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2331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docx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藏戏》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作家:

 

马晨明

 

(1977——),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金融时报》记者。

 

文章写作背景:

 

援藏两年,写下《西藏采访笔记》一书。

 

相关背景资料:

(来自人教社)

 

1、唐东杰布(1385~1464)

 

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

藏民历来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东杰布幼时家境贫穷,牧羊为生。

成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后削发为僧,僧名尊珠桑布。

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思,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誉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唐东杰布亲身感受到西藏地域辽阔、山高水险,交通极不发达,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

于是,他不畏辛劳,跋山涉水,广泛地向民众讲明了搭桥的意图,赢得了许许多多的人信赖和政府官员的支持。

终于于1430年在雅鲁藏布江上首次建成曲水铁索桥。

 

以后,唐东杰布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修桥造船补路,邀请了山南琼结县白纳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组成了歌舞演唱队,他亲自教授她们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把自己设计的各种款式不同的服装,装扮在这些美丽的姑娘身上,随处表演。

演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专用资金,调集了设计师和冶炼工匠以及大量民工,因地制宜,连年施工。

在他一生中,共建筑了58座铁索桥。

人们亲切地赞誉他为“铁桥活佛”。

 

唐东杰布在募集资金、解除众百姓交通不便之苦的过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舞蹈向藏剧的过渡。

他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使过去那种单一的跳神舞逐渐地戏剧化,表现手段也不断加强,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

因此,藏族人民把唐东杰布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464年,唐东杰布逝世,享年79岁。

唐东杰布一生为西藏交通的开拓,为藏戏的创立、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人们用各种形式歌颂他,纪念他。

至今在许多藏戏演出场地,看戏的观众首先要在唐东杰布的像前敬献哈达,以示谢恩;在唐东杰布的故乡,甚至还保留着一种传统仪式,每逢大家观看藏戏表演时,都要带一些青油和羊毛,将这些礼物送给戏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铁索上,以保存好唐东杰布所建的(早不复存在的)铁索桥上,使其不锈,永存于世。

另外,在西藏的一些寺庙里,也常可看见供着一位白须白眉、神态安详、和蔼可亲、手持八节铁索的唐东杰布画像或塑像。

 

2、关于藏戏:

 

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戏在历史上多伴随节庆、庙会、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动,主要在拉萨、日喀则、山南和康区的集镇、乡村或庄园演出,其形式和风格带有强烈鲜明的藏民族特点和浓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作为一种广场艺术形式,贴近观众、易于被接受,是藏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

藏剧传统剧目共有十三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等剧目,多含有佛教内容。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

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得水泄不通。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3、其他地方戏曲:

 

安徽的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源于黄梅采茶调。

清乾隆五十年(1785)左右,在安徽、湖北、江西毗邻农村流行采茶歌(亦称采茶调),因民间社会交往,流传于安庆地区,与多种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民间小戏。

辛亥革命后,黄梅戏在京剧鼻祖程长庚故里、素享“戏曲之乡”美名的安庆府怀宁县一带植根,汲收了京剧、徽调的营养,受到当地风土、人情、语言的影响,使她得到了丰富和升华。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安徽省境内,由政府组建了省、专区、市、县专业黄梅戏剧团,保护、启用和培养了一批文艺人才,黄梅戏即成为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

 

已故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一代名优,领衔黄梅戏剧坛以后,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黄梅调《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演出,轰动了整个台湾;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具风格”。

尤其是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等优秀剧目拍成电影后,影响遍及全国,先后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组建了五十多个专业黄梅戏剧团。

当今,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轻歌曼舞、赏心悦目的黄梅戏是地道的来自民间的艺术。

她的表演质朴细腻,真实活泼;她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她的曲调优美流畅,明快抒情。

加以道白多用安庆官话,地方生活气息浓郁,更显黄梅戏特色。

 

河南的豫剧: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清代末年,它已遍布河南全省。

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分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艺术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豫剧音乐丰富多彩,唱腔属板腔体。

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

 

豫剧传统剧目有近千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红色娘子军》等。

 

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

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浙江的越剧:

 

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地区嵊县一带(古越国所在地)的农村。

它是以嵊县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落地唱书”为基础,并在余姚鹦歌(秧歌)和湖州滩簧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

最初称为“小歌班”,多是农村艺人在农闲之际业余组合唱戏,后逐渐组成职业“小歌班”,并于1916年进入上海,吸收绍剧、京剧所长,在茶楼以“绍兴文戏”之名演出,演员多以女艺人为主,有的戏班全由女演员组成。

1938年,绍兴文戏改称越剧。

 

越剧的曲调清悠婉转,优美动听,长于抒情。

表演比较真切细腻。

越剧有不少优秀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柳毅传书》《祥林嫂》《西厢记》《琵琶记》《孔雀东南飞》等。

著名演员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兰、尹桂芳、王文娟、张桂凤、茅威涛等。

 

四川的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剧中的一个古老剧种,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见乐闻的民族民间艺术。

 

川剧融昆腔、空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声腔为一体,其中高腔的帮打、唱最具地方特色。

川剧的行当总的方面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类。

川戏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川剧剧目丰富,搜集的剧目近两千出。

已记录的剧本约有一千本,尤以清新优美的文学性见长。

较优秀的剧目有《琵琶记》《柳荫记》《文成公主》《水漫金山》《滚灯》《变脸》等。

川剧表演艺术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运用大量的艺术夸张手法,表演生动细腻,别致传神,诙谐风趣,舞台形象典雅、优美、传神,生活气息浓郁。

神奇绝妙的变脸、吐火、踢慧眼等特技令人赞叹。

“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这一句形容和要求川剧表演的话,在川剧演员中代代相传。

川剧是巴蜀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