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综合财务管理最全版.docx
《财务知识综合财务管理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综合财务管理最全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知识综合财务管理最全版
(财务知识)综合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第壹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壹、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财务管理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提。
财务管理假设是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根据财务活动的内在规律和理财环境的要求所提出的,具有壹定事实依据的假定或设想。
如持续运营、非持续运营、理财主体、理性理财、有效市场、资金增值假设等。
1、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是指由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方法构成的概念体系。
财务管理内容:
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方法
2、财务管理的通用业务理论:
投资、筹资和分配理论。
3、财务管理的特殊业务理论,如破产清算、企业且购、企业集团、小企业、通货膨胀、国际企业等,都属于特殊业务。
4、其他领域:
财务管理的发展理论、比较理论、教育理论。
二、财务管理环境
(壹)概述
(二)宏观环境
1、经济环境
(1)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通常不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增长或较短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前进的,这种循环叫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企业理财有重要影响。
面对周期性波动,财务人员必须预测经济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财务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务管理水平越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务管理水平也低。
(3)经济体制,是指对有限资源进行配置而制定且执行决策的各种机制。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
(4)具体的经济因素,如通货膨胀率、利息率、外汇汇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完善程度、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对外经贸政策、其他因素。
2、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指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法律因素。
(1)影响企业筹资的各种法律:
X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经济合同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等。
(2)影响企业投资的各种法律:
税法、X公司法、证券交易法、企业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等。
(3)影响企业收益分配的各种法律:
税法、X公司法、证券交易法、企业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等。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
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世界观、理想、信念、道德、习俗以及同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道德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价值观念、劳动态度等。
(三)微观环境
1、企业类型:
独资、合伙、X公司
2、市场环境
要素:
参加市场交易的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数量;参加市场交易的商品的差异程度。
市场:
完全垄断、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
3、采购环境,又称物资来源环境
稳定的和波动的采购环境;价格上涨的和价格下降的采购环境。
4、生产环境,高技术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
三、财务管理假设
(壹)概念
假设(postulates),是人们根据特定环境和已有知识所提出的、具有壹定事实依据的假定或设想,是进壹步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分类
基本假设、派生假设、具体假设
(三)构成
1、理财主体假设,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漫无边际的,而应限制在每壹个经济上和运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
它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
特点:
(1)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2)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运营权和财权;
(3)理财主体壹定是法律实体,但法律实体且不壹定是理财主体。
派生:
自主理财假设,凡是成为理财主体的单位,都有财务管理上的自主权,即能够自主地从事筹资、投资和分配活动。
2、持续运营假设,是假定理财的主体是持续存在且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的。
派生:
理财分期假设,能够把企业持续不断的运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壹定期间,以便分阶段考核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
3、有效市场假设,是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和有效的。
只有在有效市场上,财务管理才能正常进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才能建立。
特点:
(1)当企业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的价格在资金市场上筹集到资金;
(2)当企业有闲置的资金时,能在市场上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
(3)企业理财上的任何成功和失误,都能在资金市场上得到反映。
派生:
市场公平假设,是指理财主体在资金市场筹资和投资等完全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状态。
暗含着另壹假设——即市场是由众多的理财主体在公平竞争中形成的,单壹理财主体,无论其实力多强,都无法控制市场。
有效市场假设是建立财务管理原则,决定筹资方式、投资方式,安排资金结构,确定筹资组合的理论基础。
4、资金增值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企业资金的价值能够不断增加。
派生:
风险和报酬同增假设,是指风险越高,获得的报酬也越高(指取得的增值越大或付出的成本越低)。
暗含着另壹假设——风险可计量假设。
资金增值假设说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意义,风险和报酬同增假设又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能盲目追求资金的增值,因为过高的报酬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5、理性理财假设,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理财人员,因而,他们的理财行为也是理性的。
他们都会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
第壹表现:
理财是有目的的行为,即企业的理财活动都有壹定的目标;
第二表现:
理财人员会在众多方案中选择壹个最佳方案;
第三表现:
当理财人员发现正在执行的方案是错误的方案时,都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便使损失降至最低。
第四表现:
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吸取以往工作的教训,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合理应用新的方法,使得理财行为由不理性变为理性,由理性变得更加理性。
派生:
资金再投资假设,是指企业有了闲置的资金或产生了资金的增值,都会用于再投资。
理性理财行为是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建立财务管理原则,优化财务管理方法的理论前提。
四、财务管理目标
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
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壹般而言,影响财务管理目标的利益集团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标准:
1、必须对企业有投入,即对企业有资金、劳动或服务方面的投入;
2、必须分享企业收益,即从企业取得诸如工资、奖金、利息、股利和税收等各种报酬;
3、必须承担企业风险,即当企业失败时,都会承担壹定损失。
组成:
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职工、政府
目标的选择: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比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科学。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运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和报酬的关系,以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具体包括:
1、强调风险和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
2、创造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
3、关心本企业职工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
4、不断加强和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
5、关系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高投入,不断投入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6、讲求信誉,注意企业形象的宣传;
7、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参和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以便争取出现对自己有利的法规,但壹旦立法颁布实施,不管是否对自己有利,都会严格执行。
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
优点: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额时间,且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联系;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
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要正确权衡报酬增加和风险增加的得和失,努力实现二者之间得最佳平衡,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相对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扩大了考虑问题的范围;
(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注重在企业发展中考虑各方利益关系;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更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情。
第二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壹、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不同时间点上的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
时间价值是扣除风险报酬何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报酬。
例如,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各种债券利率、股票的股利率都能够见作是投资报酬率。
复利终值复利现值
后付年金终值
后付年金现值
先付年金终值
先付年金现值
延期年金现值V=A×PVIFAi,n×PVIFi,m=A×PVIFAi,m+n-A×PVIFAi,m
永续年金现值PVAn=A×PVIFAi,n=[(1+i)n-1]/(1+i)n=A×1/i
二、风险报酬
1、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概率的具体分布是已知的或能够估计的)、不确定性决策(情况不确定概率不清)
2、风险的计量
期望报酬率标准离差标准离差率
3、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
系统性风险,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不可分散风险的程度,通常用β系数来计量;β>1,说明某证券风险大于整个市场的风险,β<1,说明某证券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1)壹个股票的风险由俩部分组成,它们是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2)可分散风险可通过证券组合来消减;
(3)股票的不可分散风险由市场变动所产生,它对所有股票都有影响,不能通过证券组合而消除。
不可分散风险是通过β系数来测量的。
4、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
和单项投资不同,证券组合投资要求补偿的风险只是不可分散风险,而不要求对可分散风险进行补偿。
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是投资者因承担不可分散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
其公式:
风险报酬率(标准离差率),证券投资组合
5、风险和报酬率的关系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必要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证券估价方法—股票价值确定
永久持有的股票每股现值
Di为第i期股利,k为投资者的期望报酬率(即折现率),假设k和股利每期都不变,
股利固定增长估价模式,这壹模型设定预期股利每年以固定百分比增长(增长率为g)
第三章财务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净流量比率(分母流动负债)
注意问题:
指标各有侧重有近期到期长期负债应重视表外因素(借款能力等)
2、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比率(分母都是总资产)
3、企业负担利息和固定费用的能力:
注意问题:
资产总额为净值和盈利能力结合考虑长期租赁担保合同等影响
3、盈利能力:
销售毛利率净利率资产(投资)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
4、资产营运能力:
应收账款(赊销净额)周转率存货(销货成本)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净值)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5、综合财务分析——杜邦分析法(各比率内在联系)
权益报酬率(ROE)=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第四章企业筹资决策
壹、概述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运营活动对资金需求数量的要求,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壹种行为。
原则:
1、分析科研生产运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求量;
2、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取得所需资金;
3、了解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认真选择资金来源;
4、研究各种筹资方式,选择最佳资金结构。
企业筹资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结构理论问题。
1、MM理论
基本假设:
(1)企业的运营风险能够用息税前盈余(EBIT)的标准离差来进行计量,由相同运营风险的企业被划入同类风险级别;
(2)当下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EBIT的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未来收益和收益风险的估计是完全相同的。
这实际上是假设信息是对称的,即企业的经理和壹般投资者获取的信息完全相同。
(3)股票和债券在完善市场上进行交易。
没有交易成本,投资者能够像X公司壹样以相同利率借款;
(4)企业和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即负债利率属于无风险利率。
此外,无论个人或机构借款多少,这壹条件均假定不变。
(5)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壹种永续年金,即企业的EBIT处于零增长状态。
结论:
(1)无X公司所得税情况下:
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影响企业价值,即在上述假设前提下,不存在最优资金结构问题;
(2)有X公司所得税情况下:
由于利息费用在缴纳所得税以前支付,负债具有减税作用,因此利用负债能够增加企业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负债越多越好。
2、权衡理论
既考虑负债带来的利益也考虑由负债带来的各种成本,且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确定资金结构的理论,即权衡理论。
(1)财务拮据成本,财务拮据,是指企业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能及时偿仍到期债务。
(2)代理成本,债权人保护债权的成本+监督成本
公式:
结论: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运营风险小的企业能够较多地利用负债,而运营风险大的企业只能利用较少的负债,因为风险大的企业,出现财务拮据的可能性大,财务拮据的成本较大;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形资产多的企业比无形资产多的企业能更多地利用负债,因为当财务拮据发生时,有形资产能以更合理的价值变现以便于偿仍到期债务;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所得税率较高,利用负债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在高税率的情况下利用负债能够带来较高的减税利益,能负担更多的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
3、不对称信息理论
比较接近现实的假设是企业管理人员比投资者能更多更快地了解企业内部的信息。
二、资金成本
1、概念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
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
壹般在财务管理中,资金成本用相对数表示。
资金成本是企业筹资、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只有当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资金成本时,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才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
2、个别资金成本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4、资金的边际成本
壹个企业进行投资,不能仅仅考虑目前所使用的资金的成本,仍要考虑为投资项目新筹集的资金的成本。
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X公司最优的资金结构;
(2)确定各种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
(3)计算筹资总额分界点;
(4)计算资金的边际成本。
例题:
p686
三、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是指由于固定费用(包括生产运营方面的固定费用和财务方面的固定费用)的存在,当业务量发生比较小的变化时,利润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
由于成本按习性的分类是研究杠杆问题的基础。
(壹)成本按习性的分类
成本习性,是指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1、固定成本
主要有折旧费、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等。
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运营能力成本,是企业为维持壹定的业务量所必须负担的最低成本。
包括折旧费、保险费等。
酌量性固定成本,属于企业运营方针成本,即根据企业运营方针由管理当局确定的壹定时期(通常为壹年)的成本。
包括广告费、研究和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
2、变动成本
主要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3、混合成本(和业务量变动不成比例)
4、总成本习性模型y=a+vx
5、边际贡献和利润的计算
(二)运营杠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销量的增加会降低单位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利润,使EBIT的增长率大于产销量的增长率。
反之,产销量的减少会提高单位固定成本,降低单位利润,使EBIT下降率也大于产销量下降率。
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造成的EBIT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成为运营杠杆或营业杠杆。
除非固定成本是零或者业务量无穷大,否则,EBIT的变动率总是大于边际贡献的变动率,而边际贡献的变动率和产销量变动率相等,因此EBIT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
运营杠杆系数计算如下:
风险:
运营杠杆扩大了市场和生产等不确定因素对利润变动的影响,而且,运营杠杆系数越高,利润变动越激烈,企业运营风险就越大。
壹般说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运营杠杆系数越大,运营风险越大。
DOL将随a的变化成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壹定的情况下,a越高,DOL越大。
而壹般情况下,a比较高的企业,其v会相对较低,而a比较低的企业,其v相对较高,故此a较高的企业同样也存在着较大的运营风险。
为了说明运营杠杆对风险程度的影响,计算EBIT的标准离差:
例题:
P696
(三)财务杠杆
不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通常都是固定不变的。
当EBIT增大时,每1元盈余所应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反之,当EBIT减少时,每1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增加,就会大幅度减少普通股的盈余。
这种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EPS的变动幅度大于EBIT的变动幅度的现象,叫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系数是普通股EPS的变动率相当于EBIT变动率的倍数,其公式:
由于,EPS=(EBIT-I)(1-T)-d,ΔEPS=ΔEBIT(1-T),则,,因此,X公司EBIT较多,增长幅度较大时,适当地利用负债性资金,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可增加每股盈余,使股票价格上涨,增加企业价值。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破产机会或普通股盈余大幅度变动的机会带来的风险。
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就要增加负债,壹旦企业EBIT下降,不足以补偿固定利息支出,企业的EPS下降得更快,甚至会引起企业破产。
例题:
P700、701
财务风险的度量:
(四)联合杠杆
从企业利润产生到利润分配的整个过程来见,既存在固定的生产运营成本,又存在固定的财务成本,使得EPS的变动率远远大于业务量的变动率,这种现象就是联合杠杆。
从之上见出,在DCL的作用下,当企业经济效益好时,EPS会大幅度上升,当企业经济效益差时,EPS会大幅度下降。
企业的DCL越大,EPS的波动幅度越大。
由DCL作用使EPS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联合风险。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DCL越大,联合风险越大,DCL越小,联合风险越小。
四、资金结构
(壹)资金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资金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
资金结构的问题总的来说是负债资金的比率问题,即负债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
意义:
1、壹定程度的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2、负债筹资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3、负债资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最优资金结构是指在壹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
(二)EBIT-EPS分析法
EBIT-EPS分析法实质上使分析资金结构对普通股EPS的影响。
例题:
710
计算EPS无差异点处的EBIT。
求出EBIT。
(三)比较资金成本发
企业在作出筹资决策之前,先拟定若干个备选方案,分别计算各方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且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资金结构的方法。
例题:
P713
(四)因素分析法
基本因素:
1、企业销售的增长情况;
2、企业所有者和管理人员的态度;
3、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影响;
4、行业因素;
5、企业规模;
6、企业财务状况;
7、资产结构;
8、所得税率的高低;
9、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
第五章企业投资决策
壹、概述
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对内投资。
1、企业投资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
2、企业投资是发展生产的必要手段;
3、企业投资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方法。
二、投资决策指标
(壹)现金流量
构成:
1、初始现金流量,包括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其他投资费用、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
2、营业现金流量,每年净现金流量(NCF)=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3、终结现金流量,包括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原有垫支在各种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的收回、停止使用的土地的变价收入等。
(二)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1、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NCF
2、平均报酬率(ARR)=平均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
采用ARR这壹指标时,应事先确定壹个企业要求达到的ARR,或称必要ARR。
在进行投资时,只有高于必要的ARR的方案才能入选。
而在有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中,则选用ARR最高的方案。
(三)贴现现金流量指标——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
1、净现值,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称为NPV。
决策法则:
选正不选负,选大不选小。
缺点:
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
2、内含报酬率(IRR),是使投资项目的NCF=0的贴现率。
IRR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
计算过程:
(1)计算现值系数=投资额/每年NCF;
(2)查现值系数表,在相同的期数内,找出和上述现金系数相邻近的较大和较小的俩个贴现率;
(3)根据上述俩个相邻近的贴现率和已求得的现金系数,采用插值法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IRR。
决策原则:
在只有壹个备选方案的采纳和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IRR大于或等于企业的资本成本或必要的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则拒绝。
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选用IRR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
3、利润指数,
决策规则:
PI>1则采纳,否则拒绝。
多个方案就选PI最大的。
(四)投资决策指标的比较研究
1、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比较;
2、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的比较。
三、风险投资决策
(壹)按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将和特定投资项目有关的风险报酬,加入到资金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中,构成按风险调整的贴现率,且据以进行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成为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方法壹:
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调整贴现率
可分散风险可通过企业的多角化运营而消除,那么,在进行投资时,值得注意的风险只是不可分散风险。
方法二:
按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级来调整贴现率
对影响投资项目风险的各因素进行评分,根据评分来确定风险等级,且根据风险等级来调整贴现率的方法。
方法三:
用风险报酬率模型来调整贴现率
(二)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
由于风险的存在,使得各年的现金流量变得不确定,为此,就需要按风险情况对各年的现金流量进行调整。
这种先按风险调整现金流量,然后进行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成为按风险调整现金流法。
方法:
确定当量法,就是把不确定的各年现金流量,按壹定的系数(通常称为约当系数)折算为大约相当于确定的现金流量的数量,然后,利用无风险贴现率来评价风险投资项目的决策分析方法。
约当系数是肯定的现金流量对和之相当的,不肯定的期望现金流量的比值,通常用d来表示。
在进行评价时,可根据各年现金流量风险的大小,选取不同的约当系数,当现金流量为确定时,可取d=1.00,当现金流量的风险很小时,可取1.00>d≥0.80,当风险壹般时,可取0.80>d≥0.40,当风险很大时,可取0.40>d≥0。
第六章企业分配决策
壹、概述
企业分配,就是根据企业所有权的归属及各权益者占有的比例,对企业生产成果进行划分,是壹种利用财务手段确保生产成果的合理归属和正确分配的管理过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分配原则:
1、发展优先原则;
2、注重效率原则;
3、制度约束原则。
壹般程序:
1、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2、税后利润分配
二、股利分配
(壹)股利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
在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企业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