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9800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docx

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

2008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历史试题分析及考生答卷简评

(试题评价角度:

科学性、导向性、选拔性、时代性、创新性)

2008年是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自主命题的第二年。

试题遵循了山东省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命题指导思想与相关原则,试题体现出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命题特点。

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又保证了自主命题的平稳性。

在答案制定时兼顾了“一标多本”的情况,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命题立意关注重大历史问题,体现出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自主性。

做到了考查知识能力与考查学科人文素养的统一,考查学习能力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统一。

历史试题分析

一、试题(卷)基本情况

1、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与往年基本一致,但所不同的是23、24、25为综合拖题。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是必做题,为选择题;第Ⅱ卷分必做题与选做题两部分,为非选择题。

历史学科选做题共3道,考生可选择其中1道题作答。

答题卷专门设计了答题纸,从技术层面上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考生答卷欠规范的问题,减轻了阅卷教师的负担。

2、题型、题量及分值

今年山东卷的题型仍为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没有新突破。

其中,选择题仍以情境创设类题目为主。

非选择题基本上是主题式材料解析问答题。

文综卷总分值为240分,历史试题总分占78分;Ⅰ卷选择题为8小题,32分。

Ⅱ卷3题,46分。

具体情况见下表:

年度

题型

题量

分值

比重

2008年

选择题

8

32

41%

非选

择题

学科内

必做1道(25分)

选做1道(10分)

35

59%

跨学科

1道

11

3、考查内容范围及比重

(1)中外史内容比重(不含选做题10分)

范围

分值

比重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

中国古代史

8

7

15

19%

中国近现代史

4

29

33

42%

世界史

20

10

30

39%

从上表中看出,中国史与世界史考查内容之比为61:

39,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是中国近现代史内容考查比例较去年相比分值过高。

如果考生选做33题,中外比例是67:

33;选做34题中外比例51:

49。

(2)各模块内容比重(不含选做题10分)

模块

分值

比重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

必修一

12

13

25

37%

必修二

12

14

26

38%

必修三

8

9

17

25%

从上表中看出,必修Ⅰ、必修Ⅱ考查内容比重基本持平,必修Ⅲ考查内容比重略低,属正常范围。

总之,三个模块的赋分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对选修模块内容的考查,3道选做试题中外史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各占一道题,分配较为合理,也是值得提倡和继续保持。

3、选材与设问

今年山东卷历史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

非选择题所依据的材料,短小精悍,容量适中,减轻了考生的阅读负担。

设问的主要依据是新材料、新情景,考查了考生准确再认、再现历史基本知识,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支撑设问的材料内容涉及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材料、衬托历史现象的背景材料、印证或论证历史的材料,考查了原因、现象、特点、(或时代特征)策略等。

还考查了对历史现象的评判和认识,以及概念特性的比较,找出其存在的差异。

从而考查了考生识记理解、比较概括、论证说明、分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命题设问灵活,出现了两处考生自主选择作答的设问,开拓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值得肯定。

从教材的角度分析,必修模块的考查注意三个模块的联系、整合,最典型题目是第27题,从文化史(必修3)内容且入,同时考查了必修一、二、三,三个模块中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29题通过经济模块内容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模块内容。

选修模块的考查没有进行跨模块联系整合考查,而是在选修模块内进行了整合考查,如第33题、35题整合两个事件比较考查。

4、试题难度系数、区分度

(1)选择题共抽样?

份统计,难度系数约?

为。

各小题难度系数见下表:

(2)非选择题共抽样2202份,必修必修部分总体难度:

0.51;选修部分总体难度:

0.35。

题号

27题

29题

(1)

(2)

(3)

(4)

总体

(1)

(2)

总体

难度系数

0.78

0.50

0.40

0.72

0.55

0.47

0.26

0.40

区分度

0.67

0.66

0.62

0.55

0.45

0.58

0.61

0.45

题号

33题

34题

35题

(1)

(2)

总体

(1)

(2)

总体

(1)

(2)

总体

难度系数

0.55

0.20

0.41

0.31

0.39

0.36

0.33

0.27

0.30

区分度

0.49

0.78

0.47

0.57

0.59

0.50

0.45

0.45

0.35

5、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今年山东卷历史试题非选择题的参考答案思路开阔,比较准确严谨,能够较好的涵盖所设计问题应有的答案内容;行文简洁流畅,文字简约;一些设问的参考答案不固定评分标准,鼓励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评价历史问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开放性。

二、试题命制的特点

1、选择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情景创设引导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判断能力。

如,第9、11、13、14题。

2、材料选取围绕命题立意展开,设问与情景材料紧密结合,情景、知识、设问三位一体。

如27题,中国传统文化(家庭伦理)发展演变的表现及原因,理解传统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中作用和不足。

这一问题从文化切入,考查了近代社会对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影响,和当今社会应如何对待传统道德。

题目设计体现了学习历史,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命题立意高、考查的思维含量大,导向明显。

29题

(1)问与材料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了材料的信息,揭示现象,分析原因。

3、选修模块命题围绕考纲重点,开放灵活,较好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揭示历史特征,辨证评价问题。

如33题是通过再现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措施,通过设问找比点,找差异,再通过筛选措施内容概括抽象出特点(策略);34题,通过一则材料创设两种观点情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观点情景的评判正确与否,最后通过两则材料比较概括出进步性和革命性;35题通过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形成的基础比较、范围比较,显示联合国的特点。

总之,三个选修模块的命题思路和命题的主观性有其一致性,从命题指导思想上体现了考查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4、紧扣考纲重点,深入考查考纲二级子目中的具体内容,适当兼顾不同版本的相同知识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版本的限制。

如,选择题第9、10、13、14题。

33题中的克里埃尼图斯跻身于第三等级享受的政治权利;梭轮改革崇尚中人中庸和谐等。

35题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概念特征的考查等。

5、试题命制紧紧围绕着生产力发展、人类文明演进、实事求是的标准展开,题目设计关注人类文明进程,关注生产发展的作用,以实事求是原则评价历史和联系现实。

试题内容的设计坚持学科内综合为主,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并注重考查内容的选择性;强调学科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材料简约,考生解题时阅读量小,无阅读障碍,设问贴近材料,解题实现了相对自由选择的灵活性。

题卷分离,答题纸的设计从学生答卷实际出发,对答题注意事项、答题区域都作了细致的规定和要求,富有人性化,体现了以考生为本的理念。

7、试题既重视了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考查,又重视了对新课程强调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考查,这将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如27题考查的基础知识有,小农经济、儒家思想;民族资本主义、西学东渐、民族危机等。

运用材料创设的情景解决层层递进的问题,并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这就是考查过程与方法。

对“父母在,不远游”的认识直接考查了考生对传统家庭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试题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从试题本身,特别是阅卷实际操作来看,今年山东文综卷历史试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1、选择题中的个别题目欠科学、严谨,试题的命制质量有待提高。

如10题三个版本的表述不一,缺乏基础知识支撑,把明清时期的山水画放在题干语中,目的是为了凑选项,这样组合起来的题目给人以莫名其妙的感觉。

9题考查内容过细,且不同版本对“瓦子”有不同称法,在图例中如果在“瓦子”后面加(瓦肆)就好了。

24题考查的所选答案,是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认识新航路开辟后德国人绘制的地图的不足,如果是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这个地图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封闭状态被打破”,而命题人为了不让考生选这一项,把选项表述作了技术处理,把“各地区”改为“各国”,经过处理后答案是应该选D项“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但这一答案题意不仅与新航路开闭的重大作用相悖,也有用现代人观点苛求古人之嫌。

2、试题考查的重点布局不合理,必修部分试题的考查点主要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特别是落在中国近代化和西方文明的影响上。

如,第27题

(2)问,第29题

(1)都考查了原因,其原因产生的大背景是一致的。

中国近现代史考查比重过高,达42%,如果考生选做34题,这个比例会更高。

二卷必修部分对世界近现代史的考查没有很好的体现。

3、试题在材料运用、设问、作答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磨合。

如27题

(2)问家庭伦理观的变化,答案直接来自于材料,且答案内容是“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这一答案是否属于家庭伦理范畴有待商榷。

这一问总觉材料支撑不足。

另外,利用世界史材料——《新全球史》来寻找中国家庭变革的因素,颇感生硬。

29题

(2)问,设问时段性模糊,且没有改掉“洋”字的相关材料,从设问行文看“后来”很难判断出是建国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即使通过题头导语判断出来,还是感觉设问突然,缺少材料支撑。

33题

(2)问中如把“策略”改为“特点”就会降低考生理解题意的难度。

如果将此设问改为“通过梭轮改革和商鞅变法中有关剥夺贵族特权的规定概括其各自的特点”。

考34题

(1)问,题意不够明确,设问陈述了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

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题目没有点名你选择一种观点或意见说明理由。

这个题目的表述实际上就成了甲、乙对某一问题有不同意,你(丙)有什么看法,并说明理由。

这种设问,甲、乙、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也就是说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三种看法,而不是丙赞同甲或乙观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为使试题有较科学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应从不同城市和地区中抽部分高三应届毕业生,按照学业成绩(优、中、差)在高考试题开印前对试题进行诊断,检测印证试题质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

至于参与测试的应届生保密和相关升学问题,有关部门可进行性研究。

2、吸收部分市、县教研员参与命题工作。

教研员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课程改革、命题考试的经验,与大学教师偏重科学研究、中学一线教师忙于教学相比,教研员是一种承上启下的综合型人才,了解学情、考情,有把握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经验和技能。

让教研人员参与命题,可以从优化命题队伍结构上保障命题的质量,至于他们参与命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3、要讲求稳定,但更应追求创新,逐渐形成形成自己的命题特色。

一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大学对选拔学生的能力要求,结合学科特点,确定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考试选拔目标与具体规定,使高考命题由传统的“能力立意”向“素质立意”转变。

在这里,应进一步加大对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研究的力度,使试题内容结构更加合理;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在试题中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这一目标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做到让考生定向解决问题与自主提出问题相结合,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二是要根据以上目标和要求,加强对试题题型与功能的研究,开发新题型,使试题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以利于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山东命题的弱点,应加快进行专门的考试测量人才的培养。

4、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从命题过程的各环节、各层面严把质量关,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试题内容分布要合理,覆盖率合理。

在古代、近代、现代三部分考点分布上,在必修三个模块内容分布上,考查比例要适当,要特别注意发挥文综卷中历史学科“第27题”这一“主题”的功能,此题命制时,要纵横联系,尽可能出一道大跨度、综合性的题目,以提高试题的覆盖率。

另外,还要注意试题内容在选择题、非选择题两类题型中的搭配,尽量避免某一时期、某一部分、某一模块的内容过于集中在一种题型之中,应追求试题内容布局的合理、和谐。

其次,要严把设问与答案质量关。

设问要严谨,表达清楚,指向明确,尽量免生歧义或引起与答案要求不同的理解,让考生明白无误地定向解答问题。

答案与评分标准要准确,做到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答案要点分值分配要合理。

要特别强调的是,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应增加补充说明。

可依据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内容和考生答案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适当放宽、做细、优化参考答案。

这一工作不应象以往那样,推给阅卷点和阅卷教师来做,因为阅卷教师的理解与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有时是有较大出入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阅卷教师对答案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又能尽量降低评分误差,提高阅卷的进度与质量,体现高考阅卷的公平性、公正性。

5、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要及时定期的召开各种类型、各层次人员参加的研讨会或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力争我省高考命题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并使我省在全国自主命题上处于领先地位。

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得分情况

1、第Ⅰ卷选择题抽样份统计,考生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分。

2、第Ⅱ卷非选择题抽样份。

第Ⅱ卷总分分,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分,平均得分分。

第27题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分,四问平均得分依次为、、、;第29题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分,两问平均得分依次为、;第33题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分,两问平均得分依次为;第34题最高得分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分,两问平均得分依次为、;第35题最高得分10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分,两问平均得分依次为、。

二、答题情况(非选择题)

第Ⅱ卷必做部分,历史学科共有2道题,第27题为历史单科题,第29题为政史地三科综合题,历史学科占了其中2问。

1、第27题(家庭文明)

(1)问难度低,设问指向非常明确,多数考生能紧扣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作答,考生普遍答得较好,得满分(4分)者很多。

此问考生失分情况是一些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和思想特点认识模糊,有答封建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还有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2)问考生得分不平衡,差距大,得满分(8分)者很少,一般在4-6分之间。

此问中的前一问“家庭伦理观有何变化”从材料中难以提炼出变化,考生只好按照材料的表述找出变化:

“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或“主张集体和民主”,实际这都不是家庭伦理观的变化所在,但前者是标准答案,答后者的不得分,有一半考生答了后者;此问中的后一问失分较少,考生多能站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思想、外侵等方面分析原因,一般能概括出两到三个要点,但也有一些考生把思想传播固定在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这些重大事件上,脱离了材料,作答不合题意情景。

第(3)问考生得分不平衡,差距大,得满分(8分)者很少,一般在4-6分之间。

前一问参考答案应从材料中直接概括提炼,多数考生能答出社会化大生产、工厂化、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国家政策、政治变革等,但也有一些考生没有很好概括提炼观点,直接运用材料信息如工厂、婚姻法运动等作为答案。

后一问“家庭伦理关系新变化”多数考生能根据材料信息和所提供的背景,从家庭伦理角度答出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家庭和睦等。

但很多考生不清楚家庭伦理道德范畴,答案出现了自由民主、政治热情、祖国建设等情况。

本题

(2)(3)问都涉及到家庭伦理,但标准答案前者是社会公德,后者才是家庭伦理,这种情况容易引起考生的思维混乱。

再者(3)问是借助材料三、材料四作答的,而材料选取是一外一中,用这样结合起来的材料设问解题感觉非常生硬。

第(4)问是开放性设问,学生可自主发挥,赋分标准难以把握,致使不同阅卷者赋分差距较大。

得分满分(5分),一般得3分左右。

在谈认识时,很多考生不能辩证的,宏观的理解把握问题,简单地肯定和简单的否定,不能从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对人们观念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也不能从传统美德应进一步发扬等角度理解。

2、第29题(中国社会新变化)

(1)问主要考查了考生运用材料,抽象概括的能力,满分(7分)考生实际得分在2—4分之间。

这反映出考生不会运用材料概括抽象答案,只是从材料表面取义,看不出材料一中的两层含义——发展不平衡,认识不一。

对原因的分析不能紧扣“以为非者也半”从不接受的角度思考,然后再回到近代东西文明冲突的大背景中分析。

(2)问是“洋”字消失的原因。

满分(4分),考生多为(0分)。

考生失分的原因一是没有审明题意,没把“后来”与“从……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起来思考,所以作答时把去掉“洋”字的原因放到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上了,这样的分析既不符合历史史实,又徒劳无获。

失分的另一原因是设问指向不明,如把“后来”改为到“今天”考生作答时可能会把答题要点落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上。

如果再加上一段有关新中国成立后或改革开放后去掉“洋”字的的材料,问题歧义就会大大降低,考生失分也不会如此惨重。

第Ⅱ卷选做部分,历史学科共3道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道作答。

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选做33题的较多,34、35题也有很多考生选做。

第33题(改革)

本大题2问10分,得分区间约在2—5分。

(1)问中的前问由于考查的知识点过细,且版本表述不一,加大了题目的难度。

(1)问中的后问需考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迁移知识,理解作答。

但考生往往直接从商鞅变法的措施直接作答,就出现了“奖励军功”“奖励耕织”这样不合题意的答案。

直接答出立军功,努力耕织的较少。

(2)问由于设问的是策略,很多考生在解题时不知所措,如果学生能认真审题,从剥夺贵族特权这个关键词上去搜寻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有关对待贵族的措施,再抽象概括提炼,就能得出标准答案中的中庸、温和,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这一设问思维含量很大,考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审明题意。

如果设问指向明确,考生得分率会有所提高。

如通过梭轮改革,商鞅变法中有关剥夺贵族特权规定的比较,概括其特点,考生的得分就会有所提高。

第34题(民主思想与实践)

本大题2问10分,得分区间约在2—4分。

(1)考生失分严重,考生在不能正确理解题意的情况下仓促作答,考生大多是从“清室优待条件”的具体内容上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背离了题意。

考生失分的另一重要愿因是设问指向不明确,考生很难理解命题人命题意图,即通过分析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妥协性和临时政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等角度作答。

(2)中设问指向明确,但考生很难从两段材料上找比点,概括出进步性。

考生答案多停留在材料的表面上,甚至摘抄材料。

第35题(战争与和平)

本大题2问10分,得分区间约在3—6分。

(1)问中的前问指向明确,考生多能答出“和平与安全”或“和平与发展”。

(1)问中的后问考生没有很好地判断出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失分严重。

(2)问得分不高。

失分原因是考生思维混乱,缺乏答题技巧,解答时无从入手。

设问中的“联合国更具普遍性和广泛性”需与国际联盟比较才能得出答案。

但也应看到由于标准答案缺乏灵活性也成为失分的重要原因。

(1)问赋分与

(2)问赋分比例欠妥,6:

5较合适。

(2)问答卷中很多考生答出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战胜国和战败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际上这样作答更能体现联合国的“普遍性广泛性”但受标准答案的制约,考生不能得满分。

三、存在问题

根据对考生答卷中失分的现象与原因分析,考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不高。

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不能迅速有效地提取有效知识解答问题。

如选择题基本都是需要依据相关基础知识才能确定正确答案,间接考查了有关基础知识;非选择题中如第29题中第

(1)问,第33题第

(1)问、

(2)问,第35题第

(1)问、

(2)问则基本上是直接考查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上是要求再认、再现课本知识,但许多考生失分严重。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迁移知识的能力差。

高考试题设问的角度和情景大多是教材中没有涉及的,但解决这些新角度、新情景问题所依托的知识却是在教材之中的,考生只需按题目要求,从时间、空间范围上与教材内容加以对应,稍加归纳整理即可回答。

但许多考生不顾题目中的新要求,机械照搬教材中的内容,导致答非所问或针对性不强。

最典型的就属第29题第

(2)问,第34题第

(1)问。

②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差。

一是找不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二是对有效信息缺乏概括归纳,抽象出观点。

最典型的就是第27题第

(1)与(3)问、第29题第

(1)问、第33题第

(1)问、第34题第

(2)问、第35题第

(1)问。

依托新材料、新情境设计新问题是山东卷的主要特点,考生应加强训练、减少失误。

③概括归纳、比较、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差。

首先是概括归纳不够精练、准确,答案内容多而得分少;其次是分析评价能力差,不能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思维角度单一、片面。

许多考生在回答第27题中的第

(2)问、第(3)问、第(4)问,第29题第

(2)问,第33题第

(2)问,第35题第

(2)问内容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上问题。

④审题能力差。

审题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综合表现,考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最终主要表现在审题能力上。

考生审题能力差表现在缺少解答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技巧,如怎样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如何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做到详略得当,怎样寻找答题途径,是依托材料还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等,考生在以上这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比较典型的审题失误就是第27题第(3)问、第29题第

(2)问、33题第

(2)问、34题第

(1)问等,许多考生因不解题意而答非所问。

3、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命题人的命题立意。

第27的命题立意是中国传统家庭观在现代经济发展和政治变革中发展变化以及如何看待传统观念。

29题的命题立意是中国近代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使中国赢得了独立,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了富强。

33题在比较中看梭轮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差异与特点。

34题是用用辨证的观点客观评价南京临时政府对待清庭的态度。

第35题是通过两大国际组织比较充分认识联合国作用和意义。

如果考生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再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

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

4、行文答卷仍缺乏表述技巧。

一是答案的组织缺乏层次性,问题的答案要点让人分辨不清;二是无谓的文字重复,如每一问都写“答”,每一问都要重复一下相关设问,这些文字是没有必要重复的,既浪费了时间,又挤占了试卷的答题空间;三是书写欠规范,答案显得杂乱无章,卷面拥挤,欠整洁,影响了评分效果。

5、考生的选择能力差。

这主要表现在对选做部分试题的选择上,考生机械解答自己学过的选修模块试题,而不是根据试题难易或得分难易而进行选择。

教学与备考指导建议

根据以上对今年山东卷历史试题的分析,以及对考生答卷情况的总结,对今后高中历史教学与备考指导提出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