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4780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物理《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二)

一、单选题

1.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描述的情境中都涉及物态变化过程,属于凝固的是(  )

A.初春正午,湖面坚冰悄然变薄

B.夏末清晨,池塘荷叶上晶莹“露珠”

C.深秋日出,枫叶上“白霜”覆盖

D.雪后初晴,屋檐下的剔透冰柱

2.下列关于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B.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C.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大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实验室里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铜导线减去一半,那么剩下部分与原来比较电阻将(  )

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能判定

4.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开关自动切断,一定是出现了短路

B.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

C.使用试电笔时,人的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D.控制灯泡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和灯泡之间

5.根据如图所示的两盏白炽灯的铭牌,可以判断(  )

A.甲灯一定比乙灯亮

B.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大于乙灯的电阻

C.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功率是乙灯电功率的4倍

D.正常发光时,甲灯消耗的电能是乙灯消耗电能的4倍

6.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

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

A.质量为3kgB.体积为10cm3

C.密度为3.0×103kg/m3D.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二、多选题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源电压小于灯泡额定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2,将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B.只闭合S1,将P向右移动,灯泡消耗的功率增加

C.开关都闭合,将P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D.只闭合S1,将P向左移动,L与R2消耗的功率比不变

8.如图所示,拉力F水平向右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则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和A对B的摩擦力

B.A对B的支持力和B受到的重力

C.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

D.拉力F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

三、填空题

9.微信是时下广为流行的一款手机软件,微信信息是手机利用  进行传播的

10.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闭合开关后,小明左右移动金属棒AB,均未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经检查,全部实验器材均无故障且连接无误。

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请你写出一条猜想:

  。

对你的猜想,请写出检验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

  。

11.阻值为50Ω的电阻中通有1A的电流,在10s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J。

12.如图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带负电。

现将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上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  到  ,验电器A的两金属箔片出现一定夹角,是因为  。

13.用10N的力拉着一个放在水平面上重2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以0.1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

14.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已知OA=1.6m,OB=0.4m,在杠杆的B点挂一重为600N的物体,则此杠杆属于  (选填“省力”或“费力”),竖直作用在A点的力F1=  N。

四、作图题

1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如图,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16.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完成图中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17.将图中的开关和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使开关能控制插座的通、断电。

五、实验题

18.如图所示,为某地区的水表,其示数为  m3。

19.小强想测出细铁丝的直径,它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被缠绕的部分的长度为  cm,细铁丝的直径为  mm。

2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该先  ,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1.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小雨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木楔、细沙  (请从下列器材中选取2项,填写字母序号)

A.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

B.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和木块;

C.刻度尺

实验步骤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22.如图所示,初三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分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

R1(5Ω0.5A)、R2(50Ω0.5A)、R3(500Ω1A).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甲电路图,将乙图未连接完的实物元件连接完整(要求:

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增大,连线不能交叉)。

(2)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

(3)为了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最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R1、R2、R3);

(4)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V,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

(5)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同学们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戊),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为非直线关系的原因。

六、综合题

23.如图为一种电磁继电开关,图中L为电磁铁线圈。

L不通电时,继电器不吸合,如图a所示,三对常闭接点A1与A1’接通,A2与A2’接通,A3与A3’接通;三对常开接点B1与B1’、B2与B2’、B3与B3’均不相通。

L通电时,继电器吸合,如图b所示,三对常闭接点A1与A1’、A2与A2’、A3与A3’均不相通;三对常开接点B1与B1’、B2与B2’、B3与B3’均接通。

某学校学生社团有一台用上述电磁继电开关成的智力竞赛的抢答显示系统(抢答机),如图c所示。

图中S1、S2、S0是按钮式开关按下时接通,松手时自动弹起为断开,该抢答机可供两个参赛队使用。

主持人宣布问题,然后说“现在开始”以后,最先按下按钮的队的指示灯点亮,其余任何一个队再按按钮则无任何反应,而亮灯的队松开按钮后其指示灯依然点亮。

若在主持人说“现在开始”前任何一个队违规提前按按钮,导致自己的指示灯点亮,主持人即可判定该队犯规。

为了解除某队指示灯点亮状态,主持人只需按一下自己操作台上的按钮S0,即可恢复初始的待命状态。

(1)当按一下S2后,用若干个箭头标明电路中电流的走向。

(2)现在为满足三个队参加比赛,必须增加一个供第三队使用的线路,为此需将原线路改装,技术人员已经将部分线路连好,如图d所示,请你将尚未完成的接线继续接妥,使其整体成为一台供三个队参赛的抢答机。

24.“共享单车”普及后。

王老师由原来开汽车上班改成骑“共享单车”上班,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它具有GPS定位功能,方便人们用手机寻找到附近“共享单车”的具体位置,它的前货仓底板是一个太阳能电池板,为GPS功能供电。

(1)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把光能转化为  能。

GPS工作是靠  来实现定位的。

(2)王老师上班骑车的平均速度为15km/h,骑行时间为20min,比以前开汽车走相同的路上班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多少千克?

(王老师开汽车上班的油耗为10L/100km,燃烧IL汽油要排放二氧化碳2.4kg。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下列描述的情境中都涉及物态变化过程,属于凝固的是(  )

A.初春正午,湖面坚冰悄然变薄

B.夏末清晨,池塘荷叶上晶莹“露珠”

C.深秋日出,枫叶上“白霜”覆盖

D.雪后初晴,屋檐下的剔透冰柱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解答】A、初春正午,湖面坚冰悄然变薄,是冰的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故A不符合题意。

B、夏末清晨,池塘荷叶上晶莹“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

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日出,枫叶上“白霜”覆盖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故C不符合题意。

D、雪后初晴,屋檐下的剔透冰柱是雪熔化过程中,熔化的雪水遇冷又变成冰的缘故,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

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直击中考】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2.下列关于光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B.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C.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大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用凸透镜来矫正;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和空气中最快,在其它透明介质中变慢;

(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A、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故A正确;

B、矫正远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B错误;

C、光在空气中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变慢,故C错误;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

A。

【直击中考】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以及光的漫反射、镜面反射的特点,可顺利解答。

3.实验室里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铜导线减去一半,那么剩下部分与原来比较电阻将(  )

A.不变B.变大C.变小D.不能判定

【分析】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在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在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越短,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解答】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铜导线减去一半后,材料不变,导体长度变短,横截面积不变,因此电阻变小。

故选:

C。

【直击中考】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开关自动切断,一定是出现了短路

B.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

C.使用试电笔时,人的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D.控制灯泡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和灯泡之间

【分析】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短路,二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2)为了方便,家庭电路中的各个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3)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在使用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4)为了安全,在接灯泡时,开关必须串联在火线和灯泡之间。

【解答】A、空气开关“跳闸”是由于电流过大,有可能是由于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也有可能是短路。

故该选项错误;

B、家庭电路是并联,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相当于增大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越小。

故该选项错误;

C、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工具,在使用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故该选项错误;

D、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来分析,在接灯泡时,开关必须串联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

D。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过大原因和测电笔的使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根据如图所示的两盏白炽灯的铭牌,可以判断(  )

A.甲灯一定比乙灯亮

B.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阻大于乙灯的电阻

C.正常发光时,甲灯的电功率是乙灯电功率的4倍

D.正常发光时,甲灯消耗的电能是乙灯消耗电能的4倍

【分析】根据额定功率的概念和电功率推导公式P=

分析。

【解答】A、说法错误,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时,甲灯一定比乙灯亮,若不在额定电压下,则无法比较电功率。

B、说法错误,由P=

知,当额定电压相等时,功率大者,电阻小,甲的额定功率是100W,大于乙的额定功率25W,故应是甲灯的电阻小。

C、说法正确,正常发光时,即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甲灯的电功率是乙灯电功率的4倍。

D、说法错误,消耗的电能与功率和时间有关,不知通电时间时,无法比较消耗的电能。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对额定功率的理解及电阻与功率的关系。

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若用电器的电压不是额定电压,则功率不是额定功率。

6.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

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

A.质量为3kgB.体积为10cm3

C.密度为3.0×103kg/m3D.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分析】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重力、拉力作用,其关系是:

G=F浮+F拉,根据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重力相等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体积;

(2)根据密度计算公式ρ=

计算出物体密度。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解答】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重力、拉力作用,其关系为G=F浮+F拉,

浸没在水中:

G=F浮1+F拉1,即G﹣ρ水gV排=2N﹣﹣﹣﹣﹣①;

浸没在酒精中:

G=F浮2+F拉2,即G﹣ρ酒精gV排=2.2N﹣﹣﹣﹣②

由①②联立解得:

V排=1×10﹣4m3,G=3N,

物体完全浸没,故V物=V排=1×10﹣4m3;

则物体质量m=

=0.3kg;故A、B错误;

(2)物体的密度ρ=

=3×103kg/m3,故选项C正确。

(3)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1×10﹣4m3=1N,故选项D错误。

故选:

C。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对视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有些难度,灵活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二、多选题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源电压小于灯泡额定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2,将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B.只闭合S1,将P向右移动,灯泡消耗的功率增加

C.开关都闭合,将P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D.只闭合S1,将P向左移动,L与R2消耗的功率比不变

【分析】

(1)只闭合S1,R0、L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析判断将P向左移动时两电表变化量比值的变化情况;

(2)只闭合S1,灯泡和R串联,将P向右移动,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判定电流大小,根据公式P=I2R判定灯泡功率的变化;

(3)开关都闭合,将P移到最左端,则电阻R短路,根据电阻大小判定电流大小;

(4)只闭合S1,灯泡和R串联,根据公式P=

判定功率比。

【解答】A、只闭合S1,R0、L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P左移动时,R连入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R分得电压减小,R0分得电压变大,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所以有:

△UR=△U0,R0为定值电阻,由欧姆定律知,R0=

,即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故A正确;

B、只闭合S1,灯泡和R串联,将P向右移动,变阻器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由公式P=I2R可知灯泡功率变小,故B错误;

C、开关都闭合,将P移到最左端,则电阻R短路,此时为灯泡L和电阻R0组成的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阻要小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故电流是最大的,故C正确;

D、只闭合S1,灯泡和R串联,将P向左移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R两端的电压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设增加或减小的电压为△U,则由公式P=

可知,灯泡变大的功率为:

△PR=

,R增加的功率:

△PL=

,由于不知灯泡和R电阻的大小,故无法判定功率比,故D错误。

故选:

AC。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分析开关在不同状态下电路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所示,拉力F水平向右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则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和A对B的摩擦力

B.A对B的支持力和B受到的重力

C.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

D.拉力F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

【分析】

(1)平衡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

A、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和A对B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B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A对B的支持力和B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B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A和B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物体A受到的拉力F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

AB。

【直击中考】此题考查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主要在于:

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三、填空题

9.微信是时下广为流行的一款手机软件,微信信息是手机利用 电磁波 进行传播的

【分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的。

【解答】

微信信息是利用手机通过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进行传播的;

故答案为:

电磁波。

【直击中考】此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应用,比较容易。

10.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闭合开关后,小明左右移动金属棒AB,均未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经检查,全部实验器材均无故障且连接无误。

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请你写出一条猜想:

 感应电流太小 。

对你的猜想,请写出检验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

 将电流表更换为灵敏电流计,再进行实验 。

【分析】在电磁感应实验中,操作过程是正确的,且全部实验器材均无故障且连接无误,看不到电流表的偏转,可能是由于感应电流太小或电流表分度值太大导致的。

【解答】

如图所示,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闭合开关后,小东左右移动金属棒AB,电流表的指针均未发生偏转;经检查,全部实验器材均无故障且连接无误,而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由此可以猜想:

感应电流太小,而电流表的量程较大,无法检测到该实验产生的微小电流;

检验方法:

将电流表更换为灵敏电流计,闭合开关后,左右移动金属棒,观察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故答案为:

感应电流太小;将电流表更换为灵敏电流计,再进行实验。

(本题答案不唯一,猜想应与方法一致)

【直击中考】本题利用开放的情景,考查了学生的课堂实验探究过程,考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动手、动脑能力。

11.阻值为50Ω的电阻中通有1A的电流,在10s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500 J。

【分析】已知电阻阻值、通过电阻的电流和通电时间,利用公式W=UIt=I2Rt计算出消耗的电能。

【解答】消耗的电能为:

W=UIt=I2Rt=(1A)2×50Ω×10s=500J。

故答案为:

500。

【直击中考】此题考查的是电功计算公式的灵活应用,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12.如图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带负电。

现将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上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电流方向从 A 到 B ,验电器A的两金属箔片出现一定夹角,是因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分析】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1)B带负电,A不带电,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自由电子由B到A;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电流方向由A到B。

(2)验电器A的两金属箔片出现一定夹角,是因为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

A;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直击中考】明确形成电流的条件和电流方向的规定,理解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用10N的力拉着一个放在水平面上重20N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以0.1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10 N,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0 N。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本题物体已受拉力和重力,故物体所受水平方向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摩擦力平衡,物体所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与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平衡。

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解答】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是10N,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N。

因为平衡力大小相的,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故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故答案为:

10;0;

【直击中考】由物体所处运动状态,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其次是熟记平衡力的四个条件。

14.一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已知OA=1.6m,OB=0.4m,在杠杆的B点挂一重为600N的物体,则此杠杆属于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竖直作用在A点的力F1= 150 N。

【分析】比较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的类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竖直作用在A点的力F1。

【解答】由图可知:

OA是动力臂,OB是阻力臂,因为OA>OB,所以这是一个省力杠杆;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F1×OA=G×OB,

即F1×1.6m=600N×0.4m,

解得:

F1=150N。

故答案为:

省力;150。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四、作图题

15.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如图,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分析】当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解答】先过反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方向指向入射点,然后再根据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的作图,注意要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16.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完成图中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