须适应问题结构”的基本原则,各自拥有从问题结构(包括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的一组映射规则。

不同点:

(1)面向数据流的设计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在分析阶段用DFD表示软件的逻辑模型,在设计阶段按数据流类型,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结构。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以数据结构为基础,从问题的数据结构出发导出它的程序结构。

(2)面向数据流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软件的最终SC图,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程序的过程性描述。

5.比较Jackson方法和LCP方法的异同

Jackson与LCP设计方法都是以数据结构为出发点,以程序的过程描述为最终目标,设计步骤基本相似。

它们的主要差别是:

(1)使用不同的表达工具,其中LCP方法中的表达工具Warnier图

比Jackson设计方法中的表达工具Jackson图有更大的通用性;

(2)Jackson方法的步骤和指导原则有一定的灵活性,而LCP设计

方法则更加严密。

6.详细设计的描述工具应具备什么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