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05273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安徽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

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

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

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

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

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

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

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

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话,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

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

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大国学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

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

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

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密不可分。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

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2018年1月8日1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

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是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B.有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国家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C.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者正日渐增多。

D.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舞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B.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C.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治绩”。

D.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B.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

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就不会中断。

C.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强化作用。

D.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影青瓷

韦延才

纪项是铜城有名的收藏家,闲了没事就爱往乡下转悠转悠,几年下来,还真淘了不少宝贝。

这天,纪项来到凤庄,无意中看到一户人家里有一只宋代的影青瓷。

那是一只小瓷碗,保管得很好,虽然不是什么大宝贝,但在铜城,这种东西已经很少见了。

纪项就询问主人丁大爷,这个碗卖不卖?

丁大爷摇了摇头,不卖,这是咱家唯一的宝贝哩。

纪项还是很想得到这件宝贝,开了3000元的价钱,丁大爷还是坚持不卖。

纪项只好作罢,都说宝贝与有缘人为伴。

如果有缘,用不了多少钱就能得到;若是无缘,即使煞费苦心你也与它擦肩而过。

纪项回来后,常常想起凤庄看到的那件影青瓷。

按理说这样的一个小宝贝,纪项是不屑一顾的,他家里的藏品都有半屋子了。

纪项之所以想得到这件影青瓷,是因为它另有一番深意。

众所周知,铜城是个千年的瓷乡,据铜城志记载,铜城的岭垌村,宋代时有影青瓷窑一百多座。

而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铜城这个与景德镇相距甚远的小地方,能生产出与之相姣美的影青瓷,可见当时铜城制瓷技艺之高超。

这些影青瓷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丽洁净,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故有“假玉器”之称。

可目前铜城所产的影青瓷存世极少了

不久,纪项没事儿又像往常一样去城南的古董街淘宝,看了几个古董店,都没相中什么宝贝,便准备打道回府。

在街上没走几步,看到几个人围在一起,拿着一件东西谈论着它的真假与来历。

纪项便凑了上去,一看,眼睛不禁亮了起来,那件东西不正是他在凤庄丁大爷家看到的影青瓷么?

卖主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人长得结实憨厚。

看的人中也没几个识货的,价钱大概给得很低,小伙子有点激动和着急,他从一个中年人手中拿回瓷碗,说你们都不识货,别看了,人家可是给了3000块钱的,我爷爷还舍不得卖呢。

有人发出嘘声,一人说,给3000块,脑残了吧,300我还要考虑考虑呢。

纪项问,那你要多少钱呢。

 小伙子说道,如果你中意,一口价,5000元。

纪项从小伙子手中取过瓷碗,细看了看,确实是那天他在丁大爷家看到的那件影青瓷,便说道,这瓷器是铜城岭垌窑的产品,值不了那么多。

小伙子看着他,说这是咱铜城的“土产”不假,但他与景德镇的影青瓷比,品质一点也不差。

又说,如果不是爷爷病了急钱用,我还舍不得卖呢。

纪项说,货物要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你要的价确实过高了。

 小伙子问纪项,那你能给多少?

 纪项伸出三个手指头。

围观的人中有人说道,300也高了。

小伙子急了,300我拿回家去。

纪项说,一口价3000。

   小伙子看了看纪项,很久才点头成交。

小伙子拿了钱,急匆匆地向车站方向走。

纪项看着焦急而又匆忙的小伙子,忙把他叫住了。

小伙子回转头,不解地看着纪项。

纪项边迎上去边问,你在哪里工作呢?

小伙子说,没有呢。

纪项就问他愿不愿意去做古董销售,铜城最大的古董店德宝坊是他朋友开的,正缺人手呢。

我对古董不在行,行么?

小伙子诚惶诚恐地问道。

人,只要肯学肯吃苦,干什么都行,纪项说。

就这样,在纪项的推荐下,小伙子去了德宝坊。

时光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了。

小伙子已经成为德宝坊最有名的古董鉴别师,认识他的人都不叫他的名字丁二根,也不叫他丁老师,而是叫他丁一眼。

因为他对一件物品的鉴别,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其真假,故此而得此名。

一天,丁一眼来到纪项家里,说纪老师,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纪项说别说求不求的,有什么事情你说吧。

丁一眼道我爷爷快不行了……没等丁一眼说完,纪项拉着丁一眼的手,说,走,去看看你爷爷。

 躺在病床上的丁大爷已经奄奄一息,见到纪项,呆滞无神的双眼亮起了一道光。

看着气若游丝的爷爷,丁一眼说道,纪老师,我爷爷一生视为宝贝的那件影青瓷,十多年前我卖给您收藏了,今天,我想把它赎回,多少钱都行,我要让它陪着爷爷。

丁大爷向孙儿招了招手,似有什么话要说。

丁一眼上前,把耳朵凑了过去。

丁大爷声音低低地说,他卖了影青瓷没几天,纪项就把那件影青瓷还给了他,还给了他一笔钱治病……丁大爷还有很多话要说,但只看到他的嘴唇在动,说什么已经听不清楚了。

但丁一眼从爷爷变动的口型中能感受到爷爷想要对他说什么。

爷爷说完后,丁一眼看着纪项,感慨万千地说,纪老师,谢谢您!

纪项拍了拍丁一眼的肩膀说,宝物,要留在真正爱宝的人那里。

(《小说选刊》2015年2期选载)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桐城志中记载影青瓷的内容,洋溢着无限的自豪感,既突出了铜城瓷器历史的久远,也说明了制造影青瓷技艺的高超。

B.小伙子手中的影青瓷,正是纪项想向丁大爷买的宝贝,围观者的话衬托了纪项鉴宝的眼光,也说明众人完全不懂这影青瓷的真假。

C.“时光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拒卖”等内容,又开启下文“得名”等内容。

D.小说结尾处才道出纪项早已把影青瓷送还丁大爷,这样写情节陡转,又合乎情理,更突显了纪项高贵的精神品质。

5.小说在刻画纪项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都说宝贝与有缘人为伴”,小说中的“影青瓷”到底与丁大爷更“有缘”还是与纪项更“有缘”?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10月1日至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一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一一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

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

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

今年的荻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

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

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

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方面的伟大问题,固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一一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

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

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

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一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

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

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摘编自《利技日报》,2018年10月)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卉研究的念头。

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

本庶佶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

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

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

人们在赞叹本庶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竞为何屡获诺奖?

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l.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

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

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

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

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

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

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

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夷长技以自强,科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0月)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并说明,自然科学的深入研究是基础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根本推动力。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旨在说明他们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是他们在利学研究上做出突出的贡献的重要条件。

C.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的实践者。

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而客观地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诺奖获得者主要来自英美日加等拥有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和学术实力的国家,他们对物理、化学或经济学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B.诺德豪斯和罗默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

C.设立诺贝尔奖项,旨在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

今年的获奖名单,也让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

D.本庶佶获得诺奖时已经76岁,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可见,科研之路艰辛漫长,年龄不是问题,态度与精神常决定最终高度。

9.随着2018年度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

请结合材料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雄侍中则之九世孙也。

累世二千石。

父协,武功郡守。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太祖饯于东都门外。

临别,谓让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

”让因荐绰。

太祖乃召为行台郎中。

在官岁余,太祖未深知之。

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祖称善谓惠达曰:

“谁与卿为此议者?

”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之才。

太啤曰:

”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

属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食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

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

”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

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

绰统有口辩,应对如流。

太祖益喜,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竞不设网罟而还。

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

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

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诘朝,谓周惠达田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

”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

自是宠遇日隆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藉之法。

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

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太祖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

四年,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封美阳县子,邑三百户。

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

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

博求贤俊,共弘治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太祖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

太祖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已。

绰尝谓治国之道,当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

每与公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

积思劳倦,遂成气疾。

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太祖痛惜之,哀动左右。

至葬曰,又遣使祭以冬宁,太祖自为其文。

明帝二年,以绰配享太祖庙庭。

(节选自《周书•苏绰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人呈太祖/称善

B.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祖称善

C.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太祖/称善

D.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惠达人呈/太祖称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牢”指古代天子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少牢只有牛、豕,没有羊。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B.“朱出墨人”本指用红色的字记录支出,用黑色的字记录收人,苏绰提出的这一区分出人情况的记账方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红头文件”。

C.“配拿太祖庙庭”指苏绰的神位被供奉在太庙即配享太庙,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本朝历代皇帝的地方,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

D.“二千石”原指汉代郡守级别的官员,后泛指地方重臣和朝中髙品阶的官员。

“累世二千石”说明苏绰家世显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绰才华横溢,深得众人喜爱。

受堂兄苏让的推荐,做了行台郎中。

行台各官署有疑难之事都向他请教,惠达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干。

B.苏绰广闻博识,受到太祖倚重。

当太祖问起汉故仓地的事时,众人皆不知,苏绰却能详细作答。

太祖在昆明池观看过下网捕鱼的第二天早上,当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之职。

C.苏绰很有谋略,和太祖心意相通。

大统三年齐兵人侵,众将都打算分兵御敌,只有苏绰与太祖的意见相同,主张合力迎战窦泰,结果证明苏绰的计策是正确的。

D.苏绰节俭朴素,为国事鞠躬尽瘁。

苏绰不治家产,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广求贤才俊杰。

政事无论大小他都了如指掌,最后积劳成疾,死在任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

(2)太祖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点绛唇·杭州①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②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③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

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秋。

词人时在杭州为官。

②庾公楼:

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

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③别乘:

官名。

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

“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第三、四句运用了拟人、反问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悲伤、落寞。

C.下片第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

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

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

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挥霍无度,将珍贵的宝贝视作平常之物。

(3)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       ,但网络      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

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

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   )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

“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       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

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

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写手        。

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

一声叹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孤芳自赏 水到渠成

B.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孤芳自赏 应运而生

C.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顾影自怜 水到渠成

D.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顾影自怜 应运而生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B.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慢悠悠的“权威”的文学史来回答了。

C.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权威”的文学史已经由不得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D.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B.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指尖玩意,也已成为平民大众的专属品。

C.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已不再是文学,而是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

D.文学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

20.阅读下面甲、乙两图,请写一段话简要说明消费者在不同消费链路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21.下面是某投稿人向编辑部寄送的信件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尊敬的编辑,您好。

前些天向贵刊寄送一篇稿子,不知是否见用。

如蒙不弃,望来函告诉,鄙人即不再他投。

要是有需改动之处,劳烦编辑指正批评,鄙人将尽力配合编辑要求,将书稿改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