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学生.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5849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窦娥冤学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窦娥冤学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窦娥冤学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窦娥冤学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窦娥冤学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窦娥冤学生.docx

《窦娥冤学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娥冤学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窦娥冤学生.docx

窦娥冤学生

主备人:

牛桂香审核人:

高一语文组使用日期:

负责人签字:

《窦娥冤》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⑴、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⑵、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⑶、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⑷、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⑸、结合人教版配发的《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练习,开展研究性活动。

【学习重点】即目标之⑵、⑶、⑷

【学习难点】

⑴、第三折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⑵、对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耍孩儿]等曲子的理解,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课时安排】

3课 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课前先查找资料,独立完成知识链接部分。

然后通读全文,理清本文的思路,完成导学案剩余部分。

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2、课前预习,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掌握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

3、诵读中可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自由选读,形式不一,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4、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些特点,有助于理解剧情。

5、鉴赏课文语言,除重点鉴赏第三折[滚绣球]等曲子外,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

也可结合课文,领会曲词、说白、科介是怎样相辅相成塑造人物形象与推动情节发展的,了解戏曲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强的特点。

6、鉴赏课文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着重了解这种艺术手法对表现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展开讨论,允许有不同认识。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

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

(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

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

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注:

课后可查阅“宫调”知识)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一.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楔子()盗跖()嗟怨()前合后偃()

亲眷()斟酌()罪愆()衔冤()

湛湛青天()杳()无音信浣纱()错勘()亢旱()鳏寡孤独()甘霖()田畴()

埋怨()尸骸()哥哥行()古陌()

荒阡()

二、理清思路:

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

1、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

都属什么宫调?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情节。

 

三、自由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

 

【反思】

 

【评价】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组长综合评价

自学

合作交流

展示

评价

质疑

自学

合作交流

展示

评价

质疑

 

第二课时

【合作交流】

1、鉴赏第三折

齐读[端正好]思考:

此曲中哪些词语说明窦娥是冤枉的,而且冤得很深?

 

2、试读[滚绣球],共同思考:

窦娥为何埋怨天地?

 

3、面对邪恶势力,窦娥敢于反抗,控诉天地就是大胆的抗争,可为什么又屈招呢?

又怎么甘心忍受这冤屈?

这样做的代价可是牺牲生命啊。

 

4、含冤的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

窦娥发三桩誓愿,要表达什么呢?

 

5、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应验了吗?

不,暂时只应验了两桩。

现实生活中这反常的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

反常能有力地说明窦娥极其冤,可这不是封建迷信吗?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请联系已有的知识来讨论。

 

【能力提升】

窦娥勤劳、善良、孝顺、安分、刚烈,这样一个善美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课时

【合作探究】

1、齐读《滚绣球》

对这节文字,分析最恰当的是()

A.运用了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呼天唤地,希望天地为她伸冤报仇的心理。

B.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和对神权的否定。

C.运用了对偶、对比、借喻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

D.运用对偶、对比、借代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窦娥在有冤难诉时的悲愤感情及对黑暗统治的愤怒控诉。

2、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3、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4、怎样认识窦娥发的三桩誓愿呢?

这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为什么?

 

【能力提升】

窦娥发三桩誓愿与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

是否矛盾呢?

 

【拓展延伸】

研究阅读:

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

 

【作业设计】

背诵几支曲子“端正好”“滚绣球”

 

【反思】

 

【评价】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组长综合评价

自学

合作交流

展示

评价

质疑

自学

合作交流

展示

评价

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