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4518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docx

湖北名校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名句默写指导与自测

在每年高考试题中名句名篇默写均有涉猎,而每年考生做这类题竟然失分颇多,得分只在半数左右,更有甚者要求默写的句子都写上了,却得了零分。

究其原因,并非没有背过,而是默写时个别字写错了,以至于整个句子的默写不能得分。

给你以下几招,以便在高考默写中稳操胜券。

 

  一、 字形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

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的“羁”,有不少考生写成了上方是西字的错字。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字形,不是由“西”“革”“马”构成,而是由“四”“革”“马”构成,可借助谐音“四个马”识记,这样就记准了,默写时再也写不错了

  二、 字义识记 

  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

如: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其中的“叶”写成了“夜”, “襟”写成“巾”,此乃字义不清的结果。

若记住了“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写黄鹂鸟隔着树叶徒然唱着美好的歌,“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写对了。

 

  三、 对比识记 

  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

如:

将“艰难苦恨繁双鬓”中的“繁”与“三顾频烦天下计”中的“烦”记混写反。

若要想记准,就得对比着识记。

前者中的“繁”是“繁多”之意,“繁双鬓”指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是动词“增多”之意;后者中的“烦”为“麻烦”之意,“频烦”是从刘备这个角度来说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统一天下大计,确实有点“麻烦”诸葛亮了。

如此对比着识记就不会记混。

还有的考生将不同两首诗中涉及到的相同内容的诗句混淆了。

如:

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与“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混淆。

虽然两者都涉及到了诸葛亮及“出师”,但“出师”内容不同,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中的“出师”是指出兵伐魏,而“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出师”是指《出师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凭吊诸葛亮时对其未能统一中国深表惋惜之情,也有激励仁人志士报国建功之意;“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则是陆游对诸葛亮的仰慕及对《出师表》的颂扬,也表达了他要以诸葛亮自期,为北定中原奋斗终身的决心。

如此对比识记就不会记混了。

 

  四、 非常识记 

  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

如: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考生往往写成“两情若是长久时”, 若按非常识记是“久长”就可以了。

再如: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考生自认为,祖母与李密二人乃为“祖、孙二人”,于是将其中的“母、孙二人”,误写成“祖、孙二人”。

岂不知古汉语中的 “祖”从表示人这一义项角度看来,是指“祖先”或特指“祖父”,而“母”泛指“女性长辈”,所以原文的“母、孙二人”是不能按现在的理解写成“祖、孙二人”的。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就得非常识记。

还有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不能按现在的习惯说法写成《归田园居》,必须非常识记为《归园田居》。

 

  五、 意境识记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雨霖铃》中的名句。

有的考生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岸”误写成“暗”,“残”误写成“惨”。

只要明白此名句是写词人设想酒醒后看到的情景:

杨柳的岸边,杨柳依依,晨风习习,天空中挂着一钩残月;“柳”而未能“留”,睹柳令人伤感,“月残”人不团圆,令人倍感凄惨,就不会写错了。

  六、 原字识记 

  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

如:

苏轼的《赤壁赋》中的“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属”通“嘱”,在此为“劝人喝酒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中的“冯”通“凭”,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冯”。

再如“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书愤》)诗中的“那”不能写成通假字“哪”,“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李密《陈情表》)中的“闵”不能写成通假字“悯”,都必须写原字。

 

  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

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

 

  【水平自测】 

  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错别字 

  1.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2. 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

(秦观《鹊桥仙》) 

  3. 明月星稀,乌雀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曹操《短歌行》) 

  4. 暖暖远人村,依依虚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陶渊明《归园田居》) 

  5.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7.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8. 苍海月明烛有泪,蓝天日暖玉升烟。

 

  (李商隐《锦瑟》) 

  9. 出师一表真明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10. 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

 

  (柳永《雨霖铃》) 

  11.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杜朗俊赏,算而今重到需惊,纵豆寇辞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13. 同时天崖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14. 臣生当殒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15.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

(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请选中查看

  1. 唯—惟  2. 默默—脉脉  3. 雀—鹊 

  4. 暖暖—暧暧 虚—墟 巅—颠  5. 催—摧 

  6. 做—作  7. 常—长    8. 苍—沧 升—生 

  9. 明—名  10. 晨—辰    11. 花—华 

  12. 朗—郎 需—须 寇—蔻   13. 崖—涯 

  14. 殒—陨          15. 与—于 栗—粟

【系统复习】

高中语文第一册

1、《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作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君亦无所害。

(2)      ,不仁;      ,不知;       ,不武。

2、《国语勾践灭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传为左丘明所著。

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史事。

《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

《国语》分别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号,长于记事。

(1)        ,        ;如此,则有常赏。

(2)寡人闻古之贤君,    ,    。

(3)果行,国人皆劝。

   , ,     。

3、《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为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编。

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此书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辨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散文和辞赋创作影响很大.。

(1)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

(2)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     ,受下赏。

(3)令初下,    ,   ;数月之后,   ,      ;期年之后,      ,     。

4、《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1)父母之爱子,          。

(2)位尊而无功,        ,而挟重器多也。

5、《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现存《论语》二十篇,其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篡,主要记述孔子言行,孔子答弟子和当时人的话,也有弟子互相谈论他们听到的孔子的话。

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2)盖均无贫,        ,        。

(3)故远人不服,       ;        ,则安之。

6、《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著有《孟子》一书,其思想是“仁义”,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1)或百步而后止,      。

        ,则何如?

(2)不违农时,      。

数罟不入氵夸池,      。

斧斤以时入山林,       。

(3)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7、荀况《劝学》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劝学》、《天论》等。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属诸子哲理散文。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肢而望矣,      。

(3)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4)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

8、贾谊《过秦论》

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主要作品为《新书》58篇《过秦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

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秦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振长策无御宇内,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   。

(3)蹑足行伍之间,    ,     ,      ,转而攻秦。

(4)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

(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     ,     。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9、司马迁《鸿门宴》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字子长,夏阳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

其书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史记》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今者项庄拔剑舞,          。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        ,天下皆叛之。

(3)        ,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0、王羲之《兰亭集序》

(1)        ,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2)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3)虽世殊事异,       ,       。

后之览者,    。

11、陶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1)悟已往之谏,      ,实迷途其未远,          。

(2)云无心以出轴,            。

(3)        ,       。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名句练习

(二)

高中语文第二册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

(3)诚能见可欲,        ;将有作,       ;念高危,        ;惧满溢,       。

2、王勃《滕王阁序》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

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1)        ,秋水共长天一色。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3)        ,觉宇宙之无穷,        ,识盈虚之有数。

(4)北海虽赊,        ;东隅已逝,        。

3、韩愈《师说》

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

》《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

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

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唯陈言之务去"。

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1)古之学者必有师。

        ,        。

(2)是故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        ,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4)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       。

4、杜牧《阿房宫赋》

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

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

结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绝。

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1)五步一楼,        ;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

(2)        ,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3)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戍卒叫,      ,      可怜焦土!

(5)呜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

5、苏洵《六国论》

苏询,字明允,号老泉。

"八大家"之一,与子拭、辙合称"三苏"。

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

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1)不赂者以赂者丧。

         ,        。

故曰弊在赂秦也。

(2)思劂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

(3)子孙视为甚惜,         ,         。

(4)然则诸候之地有限,         ,         ,侵之愈急。

(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或未易量。

6、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溢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

"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集为《王临川集况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

(2)        ,则游者众;         ,则至者少。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所罕至焉,   。

(4)         ,         ,其孰能讥之乎?

7、欧阳修《伶官传序》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溢文忠。

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

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1)《书》曰:

“满招损,         。

(2)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3)         ,         ,岂独怜人也哉?

8、苏轼《石钟山记》

苏拭,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溢文忠。

"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囊、黄庭坚、米蒂并称"宋四家"。

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

宋代最伟大的文人。

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开创了豪放词派。

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         ,声如洪钟。

(2)今以钟磬置水中,         ,而况石乎!

(3)         ,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9、归有光《项脊轩志》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

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项脊轩志》《先批事略》等)。

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1)借书满架,         ,         ,万籁有声。

(2)三五之夜,         ,         ,风影移动,珊珊可爱。

10、姚鼐《登泰山记》

姚鼐,字姬传,号惜抱先生。

主要作品为《惜抱轩文集》有《登泰山记》等。

"桐城派"奠基人之一。

主张"义理"、"考据。

、"辞章"三结合。

(1)及既上,             ,明烛天南。

(2)日上,        ,         ,或曰:

此东海也。

(3)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

名句练习(三)

高中语文第三册

1、毛泽东《泌园春?

长沙》

(1)看万里红遍,         ;         ,百舸争流。

(2)携来百侣曾游         ;。

(3)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2、《诗经》三首

《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1)不见复关,        。

既见复关,       。

(《卫风?

氓》)

(2)         ,修我戈矛,         !

(春风?

无衣)

(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

(《邶风?

静女》)

3、屈原《离骚》

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长太息以掩涕兮,         。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3)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

4、孔雀东南飞(并序)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

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与初中时学过的《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1)十三能织素,         ,         ,十六通诗书。

(2)纤纤作细步,         。

(3)生人作死别,         ?

         ,千万不复全!

5、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1)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2)捐躯赴国难,         。

(曹植《白马篇》)

(3)少无适俗韵,         。

(陶渊明《归田园居》)

(4)羁鸟恋旧林,         。

(陶渊明《归田园居》)

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

(1)天姥连天向天横,         。

(2)         ,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世间行乐亦如此,         。

7、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

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

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1)千呼万唤始出来,         。

(2)大弦嘈嘈如急雨,         。

(3)         ,相逢何必曾相识。

8、近体诗八首

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巫集》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杜甫?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

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

被称为"诗史"。

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

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

《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绣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人称"小李白"。

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

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魔笔记》。

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刘禹锡,字梦得?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