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6353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docx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苹果的故事可爱的小妹妹残缺的美解析

如何教小孩子写作文

原文:

  《苹果》

  

  苹果是一种很普通的水果,物美价廉,家家都买的起,一年四季都吃得到。

但是在我心中,苹果代表着我们全家的欢乐,有许多幸福的记忆。

  

  几年前,老师让我写一篇关于苹果的作文,妈妈为了让我写好,特意千挑万选,给我买了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这个苹果像一个小皮球那么大,红得发紫,而且有一股浓浓的香味。

为了让我描写动态的苹果,妈妈将苹果在餐桌上来回滚,突然“啪嗒”一声,苹果掉在了地上,摔成了好几瓣。

我和妈妈吃了一惊,看看地下的碎苹果,又看看对方,不由得都开怀大笑。

  

  还有一次,妈妈教我用水果刀削苹果,妈妈削出来的皮是长长的一条,中间都不断。

我学了半天,可是削出的皮,又厚又总是断,像在苹果上挖沟。

最后,我生气地把刀子和苹果使劲一拍,不学了。

这时,妈妈说:

“儿子,你看,我给你变个魔术。

”妈妈将苹果横着放在桌子上,从上往下一切,我惊奇的发现,原来苹果核是一个漂亮的五角星,是褐色的,有点发黑,每个角都是细细的、尖尖的。

我来了兴趣,一连将几个苹果都横着切开,发现都是漂亮的五角星,原来苹果的核的形状是这么的美好啊,怪不得西方将苹果称为“智慧之果”呢!

  

  前年甲流流行期间,我感冒了,还没好利索时妈妈又病了。

晚上,妈妈躺在床上,对我说:

“儿子啊,妈妈真难受。

”我听了,故意的跳起舞来,做出幸灾乐祸的样子。

妈妈气得笑,爸爸也笑。

爸爸让我给妈妈削苹果。

我拿来苹果和水果刀,然后又拿来一个袖珍的垃圾盒。

妈妈惊讶地说:

“儿子,你是要用垃圾盒来给我盛苹果?

”我“扑哧”笑了,笑的咳了起来。

边咳边说:

“什么呀,我是用它来盛苹果皮。

”我削好皮,用牙签一口一口的喂妈妈,还不时的馋爸爸,室内一片欢笑,十分温馨。

  

  虽然世界是有许许多多珍贵的、奇异的水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苹果,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水果,还承载着许多欢乐。

点评:

  

  大家来看一下,这篇作文好在哪里?

我们暂且不说具体的细节。

前几天,我也写了一篇关于“苹果”的故事,起因就是这个孩子的作文题。

原来,这个孩子写苹果,就是写苹果。

大家可能也从前面的情节中看到,孩子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写苹果,还专门拿了一个苹果让孩子观察。

但是,可以说这个思路是错误的。

写苹果就拿苹果来观察,这样来引导孩子是不对的。

换句话来说,我们要孩子多观察,深刻的意思是什么?

用眼睛看?

大错!

  

  什么叫观察?

我们过去做过化学试验,要观察什么形状、形态、气味、响声?

也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尘。

我们人的感官有哪些呢?

视觉系统、味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触觉系统、意识系统。

再说一遍,这六个系统动用起来,是观察的意思。

不能说只是眼睛看,才叫观察。

  

  大家再看一下原文,我们一开始看觉得很生动,但为什么生动,生动在哪里?

说不出道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一下,哪些是眼看到的,哪些是听到的,哪些是尝到的,哪些是想到的?

请大家再回过头去看一看。

  

  大家都相对的找到了,为什么生动,道理发现了吗?

我们讲了生动性的问题,孩子的作文,如果写得不生动,怎么办?

六根六尘!

这是解决之道,也就是说,我们在引导孩子写作文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地问他看到什么?

还要引导他,想想看——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除此以外,还要深问——听到了什么,听到的像什么?

闻到了什么,闻到的像什么?

尝到了什么,尝到的像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

我闻到的苹果有一股甜味,但这股甜味里还有一股淡淡的香,这种香恰如其分,有如葡萄酒。

比之于啤酒与白酒,比前者弥久,但又没有后者浓烈。

“比前者弥久,但又没有后者浓烈”,用酒香来做参考、来做比喻,就又显出了一分生动。

  

  这是我们对于苹果的形态的一种写法,现在,孩子的作文经过修改,有了大的提高,提高在哪里?

就是从只写“苹果”,提升到了写“苹果的故事”。

单纯地写苹果,虽然生动,但是苹果的故事,却更加感人。

没有故事,感人就不存在。

所以说,我们引导孩子,先不急着从细节上入手,先从大方向上引导,这是入门之道。

如果说大家都去写苹果,描写苹果描写得比花还花,有意思吗?

没有多大的意思!

除了描写苹果,还要写苹果的故事。

那就更加深入多了。

  

  我们再来看结尾:

虽然世界是有许许多多珍贵的、奇异的水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苹果,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水果,还承载着许多欢乐。

听我们讲完上述的,我们再来看结尾才知道,因为有了故事,所以结尾才有了意思,对不对?

反过来,如果我们没有故事,只有对苹果的描写,最后。

我们的结尾会是什么呢_——苹果啊苹果,你真是一个好的苹果!

这样的结尾有意思吗?

所以,很多妈妈着急问,孩子作文的立意不好怎么办?

立意里要有故事啊,没有故事,只有苹果,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

苹果啊苹果,我的最爱!

有笑的吗?

  

  所以说,从苹果到苹果的故事,这是本质的提升,换句话来说,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谈提炼,再来谈修整。

前者是方向,后者是脚步,才有意思;前者是方向,后者是脚步,方向不对,脚步迈快了,不就是颠南倒北嘛!

在此,还是不忘痛批一下,小学老师让孩子们抄好词、好句,抄得孩子们都“近视眼了”,是不是这个现象很普遍?

  

  好!

这篇作文我们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作文2(原文):

  

  《我的小妹妹》(二年级)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前几天刚刚两周岁了。

  

  她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一对黑色的珍珠一样;鼻子小小的,但是很灵敏;嘴巴红红的,看起来像红色的樱桃一样;她的耳朵也很灵,即便在很远的地方,但是只要电话铃一响,她就第一个冲到电话机旁边,拿起话筒,说:

“阿姨,我是冉冉,你吃过了吗?

”没等对方说一个字,就“啪”的一下挂了电话!

  

  她的四肢肉嘟嘟、白胖胖的,像外婆刚买回来的藕节一样。

  

  她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跑和跳,有时还会连蹦带跳呢!

每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她总是到门口来送我,一边挥手一边说“姐姐,再见,早点回来哦!

”等我回来的时候,她也总是到门口来接我,给我开门,并说:

“姐姐,你回来了?

  

  你们说,我的妹妹活泼吗?

可爱吗?

你们羡慕我有一个这样的妹妹吗?

妈妈辅导:

  

  《我的小妹妹》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

前几天刚刚两周岁了。

  

  前半句完全是她自己写的,我点评:

嗯,这个头不错,简洁,开门见山。

不过我问她:

是不是得告诉人家一下,你那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多大了呀?

所以又加了后半句。

  

  她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一对黑色的珍珠一样;鼻子小小的,但是很灵敏;嘴巴红红的,看起来像红色的樱桃一样;她的耳朵也很灵,即便在很远的地方,但是只要电话铃一响,她就第一个冲到电话机旁边,拿起话筒,说:

“阿姨,我是冉冉,你吃过了吗?

”没等对方说一个字,就“啪”的一下挂了电话!

  

  在写之前,我和她讲了非常老师教过的“六根六尘”法,当然,没和她直接提这四个字,我在纸上把“六根六尘”分别指什么写给她看(“眼耳鼻舌身意”所对应的,看到什么,看起来像什么?

听到什么,听起来像什么?

闻到什么,闻起来像什么……),然后让她可以用用对称。

黑珍珠啊,红樱桃啊,都是她自己想到的。

写到耳朵时,很难形容,我就问她:

妹妹的耳朵灵不灵的呀?

有什么证据吗?

这个“冲”字,也是她想的——原来用过“跑”,后来她觉得“冲”字更好,为下面的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做了铺垫。

  

  她的四肢肉嘟嘟、白胖胖的,像外婆刚买回来的藕节一样。

这“肉嘟嘟”和“白胖胖”也是她想出来的,她说,要对称,哈哈。

又对她大大地表扬了一番。

后面的想象,是经过我的提示的。

因为今天我妈刚好买回了莲藕,我问她,妹妹的四肢有没有点像藕节啊?

然后给她讲了哪吒,传说哪吒的第二次生命,就是用藕做成的腿,用荷花做成的心……

  

  她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跑和跳,有时还会连蹦带跳呢!

每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她总是到门口来送我,一边挥手一边说“姐姐,再见,早点回来哦!

”等我回来的时候,她也总是到门口来接我,给我开门,并说:

“姐姐,你回来了?

  

  这一段基本是她自己写的,我只是把有些词修得更简练点,比如说,她原来写:

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跑步和跳,为了对称,建议她只用“跑和跳”;有了门口送,就有了门口接,对称块的体现,哈哈。

  

  你们说,我的妹妹活泼吗?

可爱吗?

你们羡慕我有一个这样的妹妹吗?

这个“脚”,和“头”对应了,表扬了她。

写后半句时,我问她:

你喜欢自己的这个小妹妹吗?

如果别人也喜欢的话,他们会怎么样啊?

她说:

羡慕。

 老师讲评:

  

  下面我们来讲评,讲评的目的,不是说孩子写得不好。

昨天,收到这个作文的时候,很惊叹,惊叹孩子的接受能力,惊叹妈妈的辅导认真。

这个孩子的作文写得相当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个是对称的运用。

对称的运用,就把文章的整体性、连贯性写了出来。

二是“六根六尘”法的运用,就把作文的生动性表现了出来。

三是“头、身、脚”的运用,就把文章的前后呼应、一体化表现了出来,显得集中,而不散乱,结构很严谨。

这些优点,我们就不一一评述了。

我们下面来讲,如何提高的问题。

  

  在讲如何提高,我们的前提是尊重作者的思路,尊重作者的原文。

我们可以重新来审视一下,作者讲了哪些?

也就是说,我们来看一下整体的结构,整体的段对称。

  

  这篇作文,小作者讲了三个方面,或者说,有三个对称段:

一是妹妹的样子;二是妹妹淘气;三是妹妹爱运动。

这样来看,我们就能看出还有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

  

  第一个,题目:

我的小妹妹。

这个题目,或者说这个主题,还有点平淡,不如起个《可爱的妹妹》。

因为,我们读完这个作文,妹妹的可爱、稚嫩都显在纸面上。

“可爱、淘气”都是可以的。

  

  作文的第一句话——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前几天刚刚两周岁了。

开门见山。

怎么样开门见山?

方法很简单,作文的第一句话里,就要有主题——与题目紧紧相扣。

就本文来说,第一句话里面,就要有妹妹两字的出现。

如果第一句话没有,前三句话就要有妹妹。

如果前三句话没有妹妹,那妹妹就让小作者拐跑了。

前三句话,如果还没有妹妹,那第一自然段里,就要有妹妹。

否则,小作者就找不着妹妹了。

所以说,让孩子写哥哥啊、妹妹啊、爸爸啊、妈妈啊,一定要开门见山。

开门不见山,哥哥啊、妹妹啊、爸爸啊、妈妈啊,都让人给拐跑了。

别说初中生,就是大学生也要这样啊。

  

  我们来看看,前几天为大家提供的名家作品,都是开门见山的。

朱自清先生的《春》,第一句话: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在《香山红叶》中,杨朔先生是这样开头: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

《绿》——朱自清先生,头是这样开的: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吴伯萧老先生的《我还没见过长城》,第一句话是开头:

 “真惭愧,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我们再看吴伯萧老先生的另一个文章,叫《马》。

开篇点题:

“也许是缘分,从孩提时候我就喜欢了马”。

  

  明白了吗?

希望以后,大家再也不要问什么初中生、小学生适不适用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作文只有深与浅,没有适合不适合。

小学生,可以让“妹妹跑得远”一些,初中生可以“让妹妹跑得近”一些。

但开门见山,一出门,就要想着拉着“妹妹”的手。

这个大原则,是不能变的。

  

  刚才,我们讲了三个对称段,其中之一是描写妹妹的外貌。

但在本文中,那个“小藕节”是不是长得有点远了?

我们先来调整一下顺序,看是不是结构就完整了。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前几天刚刚两周岁了。

  

  她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一对黑色的珍珠一样;鼻子小小的,但是很灵敏;嘴巴红红的,看起来像红色的樱桃一样;她的四肢肉嘟嘟、白胖胖的,像外婆刚买回来的藕节一样。

  

  她的耳朵也很灵,即便在很远的地方,但是只要电话铃一响,她就第一个冲到电话机旁边,拿起话筒,说:

“阿姨,我是冉冉,你吃过了吗?

”没等对方说一个字,就“啪”的一下挂了电话!

  

  感受到了吗?

我们说完了第一个对称段,我们再来说第二个对称段。

  

  第二个对称段,讲的是淘气的妹妹。

但这里,小作者的帽子戴得有些歪。

歪在哪?

帽子戴的是“耳朵灵”,但衣服穿的是“妹妹很淘气”,帽子与衣服,不相配。

似乎就是我们讲的,戴上太阳帽就要穿休闲衣;如果戴的是礼帽,但穿的是功夫衫,就不配套了。

对不?

  

  第三个对称段,帽子戴的是“妹妹爱运动”。

但是衣服呢?

讲的是自己上学与放学的时候,妹妹的送与迎,还是有些不妥,所以,还要动一下。

  

  最后的鞋,写得好,做到首尾呼应,头与脚是相应的,配套的。

好,我们发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这里稍作一些改动。

  

  为了增加一些呼应性我们就拿准那个小藕节。

因时间问题我们就粗粗地改一下,以这个“小藕节”为文章的核心,来写妹妹。

点评更改后的作文:

  

  可爱的小妹妹

  

  我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前几天刚刚两周岁了。

  

  她的眼睛黑溜溜的,像一对黑色的珍珠一样;鼻子小小的,但是很灵敏;嘴巴红红的,看起来像红色的樱桃一样;最特别的是她的四肢肉嘟嘟、白胖胖的,像外婆刚买回来的藕节一样。

  

  小藕节可淘气了。

家里的电话铃一响,她就第一个冲到电话机旁边,拿起话筒,说:

“阿姨,我是冉冉,你吃过了吗?

”没等对方说一个字,就“啪”的一下挂了电话!

  

  小藕节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跑和跳,有时还会连蹦带跳呢!

每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她总是跑着跟着来送我,挥舞着胖嘟嘟的小藕节说:

“姐姐,再见!

早点回来哦!

”等我回来的时候,小藕节也总是高兴得又蹦又跳地来接我,给我开门,并说:

“姐姐,你回来了?

”那个样子,会让我想起小哪吒踩着风火轮,急速飞奔的样子。

  

  你们说,我的妹妹活泼吗?

可爱吗?

你们羡慕我有一个这样的妹妹吗?

作文3(原文):

  

  《残疾人的演出》(二年级)

  

  朋友们,你们一定见过残疾人,但你们观看过残疾人的演出吗?

今年暑假里的一个晚上,爸爸妈妈和外婆就带我去江北剧院看了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

据说这个艺术团表演的节目在全国各类文艺汇演中得了很多金奖呢!

  

  首先出场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她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诗歌《如果给我三天光明》,她的声音既清脆又甜美。

过了一会儿,两边出现了很多的大姐姐,围着小女孩伴舞。

  

  最让我刮目相看的节目是:

现场口书。

主持人叫一位家长在台上写自己的名字,然后一个失去双手的叔叔用嘴巴咬着毛笔蘸了蘸墨,就在宣纸上写起了诗来。

听说他随便看到什么名字,就能现场写一首诗。

他写的字比有些双手健全的人写得还要好呢!

旁边还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叔叔在弹古琴。

他们两个配合得非常好!

  

  我还喜欢小品《火红的玫瑰》、舞蹈《彩色的梦》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节目是舞蹈《千手观音》,他们头上戴着金灿灿的帽子,手指上带着金色的又尖又长的指套,还穿着一身金色华丽的衣服,欢快的跳起舞来,旁边还有两个老师在打手语,因为跳舞的都是两耳失聪的演员。

  

  今天的表演可真好看啊,从这些残疾演员的身上,还让我懂得了一个大道理:

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还是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自强不息。

如果我以后碰到困难的话,也要和他们一样,敢于挑战,决不能放弃。

 妈妈辅导:

  

  我进群听非常老师讲课快三个月了,但只限于把“饺子往茶壶里装”,自己慢慢消化,一直没能倒给女儿。

暑假里,女儿的老师要求他们写五篇作文,到昨天为止,还一篇都没完成,我那个急啊……星期天下午,我终于抽时间用老师教的“头身脚”、对称和“六根六尘法”给女儿辅导,让她写了两篇作文(先用口说作文的方法)。

而且,在写的时候,她也没感到写作文是个很难的事情哦。

哈哈,好有成就感啊!

  

  孩子的作文:

《残疾人的演出》

  

  朋友们,你们一定见过残疾人,但你们观看过残疾人的演出吗?

(她的初稿里没有这一句,我对她说:

作文的头,就如人的头,要尽量想办法吸引人。

妈妈有个提议:

你可以试试用问句的形式来开头,是否更能吸引读者呢?

然后她就想了这一句)

  

  今年暑假里的一个晚上,爸爸妈妈和外婆就带我去江北剧院看了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的表演。

据说这个艺术团表演的节目在全国各类文艺汇演中得了很多金奖呢!

(初稿中,她只是写,看了残疾人的演出,没有提该艺术团的节目得金奖这一码事,我对孩子说:

一般的人,看了你这个作文的“头”,会不会想:

这估计是天桥上驼着背、瘸着腿、带着一只小猴卖艺的,那种没什么看头的表演吧?

  

  首先出场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她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诗歌《如果给我三天光明》,她的声音既清脆又甜美。

过了一会儿,两边出现了很多的大姐姐,围着小女孩伴舞。

(她原来写:

首先出场的是一个眼睛看不见的小女孩,我问她:

眼睛看不见,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呀?

再来说一说,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朗诵诗歌时的声音怎么样啊?

可以用用对称哦)

  

  最让我刮目相看的节目是“现场口书”。

主持人叫一位家长在台上写自己的名字,然后一个失去双手的叔叔用嘴巴咬着毛笔蘸了蘸墨,就在宣纸上写起了诗来。

听说他随便看到什么名字,就能现场写一首诗。

他写的字比有些双手健全的人写得还要好呢!

旁边还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叔叔在弹古琴。

他们两个配合得非常好!

(这个“刮目相看”是她自己想出来的,我着实地夸了她一番:

宝贝,看来你积累的好词还不少呢,连这个词都知道!

不过,你知道“刮目相看”的典故吗?

她说不知道,然后我让她XX了一下,大致给她讲了吕蒙、孙权和鲁肃的故事;开始她没有提到断臂叔叔写的字如何,我说:

这没有手的叔叔写的字,肯定不怎么样吧?

——如果写得像蚯蚓一样的,那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还喜欢小品《火红的玫瑰》、舞蹈《彩色的梦》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节目是舞蹈《千手观音》,他们头上戴着金灿灿的帽子,手指上带着金色的又尖又长的指套,还穿着一身金色华丽的衣服,欢快的跳起舞来,旁边还有两个老师在做手语,因为跳舞的都是两耳失聪的演员。

(节目有详写,有略写,对她表示了肯定。

看了她的初稿,了解到她喜欢这个《千手观音》的节目,主要是因为她们金灿灿的服饰哈,不过也行,那就把服饰里的颜色都用金色来表达出来吧——原来只提到“金灿灿的帽子”和“华丽的衣服”。

这个“金灿灿”和“两耳失聪”也是她自己想的,又对她表扬了一番,呵呵)

  

  今天的表演可真好看啊,从这些残疾演员的身上,我懂得了一个大道理:

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自强不息。

如果我以后碰到困难的话,也要和他们一样,敢于挑战,决不能放弃。

(这个作文的“脚”,基本上也是她自己写的,“自强不息”和“敢于挑战”是我加的,呵呵)

老师点评:

  

  我们来讲评一下这篇作文。

  

  孩子的作文好在哪里?

大家分别都有很好的评价。

我们来个总体的评述:

一、“头—身—脚”的意识非常好,开门见山。

这一点,我们上午讲得比较多。

关于“开门见山”的问题,在《作文,多大点事儿》这本书里面,还有更加详细的说明。

二、“身子”也非常饱满。

对于对称词、对称句有很强烈的意识。

三、“脚”也知道如何立正。

这些就表现在逻辑性、表达的准确性上。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孩子在哪些地方还有提高的潜力呢?

我们还是要遵循一个大原则,在尊重孩子原文的前提下来点评、修正。

作文中的“衣服”讲了三个场景,用我们的话来讲叫“三个对称”。

这三个对称段,我们分别起个名字:

一是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唱优美的歌;二是失去双手的叔叔用嘴巴咬着毛笔来写诗;三是两耳失聪的演员在跳舞。

是不是三个对称段?

这三个对称段,就是“身子”。

什么叫对称,也就是我们前段时间不断讲的——对称,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

小作者在“身”上用三个不同的场景、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写看演出。

这样,就让作文丰满厚重了。

所以说,对称的意义,就是把最有典型意义的人或是事表达出来。

而不必把整个演出、每一出戏都写出来。

这样,就有了详、略,有了重点与“轻点”。

  

  那么,我们把作者要表达的这个对称,或是身子理解透了。

我们再看这个作文的题目,还是跟上一篇一样——略显平淡。

我们在对称上看到的是:

一是双目失明的小女孩朗诵优美的诗;二是失去双手的叔叔用嘴巴咬着毛笔来写诗;三是两耳失聪的演员在跳舞。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来定这样的一个题目呢——残缺的美。

大家以为呢?

我们以前讲过,如何辅导孩子写苹果?

写的不是苹果,写的应该是苹果的故事。

同样的,我们说是去看残疾人的演出,不如说,我们是去看残疾人演员的一种精神。

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呢?

且定名叫“残缺的美”,行不?

  

  明白了这个对称结构、对称段。

我们讲过,在全文用“头—身—脚”,在段里用“戴帽、穿衣、套鞋”,整个文章就结构严谨、表达有力、有功夫了。

怎么样围绕着“残缺的美”来“戴帽、穿衣、套鞋”呢?

详细的字、词、句,我们就不讲了,我们就讲大方向。

  

  第一个对称段,我们是不是可以套这样的“鞋”呢?

首先出场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她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诗歌《如果给我三天光明》,她的声音既清脆又甜美。

过了一会儿,两边出现了很多的大姐姐,围着小女孩伴舞——失明的小女孩用她天使一样的声音为我们展示了声音美。

  

  第二个对称段中这样套上“鞋”:

最让我刮目相看的节目是:

现场口书。

主持人叫一位家长在台上写自己的名字,然后一个失去双手的叔叔用嘴巴咬着毛笔蘸了蘸墨,就在宣纸上写起了诗来。

听说他随便看到什么名字,就能现场写一首诗。

他写的字比有些双手健全的人写得还要好呢!

旁边还有一位双目失明的叔叔在弹古琴。

他们两个配合得非常好!

——失去双手的叔叔用他的肢体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书法美。

  

  在第三个自然段中,我们可以这样套上“鞋”:

我还喜欢小品《火红的玫瑰》、舞蹈《彩色的梦》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节目是舞蹈《千手观音》,他们头上戴着金灿灿的帽子,手指上带着金色的又尖又长的指套,还穿着一身金色华丽的衣服,欢快的跳起舞来,旁边还有两个老师在做手语,因为跳舞的都是两耳失聪的演员。

——失聪的小演员们为我们展示了歌舞美。

  

  失明的小女孩用她天使一样的朗诵为我们展示了声音美;失去双手的叔叔用他的肢体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书法美;失聪的小演员们为我们展示了歌舞美。

声音美—书法美—歌舞美,是不是对称?

以上三个对称段,是详写。

我们还可以再加一些略写。

可以这样来写:

在整个演出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独唱,还看到了独舞;不仅看到了合奏,还看到了独奏(这些是需要妈妈再帮着孩子补充的);——总之,这些身带残疾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用他们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艺术的美。

  

  最后,我们来看结尾。

原来的结尾,有“脚”的意识,这很好。

但是结尾收在“面对困难,自强不息”似有不妥。

因为“身子”并没有着墨于表现“面对困难,自强不息”,而是着墨于艺术的美。

所以这个结尾还要调整一下。

可以这样来写:

今天的演出不仅让我们享受了艺术的美。

还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

美是可以发现的,美是可以创造的。

一个人如果有健全的身体,而没有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心,那健全的身体便没有了精神;相反,如果一个人虽然残疾,但他却拥有一颗发现美、创造美、奉献美的心,那这样的残缺,也是美的。

这样是不是就更加统一、完整了?

不是把帽子换大,是把帽子换得更合适。

我们在书中就讲了这样的一个道理:

对称,其实它的核心就是——字、词服务于句子;句子服务于块;块服务于段;段服务于中心。

我们既然定了中心是残缺之美,那么我们的字、词、句、块、段,就要为这个中心服务。

这样形成呼应,形成整体,才算得上严谨。

严谨是什么?

严谨,就是功夫。

功夫是什么?

是经得起推敲的东西。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讲的是一个大的结构,一个大的方向,不作细致地讲评。

其实在每一个对称段里,还可以结合“六根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