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8760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docx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窗体顶端

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张丽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传染病:

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

病原体和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1)首发感染: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2)重复感染: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3)混合感染: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4)重叠感染:

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在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

(5)继发感染: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我的笔记】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病原体被清除:

表现为特异性免疫功能。

(1)主动免疫:

疫苗、自然感染;

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

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包括: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体液、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水平传播。

(1)消化道传播:

痢疾;

(2)呼吸道传播:

结核病、禽流感;

(3)虫媒传播:

乙型脑炎;

(4)体液、血液传播:

乙肝、丙肝。

3、人群易感性: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的免疫力的人为易感者。

【我的笔记】

(五)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3类37种);

(1)甲类:

鼠疫、霍乱,属于强制性管理;

(2)乙类:

1.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2.艾滋病,3.病毒性肝炎,4.脊髓灰质炎,5.人类高致病性禽流感,6.麻疹,7.流行性出血热,8.狂犬病,9.流行性乙型脑炎,10.登革热,11.炭疽,12.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13.肺结核,14.伤寒和副伤寒,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6.百日咳,17.白喉,18.新生儿破伤风,19.猩红热,20.布氏杆菌病,21.淋病,22.梅毒,23钩端螺旋体病,24.血吸虫病,25.疟疾;

(3)丙类:

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棘球蚴病,9.丝虫病,10.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意外的感染性腹泻。

(4)特殊注意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的: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高致病性禽流感。

【我的笔记】

2、切断传播途径

个人和环境,搞好卫生,可切断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提高人群免疫力

(1)非特异性:

改善营养、锻炼身体、提高生活水平;

(2)特异性免疫:

预防接种(主动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

【我的笔记】

(六)传染病的报告

1、服务对象:

辖区内的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

2、服务内容

(1)发现、登记;

(2)规范填写门诊日志;

(3)入/出院登记本;

(4)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

(5)首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我的笔记】

3、传染病报告程序

(1)开通网络直报系统:

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系统报告;

(2)未开通网络直报系统:

传真、电话报告同时送出或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3)怀疑流行暴发:

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传染病报告时限

(1)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他传染病中不明原因疾病暴发,2小时内网络直报最快通讯方式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2)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24小时内网络直报并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5、订正和补报

(1)对于需要订正的要及时订正;

(2)发现漏报的要及时补报;

【我的笔记】

(七)传染病的处理

1、病人处理

(1)就地隔离治疗;

(2)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时病人和病例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结构。

2、消毒处理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3、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

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主动管理,及传染病居家病人的随访工作。

4、密切接触者管理

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要求做好管理工作。

【我的笔记】

(八)传染病的服务流程

三步:

发现、登记,报告,处理。

(九)传染病的服务要求

(1)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2)备专(兼)职人员;

(3)定期对传染病的预防技能培训;

(4)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管理规范填写各种报告;

(5)做好记录,传染病报告卡至少保存3年。

【我的笔记】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病毒性肝炎

1、定义与临床表现

(1)病毒性肝炎:

多种肝炎病毒(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全身性传染病;

(2)临床表现:

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异常、部分出现黄疸。

2、传染源

(1)甲肝:

无病毒携带状态、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

(2)乙肝:

急慢性患者、病毒携带者;

(3)丙肝:

急慢性患者、无症状携带者;

(4)丁肝:

与乙肝相似;

(5)戊肝:

与甲肝相似。

【我的笔记】

3、传播途径

(1)甲肝:

粪----口途径

1)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

2)典型:

1988年,上海,31万人甲肝暴发流行。

(2)乙肝:

体液、血液、破损的皮肤黏膜、母婴传播;

(3)丙肝:

类似乙肝。

1)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低,传播较乙肝局限。

2)肠道外途径:

输血、血制品、注射、破损皮肤黏膜、生活密切接触、性接触、母婴传播。

(4)丁肝:

与乙肝相似。

(5)戊肝:

与甲肝相似。

【我的笔记】

4、易感人群

(1)甲肝:

年龄>6个月的人群

1)抗HAV-IgG,保护性抗体;

2)抗HAV-IgA,感染指标;

3)感染后免疫持久。

(2)乙肝:

婴幼儿、抗-HBs阴性者、母亲HBsAg阳性者、反复使用血液制品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医务工作者、多个性伴侣者。

(3)丙肝:

人群普遍易感,抗-HCV非保护性抗体;

(4)丁肝:

人群普遍易感,抗-HDV非保护性抗体;

(5)戊肝:

成人易感

【我的笔记】

5、预防

(1)控制传染源

1)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2)正在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工作;

3)严格筛选献血员。

(2)切断传播途径

1)甲、戊肝:

环境和个人卫生管理(粪便、水源、食品卫生);

2)乙、丙、丁肝:

服务行业理消毒、血液制品、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

1)甲肝:

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

2)乙肝:

接种乙肝疫苗;

3)丙、丁、戊肝:

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

【我的笔记】

(二)甲型H1N1流感

2009年3月,墨西哥疫情暴发。

2009年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

1、病原学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正黏病毒科;对乙醇、碘伏碘酊等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

2、传染源

(1)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2)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3)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我的笔记】

3、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接触传播,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2)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5、临床分型:

(1)轻症:

较快恢复;

(2)重症:

需要特别关注(重症病例高危人群)。

6、重症病例高危人群

(1)妊娠期妇女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2)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我的笔记】

7、临床表现

(1)流感样症状:

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呕吐、腹泻;

(2)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3)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8、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1)疑似病例:

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2)临床诊断病例:

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单独隔离;住院病例须做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3)确诊病例:

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进行隔离住院病例可多人同室。

9、预防

(1)切断传播途径----手卫生;

(2)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卫生;

(3)免疫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我的笔记】

(三)细菌性痢疾

1、病原菌:

痢疾杆菌(志贺菌属);

2、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3、多发季节:

夏秋季;

4、临床表现:

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发热;

5、预后:

可多次感染,多次发病;(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病后免疫力差)

6、传染源:

急、慢性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7、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8、人群易感性:

学龄前儿童、青壮年。

9、预防

(1)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并及时隔离治疗;

(2)每日1次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解除隔离;

(3)管理水、饮食、粪便,消灭苍蝇;

(4)口服活菌苗(刺激肠道产生分泌IgA及细胞免疫)。

【我的笔记】

(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概念:

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

2、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发病机制:

HIV病毒主要侵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4、传染源:

病人、HIV携带者;

5、传播途径:

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6、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7、预防

(1)加强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2)禁止毒品注射;

(3)严禁性乱;(4)高危人群用避孕套;(5)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我的笔记】

(五)狂犬病

1、概念:

狂犬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表现:

狂躁、恐惧不安、恐水、恐声、怕风,进行性瘫痪。

3、预防

(1)管理传染源:

给家犬注射兽用狂犬病毒疫苗;

(2)及时处理伤口;

(3)预防接种;

(4)免疫球蛋白注射。

【我的笔记】

(六)结核病

1、定义:

由结核分枝杆菌,经过呼吸道传播而引起的全身的慢性感染。

包括:

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生殖系统结核等。

2、传染源:

肺结核病人、长期排菌的开放性肺结核患者。

3、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肠道传播(飞沫,污染的牛乳)。

4、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婴幼儿、青春后期、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矽肺患者、妊娠、恶性肿瘤肝移植、AIDS好发。

5、预防

(1)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

(2)对污染物消毒、阳光暴晒;

(3)接种疫苗;

(4)化学药物预防。

【我的笔记】

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