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第六次.docx
《课题研究第六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第六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研究第六次
课题研究(第六次)
————————————————————————————————作者:
———————————————————————————————— 日期:
习作素材训练方法:
第六阶段研究过程及成果
仁德二小课题研究组,在学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10月8日至12月30日,按“人”、“事”、“物”、“景”分为4个组,经过上课实践,后来集中讨论,充分研究,精心论证,得出了4个研究组第六阶段观察指导习作,的好词佳句和8位教师习作指导教案如下:
指导学生写人物外貌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 刘艳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课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王洪辉
写事方法的观察指导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何芳
首先,要用心认真回忆,选好材料。
生活向个万花筒,生活中的事也是五光十色的。
是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写呢?
那可不一定,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最好是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来写。
这样的事虽然小,但写起来会觉得有话可说,能把事情交代清楚,也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其次,要整理事件的脉络。
材料选好后,想想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怎样发生的,有那些当事人,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然后像讲故事一样把事情说一说。
说的时候,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最后,还要发挥看、听、想的知觉器官把这件事的经过说清楚。
也就是这件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一定要展开来写,写出事情的真实面目,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围绕习作开头的中心句写清一段话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 何芳
教学目标:
1、习作一开头,直接表露自己对所写事的中心思想.
2、能围绕开头的中心句通顺连贯地阐述或表达中心内容.
3、能按要求清楚明白的写通一段话。
教学重点:
审清习作要求,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
教学难点:
能围绕开头的中心句通顺连贯地阐述或表达中心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审清习作要求。
1、寒假到了,看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度过有意义的寒假.?
2、你认为还有哪些有意义的事?
二、看图说话
1、看着这些图,用一句话说清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结合插图再想想寒假里你还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
(1)同桌交流
(2)小组交流
(3)在班上指名交流,进行点评
三、确定习作内容,交流。
1、寒假即将来临,你打算怎样过好寒假?
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交流。
2、以“寒假即将来临,我打算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为中心句说一说。
3、写一写
围绕开头的中心句通顺连贯地阐述或表达中心内容,能按要求清楚明白的写通一段话。
教学反思:
很多人认为,作文的起始阶段是在小学三年级,其实不然。
在低年级,虽然说以识字教学为主,写作的要求也只是“写话”,并没有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或者一个短篇来完成一篇习作,但这并不代表在低年级我们就可以忽视书面的习作训练。
有一部分老师认为低年级没有作文任务,低年级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所以抓抓识字就行了。
这些认识是较片面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因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注意培养。
作文教学的实践证明, “说”有助于“写”,经常性的口语训练能锻炼学生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能力。
作文教学应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训练两个部分。
写和说都是表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重书面,轻口头”的观念,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果没有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开始,就不可能过渡到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的地步。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字词较少,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但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却十分活泼,较少有拘束感,他们的好奇心,表现欲都很强。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使学生先学会说,然后会写。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在说话的基础上练习写话,为将来中年级的命题作文打下基础。
因此,教师在学生写作实践过程中,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遵循“从说到写”的学习规律,每一节课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把作文教学同字词句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作文教学可以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入手,由原来的句开始,从句到段,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明白、写具体、写生动。
说、写不应分家,由说到写,说说写写,有计划地进行训练,教师不要在学生开始习作的最初阶段,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写出一整篇完美的文章。
因此,本节课 训练学生:
文章一下笔就直奔中心。
使学生达到围绕开头的中心句通顺连贯地阐述或表达中心内容.,能按要求清楚明白的写通一段话的习作水平。
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学生习作谋篇布局教学计划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 王洪辉
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
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低年级学生的已知和实际语文能力出发。
而读写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读写结合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叶圣陶说: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举措,我想在低年级进行了语文读写结合的尝试,为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为中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句子训练
二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具有特殊结构的典型句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无需了解这些句子间存在的结构特点,但作为老师可以意识地进行渗透。
选取课文中典型句段,如总分结构、排比句式、比喻句等,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句式,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通过仿写,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写作方法。
二、续编小故事
结合教材进行故事续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三、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手去摸,用心去感悟,将自己的体验写下来。
童 话故 事续编——《狐狸和乌鸦》续编故事
仁德二小 王洪辉
教学预设目标:
(一)智力技能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延伸《狐狸和乌鸦》故事的内容,设计出各种不同的结局,以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语言训练方面1、口述故事时能根据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语气。
2、在讲述时能注意克服代词重复、指代不明等语病。
3、能把故事续编部分用通顺、连贯、前后一致的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三)思想教育方面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积极动脑筋,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用智慧战胜敌人。
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教学流程:
一、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熟悉《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并能口述这个故事。
二、指导学生产生和表达思想内容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课前温热,了解故事 1、谁能把《狐狸和乌鸦》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课件动画播放《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主要让学生感知讲故事的技巧:
不同的角色使用不同的语气,要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
(二)启发谈话,续编故事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从哪里看出来?
2、乌鸦通过这件事以后会接受什么教训?
3、小结:
狐狸把乌鸦叼的一片肉骗走了,有可能它把肉全吃了;有可能它吃到一半时碰到了什么情况;也有可能它还没有来得及吃突然发生了什么事。
4、导明方向:
今天,我们又要学会一个新本领,就是为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增加新的情节。
请大家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把这个故事往下编。
(1)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然后请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故事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2)集体反馈交流,教师随机板书不再上当 请求援助把肉骗回 想法报复忠告同伴5、以小组自发合作的形式编拟故事6、以小组代表交流所编故事,并进行集体评讲7、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样本领,为一个大家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延伸情节,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教育意义。
(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编述中的优缺点进行讲评)
三、布置作业,延伸课外请小朋友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注意语句通顺、连贯,上下文要一致,厉害的小朋友还可以用上一些好词好句。
生活中的发现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 马磊达
动物习作研究背景
布局谋篇教案——开头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 孙颁琼
【教学要求】:
1.选取自己喜欢的小鸡,学会用用不同的方法给描写小鸡的作文开头。
2、表达要正确,清楚。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小鸡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会用不同的方法给描写小鸡的作文开头。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小鸡进行详细观察,并记下小鸡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习作话题
在上二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中,我们认识了那只可爱的小鸡,看,老师今天把它请来了。
仔细瞧一瞧,它哪些地方长得最可爱。
二、观察想象,自由表达
1、看一看,小鸡哪些地方最可爱
出示一只活蹦乱跳小鸡,让同学们自由说出小鸡最可爱的地方,教师相机引导。
2、现在,我们一起动脑给这篇描写小鸡的作文用不同方法来开头要怎么开呢?
(1)直接开头法
生1:
上学期,我们班丁文金同学带来了一只小鸡……
(2)用声音开头。
生2:
喔喔……一只可爱的小鸡跑进我们的教室。
(3)联想开头法。
生3:
每次放学回家,看到可爱的小鸡,我就想起了我的妈妈抱小鸡的事……
(4)用谜语开头。
生4:
“芙蓉冠,头上戴,锦衣不用剪刀裁,果然是个英雄汉,一唱千户万门开”请同学们猜一猜。
(5)用经典句子开头。
生5:
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要数漂亮我第一……
三、观察思考 尝试写作。
课后反思:
本节课,老师从描写小鸡的开头进行了指导,这些只是供同学们学习和借鉴。
更多的还有待于在今后作文训练和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进一步去尝试和摸索。
这里,老师只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写文章是不是真的这么难呢?
不是,只是他们没有学会写文章的方法。
如果你手里有一把万能钥匙,就不怕打不开门。
如果你掌握了写文章的方法,就不怕写不出文章。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
”有的同学写作文,到了半节课,还在咬笔头,开不了头。
现在我把众多的作文开头法归纳出简单易记易用的五类作文开头法,学生写起作文也就游刃有余。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 孙颁琼
作文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理清思路、引出下文、凸现文章的中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开头要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开头的方法很多,常见有: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这是写作文时最常用的方法,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如《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课的开头:
“祖国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一群岛屿,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这种开头有利于紧扣题意,突出中心。
二、提出问题,吸引读者
作文一开头就提出一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吸引读者读下去,而问题的答案正是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
”文章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写的。
三、描写景物,引出人物
文章的开头先描写景物,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如课文《桥》的开头: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为课文后面讲到桥塌了,老汉和他的儿子被洪水吞没埋下了伏笔。
四、说明情况,介绍背景
根据文章的内容需要,除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外,还介绍事情发生前的形及相关的情况,如:
《火烧赤壁》的开头。
五、采用倒叙,设立悬念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令读者感兴趣的结果,然后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这种开头文章曲折生动,扣人心弦,例如:
《小木船》:
“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
”
六、借助故事,引出下文
用一个故事或者传说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新型玻璃》的开头,落笔紧扣中心,使读者对作者的写作目的先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而作文开头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引用法,回忆联想法,对比法,对话开头法,叫声引入法等,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要行选用不同的开头方法,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不同的开头方法。
你看,同样一篇文章就有不同的开篇方法。
因此,一篇文章怎样开头,采用哪种方法,一定要从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出发,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做到新颖明快,言简意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只要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联系实际,勤于练习,就能写好开头,为写好全文打下基础。
写景作文教学随感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 秦余芬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
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
一、立足于观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和动机,精心选择观察对象,创设观察情境,让学生满怀着兴致来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想一想,说一说,最后再写一写。
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许多富有情趣的观察活动。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走一走,看一看;走出校门,到生活里找一找春夏秋冬的足迹;下雪了,落大雨了,起大雾了,天冷了、热了,云儿飘飘,风儿萧萧,抓住每一个随时降临的时机,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观察,而后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
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空间方位) ,也可以是变换的(移步换景)。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二、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
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三、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
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
1.空间方位顺序。
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 .时间顺序。
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午晚 )。
3.地点转换顺序。
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四、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五、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
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六、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
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
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
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是:
(1)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
“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
”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
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
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
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
恐怕他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
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
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2)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
“动”与“静”是一对冤家。
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
一次,“静”对“动”说,:
“你怎么老跟着我?
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
”“动”回答:
“那怎么行!
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
”“静”不服气地说:
“你举例说说。
” ]“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 ’山更幽‘呢?
还有……“”得了,得了!
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
“”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
这个故事说明:
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在习作教学时,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而改变观察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观察的一般规律,以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为主,一般是从整体到局部,抓顺序、抓特点、抓联系,纵横结合,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用多种感官仔细、充分地观察,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而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照实写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色。
教学反思:
通过课题研究一步一步地指导观察、词句组织、文章布局、课堂习作、作文评改等一系列的作文教学步骤,带给我很大的启发。
写景作文的景和物是丰富多采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
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
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
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作文布局谋篇教案(秦余芬)
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寻甸县仁德镇第二小学秦余芬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清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写作思路;
2、结合课堂作文的讲授,使学生能从感性上理解相关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
3、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几种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结合课堂作文,使学生能理解所讲的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讲授、训练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
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
古人说的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就含有这个意思。
这里我们以《秋天的校园》为题来学习几种比较好掌握的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方法。
二、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
写事,清清楚楚、简明扼要地交代人、地、时和一件什么事,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参加一次什么活动。
写人,就介绍什么人,与自己是什么关系;状物写景,就直接了当地写什么物,什么时间,什么景。
(让学生说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参加一次什么活动;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
)
2、提出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兴趣,然后再娓娓道来。
(师提示:
想知道秋天的仁德小是什么样子的吗?
那就请你跟我来游览一下秋姑娘吹了仙气的校园吧。
)(学生展开想象)
3、倒叙。
先交代事情的结局,再写事情的起因、发展。
(学生展开想象)
4、渲染气氛。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让人一见这情势、这氛围,就会猜想将要出场的人物、将会发生的事情。
(秋色满园是仁德二小的一个特点。
让我们走进美丽的仁德二小去尽情欣赏它美丽的秋景去。
)(学生展开想象)
5、描写环境。
环境是人物的舞台,是事情发生的背景,开头写好环境会令人宛如身临其境。
(五彩缤纷、热闹非凡是仁德二小秋天的最大特点。
)(学生展开想象)
6、说明情况。
这样开头会让读者对下面发生的事情,出现的人物、景色,心中有个准备,便于更好地了解你写的内容。
(秋天到了,秋姑娘轻轻吹了一口气,把我们的仁德二小吹德五彩缤纷))(学生展开想象)
过度:
俗话说"编织箩筐,全在收口"。
文章也是这样,有了引人的开头,充实的主体,还要有精彩的结尾,才能给人完美的印象。
三、记叙文的结尾方法
结尾没有固定的公式。
一篇文章如何结尾,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内容、结构和体裁决定。
常用的结尾有以下几种:
教学方式:
教师提出理论,学生回顾已学课文方法,联系作文《秋天的校园》加以讨论。
1、水到渠成,自然结尾
作文记叙完毕,文章也就结尾,不要再额外添加小尾巴。
这样让人感觉到自然、利落。
2、收尾呼应式结尾
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
这样的结尾在文章结束时自然而然地呼应了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完整紧凑。
3、借景抒情式结尾
作者受到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感染,结尾由衷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这种抒情式结尾,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4、议论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一般用来总结全文,升华文章的主题,即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
5、联想象征式结尾
结尾要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这种文章的结尾对于文章的主旨不是明白的"点"出,而是要隐藏在背后,让读者透过字里行间自己去联想,去体会。
四、总结
好的文章开头和结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使文章熠熠生辉。
五、作业
收集经典的文章开头和结尾。
板书设计: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结尾:
1、开门见山。
1、水到渠成,自然结尾
2、提出问题 2、收尾呼应式结尾
3、倒叙。
3、借景抒情式结尾
4、渲染气氛。
4、议论式结尾
5、描写环境。
5、联想象征式结尾
6、说明情况。
雷永刚老师整理 2009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