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合社农超对接市场建设方案大学论文.docx
《作合社农超对接市场建设方案大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合社农超对接市场建设方案大学论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合社农超对接市场建设方案大学论文
某某专业合作社
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承建单位简介
某某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许昌市某某县某某某乡尚庄村,成立于2006年12月,2008年4月在某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是一家以果蔬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生产销售反季节西瓜和辣椒。
合作社现有社员55人(户),资产总额116.17万元,其中:
塑料大棚和农业耕种机械等固定资产84.67万元,流动资金31.5万元。
注册资本:
4.5万元;法人代表:
某某某。
某某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指导与帮助下,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推动现代设施瓜菜种植技术推广,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宗旨,积极按照“平等、自愿、互利”的方针,不断壮大社员队伍,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则,紧紧围绕瓜菜市场需求,突出设施西瓜种植上市早的特点,在搞好设施瓜菜生产销售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完善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在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点体现在:
1、社员队伍不断壮大,组织机构日益健全。
2006年合作社成立时,只有社员5人,经过几年的发展,现有社员55人,是开始人数的11倍,使社员队伍初具规模。
同时,根据管理需要,合作社购置了必要的办公机具,设立了8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设置了办公室、财务部、技术部、销售部等内部机构,从社员中选拔7名文化程度高、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同志兼职,组成了合作社日常管理机构。
并根据其个人特点特长,担当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为搞好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合作社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在章程的基础上,先后建立健全了《领导岗位负责制》、《财务管理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利润分配奖励办法》、《社员守则》、《社员行为规范》。
同时,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实现了决策民主化、社务透明化、财务管理公开化、利益分配合理化。
克服了“生意好做,伙计难搁”传统陋习和思维,使合作社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全体社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图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品牌形象悄起,销售网络初步形成。
生产经营中,合作社实施品牌战略,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组织社员进行无公害瓜菜的标准化生产,并突出设施瓜菜反季节特点,使合作社生产的西瓜以“形好皮薄、个大味甜、上市超前”等特点闻名河南。
“盛夏开封无子西瓜,晚春襄县反季西瓜”成为周边地区城乡居民喜爱的瓜果,吸引了郑州、许昌、平顶山、漯河、南阳等省内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个体水果店纷纷前来定购西瓜的局面,同时与许昌胖东来、一峰和平顶山九头崖等连锁超市和近百个水果经营商贩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销售渠道,销售网络初步形成。
4、设施瓜菜种植技术得到快速推广,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某某县某某某乡尚庄村地处偏辟,全村共有人口956人,耕地面积1056亩,2001年前全村人均收入只有760元,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2002年,村党支部书记某某某进行设施栽培西瓜成功后,于2006年8月发起成立了“某某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致力于设施瓜菜的技术推广。
在合作社和社员的带动示范下,尚庄村设施瓜菜种植面积不断发展,由当初的13户45亩发展到现在的180户8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村民收入靠种植瓜菜得到大幅提高。
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85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与此同时,合作社经济效益也不断增长,社员收入大幅提高。
2009年,合作社采用从社员中收购产品再向外销售的办法,全年实现经营收入1932021元,获得可分配盈余83553.19元并进行了盈余分配。
具体分配方案是: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5848元,社员第二次返利77000元,未分配利润705.19元。
2009年,合作社采用从社员中收购产品再向外销售的办法,全年实现经营收入1932021元,获得可分配盈余83553.19元并进行了盈余分配。
具体分配方案是: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5848元,社员第二次返利77000元,未分配利润705.19元。
某某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崛起和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昌市委市政府和某某县委县政府的多位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合作社调研指导工作,对合作社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某某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先后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专业合作社”和“许昌市模范合作社”。
合作社发起成立人、法人代表某某某同志也先后获得“许昌市农村小康建设功臣”、“许昌市第五届人大代表”、“省级农民致富能手”、“许昌市创业再就业先进工作者”、“许昌市创业之星”、“河南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许昌市创业名星”等荣誉称号。
1、主业发展情况
某某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产业为设施瓜菜种植及销售,主要产品是西瓜和辣椒。
其生产植模式为:
早春在大棚内栽种优良品种西瓜,西瓜于每年“五一”前后开始采摘上市,二茬瓜六月底采收结束,八月中旬在大棚内栽种辣椒,辣椒十一月底结束。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合作社所在的尚庄村村民,特别是合作社的社员对这项目生产技术已经熟练掌握。
目前,55名合作社成员共发展瓜菜403亩。
其中:
塑料大棚种植面积192亩,露地种植面积211亩。
2009年,合作社成员的西瓜辣椒生产总量为209.6万公斤,其中:
西瓜129万公斤,辣椒80.6万公斤。
2009年,合作社采用从社员中收购产品再向外销售的办法,全年实现经营收入1932021元,获得可分配盈余83553.19元并进行了盈余分配。
具体分配方案是: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5848元,社员第二次返利77000元,未分配利润705.19元。
1.2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某某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试点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某某县某某某乡尚庄村
1.3建设规模
占地面积:
平方米。
土地来源;租赁。
产品方案:
年交易、加工西瓜、辣椒万公斤。
其中:
西瓜万公斤,辣椒万公斤。
1.4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技术、设备方案
1.4.1产品质量标准
符合GB/T5009.12、GB/T5009.15、GB/T5009.33、GB/T5009.38、GB/T14973、GB/T17331。
1.4.2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
交易大厅1200平方米、分拣车间120平方米、包装车间200平方米。
钢骨架、彩瓦结构。
办公室、农药检测室200平方米。
砖混凝土结构,二层。
大门、围墙、供排水、地面硬化等其他土建附助工程。
主要设备包括:
配送运输车两台、大型电子衡两个(其中:
10T一个,30T一个)、配电线路米。
1.4.3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周期1年,从2011年8月开始至2012年4月建设完成。
1.5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74.86万元。
其中:
建设投资357.74万元,占总投资的95%;铺底流动资金17.12万元,占总投资的5%。
资金来源方面,拟申请财政补贴资金168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资金120万元,地方配套财政资金48万元),占总投资的45%,其余206.86万元资金以公司未分配利润解决,占总投资的55%。
1.6项目效益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万元,经营收入万元,利润100.25万元。
项目投资利润率%,财务内部收益率17.75%,财务净现值207.9万元、投资回收期6.02年。
社会效益:
冷藏业是连接上游加工和下游流通业的纽带。
本项目实施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已与项目区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公司负责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瓜菜。
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大力开展“订单农业”,直接带动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面积18000余亩,亩效益达到10000多元,与种植普通瓜菜相比,每年亩效益提高水平在2000元左右,增加项目区农户收入360多万元。
同时,目能够安排城镇下岗职工、农村劳动力48人,能够增加城镇下岗职工、农民工收入。
1.7项目可研编写依据
(1)《关于转发<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豫商建[2010]94号);
(2)《某某县农业产业规划》;
(3)《食品卫生规范》;
(4)《某某县十二五规划》;
(5)建设部、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6)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设计规范;
(7)项目单位采集、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和技术资料。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与积极意义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超级市场因商品齐全、挑选方便等优点受到了城乡居民的欢迎。
有调查显示,我国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由“十一五”初期的15%提高到20%,大中型超市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比重达30%。
但是,在当前农业生产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销售两端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对农户而言,其农业生产、特别是果蔬生产,时常存在着“靠天吃饭”的格局,存在着今年某农产品贵,明年大家就抢着种,便出现价格便宜、产品“卖难”现象。
于是,农民辛辛苦苦,却时常增产不增收。
对超市销售终端来说,按照一般流程,农产品从农民到批发商、供应商,最后到超市物流采购,通常需要经过4个以上环节,最后成本至少上升15%~20%。
同时,超市从供应商手上拿货,抽检也无法完全保证食品安全。
如何保证果蔬质量安全、降低市场价格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超对接”通过超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种植销售合同、农产品直采直销的模式,能够将连锁超市采购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5%左右,使这部分原先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直接转移到农民和消费者身上。
使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价格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通过“农超对接”,整合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两端的资源,使农产品有了质量标准、数量标准,使农产品生产者的种植生产有了计划性,能够摆脱“望天吃饭”的格局。
也使超市获得了稳定的农产品供应来源,质量有了保证。
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控制果蔬市场价格、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大积极作用。
正因为如此,国家商务部正大力积极推广和发展“农超对接”这种生产销售模式。
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2项目建设是合作社生产经营的迫切需要
某某专业合作社是专业从事西瓜、辣椒种植生产的农民专业经济组织。
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合作社成员共发展瓜菜403亩。
其中:
塑料大棚种植面积192亩,露地种植面积211亩,成为河南省有名的瓜菜种植生产基地。
目前,该基地无公害瓜菜已经通过有关机构认证并在国家工商管理局注册了“绿之州”商标。
但是,众所周知,无公害瓜菜的生产不仅对农药、化肥等生产投入物和种植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对包装、运输、销售环节也有严格的标准。
这不仅有技术要求,更需要一定的技术装备来完成。
由于合作社经济基础薄弱,还没有按照无公害果蔬生产要求对采摘后的果蔬统一规范包装、运输,如产品分级车间、包装车间、运输车辆等基础设施。
合作社和当地生产瓜菜收购、交易完全在田间地头进行,还没有统一市场,给瓜菜销售带来许多不便和问题。
所以,项目建设是合作社生产经营的迫切需要。
2.3项目建设能够实现瓜菜统一包装,打造农产品质量品牌,大幅提高合作社和成员的经济收入
项目建设通过加强瓜菜采摘后包装、运输、检测等基础生产经营设施的建设,使合作社有条件对其生产的瓜菜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检测、进行分级、包装并张贴自有注册“绿之州”商标,实现实现瓜菜统一包装,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瓜菜质量品牌,提高经济附加值,大幅提高合作社和社员的收入,保护合作社成员进行无公害瓜菜种植生产的积极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安全食品。
2.4项目建设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增加收入将产生积极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项目建设,更有利于合作社在强化同已有合作关系的超市的供销关系,同更多的超市建立业务关系,通过“农超对接”,真正实现“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项目建设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必然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在“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这种新兴的农村生产组织和发展方面提供有益的经验,成立和出现更多的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西瓜种植面积400亩,亩产4500公斤,其中:
第一茬3500公斤,辣椒2500公斤,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3.1项目选扯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某某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属许昌市。
现辖16个乡(镇),435个行政村,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82万亩,人口78万。
(1)地形地貌
某某县位于中原腹地,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位于东经113°22’-113°45’,北纬33°42’-34°02’。
境内西南部多低山丘陵。
西北部为岗丘地,中东部为平原。
主要山川有首山、伏牛山脉。
(2)气候
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在14.3-14.6℃之间,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150-2391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21千卡/cm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以上的农耕期314天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日数为218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671.1-736.0mm之间,无霜期为217.5天。
(3)水资源
某某县境内水资源也很充沛,较大河流有两条,即北汝河和颍河,还有14条季节性河流,地表水年过境量达11.5亿立方米;地下水蕴藏丰富,浅层地下水资源为1.4亿立方米,居豫南各县(市)之首。
(4)土壤条件
项目区内属褐土地带,pH值在6.5—7之间,各种微量元素含量高而丰富。
土壤肥力多为:
富钾、缺氮、极缺磷。
土壤代换量较高,有机质含量1.52%,含N0.08%,含P0.05%,速效磷含量6ppm,速效钾含量167ppm,养分含量中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基地土壤中各单因子污染质数低于1,经计算综合污染指数为0.38,达清洁水平。
3.2.2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1)政策环境
某某县是许昌市确立的果蔬种植区。
许昌市委市政府、某某县委县政府长期重视种植业生产,一直把发展瓜菜产业作为富民兴县的主要措施来抓,制订发展规划,推广技术,完善服务体系,积极促进瓜菜生产发展。
把以发展无公害果蔬、冷藏保鲜和鼓励、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列入了全县十二五规划。
因此,项目建设必然能够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尽可能为项目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2)资源条件
某某县是瓜菜生产大县,瓜菜种植面积37万亩,产值15亿元。
随着瓜菜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全县20万亩无公害瓜菜园区和10公里绿色瓜菜长廊、5000亩有机瓜菜生产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建成,瓜菜产量大幅增长,优质无公害瓜菜比例继续增大。
项目原材料来源有保证。
项目区位置优越,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较好,农户市场经济意识和科技致富意识较浓,这些对项目建设都十分有利。
(3)科技支撑条件
多年来,某某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全体成员在大棚西瓜、辣椒栽培管理、西瓜嫁接育苗、西瓜、辣椒病虫防治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近一半以上的合作社成员均获得了“绿色证书”,成为名符其实的科技带头人。
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同时河南农学院、河南省瓜菜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并保持着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因此,完全能够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2.3基础设施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某某县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优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境内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东接京广,北通陇海,西连焦枝。
G311线、S329线、豫20线、S103线等国道、省道呈“米”字形交汇县城。
全县已经实现了柏油、水泥路面“村村通”。
因此,项目建设具有便利交通条件。
(2)电力能源条件:
电力资源充沛,某某县拥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7座。
全县农村电网改造已经全面完成,同时,项目用电量不大,项目区就有农村供电高压线路经过,只需要很短线路、架设一台小功率变压器就可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因此,项目生产所需供电有保证。
(3)基础设备:
项目区位于全县瓜菜集中种植区的中心地带,附近30多个行政村均为瓜菜种植专业村,瓜菜常年种植面积37万亩以上,原材料供应有充足保证。
项目承担单位有多年的瓜菜冷藏保鲜经验,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4)通信
全县通讯网络与全国联网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网通、电信、铁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五家通信、互联网络遍及城乡,实现全县信号无盲区,为及时收集、发布瓜菜信息带来了方便。
第四章瓜菜市场预测与营销策略
4.1西瓜辣椒市场前景分析
4.1.1西瓜市场前景分析
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消署佳品,西瓜汁多味甜,有多种营养成分和人体需要的化学和物质。
西瓜果肉中有糖分约占全部干物质的90%,一般含糖量在10%——15%之间。
500克西瓜果肉中所含有的蛋白质和糖相当于56克小麦产生的热量,可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西瓜中所含的纤维素,可以帮助消化,保持胃的消化功能正常。
西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日用本草》、《饮膳正变》等古代医学典籍,均有西瓜入药的记载。
西瓜可治酷热中署、署热不尿、热病伤津、心热烦躁、风火牙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肾虚浮肿以及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素有天然“白虎汤”之称。
因此,西瓜历来是人们喜爱的瓜果之一。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瓜由季节性消费品,逐渐成为城乡居民周年需要的不可缺少的生活消费品。
正因为如此,西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但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在“以粮为纲”方针指导安排下,我国的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全面促进了西瓜产业的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西、甜瓜播种面积由1984年逾40万hm一跃超过66.7万公顷,1988年增长超过100万公顷。
1993年西、甜瓜生产规模在133万公顷以上,2007年的生产规模已超过233万公顷,面积、产量和人均消费占有量均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国主产区首次出现区域性西瓜市场价跌卖难现象。
与此同时,由于西瓜不能进行长期贮存,采摘期过后,市场上西瓜便奇货可居,供不应求。
针对西瓜市场这种供求矛盾,西瓜设施种植生产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初步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海南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规模生产冬春反季节瓜菜返销大陆。
目前海南西瓜总产量约62万吨,产值约6.2亿元,成为内陆地区反季节西瓜主要产地并成为海南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但由于海南西瓜销向内地运输路途遥远,西瓜不得不提前进行采摘,使海南西瓜的口感大打折扣,消费者对此颇有微词。
发展较好的是山东昌乐县尧沟镇,4000公顷耕地已基本建成连片塑料大棚,其中80%以上栽培春季早熟西瓜,号称中国西瓜第1镇。
河北石家庄、廊坊以大棚为主的西瓜、甜瓜反季节生产近年来也发展很快,其种植面积在2万公顷以上,保护地西、甜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就河南而言,设施西瓜种植也有发展,内黄县种植面积大约在1000亩左右。
因此,针对西瓜市场供应季节性强、不能长期保存等特点所带来的市场供求矛盾,反季节西瓜具有很大市场潜力。
4.1.2辣椒市场前景分析
辣椒属茄科,果实含有辣椒碱、高辣椒碱、壬醯香荚兰胺、辣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柠檬酸等,是食品工业、餐馆和居民家庭饮食的重要调味料。
深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印度人称辣椒为“红色牛排”,在拉丁美洲一带的各种料理中辣椒是必备原料,墨西哥人将辣椒视为国食。
现代研究表明,辣椒具有减肥作用。
辣椒减肥的秘密,主要是由于含有辣椒素高,它可以促进体内脂肪分解。
因此,在国外,辣椒成为很多妇女喜爱的饮食佐料。
特别在日本,鲜辣椒已成为一个时髦的日本女性减肥的佳品。
许多日本妇女,特别是肥胖的妇女和女孩,因减肥需要和担心肥胖除了在家里吃饭离不开辣椒外,还常常把辣椒面等辣椒干制品装入随身手提行李带在身边。
辣椒原产南美洲热带,明代传入我国,全国各地均有生产,以四川、湖南、湖北产量最多。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辣椒产量(干椒)300—350万吨。
传统中医研究表明,辣椒味辛、性热,入心、脾经;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功效;能够主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脾胃虚寒,伤风感冒等症。
因此,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因都有食用辣椒的生活习惯,在贵州、湖南、四川等地区对辣椒的偏爱甚至到了“不辣不食”的地步,素有“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的俗语。
这些地区的辣椒文化在宋祖英“辣妹子生来不怕辣”的歌声里,唱响祖国大江南北,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举世闻名。
我国烹饪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开发出了许多传统名吃,象“辣子鸡丁”、“青椒炒肉丝”、“糖醋青椒”、“虎皮辣椒”等都是大小餐馆的必备传统名菜。
“红辣椒火锅城(店)遍布全国各地。
“康师傅麻辣牛肉面”等许多方便食品加工企业也迎合市场需求,根据人们的品味需求推出了麻辣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因此,随着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旅游餐饮业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辣椒的市场需要也会稳中有升。
4.1.3瓜菜市场对无公害(质量)需求前景分析
从市场对瓜菜的质量需求分析,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要求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多样化是一个不变的大趋势。
人们对瓜菜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对品质、质量、档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瓜菜无污染、无农药残留。
那种瓜菜品种单一、水平低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一般大路品种则基本满足需要,无公害和绿色农副产品的需求缺口较大。
综合以上分析,项目产品具有巨大市场空间和良好发展前景,项目生命周期较长。
4.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4.2.1产品优势
某某县绿之洲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全体成员在大棚西瓜、辣椒栽培管理、西瓜嫁接育苗、西瓜、辣椒病虫防治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大部分合作社成员都已经获得了“绿色证书”。
合作社生产的西瓜、辣椒已经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
在无公害农产品奇货可居的情况下,无异是一个很大的产品质量优势。
4.2.2市场优势
多年来,合作社坚持实施品牌战略,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组织社员进行无公害瓜菜的标准化生产,并突出设施瓜菜反季节特点,使合作社生产的西瓜以“形好皮薄、个大味甜、上市超前”等特点闻名河南。
并已经与与许昌胖东来、一峰和平顶山九头崖等连锁超市和近百个水果经营商贩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合作关系,为实现农超对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4.3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4.3.1销售策略
①实施品牌战略,让品牌价值深入广大消费者心中。
面对国内市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无公害果蔬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作用,进行规范化生产,确保蔬菜产品质量。
同时,对市场进行分区交易,把普通瓜菜与无公害瓜菜分区交易,并严把瓜菜进入市场关,建立无公害瓜菜市场准入制度,坚持不符合无公害标准的瓜菜不准进入无公害交易区交易。
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瓜菜拒绝进入市场交易,全力打造合作社诚信品牌,质量品牌、服务品牌,赢得广大消费者信任,坚定其消费信心。
②密切同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聘请无公害农业生产专家加强指导,不断健全、规范适合当地自然特点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规程,确保瓜蔬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超市要求的规格标准。
4.3.2营销模式、市场开拓方案
以项目建设为平台,以“农超对接”为立足点,充分发挥合作社组织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公作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