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9510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5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docx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第一讲导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生也有涯,而学无涯。

——孔子

“虽有佳肴,弗(fu)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选修课,在哈工大开设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当初,开设这门课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是我长期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也有一定的基础;其次是觉得,尤其是在哈工大这样以工科为主的院校,提升人文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设此课实有必要。

正如《诗经》所云: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我相信在这里会找到我的同道。

“今不如昔”这句话,通常是人们面对现实中的某一状况不满而发出的感叹,比如“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类的话语。

那么,怎样看待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呢?

客观地讲,他们的总体文化素质在下降。

有知识,有专长,有文凭的不少。

但真正博学多才,境界高的却实在不多。

几年前,一位北大博士生坦言,除了读专业书,他很少关心周围的世界。

问他知不知道北大知名学者季羡林的事情,他说压根儿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对于季老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他都一无所知,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偏颇了,简直就是浅薄之辈、“井底之蛙”!

由此而言,开设这门课不是很有意义吗?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进入主题吧。

在给大家讲述这门课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两个概念:

即何谓文化?

何谓文明?

那么,什么是概念呢?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比如人、动物、植物、人民等。

文明与文化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常常容易被混淆,西方的文化学者往往从词源学角度来说明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与区别。

但这只是两个概念的区别之一,文化与文明的真正含义、概念,许多人类学、人种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理解。

现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德国学者把文明与文化作了严格的区别:

文明是属于物质的、技术的、客观的;文化是精神的、信仰的、主观的。

苏联有的学者认为:

文明是用物质形式来说明,而文化则是使文明更高尚的精神价值。

例如,“镰刀和犁、火车和飞机、浴室和厕所等等都是文明的成果。

文化的成果则主要表现在道德意识和与之相应的活动中,表现在哲学——人文科学思维和艺术创作中”。

中国有的学者则认为:

“文化与愚昧,文明与野蛮,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另一种意见认为:

“文化包括文明,它的范围比文明更广泛。

因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而文明属于文化活动的成果、表象”。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综上所述,可见文化比文明范围大,它包括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总和。

好了,在我们了解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之后,现在我们就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吧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概念)

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文化。

虽然刚才谈了文化,但那是与文明做比较而谈的,现在我们来谈文化本身。

对“文化”的解释,据《大英百科全书》统计,全世界正式出版物中就有160种之多。

而另一种说法是,到目前为止,中外研究者给“文化”下的定义达260多种。

而且,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

这就难怪著名文化学者罗威德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

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态。

我们想用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着我们寻找它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中之外,它无所不在。

可见,“文化”的确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以界定的概念。

尽管如此,迄今的研究成果还是对“文化”给出了较为清晰的界定。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看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指生活方式。

威斯莱(Wissler)在其《人与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定民族生活的形式。

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是过程。

埃尔伍德(Ellwood)在《文化进化》中认为,文化是一种学习和制造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

苏联学者认为:

“文化这个概念用来表明一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经济形态,具体社会、民族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如古代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玛雅文化,)以及专门的活动或生活领域(劳动文化、艺术文化、生活文化)。

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法国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第四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

西方学术界,对文化所下的经典定义当推英国人类学家、文化学的奠基人E·B·泰勒,他在其1871年出版的、影响深远的代表作《原始文化》(全名:

《原始文化:

对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风格的发展之研究》)一书中给“文化”做出如下定义:

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应该说,第四种观点即泰勒的解释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二)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1973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将文化概念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作为广义的文化:

“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作为狭义的文化,“仅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

狭义的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是纯粹精神创造的成果,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风尚与宗教等方面的内容,是一种观念形态。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总和。

一般而言,广义的文化,是人改造世界的方式和能力以及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这包括物质和精神成果。

狭义的文化,特指人们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诸如制度、哲学、宗教、文学、史学、艺术、科学与技术等。

深义的文化,就是比物质和精神文化更为深层的、最本质的、最核心的表现,它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精神的表现,称为民族魂或民族性格。

它有优根性和劣根性之别,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和特征,是维护、联系一个民族的无形和有形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或衰败的重要因素。

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是:

①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②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

③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综上所述,我们对“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下面我们再进一步作出说明:

广义的文化,也叫“大文化”,它包括四个层次:

一是物质文化层;二是制度文化层;三是行为文化层;四是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也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而狭义的文化,也叫“小文化”,它只专注于人类社会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它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文学艺术;二是思想、精神,即属于广义文化中的第四个层次方面。

人们现在所讲述的传统文化,一般都是以“小文化”为论述范围,本讲座也不例外。

(三)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在这里我们要了解三个问题:

什么是传统?

什么是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什么是传统。

比如,过去我们常说“要继承革命传统。

”那么,什么是传统呢?

传统,就是指历史积淀、沿袭传承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道德风俗、价值观念、行为心态等诸要素构成的稳定的有机系统。

它由特定的人类群体创造、沿传、信奉和遵循的稳定的文化模式。

从广义上讲,传统就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东西。

第二,什么是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民族形态的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第三,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也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也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昨天,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因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差异性,造成不同的文化类型。

这种类型一经形成,,不仅会区别于他种文化,而且会获得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一种传统。

(一)文化的类型

关于文化的分类,大致有时间、空间、行业与民俗方面几个标准。

以时间而言,人们把民族的文化依次划分为畜牧文化、农业文化、工商文化三种类型,或者划分为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等等;有的又划分为古代文化、中古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当代文化。

以空间(或地域)而言,人们把地区与民族文化,文化与地域或自然环境划分为类型(系统)。

比如,罗素把整个世界哲学划分为三类,即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文学。

这种哲学代表三种不同的文化。

有人把文化分为中国文化、外国文化;或者叫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而东方文化又分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日本文化、朝鲜文化等等。

此外,还有什么游牧文化、丛林文化等,也是这种分类法的结果。

而有人提出的东方内陆大河文化,西方海洋文化,也是从空间上来划分的。

至于行业文化,它主要是指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等等。

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间传统文化和习俗文化。

比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狂欢节等。

相关资料:

2005年,中国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将端午节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输给了韩国。

后者抢先一步将其认定为该国文化遗产。

韩国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也过端午节,还搞赛龙舟、祭祖仪式和歌舞活动,十分热闹,比中国的节日味道更浓。

中国在端午节“申遗”上的失利,在知识分子中间激起一连串深刻反省的文章。

人们纷纷哀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衰败,谴责全球化对文化的侵蚀。

比如,西方的情人节如今已成为中国庆祝规模最大的节日之一。

还有人指出,如果中国人继续听任中国传统文化衰败下去,恐怕最后越南人将声称春节为越南的节日。

据说,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只有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是不够的,还应该发展包括文化和道德在内的“软实力”。

(二)文化的特征

文化由于人类的多元性而产生和演变出许多特征,主要有以下内容。

民族性与相似性。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在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差异,产生出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

民族性是空间概念,由于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文化也会表现出不少相似的特征,如“象形文字”等。

时代性与稳定性。

由于一个民族、国家的生产方式不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精神,文化进而表现出时代的特征。

当然,人类文化中深层结构中的某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超越时代,形成较稳定的文化。

继承性与创造性。

任何民族的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创新,都有其内在的继承性,都经过了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取舍。

离开了继承性就谈不上发展创新。

世界各民族都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并继承其优良成分。

有的民族更能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呈现文化的创新性,如日本文化就是有这一特点。

阶级性与非阶级性。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任何民族文化,都存在明显的阶级差异。

当然,文化也表现出超越民族、地域与时代的界限,表现出非阶级特性。

自然科学即属于非阶级文化。

(三)文化的性质

西方有的学者把文化的性质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两类。

评比性文化又分为优性文化与劣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即中性文化。

所谓优性文化,一般指先进的科技、发达的教育、优质的服务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现实,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性等。

而吸毒、卖淫、同性恋、高犯罪率和颓废思想等文化糟粕,即属劣性文化。

有人亦称其为畸形文化、鸦片文化等。

所谓非评比性文化,即中性文化。

这类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

属于这类的文化有:

庆典、婚礼、玩笑、拜访、哀悼方式以及礼仪、禁忌、姿态、发式等。

例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

有人说刀叉容易使用,有人说筷子有益于人脑发育。

其实它们均是中性文化,并无严格的好坏之分。

一般说来,中性文化是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它有助于维持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存在文化精华与糟粕。

把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某些文化糟粕视为腐朽文化,而把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文化精华成为先进文化。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低劣之分。

但这些因素是可以转化的,由于时代不同,同是一种文化,这个时代是先进的,过了几个世纪,甚至仅仅一个世纪,先进文化就变成落后的文化,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就东西文化比较而言,古代世界东方的大河内陆农业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与西方的海洋文化又有其不同的特点。

中世纪是光明的东方、黑暗的西方(特别是5——10世纪的西方)。

16世纪以后,西方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政治体制与法制的建立,经济与科学文化迅速发展,西方文化远远先进于东方文化。

东方的中国和印度都落后了,整个东方受殖民主义者侵略与奴役。

西学东渐,东方文化从属于西方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其传统文化,它的优良部分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善于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获得发展的希望所在;善于创新,则是一个民族面临种种挑战而获得活力的源泉。

日本为什么能够成功,其奥秘之一,就是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日本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的文化引进,一次是大化革新,引进中国唐代文化,但没有使日本汉化;一次是明治维新,但没有使日本西化;一次是二战后学习美国,也没有美化。

日本民族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东西方文化,在许多领域超过了东西方,这是使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二战后期,美国战争信息局责成哥伦比亚大学社会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撰写了《菊与刀》一书,成为一代又一代日本学者的必读书。

就连对本书持批评意见的人也承认,本尼迪克特在书中有相当数量的见解都是正确的。

贝内迪克特从未踏上过日本的土地,她是通过远距离的方式形成对“日本人国民性”的了解的:

她研究了日本长达14个世纪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信仰,她走访了日裔美国人,观看了电影和宣传片。

她还在研究过程中融入了个人的特质,比如直觉、同理心和开阔的文化视野。

在学者纷纷唱衰日本的当下,这种开阔的视野再次成为一种必须。

悲观主义者数落着日本的种种弊端。

日本的出口型经济也遭到沉痛打击,日本政府债务和日益减少的人口数量使经济难以及早复苏。

与此同时,日本人口正在日益老龄化、失业率和犯罪率节节攀升。

年轻人随波逐流。

尽管如此,一些力量仍然存在:

日本的服务质量、其上乘的公交系统、发达的技术、良好的治安和整洁的环境仍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其国民的职业操守以及心灵手巧、其文化的深度和广度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其国土的美丽和多样性也令人神往。

日本国民享有全民医疗保健、其识字率高达99%。

这令日本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改革条件。

事实上,日本文化才是该国最具活力之处。

日本有14个地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并有超过1000件“国宝”建筑和艺术品。

陶器、漆器、木雕、金工、造纸、玻璃吹制、织染、编篮和书法等技艺仍流传于世。

日本民艺也没有失传。

武术和相扑仍是大众喜爱的运动。

“短歌”和“俳句”(pai)等传统诗歌形式蓬勃发展。

每到星期天,国有的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都会在上午的黄金时段播出诗歌。

各地区也常常举办诗歌竞赛。

据估计,有700万到1000万日本人每个月都会撰写某种形式的俳句。

日本的城市和村庄全年总共会庆贺数千个节日,这使一个原本是农业社会的国家没有丢掉自己的根本。

日本各地都以生产时令产品为荣,每个地方都拥有当地品牌的大米、米酒、梅酒、甜品、面条、鱼、水果或禽肉。

春天的樱花盛开和秋天的枫叶凋零是举国盛事。

之所以说日本文化令人难忘,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文化特色都保存至今,还因为日本人普遍而深刻地认同这些文化,日本老百姓也因而依恋他们的土地。

能够预示日本经济复兴的正是这些鲜活的文化、亲近自然的态度、这种节俭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任何曾乘坐新干线、以300公里的时速疾驰过齐整的稻田、并为穿着清爽制服的铁路工作人员的精益求精态度所折服的人都会意识到,如此轻易地就认为日本大势已去将是一个错误。

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述:

“日本的体系是独特的。

它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儒教的。

它是日本式的——这正是日本的力量和弱点所在。

英国科学家培根说:

知识就是力量。

读史使人明智,哲学使人思考,文学使人想象,数学使人周密,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培根这一名言的实现,将有所裨益。

中外文化比较趣谈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事物的差异性总是通过比较才反映出来的。

据说,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有两个根据:

自然根据在于“种”,也就是种族,我们从人类学上讲属于蒙古人种,黑头发、黄皮肤;社会根据在于“文”,文就是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独具特色,瑕瑜互见,糟粕与精华并存。

下面我举例说明:

中国没有上帝,但有圣人(孔子:

大成至圣先师,孟轲:

亚圣,关老爷、岳武穆……),其地位不亚于上帝;中国虽有三保太监七下西洋,却没有诞生哥伦布,尽管前者比后者早100年,因为据说是为明成祖朱棣查访建文帝朱允炆(他侄子)的下落,兼之搜求异域之珍宝。

中国早在战国就发明了指南针——司南,但并未用于航海,而是用来看风水,西方人没有发明指南针,却用它来探险世界。

中国有四大发明,却没有发生近代工业革命。

恩格斯曾说:

欧洲人用中国的火药炸毁了中世纪的城堡。

这就叫“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虽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至今还没有达到现代化。

中国的皇帝不同于西方的君主,高度集权,“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即国家”,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

皇帝要人的命还要说“赐死”,要死之人还要“谢主隆恩”!

西方的君主哪有中国皇帝这样的福分?

中国的士人——知识分子也不同于西方的大学教授,一脑子忠孝节义和圣贤书,很少有亚里士多德那样的通才、专家。

甚至中国的流氓、妓女也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风格。

有屁就放、有痰就吐,在很多中国人眼中是天经地义的。

中国人见神就拜,但属于敬神佛而不深信神佛的特殊民族。

中国人反对说死,最好说生,死了不说死了,而说“去了”、“过世了”、“没了”、“撒手人寰”、“见马克思去了”。

帝王死了叫“驾崩”、“晏驾”、“薨”,要用这些讳称,否则就要掉脑袋。

鲁迅先生曾惊叹中国人在医学上的无知(扁鹊、华佗除外),而在用刑方面的科学。

什么大辟、墨刑、劓刑、剕刑、宫刑、笞刑、杖刑、徙刑、流刑、凌迟、绞刑、骑木驴、活扒皮(如朱元璋对赃官)等等。

在这里我之所以说这些,目的就在于提醒诸位,我们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能不对传统文化消极的一面有所了解,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一切事物。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它既孕育了这一文化,反过来又受到这一文化的制约。

所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主色调、主旋律。

正因为如此,才有所谓的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说,德国人精确效率说,美国人自由开放说,日本人善采异邦说(稍加解释)。

不同的文化背景往往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处事方式来。

有这样一则文化趣谈。

国际联盟(即国联,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二战后无形瓦解,1946年4月解散)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

于是,英国人选定《英国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为题,法国人却做了一篇《象的恋爱观》(因为法国人都是恋爱专家),意大利人哼着《象啊!

象啊》的诗句(意大利人的浪漫,帕瓦罗蒂《我的太阳》),德国人提笔写下了《关于象的研究》的序言(德国人讲究纪律,严谨而过于刻板),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政论文,题目叫做《波兰的主权和象的关系》(其历史上多灾多难,长期遭受异族的瓜分和奴役之苦)。

下面一则趣谈更能说明文化背景对人们行为的支配。

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中国人和日本人。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动人的一幕:

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则拖出他的情人,美国人先抢出他的妻子,中国人则先背出他的老母,日本女人则把丈夫先拉出来。

想想看,做法国人的情人该多么的幸福!

我教过一位美国学生韩瑞克汉语,此人后来成为CET代表,他在哈尔滨时曾接受过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记者问了他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如果你的妻子与母亲同时掉到水里,有性命之虞,你先救哪位?

他几乎毫不犹豫地答道:

当然是先救我的太太,因为她比我妈妈年轻,她的生命还很长,我妈妈则希望我幸福!

而当问到他的中国同屋韩冰同学时,回答则是先救妈妈。

到底该先救谁?

各位以为如何?

还是在10年前,有一则题为《中国人与美国人之比较》的短文盛传一时,被全国数家报纸转载。

其文曰:

“中国人在街上吵,在人代会上则心平气和;美国人在街上客客气气,在国会上则争论不休。

中国人的朝代多,美国人的广告多。

中国人进商店像小媳妇,美国人进商店像大爷。

中国人爱夸祖宗,美国人爱夸自己。

中国的报上成就多,美国的报上灾难多。

中国人是乐观主义者,喜欢描述未来的美好前景;美国人是悲观主义者,总担心未来会发生什么不测”。

再举几例:

美国人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比如谈生意,日本人看美国人的信,会因为一开头就把什么条件都摆出来而感到不舒服,不痛快,以为美国人在以势压人;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则越看越糊涂,只觉得雅语连篇,就是不得要领。

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放在最后去谈,而按照美国人的传统,最重要的事情最好放在最前面谈,所以美国人看日本朋友的信,最好是倒着看;而日本人看美国人的信,为了使自己心情愉快,最好也从最后一段读起。

有一桩关于模特打官司的事情很能说明东西文化的差异。

1989年新年前后,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油画人体艺术大展”,轰动京城。

然而画展尚未结束,一场“官司”便已开始。

报纸报道说:

“展出期间因未征得美院两位女模特的同意而将她们的裸体画像公开展览,侵害了她们的合法权益引起纠纷。

现正在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一个美好的画展却引发了一桩官司,原因何在?

原告的理由也是十分充足的,其处境也值得人们同情。

据说,两名女模特因为画展而受到精神创伤,“她们说,不光社会上的人对她们指指点点,而且各自的丈夫都因此提出离婚,并不准她们回家”。

从而引发一幕婚变和生活悲剧。

然而,一位美联社记者却不以为然。

他说:

“中国的道德观念与社会舆论构成了对模特的特殊压力,如果在西方,这两位模特儿及其家庭只会为大展拍手叫好,倍感光荣。

在西方为此打官司是不可思议的”。

是中国男子汉的心胸太狭窄了点儿?

还是美国男子太宽容了点儿?

说到底,还是文化差异问题。

上述可见,一种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影响该是多么的巨大!

而任何一种文化无不具备继承性。

正因如此,毛泽东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著名文化学者张岱年说: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动力和指导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那么,具体说来,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其次,是人本主义;第三,是天人合一;第四,是礼治。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四个方面。

一、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精神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古代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儒家文化的主流是积极进取的“自强不息”。

孔子已经提出了刚健有为的思想。

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

他说:

“刚、毅、木、讷(NE,旧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