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4133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docx

北师大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龙子湖第三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

金水区龙子湖第三小学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

名称:

小学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

授课时间:

2017年2月13日——2017年6月20日

对象:

三年级全体学生

设计教师:

张晓

一、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

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第六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旅游”和“有趣的推理”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

我还在课余设计了如下活动:

1.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3.设计旅游计划。

4.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5.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单元

序号

单元

专题

训练

重点

学习

目标

课文

题目

课时

安排

除法

1正确列竖式计算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

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分桃子

分橘子

商是几位数

猴子的烦恼

节约

练习一

集邮

买新书

讲故事

练习二

12

图形的运动

1、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轴对称

(一)

轴对称

(二)

平移和旋转

 

5

乘法

1、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估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解释估算或算法过程。

2、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估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解释估算或算法过程。

3、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找规律

队列表演

(一)

队列表演

(二)

电影院

练习三

6

整理与复习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轴对称图形及图形的平移、旋转。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通过展示和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整理与复习

3

千克、克、吨

建立1克、1千克、1

吨的质量概念;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

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单位间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有多重

一吨有多重

3

面积

1、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

2、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3、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有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c㎡、d㎡、㎡、k㎡、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什么是面积

面积单位

长方形的面积

面积单位的换算

练习四

 

7

数学好玩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能根据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小小设计师

我们一起去游园

有趣的推理

3

认识分数

1、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结合具体生动的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经历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4、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

分一分

(一)

分一分

(二)

比大小

吃西瓜

练习五

9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1、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小小鞋店

快乐成长

4

总复习

1、各单元重点。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

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

9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

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

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三)课时安排:

新授课两课时,练习课一课时

(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

主要通过观察、提问、交流、操作、考试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

主要通过校本作业,谈话等途径实现。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项构成。

(二)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

根据课前课堂表现(10分)、数学手抄报(10分)、日常作业(小学数学和小作业)情况(10分)、单元检测成绩(10分),我们采用平时记录的形式积分,共40分,占总成绩40%。

2、活动性评价

数学好玩10分,以及计算测试(10分)两项活动,共20分,占总成绩的20%。

3、终结性评价

采用纸笔测试以及数学与生活分项测试的形式进行评价,共40分,占总成绩的40%。

其中纸笔测试30分,另外一项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