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届绵阳高三一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和答案.docx
《高级届绵阳高三一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届绵阳高三一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和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届绵阳高三一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和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9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44分)
1——5:
BCADB6——11:
DDCACB
二、非选择题(56分)
36.(24分)
(1)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2分);河段海拔高,水量少水浅(2分);少雨季节或年份,水退得早、降得快(2分);且冬季结冰,河水少(2分)。
(2)拦蓄大汶河上游河水(2分),保障南旺段运河有丰富而稳定的水源(2分)。
(3)两端直线距离短,但落差较大(2分);S形曲流(降低河床坡度),可减小水流速度,减小水流对运河河堤的冲击(2分),S形曲流使小汶河中泥沙沉积增加,可减轻运河河道的泥沙淤积,保障运河畅通(2分)
(4)雨季时,“水柜”可分流小汶河来水,减轻小汶河沿线的洪水威胁;(或减少周边汇入大运河的洪水的水量,或延迟洪水的到达时间),减轻运河的防洪压力(2分);枯水季节,可补给运河水量,提高运河通航能力(2分);经水柜调蓄后的水流含沙量降低,可减轻运河河床的淤积(2分)
37.(22分)
(1)断陷湖(2分)。
形状为不规则四边形,位于盆地最低处;(或火山湖形状略为椭圆形,多位于山顶)(2分)。
(2)呼伦湖对新达赉湖具有不急作用(2分);从形成至20世纪90年代,新达赉湖面积不断扩大,表明呼伦湖水位上升,外溢使新达赉湖湖面积扩大(3分);至21世纪初期,新达赉湖,面积缩小,说明呼伦湖水位降低,面积也在萎缩(3分)。
(3)地质历史时期,湖水长期对西岸山地进行冲刷侵蚀,湖岸(崖)逐渐后退,形成了湖蚀台地(4分);受构造运动影响,湖盆再次下沉,湖水水位降低,古湖蚀台地裸露(3分);之后,湖水对新的湖岸进行冲刷侵蚀,随补给减少和湖水水位下降,形成现代湖蚀台地(3分)。
42.(10分)
鼓励青年回乡创业(2分);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丰富和深化旅游内涵(2分),如增加旅游资源的文化、科技内涵(或增强旅游项目的体验性,提高康养性)(2分)等。
完善并提升乡村交通、吃、住等服务水平(2分)。
创建品牌,提高自身知名度(2分)。
43.(10分)
80—90年代,湿地面积随耕地面积增加而大增(2分)。
原因是开垦耕地,修建灌渠和水利工程(2分),漫灌渗漏为湿地提供持续稳定的补给,(耕地间的空地扩大为湿地)(2分)。
90年代以后,耕地与湿地面积保持相对稳定(2分)。
原因是耕地虽停止扩张,但水利工程和灌溉仍然存在,湿地面积变化较稳定(2分)。
绵阳市高中2019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24——28BCADB29——33ACDCB34——35AD
二、材料解析题(41题25分,42题12分,选做题15分,共52分。
)
41.
(1)背景:
西方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自强求富;中体西用,师夷长技。
(6分)
意义:
凸显救亡图存决心;增强了国人的海权意识;带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6分)
(2)优势: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政府的全力支持;工业发达,强大的经济实力;重视海洋战略研究。
(8分)
(3)启示:
强化海权意识,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加大对海军建设投入;强化军事思想与理论研究等。
(5分)
42.示例1:
第一章从中西之别讲起
阐述:
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各成体系。
从政治制度方面,希腊城邦多元自治,始终没有一个超越各邦之上的共同核心。
中国先秦时期则是由周代的分封制,转为战国时期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大一统观念始终是中国的最高价值。
古希腊始终存在希腊人与蛮族的界限。
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和周边民族相互融合,华夏认同观念浓厚。
由此可见,西方的特点是“分”,中国的主流是“合”。
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屹立世界,靠的就是大一统体制。
(12分)
示例2:
第二章殷周之变:
从尊神到敬德
阐述:
殷商时期,鬼神观念极端浓厚,从上帝观念、祖先祭祀到占卜获得,商人建构起一个相对稳定的天命观。
周取代商以后,对天命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靡常”的观念,把政权的正统性建立在“合德性”上面。
周人确立的“改朝”依据,使“以德治天下”“为政以德”成为中国政治的主流。
这种德治观念成为古代民本思想的滥觞,奠定大一统体制的道义基础。
(12分)
示例3:
第三章周秦之变:
从封建到郡县
阐述:
平王东迁后,周天子权威衰微,宗法分封制渐次瓦解,礼乐文明逐渐崩溃。
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诸子百家力图重建统一的政治秩序。
在法家指导下,秦国迅速实现富国强兵,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推广郡县制,实现政治大一统;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实现经济大一统,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实现文字大一统。
到汉武帝时期,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成为统治思想,实现了文化的大一统。
秦汉确定的大一统体制,奠定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
示例4:
第四章唐宋之变:
从豪族到平民
阐述:
汉唐时期,豪族势力兴盛,对大一统国家政权构成巨大挑战。
到隋唐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而不是门第出身为标准选拔人才,士大夫成为瓦解豪族权力格局的重要力量。
到宋代,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在其他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平民社会。
面对社会结构的变动,理学家把儒家伦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重建了儒家社会信仰。
同时理学培养的士绅阶层,在平民社会成为连接国家和个人的中介,通过构建具有平民色彩的民间宗族组织和乡里组织,推动平民社会的再组织。
唐宋时期豪族问题的解决,使大一统体制进一步成熟。
(12分)
示例5:
第五章由元而清:
迈向“大中国”时代
阐述:
中华文明包含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两大区域。
长期以来中国大一统体制的整合主要局限于农耕文明地区,对游牧文明地区的整合程度有限。
辽金元为代表的农牧结合的游牧文明,最终实现了两大文明区域的整合,在空间上大大扩充了中国的版图,中国进入“大中国”时代。
从元到清,中央政府在农耕地区推行行省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度,对边疆地区则设立宣政院、理藩院等机构管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丰富了大一统政治治理体系。
到清朝时期,中华文明成为囊括中原、草原、雪域、西域、海洋等众多文化版块的庞大政治共同体,中国现代的疆域版图基本确定下来。
(12分)
45.(15分)
(1)特点: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奖励扶贫有功人员;临时性救助与系统性扶持相结合(7分)
(2)影响:
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利于国家统治;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彰显儒学社会功能;为后世提供借鉴(8分)
46.(15分)
(1)特点:
总结性、系统性;思想丰富,博大精深;传承孔孟儒学;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7分)
(2)条件:
明清易代,民族矛盾尖锐;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程朱理学僵化。
(8分)
绵阳市高中2019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A13.B14.D15.D16.B17.C18.A19.C20.A21.C22.D23.A
二、问答题
38.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优势;(3分)连接断点、疏通堵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3分)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保持创造活力;(3分)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韧性。
(3分)
39.健全市场竞争规则,完善平台经济市场监管制度;(3分)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3分)着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3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自觉接受监督,增强监管工作的透明度。
(3分)
40.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鼓励创新致富、勤劳致富;(4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4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分)
(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团结和凝聚其他组织和各方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4分)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有利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4分)加强社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人才、技术等支持,有利于改善乡村单一治理主体状况,促进多元共治,推动乡村振兴。
(4分)
(3)答案示例:
助力长者跨越数字鸿沟志愿服务;失独家庭幸福晚年志愿服务;共创文明典范乡村志愿服务。
(每点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