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8338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docx

世界近现代史纯知识点复习资料一劳永逸讲解

世界历史复习资料

考点1:

欧美国家巨变与殖民扩张

一.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

1.时间:

14至16世纪

2.地点:

最先在意大利兴起

3.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实质:

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5.指导思想: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

6.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

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杰出的文学家,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他的长诗《神曲》无情地揭露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世的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2)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卓越画家。

他的绘画《蒙娜丽莎》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7.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的开辟简表

时间

探险家

航线

贡献

1492~1498年

哥伦布

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

见到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美洲

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好望角---印度洋—印度

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1519~1522年

麦哲伦

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印度洋-好望角-西非海岸-西班牙(环球航行)

麦哲伦船队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2.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共和国的诞生于克伦威尔的独裁

1.1640年11月,议会的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武装-------新模范军。

3.1649年一月,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5月10日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4.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成立护国政府,自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

(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

2.1668年,“光荣革命”威廉三世当上国王。

(3)《权利法案》的颁布

1.目的: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2.时间:

1689年

3.3.制定机构:

英国议会

4.内容:

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国王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5.意义:

确定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

阶级专政在英国建立起来。

(注意:

《权利法案》的材料)

三、美国的独立:

(九上第一主题第3课)

(一)、独立战争爆发与《独立宣言》:

1.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战争的经过

(1)爆发:

1775年4月列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2)建军: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决定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3)建国:

《独立宣言》的发表

①时间:

1776年7月4日

②制定机构和起草人:

大陆会议杰斐逊起草

③内容:

《独立宣言》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④历史意义:

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4)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胜利:

1781年英军在司令康华利的带领下向大陆军投降。

(6)独立:

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3.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

宪法规定美国是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4.性质和作用:

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

5.北美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1775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使美国赢得了独立。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6.华盛顿:

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被誉为“美国国父”。

四.攻占巴士底狱。

1、革命的根本原因:

法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

1789年,法王路易十六为摆脱财政危机召开的三级会议。

3、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五《人权宣言》和共和国诞生:

1.《人权宣言》的发表:

(1)时间:

1789年8月

(2)制定机构:

制宪会议。

(3)《人权宣言》内容:

①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②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历史意义:

《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它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年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度,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成为共和国的政治口号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被判死刑,送上断头台。

3.高潮:

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使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6)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1.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2.拿破仑的对内对外政策

①对内:

改革财政,制定法典(最大贡献),加强法制,强化国家机构,镇压叛乱,肃清王党分子。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对外:

打败欧洲反法同盟,解除了法国的外来威胁。

3.1812年,远征俄国失败,走向衰亡。

4.1815年,滑铁卢战败,拿破仑帝国崩溃。

考点2:

工业革命

一、纺织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

1、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是英国。

2、工业革命的原因: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根本原因】,

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直接原因]

3、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4、开始的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5、工业革命最先兴起的行业是棉纺织业。

6、主要标志:

1769年,瓦特研制出改良蒸汽机,它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7、结果:

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19世纪上半叶,英、法、美、德等相继完成。

二、火车和轮船的出现:

1..汽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吸收前人成果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号。

2.火车: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旅行者”号。

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3.轮船和火车的发明引起了陆上和水上运输业的飞跃,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2)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

(3)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4)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它们加紧掠夺亚非拉地区,造成这些地区更加贫穷和落后。

(图片:

珍妮纺纱机、史蒂芬孙像)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力的应用

(1)电磁学理论: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

(2)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欠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2.电讯事业的兴起

(1)电话:

1876年,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此后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

(2)电报:

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3.内燃机和汽车、飞机的发明

(1)内燃机的创制:

19世纪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创制了以柴油为燃料的自动点火内燃机—柴油机。

内燃机的创制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

(2)汽车: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先进的四轮汽车,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

(3)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以电力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发明大王爱迪生

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的爱迪生最为著名,他在一生中获得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

电灯的发明是他最重要的发明,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爱迪生的发明为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使世界变得更加光明灿烂,人们称赞他是“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考点3: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一、美国南北战争:

(九上第三主题第1课)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2)南北矛盾的焦点:

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的矛盾不可调和。

2.战争的爆发

(1)导火线:

1860年11月,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2)爆发:

1861年4月,南方叛乱首先挑起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3.北方的胜利:

(1)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

由于南方种植园主蓄谋叛乱已久,准备充分,而林肯政府试图妥协,放松战备,在战争中北方节节失利

(2)战局的扭转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使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情绪迅速高涨,战争形势骤然改观。

(3)北方的胜利:

1865年4月,北方军队攻克南方叛军老巢里士满,南方叛军投降。

战争结束,林肯遇刺身亡。

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解放黑奴作出的贡献,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和尊敬的总统。

(图片:

林肯在演讲会上,林肯向阁僚宣读《解放黑奴宣言》)

4.南北战争的影响

①维护美国的统一。

②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黑奴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5.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点

(1)相同点:

性质相同:

都是资本主义性质革命;

结果相同:

都取得了胜利,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不同点:

性质不同:

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和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内战只是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不同:

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美国内战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1.根本原因:

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

1855年秋,俄国在与英法争夺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国内矛盾。

3.目的:

为了维护贵族地主(农奴主)的利益。

4.领导者:

亚历山大二世

5.内容:

①农奴有人生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②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

③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6.评价

①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意义:

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③局限性: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三.日本明治维新:

(九上第三主题第3课)

明治维新:

1.时间:

从1868年起。

2.领导人:

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等

3.口号: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4.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全国分为3府72县,由中央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②经济方面:

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③文化教育:

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④社会生活:

生活上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

⑤军事方面:

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5.评价:

①性质:

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意义:

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成为亚洲唯一独立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③局限性: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来

6.明治维新启示:

A、改革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发展;

B、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文化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走科教兴国的道路

考点4: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九下第五主题第1、2课)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6)

3.大战的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德、俄、法、英很快加入战争。

8月,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交战双方: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核心)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法、俄。

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后来参加到协约国一方。

4.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

(1)时间:

1916年2-12月

(2)双方:

德法

(3)地位和作用:

在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5.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一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宣告结束。

6.大战性质:

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7.大战后果:

①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历时4年多,共有4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其中死伤3000多万人,参战国家的直接战费和战争造成的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

②大战不仅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而且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5: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原因:

临时政府反人民的政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时间: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3.领导者:

列宁

4.意义:

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考点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巴黎和会

(1)时间:

1919年1月—6月

(2)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美、英、法三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3)中心议题:

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2.《凡尔赛和约》

(1)时间和签订方:

1919年6月,协约国同德国签订

(2)主要内容:

①领土方面: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②政治方面: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

③殖民地方面:

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④赔款方面:

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3)、《凡尔赛和约》把战前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

为抵制巴黎和会的无理决定,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联系材料),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列强任意瓜分战败国的产物,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

它与随后同德国的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所谓“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1)背景:

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利益和关系,但是,美、英、日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和关系还没有依据实力对比的变化进行调整。

大战期间及战后,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也直接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

(2)时间:

1921.11-1922.2

(3)国家:

由美国发起,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及中国等九国代表参加。

起主要作用的国家:

美国。

(4)中心议题:

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

2.《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华盛顿会议的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内容:

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公约的规定实质上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这次会上制定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三)“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及评价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四、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九下第二主题第2课)

(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最大的股票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暴跌,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经济危机的特点:

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大

影响:

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持续了4年之久。

其中,美国和德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

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激化了各国阶级矛盾,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理解)(运用)---联系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复苏

1.目的:

为了尽快摆脱危机,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2.特点:

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

①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采取淘汰小银行,扶持大银行,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等措施,使银行的信用得以恢复。

②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以及工人有权组织工会,以工代赈等内容,同时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这是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③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

4.评价:

①作用和影响: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②局限性:

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5.启示:

A.在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时,要顺应历史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大胆进行改革、创新

B,罗斯福新政中体现出来的政府诚信、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注重发展农业、扩大内需、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等等,都是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予以借鉴的东西。

6、罗斯福的精神:

学习他在面对危机与困难时表现出的学识、胆略与才干,学习他身残志坚的伟人风范。

五、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九下第二主题第3课)

(一)、德国法西斯的建立:

---联系二战。

1.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原因)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使国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工人运动高涨。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趋势发展壮大。

2.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①1932年7月的选举中,纳粹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②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

③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最高军事统帅大权于一身,自称“国家元首”。

3.法西斯内外措施:

(1)对内:

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②剥夺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③迫害犹太人

(2)对外:

疯狂扩军备战,使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已经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

(二)、日本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建立

1.法西斯上台的历史背景: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统治集团迫切要求强化国家政权,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并从对外战争中寻找新的出路。

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势力乘机抬头对外侵略的野心越来越大。

2.广田弘毅内阁的内外政策

①对内:

镇压工人运动,加快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步伐;②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使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远东战争策源地。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3)德意日法西斯化的严重后果:

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它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已不

可避免。

考点7: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的爆发:

(p61地图)

1939年9月1日清晨,德国军队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二)、德国东侵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1.德国突袭苏联: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

2.莫斯科战役:

1941.10--1942.1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3.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至此,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原因:

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逼,使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地走向联合。

(2)标志: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3)内容:

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4)影响:

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4)反法西斯同盟作用: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开罗宣言、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

1.开罗宣言

背景:

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

时间:

1943年冬

国家:

美、中、英

内容:

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2.诺曼底登陆

时间:

1944年6月6日

意义:

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雅尔塔会议

背景:

德国法西斯即将灭亡

时间:

1945年2月

人物: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内容: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治战犯

②战后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

③成立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

④苏联有条件对日作战⑤⑥

影响:

①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②出现了两极格局

(五)、德国和日本的投降:

[图片]

1、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2、日本投降:

德国投降后,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发起猛烈攻势,进逼日本本土。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在德国波茨坦发表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但日本法西斯拒绝投降,叫嚣要“本土决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战全面结束标志:

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

3、二战的影响、性质和意义

(1)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5000万左右,直接军费开支总计1.1万亿美元,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2)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3)意义:

A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B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