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兖州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网络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山东济宁兖州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网络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济宁兖州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网络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济宁兖州区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网络阶段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阶段性检测
满分:
100
班级:
________姓名: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3小题,共94分)
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蕴藻yùn
B.恬静tián 晦暗huì 冗杂rǒng 戛然jiá
C.羯鼓jié 铮铮zhèn 花坞wù 霍然huà
D.戏谑xuè 粗犷kuàng 作孽niè 屈从qū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中“撺”念cuān,区别平翘舌音;
B选项正确;
C选项中,“铮”念zhēng,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别,“霍”念huò;
D选项中,“犷”念guǎng,要注意“k”和“g”的区别。
故选:
B。
2.选择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雾霭(ǎi) 纠正(jiū) 缄默(xián) 迁徙(xǐ)
B.赌注(dǔ) 撤回(chè) 沼泽(zhǎo) 符合(fǔ)
C.黑鹂(lí) 预料(yù) 蹼鹬(yù) 弥漫(mí)
D.喧闹(xuān) 稀疏(shū) 频繁(bīn) 偶尔(ěr)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缄默(xián)”读作“jiān”;
B.“符合(fǔ)”读作“fú”;
C.正确;
D.“频繁(bīn)”读作“pín”;
故选:
C。
3.下列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遗骸(hái) 膨胀(péng) 臀部(diàn) 骨骼(gé)
B.潮汐(xī) 劫难(jié) 地壳(ké) 岛屿(yǔ)
C.携带(xié) 撞击(chuàng) 蟾蜍(chú) 褶皱(zhě)
D.衍射(yǎn) 硅化(guī) 追溯(sù) 陨石(yǔn)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项,“臀”应读“tún”;B项,“壳”应读“qiào”;C项,“撞”应读“zhuàng”。
4.下列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芳草鲜(xiān)美 便舍(shè)船 欲(yù)穷其林
B.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阡(jiān)陌交通
C.男女衣着(zhe) 便要(yāo)还家 黄发垂髫(tiáo)
D.此中人语(yù)云 诣(yì)太守 妻子邑(yì)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答案:
D
解析:
A.“舍”应读shě;B.“阡”应读qiān;C“着”应读zhuó。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篁竹 如鸣珮环 水尤清洌
B.绚丽 一泻千里 为坻为屿
C.嘹亮 无边无垠 宠然大物
D.烦燥 蒙络摇缀 悄怆幽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答案:
B
解析:
A洌改为冽;C“宠”改为“庞”;D燥改为躁,遂改为邃。
6.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
(人情世故:
人的感情和人世上的故事。
)
B.祖父好。
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
(斡旋:
调停,调解。
)
C.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
(怅惘:
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
D.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
(张灯结彩:
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人情世故:
为人处世的道理。
7.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虽然敌我众寡悬殊,但敌军时不时地_____我军,使我军义愤填膺。
(2)你胆子太大了,竟然如此_____妄为。
(3)没想到一向优秀的他,居然做出这种事情,真让人______。
(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凭借______的故事情节和细腻深刻的人性描摹赢得观众一致好评。
(3分)
A.挑衅 恣意 大失所望 扣人心弦
B.挑战 随意 大喜过望 触目惊心
C.挑衅 随意 大失所望 触目惊心
D.挑战 恣意 大失所望 扣人心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注意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8.下列句子中加红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家喻户晓”形容人所共知。
该成语使用恰当;
B.“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该成语使用恰当;
C.“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
该成语用错了对象;
D.“临危受命”该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成语使用恰当。
故选:
C。
9.下面的诗句采用了比兴手法的一项是()(2分)
A.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B.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C.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D.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所谓“比”,即第一句用比喻起兴,紧跟着第二句说出与“比”相关的意思。
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事物起兴,由此引出第二句的本意。
10.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B.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C.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D.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答案:
D
解析:
D为比喻,其余为拟人。
11.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为了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学期末,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活技能大赛
B.有人说,人只有到了中年之后,就能深切地体味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
C.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
D.为了防止“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流入我国,海关严格排查入境人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缺少主语,“举办”前加“学校”;
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有”和“才”搭配,把“就”改为“才”;
C.正确;
D.否定词乱用,防止的是发生,去掉“不”。
故选:
C。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而造成的。
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C.乾清官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D.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句式杂糅,可删去“其原因”。
B.语序不当,“很困难”和“相当危险”应互换位置。
C.成分残缺,应在“奏章”的后面添加“的地方”。
1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3分)
A.评价一部作品,主要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社会生活,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
B.两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学完了: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电工学,为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发射成功了!
”人们欢呼着,目送着腾空而去的火龙,心潮像海浪一样翻滚。
D.电脑大王——王安博士的办公桌上只有两样东西:
一支铅笔和两沓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
C
解析:
A项问号改为句号;B项冒号去掉;D项破折号去掉。
14.下面句子的主干提取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主干:
发现提供证据。
B.这座封建帝王的宫殿,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博物馆。
主干:
宫殿成为博物馆。
C.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的事实,启发了我少年时代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主干:
事实启发思想。
D.古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主干:
古人类学是学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
C
解析:
应是“诉说以及事实启发思想”。
15.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对上面三段文字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看戏途中
B.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C.夜航途中
D.驾船去看社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答案:
B
解析:
根据“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一句可知是“夜航”,由第一段末句方知是在“看戏途中”。
16.根据课文《社戏》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3分)
A.小说写船头看戏的感觉,表现“我”对社戏的陶醉;写月夜归航的情景,表现孩子们欢快的心情和摇船的本领。
B.小说的标题是“社戏”,这就点明了它的中心事件是“看社戏”,因此,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社戏的内容。
C.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
D.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正确;
B.作者花在写社戏的笔墨并不多,更多的是写看戏途中和回家途中发生的一些乐趣。
对于概括文章思想内容的题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发掘作品的意蕴,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C.正确;
D.正确。
故选:
B。
1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_____;_______。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但我还以为船慢。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b.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d.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
(3分)
A.abcd
B.bacd
C.cdab
D.cab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这是鲁迅的小说《社戏》的内容,排列顺序应为cabd。
故选:
D。
18.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又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选文中三次提到“豆麦”。
对此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为下文的归航偷豆埋下伏笔。
B.从侧面表明看社戏的节令是夏初。
C.写出航行途中的景色特点,衬托着此时“我”愉快的心情。
D.写出了乡村景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答案:
D
解析:
文中三次提到“豆麦”的作用有三:
(1)为下文“偷豆”埋下了伏笔;
(2)表明节令是初夏; (3) 写出航行途中的景色特点,表现了“我们”去看戏的愉快心情。
此文并不是为了写乡村景色的特点。
19.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文字主要的描写手法是动作描写。
B.从视觉方面写豆麦、月色、连山、渔火。
C.从听觉方面写笛声。
D.从嗅觉方面写豆麦和水草发出来的清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答案:
A
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的描写手法是景物描写。
20.《安塞腰鼓》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陕北人民具有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C.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伟大、雄浑、粗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文章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答案:
D
解析: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所以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21.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B.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C.《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D.两篇短文均将难懂的科学知识说得通俗易懂,原因是多用解释说明,还擅于用假设来引导读者去理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恐龙化石遍布世界各地,是因为大陆的漂移。
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________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3分)
A.①⑤④③②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④③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这五句话是在讲“大雁”的飞行,其中②句紧承前面的句子所阐述的道理:
后面讲解雁群的飞行,首先挑选出头雁掌控方向(①句);然后由“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⑤句);③④两句阐述了这样做的益处。
2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
“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
B.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
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C.“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祭祀的“土神”和“谷神”。
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D.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ACD.正确;B.错误,司马迁的《史记》为纪传体,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才是编年体。
故选:
B。
24.班上举办“民风民俗知多少”知识竞赛,为此,语文学习委员收集了四首诗,各涉及了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如果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分)
A.③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①是中秋节,②是元宵节,③是清明节,④是七夕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即可。
2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后面各项关于文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
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
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分)
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详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首句“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表明本段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分析正确。
B.这段文字列举了无人机在“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只具体地举了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一个例子,分析有误。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无人机航拍可以为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但并没有表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分析有误。
D.本段主要说明“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城后,用途十分广泛”,选项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分析有误。
26.下列句中加红词语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B.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凄:
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心神凄凉;
B.无词类活用;
C.西南:
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D.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
故选:
B。
27.下列句中的“之”字在用法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渔人甚异之。
B.具答之。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
C
解析:
要准确理解“之”的用法,需结合语言环境来具体分析。
A、B、D三项中的“之”都用作代词,C项中“之”是结构助词“的”。
28.下列加红词的古今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魏晋 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
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B.阡陌交通 古:
交错相通。
今:
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C.妻子邑人 古:
妻子和儿子 今:
“子”是词尾,无义。
偏指妻子。
D.来此绝境 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
走投无路的境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
C
解析:
“妻子”古义:
妻子及儿女。
29.加红词语的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句是( )(3分)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其一犬坐于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答案:
B
解析:
其余三句的加红字都是名词作状语。
30.下面几句话,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答案:
C
解析:
A项的“数十步”译为“几十步”,是一个数量词,中间不能停顿。
B项“其家”译为“他们的家中”,为偏正短语也不能读破。
D项“良田美池桑竹”用来限制“属”,“良田”“美池”“桑竹”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不能停顿。
因此答案应为C项。
3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尽水源:
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诣太守,说如此:
(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未果,寻病终:
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答案:
B
解析:
A项应是“桃花林的尽头正是溪水发源的地方”;C项应是“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D项应是“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32.阅读《桃花源记》,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人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B.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C.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做过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D.“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答案:
D
解析:
“仿佛”是“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之意。
33.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