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7815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docx

水运地基基础试验试题

交通部水运工程试验检测

土工试验及地基承载力检测

主讲:

郝建新skyhjx@

考试题型

1、土工试验内容30分,其中单选题9道、多选题8

道、判断题5道。

2、地基基础内容35分,其中单选题10道、多选题

8道、判断题9道。

3、实际操作考试

 实际操作考试随机抽取6道试题,考生可任选5

道,每题10分,共计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材料》专业实际操作土工试验2题。

  《结构》专业实际操作地基基础2题。

第一章土工基础知识

1、土的形成

我国的土大部分形成于第四纪或是新第三纪时期,按照地质营力和沉积条件可分为沉积土和运积土。

当土中有机质含量大于5%-10%时会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2、土的组成

土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

固相:

土由原生矿物(石英云母长石等)和次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可以对土的级配进行确定,级配好的土压实度高、渗透性小、强度高。

液相:

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

结合水:

物理化学作用,对细粒土的影响大。

自由水:

分为毛细管水和重力水。

毛细管水的作用是表面张力和重力。

重力水可以传递动水和静水压力,但不能承受剪力。

含水率测得是两者含量之和。

气相:

开口和闭口气泡。

闭口气泡使得土的渗透性减小,弹性增大,承载力降低,密度减小,变形缓慢。

3、国家标准《土的工程分类》规定:

采用粗细粒统一体系分类法。

工程用土主要是按照土的工程性质(如粒径、级配、塑性、有机质/压缩性等)进行分类。

其中主要性质有:

(1)颗粒粒径

工程上将相近粒径的土合成一组叫粒组,其中大于0.075mm的叫粗粒,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粒径大小和级配。

小于0.075mm的叫细粒,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矿物组成。

(2)塑性指数(Ip=Wl-Wp)

塑性指数相同,土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因为随着液限的变化土的性质变化也很大。

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其分类可见教材第6页,要注意粒径和塑性指数对土分类的影响。

如细粒土分类的依据有粒径、塑性指数、稠度。

《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规定:

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

有机土的测定:

(1)有机质呈黑色、青黑色或暗色,有臭味,弹性和海绵感。

(2)将试样放在105-110烘箱中,如试样的液限小于烘前的液限1/3时,试样为有机质。

需要说明的是:

各种分类法中没有软土、冻土、盐渍土的称谓,也没有有机土、砂、石料等。

4、土的结构

土粒可分为三种类型:

单粒结构:

在动力作用下易液化,如粉土。

絮凝结构:

孔隙大,对扰动敏感。

片堆结构:

各向异性。

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是最基本的工程特征,是衡量土的工程性质的关键。

(1)三相指标:

必须明确字母含义,m、V分别表示质量和体积;a、W、s、v分别表示空气(air)、水(water)、土粒(soil)、孔隙(volume)。

必须清楚指标试验指标(天然密度ρ、含水率W、土粒比重Gs)和换算间接指标的含义和计算过程。

(可利用三相图辅助计算)

密度

1)天然密度ρ:

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

2)饱和密度ρsat:

孔隙全为土水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

3)浮密度ρ’:

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差与总体积之比(饱和密度-1)

4)干密度ρd:

土粒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是填土施工的控制指标。

饱和密度>天然密度>干密度>浮密度

这是同一孔隙比下的情况,并不意味着土中空气为零是其密度最大。

5)含水量w:

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

6)土粒比重Gs:

土粒质量与同体积4摄氏度水的质量之比,数值上等于土粒密度。

7)孔隙比e:

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e=Gs/ρd-1=土粒比重/干密度-1)

8)孔隙率n: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n=e/(1+e))

9)饱和度Sr:

水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含水量小并不意味着饱和度小)

注意:

孔隙体积=充水的孔隙和未充水孔隙体积

(2)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度

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粒径、级配。

用相对密度来表示土的状态,掌握两个计算公式(P5)并判断土的相对密度。

干密度计算公式:

ρd=ρ/(1+W)

疏松土:

[0,0.33]中密土:

(0.33,0.66]

密实土:

(0.66,1]

(3)粘性土的稠度

三个界限含水量:

液限、塑限、缩限。

土从液限到缩限体积是不断减小的,缩限以后不再改变。

根据三个界限求得的指数为:

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塑性指数:

Ip=WL-Wp,用整数表示(如15),可用来判别粘性土的分类。

其值越大表示越具有高塑性。

液性指数:

IL=(W-Wp)/Ip

可判别粘性土状态。

坚硬:

IL<0;可塑:

0

IL>1.0

6、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1)水的毛细作用主要存在于0.002-0.5mm的孔隙中,如细砂土、粉土、湿砂中。

湿砂土表现出的假粘聚力湿由于毛细压力形成的,不同于粘性土的粘聚力。

达西定律(V=ki):

认为渗透属于层流,一般只适用于砂性土。

对于粘性土由于存在结合水的粘滞作用,需要加入起始水力坡降进行修正(V=k(i-io))。

(3)渗透力是渗透水流作用于土体上的拖拽力,与水力坡降成正比。

当渗透力向上时,常常造成流砂、管涌等危害。

(4)冻土现象主要是指土体冻结时地面膨胀的冻胀现象和融化后土体强度急剧降低的冻融问题。

例题1已知土样体积V=37.5,湿土重Mo=0.6711N,烘干后重M=0.4915N,比重Gs=2.68,计算孔隙比和饱和度。

解:

公式:

e=Gs/ρd-1;ρd=ρ/(1+W);W=M水/M干土;

Sr=V水/V孔隙;Gs=M干土/V土粒;

可求得:

(1)W=M水/M干土=(0.6711-0.4915)/0.4915=36.5%

ρd=ρ/(1+W)=67.11/37.5(1+0.365)=1.311

e=Gs/ρd-1=2.68/1.311-1=1.04

(2)V水=67.21-49.25=17.96

V土粒=M干土/Gs=49.15/2.69=18.27

V孔隙=V-V土粒=38.4-18.27=20.13

Sr=V水/V孔隙=17.96/20.13=89.22%

例题2某细粒湿土质量为190g,烘干后为145g,土样液限为36%,塑限为18%,则求土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状态并命名。

解:

(1)塑性指数Ip=36%-18%=18命名为粘土。

(2)液性指数

含水率W=(190-145)/145=31.03%

Il=(W-Wp)/Ip=(31.03%-18%)/18%=0.72为可塑状态。

例题3单位土体中,土粒体积的表达式(用e、n)可表示为何种形式?

解:

如图所示,假设孔隙和土粒的体积分别为X、Y,则由

X/(X+Y)=e且X+Y=1

得:

Y=1/(1+e)或1-n

7、土样和试样制备

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要统一土样试样的制备方法和程序。

一般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60mm的扰动土,并以含水量和密度作为控制指标。

原状土:

用铁皮筒或取土器(直径大于100mm)取土。

扰动土:

用四分法取样。

(1)原状土试样制备

注意:

环刀内壁涂凡士林;环刀下压方向与天然土层方向一致;余土进行含水量测定。

(2)扰动土试样制备

1)碾压过筛加水浸润一昼夜备用:

物理性质试验(液塑缩限)过0.5mm;

水理及力学性质试验(如直剪无侧限)过2mm:

击实试验过5mm。

2)试样制备:

击样法就是根据环刀体积算出所需土样数量,用单层或三层法击实。

压样法就是用静力压到所需密度,粘性土压时最好有排气孔和透水石。

两种方法对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3)试样饱和

1)浸水饱和法:

砂性土

2)毛细管饱和法:

渗透系数大于10-4cm/s的土,注意两端放滤纸和透水石,水面不要淹没试样,时间不少于2昼夜。

3)抽气饱和法:

渗透系数小于等于于10-4cm/s的土,需要凡士林密封,粘性土需静置10小时,饱和度不应低于95%。

需要掌握试样加水量的计算(P23)。

第二章含水量及界限含水量试验

(2)酒精法

适用于现场。

燃烧3次。

结果略低于烘干法。

试验结果精确到0.1%(如15.2%)

2、界限含水量试验

界限含水量是土的固有指标与环境无关。

(1)平衡锥式液限仪法

使锥体在15秒入土10mm时就是土的液限。

否则需要加水或吹干后再试验。

(2)液塑限联合测定法

理论依据:

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当圆锥角为30度时,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量在双对数坐标上呈直线关系。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分别采用76克和100克的锥入土。

(3)滚搓法

当滚搓到3毫米直径断裂时,含水量就是塑限。

注意土体的断裂是水分减少的结果,而不是用力过大或土条太长的原因,其准确度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

搓成条状不断裂的土塑性越高。

4、成果应用

(1)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用塑性指数划分细粒土。

(Ip>17为粘土,10

(2)用液性指数判别粘土的状态。

(坚硬:

IL≤0;可塑:

0

IL>1.0)

 

第三章密度和比重试验

1、密度试验(试验步骤)

方法主要有:

环刀法(细粒土)、蜡封法(坚硬易碎)、灌砂法和灌水法(砂砾石野外适用)。

(1)环刀法

一般选用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环刀,施工现场检查压实度时用的较大些;环刀壁越薄越好;

试验时先做比环刀内径大的土柱,再压入环刀。

(2)蜡封法

适用于易破碎和不规则的土(去掉松、浮和棱角土)。

用蜡封法封闭土体测土体体积。

蜡的温度刚过熔点,不要出现气泡,试样要缓慢放入。

所用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因此要测水温。

(3)灌砂法(注意标准砂密度测定步骤)

适用于粒径小于15mm的试样。

在试坑中灌入标准砂,然后求得土的密度。

试坑尺寸必须与试样颗粒粒径相一致(P36)。

开挖试坑时必须将松动的土全部取出,否则结果偏高。

可以使用套环减少试坑表面不平带来的误差。

灌砂过程中切忌不要震动。

2、比重试验(试验步骤)

比重是土粒在105—110度下烘干后与同体积4度纯水质量之比。

数值上等于土粒密度。

可以消除加速度带来的影响,是无量纲量。

主要用来计算孔隙比和进行分类。

方法有:

比重瓶法、浮称法、虹吸筒法。

(1)比重瓶法

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

用砂浴煮沸是为了去掉土中的空气,砂和低液限粘土大于30分钟,高液限粘土不少于60分钟。

(2)浮称法

适用于粒径大于等于5mm,且粒径为20mm的质量应小于总质量的10%。

试样要洗净浸水1昼夜,然后放入篮中摇动排除空气。

(3)虹吸筒法

适用于粒径大于等于5mm,且粒径为20mm的质量应大于等于总质量的10%。

试样要洗净浸水1昼夜后晾干。

注意事项:

对于有可溶性盐或有机质的土样,可用中性液体代替纯水,用真空抽气代替煮沸法。

3、砂的相对密度试验(试验步骤)

仅仅用密度(孔隙比)不能完全说明砂土的状态,只有相对密度才能解释砂的紧密程度。

(1)最大干密度试验(最小孔隙比)

用振动锤击法进行。

分三次倒试样进行锤击,每次锤击高度应该相同,水平振击时击数也应该相同。

计算最小孔隙比:

emin=Gs/ρdmax

(2)最小干密度试验(最大孔隙比)

用漏斗法。

使砂从漏斗口离砂面1—2厘米,缓慢流入量筒中,然后倒转量筒几次,取的最小干密度。

计算最大孔隙比:

emax=Gs/ρdmin

注意事项:

(1)测最大干密度时用最优含水率的砂样。

测最小干密度试验用干试样。

(2)容器内径对结果有影响,内径越大,测得的干密度越大。

第四章颗粒分析试验

颗粒分析是测定土中各不同粒径的粒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的方法。

可以对土进行分类判断工程性质。

试验成果可以画成粒径分布曲线。

横坐标为粒径的对数值,纵坐标为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占总量的比例,曲线平缓说明:

粒径相差大,级配好,易于压实。

由此可计算某以粒径组的含量。

砂土从曲线上可以计算两个有用的指标。

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P45)。

Cu=d60/d10(反映土粒分布范围)

Cc=d302/d10d60(反映土粒分布形状)

d10、d30、d60—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别为10%、30%、60%的粒径。

如果不均匀系数Cu≥5,同时曲率系数Cc=1—3,那么该土级配好。

方法主要有:

筛分法、密度计、移液管法

筛分法:

适用于0.075mm

密度计、移液管法:

适用于d<0.075的土。

1、筛分析法(试验步骤)

首先将试样过2毫米的筛分成粗粒和细粒两组;

如果粗粒组含量少于10%则不需要在分析粗粒组;

如果细粒组含量少于10%则不需要分析细粒组,如果量大则可四分法后再进行筛分,筛分摇震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注意事项:

当小于2mm的颗粒用四分法取样时,结果为(P48):

X=100ap/b

2、密度计法(试验步骤)

(1)司笃克原理:

土颗粒在水中开始使加速运动,由于受到水粘滞阻力作用最后会等速下沉,粒径太大太小都不适用。

(2)试验原理:

粒径为d的颗粒以速度v经过时间t后,下降距离为L=vt,粒径大于d的下降距离肯定大于L,所以L平面以上只有粒径小于d的颗粒,测出此处的比重与原来的比重相比较,即可求出粒径小于d的颗粒百分数。

(颗粒越大下沉越快)

试验开始:

加入分散剂六偏磷酸钠进行分散土粒;上下搅拌各30次共1分钟,使土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将密度计放入液体10—20秒后读数。

密度计的作用:

测量悬液密度;测量土粒沉降的距离。

3、移液管法

试验原理:

按照固定的几组粒径颗粒在某一深度(10厘米或者5厘米)处所需要的时间,计算颗粒含量;

上下搅拌各30次共1分钟,使土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将移液管放入液体10厘米10秒后吸取悬液。

第五章击实试验(试验步骤)

压实可以使土体强度增加、变形减小、渗透降低。

土的压实与含水量、压实功、压实方法密切相关。

击实试验可求得最大干密度ρdmax和最优含水量wop。

可以用来计算压实度(ρd/ρdmax)。

击实不是固结也不是压缩过程,而是在不排水条件下颗粒重组的过程。

主要影响因素:

含水率、击实功、土种类、级配、粗粒含量等。

击实(曲线)特征原理:

含水率低时,土粒表面含水层薄,土粒错动困难土粒任意排列,干密度低;含水率增加后,吸水层厚,土粒易于错动,土粒定向排列,干密度增加。

当含水率增加到某值后,由于封闭气泡在土体内,击实功消耗在孔隙气体上。

体积不再变化。

试验注意事项:

(1)应根据塑限确定加水量。

使得含水量一个在塑限附近,另外分别有2个试样含水量大于和小于塑限,且各个试样之间相差2%—3%。

如9%、11%、13%(塑限)、15%、17%。

然后浸润一夜。

(2)筒壁应涂油便于脱模,分层击实时应进行刨毛处理。

(3)最后一层击实高出筒应小于5毫米(轻型)或6毫米(重型)。

(4)击实曲线与饱和曲线不应该相交。

(5)压实功不同,求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也不同。

(击实功越大,最大干密度值越大,最优含水量值越小)。

当含水率很高时,提高击实功效果不大。

(6)击实筒有大小之分试验,大击实筒(内径15.2cm)适用于粒径小于38mm颗粒,小击实筒(内径10.0cm)适用于粒径小于25mm颗粒。

一般用大击实筒,轻重型区别:

轻型:

锤重2.5落高30击数27;重型:

锤重4.5落高45击数98。

(7)试样分为:

干法和湿法

最大干密度:

干法大于湿法

最优含水量:

干法小于湿法。

粘土试样不宜用烘干试样。

(8)加水量公式(P57):

m=mo(W-Wo)/(1+Wo)

(式中mo、Wo分别表示土现在的质量和含水量,m、W表示需要加水的质量和要达到的含水量)。

(9)无粘性土击实曲线

在含水较小含水率时,由于假粘聚力的存在,击实功消耗在克服假粘聚力上,出现最小干密度。

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假粘聚力消失,得到了较高的干密度。

因此无粘性土的填筑需要不断加水才能压实。

(无粘性土填筑一般通过相对密度来控制)

(10)两次试验密度差值应小于0.05g/cm3。

(11)压实度计算:

P=ρds/ρdmax

(12)塑性指数越高,其最大干密度越小。

例题1击实试验时有试样2006g,含水量为10.2%,如果要得到含水量为13.2%的试样,加水多少?

解:

m=mo(W-Wo)/(1+Wo)

=2006x(13.2%-10.2%)/(1+10.2%)=54.6g

第六章渗透固结试验

1、渗透试验(试验步骤)

渗透是水在孔隙中的流动。

渗透系数K是指:

水力坡降为1时水的渗透速度。

试验分为两种:

常水头试验:

适于粗粒土(砂性土)。

测定在固定水位差下一定时间内的渗透量。

渗透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的粒径和级配。

(水流的快,如渗透量固定,时间难控制)。

变水头试验:

适于细粒土(粘性土)。

测定在固定的渗透量下所需要的时间。

达西定律的渗透属于层流,由于细粒土在起始比降以前、粗粒土在某一比降以后不属于层流,因此不适用达西定律。

(1)常水头试验

土样分层装入圆筒,如粘粒多则需要铺2厘米的粗砂以防止细粒冲走;

每层都需要从底部充水饱和;

试样上方铺1—2厘米砾石层做缓冲层防止放水时冲散土颗粒;

测压管应与溢水孔齐平,否则说明仪器有气。

(2)变水头试验

饱和从试样上部进行;

试验在固定的渗透量不同水位差下进行5-6次。

注意事项:

1)试验用水:

进行脱气,或者使用土中的天然水。

2)水温:

比试样温度高3—4度,防止试样出现气泡。

3)不同压实度的试样渗透系数不同,因此试验必须是在设计密度下测定。

2、固结试验(试验步骤)

由于应力作用引起土的应变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叫固结。

土体的固结与渗透性由密切关系。

本试验是单向固结试验,在压缩仪中指产生竖向压缩无侧向变形。

假定(P15):

(1)土体是饱和的。

(2)压缩是由于孔隙体积的减小。

(3)排水在竖向发生。

(4)符合达西定律。

(5)荷载是均匀的一次施加。

有效应力:

通过土体颗粒的接触面传递的应力。

孔隙水应力:

饱和土体中由孔隙水来承担或传递的应力。

附加有效应力:

是固结过程中有效应力的增量。

超孔隙水应力:

是固结过程中孔隙水应力的增量。

它们与附加应力有关系。

固结过程(如吹填土的固结)是超孔隙水应力和附加有效应力转化的过程,固结试验的数学表达式:

p=u+σ‘=u↘+σ’↗=σ’=σ

(孔隙水压力是存在的,但超孔隙水压力不存在了)。

固结度:

是指在某一固结应力作用下,经过某一时间后土体发生固结或孔隙水应力消散的程度,公式为U=St/S。

为了实用,将不同固结应力分布情况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与时间因数之间绘成曲线,供查找。

如果知道了最终沉降量,那么可以求某一沉降量的值或其所需要的时间。

固结试验是根据太沙基固结理论建立的。

试验方法主要有:

(1)常规固结试验

每级加荷时间为24小时,加荷率为1(即每级压力比上一级增加1倍)。

(2)快速固结试验

砂性土加荷时间每级1小时,粘性土2小时。

最后一级应为24小时。

(3)前期固结压力试验

主要是最后一级加荷应大于前期固结压力或自重压力的5倍以上。

注意事项:

1)试样两端应放置滤纸和透水石。

2)加荷前应预加1kpa的力使得仪器结合紧密。

3)若为饱和试样应在容器内注满水,非饱和试样应用棉纱围住透水石避免水分蒸发。

4)若需要确定前期固结压力,加荷率应小于1,最后一级应大于1000kpa,使曲线末端出现直线段。

5)由增加的有效应力产生的固结为主固结,应力不变化下产生的固结为次固结。

6)固结时间t与时间因数T、土层厚度H、固结系数Cv之间的关系有:

t=TH2/Cv

如果是双面排水,H应取土层厚度的一半。

固结度相同时,时间因数T也相同。

可见固结时间与试样厚度平方成正比。

因此单面排水是双面排水时间的4倍。

7)土体中实际渗透速度比理论的要小。

例题1已知用2厘米厚试样做双面排水试验,达到某一固结度时用8分钟时间,那么同样土样如果厚为8米时,达到相同固结度需多长时间?

解:

公式:

t=TH2/Cv

由于两者试样和固结度(决定时间因数)均相同,故Cv、T也均相同,双面排水取厚度的一半,两者T/Cv比值相同,则:

t1=T1H12/Cv1;t2=T2H22/Cv2

t2=8x8002/4=1280000分钟

第七章抗剪强度试验

1、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1)莫尔圆(三轴剪切原理)

在三轴压力作用下,在土体内任何一个平面上都作用着一个合应力,可以分解法向应力σ和切向应力τ,如果某一个平面上只有法向应力而没有切向应力,则该平面称为主应力面。

由材料力学可知:

一个微小单元体(立方体)的三个主应力面是正交的,则三个主应力σ1、σ2、σ3也是正交的。

其中最大最小的主应力分别就是σ1、σ3(利用P18公式可进行换算)。

利用大小主应力可以画出莫尔圆。

莫尔圆示意图

(2)库仑定律(直剪试验原理)

土体中任何一个滑动面上存在着库仑定律,近似直线表示:

τ=C+σtgΦ

τ—土的抗剪强度

C—土的粘聚力

σ—滑动面的法向应力

Φ—内摩擦角

通过剪切试验可以得到不同法向应力σ下的抗剪强度,把它们绘制在坐标上,得到直线的截距和倾角就是该土的C和Φ。

(3)极限平衡和强度理论

利用库仑直线和莫尔圆判断土体是否破坏!

看图:

如果利用土体试验数据可以得到库仑定律直线,那么根据土体存在的状态数据画出的莫尔圆C与直线相交,那么土体已经破坏,如果莫尔圆B相切则是极限状态,如果是莫尔圆A则没有破坏,或者说数据点在直线外侧则破坏了,内侧没有破坏。

同时可得到:

土中某点破坏时,与中主应力σ2无关。

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σ1)夹角为α=45+Φ/2。

例题1:

设地基土的内摩擦角Φ为30,粘聚力C为10,地基中某点的大小主应力σ1、σ3分别是138.4、100,问该点是否已经破坏?

解:

根据C和Φ确定库仑直线和莫尔圆。

据图计算得到OA=[CctgΦ+(σ1+σ3)/2]sinΦ=68.2>莫尔圆的半径=19.2。

因此可确定该地基土处于稳定状态。

2、直接剪切试验(试验步骤)

绘制剪应力随位移变化的曲线,确定抗剪强度,然后画出法向应力与抗剪强度的直线关系,

即可确定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强度指标。

仪器有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一般用应变控制式。

剪切方法有:

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

1)快剪

施压后立即快速剪切(3—5分钟破坏),不发生固结(需放置不透水设施,周围涂凡士林)。

多用于渗透系数小于10-6cm/s的粘性土,用来模拟土体厚施工速度快的情况。

2)固结快剪

固结后立即剪切,剪切过程中不固结。

适用渗透系数小于10-6cm/s的粘性土和砂性土(砂土即使施工速度很快,土体也会很快就排水固结完成)。

用来模拟已经完全固结后又突然施加荷载的情况。

3)慢剪

施加压力经过3—16个小时固结,然后再剪切约1—4小时。

实际工程中很少。

注意事项:

1)渗透系数大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