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83830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docx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DOC24页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宁波市教育局

关于印发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甬发改社会〔2007〕5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部门:

报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二月八日

宁波市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在《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框架下,制定本规划。

一、宁波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在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有力推动下,宁波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体制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三大问题,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教育实力显着增强,基本完成了“夯实基础、做大规模”的任务,有效解决了学龄青少年“有书读”的问题。

教育发展各项主要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宁波教育事业“十五”计划》提出的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

“十五”期间,我市相继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一)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显着提高。

1、基础教育实现了从普及9年义务教育到普及15年教育的跨越。

普及了从3年学前教育到高中段教育的15年教育,均衡发展程度逐步提高。

200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22%,净入园率达到95.1%;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和巩固率继续保持在100%和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4.2%。

2、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

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2005年,我市普通高校发展到13所,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达到11.14万人,本专科在校生比例达到46:

5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0%。

硕士点和重点学科建设得到加强。

基本确立了全省高等教育副中心城市的地位。

3、职业教育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层次和规模双重提升的跨越。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一直稳定在1:

1左右,独立设置的中职学校从99所整合到41所。

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得到双重发展,专业结构得到优化,紧缺专业得到开发,与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的结合日益紧密。

4、公民教育实现了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跨越。

加快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基本构建起市、县、镇、村四个层级和学校、行业、社区、网络四大系统组成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青壮年人数达到120万人次左右。

5、民办教育实现了从初创期向成熟期的跨越。

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民办教育成为宁波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许多起点高、规模大、管理规范的民办学校和办学品牌。

2005年,全市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619所,其中,全日制民办中小学133所,在校生总数达到11.9万人。

6、办学方式实现了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跨越。

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远程网络教育扎实推进,优秀教育资源网上共享和高教园区校际资源共享基本实现。

国内外教育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国内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基本建成,国(境)外学生来甬就读人数逐年增加。

(二)教育保障条件明显改善。

1、较好地解决了教育体制单一问题。

大力创新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基本建立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和协调得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内部活力进一步增强。

2、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基础设施条件薄弱问题。

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建设经费40亿元。

全市义务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基本完成,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基本到位,11个县(市)、区全部被评为省教育强县,享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优质资源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70%和75%。

高教园区(南区)基本建成,高等院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3、基本解决了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政府投入逐年增加,财政主渠道作用日益发挥,教育经费筹措机制不断创新,多元投入机制逐步建立。

2005年,全市教育总收入达到82亿元,其中,财经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53亿元。

4、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力量不足问题。

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全市小学和初中教师的高一级学历比例分别达到76.2%和70.9%。

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逐渐形成,高校师资队伍得到了加强,教师管理制度日益健全。

(三)教育发展重点环节逐步加强。

1、素质教育初步落实。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基本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加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职学校“双证”制度全面实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

人才培养体系渐趋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初步建立,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2、农村教育逐步加强。

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改造农村基础相对薄弱学校,全市90%以上的乡镇建成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中心初中、中心成校。

启动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基本形成了种类齐全、覆盖广泛的农民培训体系,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

3、教育公平程度日益提高。

多元化助学帮困体系基本建立,经济欠发达地区九年义务教育“二免一补助”政策每年使3.3万名学生受惠,城区特困、低保家庭子女免费接受12年教育,高校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

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在公办学校就学人数达到67%。

二、“十一五”期间宁波教育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是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宁波教育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变化,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一)宏观发展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社会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入。

我国经济活动参与国际竞争将日趋深入,国际化程度将日益提高。

针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各种社会资源供给仍然不足的状况,国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发展策略,制订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城市发展特征。

“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我市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而要素制约日益严重,急需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急需得到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急需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我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教育的优质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增加教育供给种类,丰富教育供给形式,提高教育供给水平,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宁波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存在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教育发展形势。

当今世界各国对教育高度关注,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空前重视教育事业,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教育事业已进入体制转变、内容更新、模式转换的新时期,教育公平、教育质量受到普遍关注。

我市教育在前一轮发展中规模得以扩大、基础得以稳实,普及水平显着提高,但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服务水平不高、农村教育力量不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教育体系还有薄弱环节,素质教育还未根本突破。

同时,社会对教育的非理性评价倾向未有根本改变,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还不够理想;教育发展仍然受到经费保障能力不强、学校建设用地紧张等因素的制约。

宁波教育必须顺应发展趋势,克服不利影响,正确选择发展策略。

三、“十一五”期间宁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群众利益为重的发展理念,落实优先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的基本战略,统筹协调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充分发挥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两大功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程度。

着力于教育的优先规划、优先建设、优先投入;着力于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协调发展;着力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硬件建设为主向软硬件建设并重转变,从封闭办学模式向开放办学模式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二)奋斗目标。

到2010年,构建起保障能力较强、优质资源丰富、教育质量过硬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构建起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学习服务等功能齐备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全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实现教育优质化、国际化、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市,为适龄儿童青少年“读好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效服务。

教育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教育综合实力位于全省和全国前列,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学前三年至高中段的15年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城乡教育相对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

教育体系形成新的格局。

学前教育规模稳定、管理规范、质量提高,托幼一体化基本形成。

九年义务教育实现标准化、优质化,达到轻负担、高质量,小学和初中的有机衔接得到加强。

高中段教育事业规模继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

高等教育规模适当、层次提升、结构合理、质量提高、服务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鲜明,基本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进一步拓展。

教育开放程度日益提高。

教育服务创造新的业绩。

素质教育取得新的突破,教育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能力日益提高。

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学习服务能力、人才支撑能力和知识贡献能力显着增强。

学习型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素质提高需求和教育消费需求基本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培训得到强化。

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体制和机制。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学校管理活力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激励机制基本建立,民办教育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

全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日益完善。

教育保障能力得到新的提高。

教育公共财政制度基本建立,经费筹措机制更加多元,重点领域经费保障有力,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

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安全性、适用性显着增强,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

师资队伍能力更强、配置更优、待遇更高。

依法治教深入实施,组织领导科学有力。

四、“十一五”期间宁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突破。

增强城乡基础教育综合实力。

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强化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持,把农村基础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着力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水平,整体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加快城镇薄弱中小学改造,加大经费和师资支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采取联合、兼并、共享等多种途径,带动相对薄弱学校提高水平。

按照硬件从实、软件从优原则,提高中小学软件配置标准和使用效益。

统筹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促进幼儿园规范办园、质量办园,启动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程。

2007年,完成全市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2008年,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消除全市中小学中质量安全不达标的宿舍和食堂;2010年,全市累计建成20所省一级重点普通中学,享受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比例超过80%。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事业的突出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继续加强政策调控,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保持在1:

1左右。

构建全覆盖的大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协调发展。

加强市、县(市)区职业教育联动发展,围绕产业特点和生产要求,着力优化专业结构,探索课程改革,突出技能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

以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学校为龙头,积极推动专业特色学校建设,提升中职学校整体水平,努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

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导向机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职业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至2007年,基本完成市本级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市、县成教中心(社区学院)建设。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层次。

适度控制高等教育规模,促进高等教育稳定发展,从质和量上牢固确立全省高等教育三大中心之一地位。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稳定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推进硕士点建设和博士点申报工作。

重点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扶持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特色高校、重点学科、优势专业。

支持若干所综合性高校上水平、上层次,至2010年,力争使宁波大学成为国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成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中外合作办学典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和浙江万里学院成为省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成为特色鲜明、社会知名的本科院校。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占高等教育比例保持在50%左右,建设好一批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建成1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推动1所院校升格为本科高等职业院校。

引进国内知名研究院所、高校来宁波设立研究生院;通过政府投资与市场资金结合,创建宁波研究生园。

优化学校布局结构。

完成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继续实施“高校向南北高教园区集中、高中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学校向中心城镇和建制镇集中,小学向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计划。

进一步完善高教园区南区建设,加快推进高教园区北区建设。

至2007年,全面完成宁波工程学院迁建一期工程。

顺应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整合初中和小学教育资源,在扩大规模效益的同时,兼顾方便学生上学。

编制区域性学前教育总体规划,按照“新建一批、扶持一批、清理一批”的思路,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村规范幼儿园建设,鼓励建设区域性托幼教育中心。

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开发教育信息化资源,完善宁波教育科研网和教育信息资源库,丰富网络教育资源。

引进高质量教育教学海量数据库,建设“远程教学系统”和“微格听课系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高度共享。

基本完成高教园区图书馆、市图书馆、科技园区图书馆共建数字图书馆工作。

全面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稳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示范乡镇和示范学校建设,积极支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

全面启动使用具有城域网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创新管理手段。

整合校园网络资源,加强资源管理,拓展网络功能,提高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利用率。

至2007年,基本完成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和教学管理网络化软件建设。

2010年,实现全市教育网络化。

积极实施网上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进校园工程。

(二)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新突破。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全程关注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重点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素质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构建起大、中、小学分层递进、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横向贯通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建立完善特殊学生立体化帮教体系。

市、县两级建设好一批高规格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辟学生、幼儿校外活动场所,推动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加快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

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程改革全面、协调、持续推进。

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启动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完善与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基础课程、研究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课程实验室,逐步形成课程结构的地方特色。

围绕课程改革,加强教科研工作,强化校本教研,实现由教研部门单兵作战向广大教师集体攻关转变,提升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指导实效。

强化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构建起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完善教育组织体系。

探索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推进、有利于教育质量提高、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组织体系和运行模式。

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学制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试行“五四”学制和“九年一贯制”,逐步实现学制多样化。

坚持因势利导,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

坚持因材施教,推进中小学实施分层教学和教学导师制,鼓励高中段学校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加快建立动态化的教学管理机制。

正确处理学校与外部之间、学校与内部之间的管理关系,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

改进中小学招生考试制度。

制订科学的考试办法,使考试过程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服务。

实行招生政策透明化,招生信息公开化,招生程序规范化。

切实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完善“借读”政策,规范“择校”行为。

改革高中段招生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学生选考自由度,突出综合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素质考查,探索建立学生综合评价与招生录取相结合的机制。

逐步放宽民办中小学校招生政策,鼓励民办中小学在批准的招生范围内依法自主确定招生办法。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树立“减负增效”观念,形成重综合素质、重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质量观,研究落实控制学生学业负担的有效措施,形成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路子,作为评价教师、学校教育业绩的重要依据。

推进教育民主化,打破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避免机械重复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实践性学习,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成长。

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深入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

深化学生评价制度改革,鼓励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利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学生成长、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良好氛围。

构建学校特色。

充分挖掘利用学校优势资源,塑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富有精神内涵的学校文化,积极打造办学品牌。

加快培育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特色,拓展富有个性特征的办学风格,引导和推进特色中小学、特色幼儿园和特色高等院校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社会公认度较高的特色学校。

强化教育科研。

整合充实全市教科研力量,建立覆盖全面、注重实际、宏观微观结合、长期短期衔接的教科研体系,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战略导向功能、决策咨询功能和实践指导功能。

努力推出一批切合实际、水平较高的教科研成果,加大成果推广力度,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效益。

提升广大教师教研、科研能力,提高教研相长的意识和热情。

(三)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新突破。

加快培养应用型人才。

改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和企业发展需求,加快调整高校和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完善实习实训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教学,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吸引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和“订单式”培训,探索建立校企之间人才资源交流机制和校企双导师制。

至2010年,全面建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10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沟通的10大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生产紧密结合的10大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两大实训平台,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

至2010年,全市高校和职业学校培养、培训的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达到30万人。

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推进“创新型学校”建设,建成一批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开放式、创新型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

从经济社会需要出发,着力培育、增强高等院校科研力量,加快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

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展科研攻关,参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发、科技攻关、咨询服务。

建立相关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

深入开展高校、职业学校教师进企业、进社区活动,逐步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兼职锻炼制度。

创新学校科研管理方式,逐步推行课题合同制、课题招标制、跟踪考核制和挂钩扶持制,拓宽产学研经费来源,至2010年,高校纵横向科研经费超过4亿元。

不断拓展教育培训服务。

依托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拓展远程教育,完善成人教育,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文化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络,创建城乡基层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基地,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和培训需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全面实施全员培训计划,面向企业职工、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失业人员、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和中青年被征地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劳动预备教育。

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重点,继续开展农村“燎原计划”和“绿色证书”教育。

实施优秀农民、优秀工人进院校计划,每年各选拔200名农民、工人到高校、职业学校进行专项培训。

每年确定若干个我市紧缺职业(工种)培训项目,开展高、新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中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培训功能,加快引进国内外优质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培训教材,积极打造教育培训和成人教育品牌。

(四)拓宽教育协作途径,实现教育开放的新突破。

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和职业学校与国内外名校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内外着名教育机构来我市合作办学。

强化国际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和教育培训等活动,探索完善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学习的机制。

扩大教育对外服务。

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努力拓展汉语培训市场,提升我市吸纳国外留学生进行留学进修和各种短期培训的能力。

切实做好外籍在甬人员适龄子女教育服务工作,办好2-3所与国际教育接轨、水平较高的国际学校。

扩大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和图书馆资源逐步向社区开放,推动社区基础教育资源与成人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的整合和共享。

五、实现“十一五”宁波教育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强化体制保障。

健全教育管理体制。

完善政府牵头、部门配合、行动高效的教育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全市教育资源统筹力度。

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县、镇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逐步落实各县(市)、区乡镇中小学由县级政府统筹管理的制度。

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部分市直属初中和幼儿园的管理体制调整工作。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导,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完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格局。

制定和贯彻《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建立民办教育经费补贴机制,健全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

规范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和公办改制学校的办学行为,进一步完善学校法人制度,理顺学校产权关系。

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建立适合不同类型教育特点、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评价体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服务评价体系、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教师业绩评价体系,妥善处理社会传统价值取向与教育理性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

改进教育督导方法,坚持督政和督学并举、区域教育水平评估和学校教育教学督导并重,完善面向政府、部门、学校的三级督导体系,建立发展性、动态化的追踪问效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督促、激励功能,有效提升教育工作的实绩、效率和效益。

建立教育强县定期复查制度。

(二)增加教育投入,强化经费保障。

强化政府教育职责。

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健全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经费增长机制和教育资助体系。

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保证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逐年增长,着力解决好农村教育费附加取消后农村教育经费缺口问题。

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投入比重,加大城镇薄弱学校和学校软件建设经费投入,逐步提高生均经费标准。

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支持,建立学前教育经费补助机制。

完善市对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基础教育经费分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