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76106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docx

中考二模卷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word精品含答案解析

2012年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B.用石灰浆抹墙

C.酿酒

D.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

A

解析:

A、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2.(1分)(2013•河南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

B

解析: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溶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A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防止水浮在浓硫酸的水面上沸腾溅出,B操作不正确;

C、蒸发食盐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要外焰加热,C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D正确。

3.(1分)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灼烧法鉴别真金和假金

B.用淬火制鱼钩

C.用小苏打和柠檬酸制汽水

D.用紫卷心菜加入酒精自制指示剂

解析:

A、假黄金是锌和铜的合金,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真金灼烧颜色不会变,但是”假金”颜色会变黑,用灼烧法可以鉴别,故该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B、淬火能使鱼钩的硬度增大,韧性减弱,淬火后就不能过度弯折,否则鱼钩会折断,故该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制汽水,故该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D、紫卷心菜中含有和酸碱指示剂类似的物质,加入酒精可以自制指示剂,故该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4.(1分)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生铁混合物

B.冰水混合物氧化物

C.水银金属

D.纯碱碱

答案:

D

解析:

A、生铁中有铁和碳,属于混合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水属于氧化物,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水银是金属汞,因此属于金属,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显碱性,属于盐,不属于碱,复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

5.(1分)

下列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和汽油混合

B.碘和水混合

C.酒精和水混合

D.油脂和洗涤剂混合

解析:

A、高锰酸钾不能溶于汽油,所以不能形成溶液,故A错误;

B、碘不能溶于水,所以不能形成溶液,故B错误;

C、酒精和水可以互溶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能形成溶液,故C正确;

D、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可以将油脂变成小液滴,但是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错误。

6.(1分)

将一杯水放入零下18度的冰箱,水杯会涨破说明

A.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D

解析:

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水在结成冰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冰的体积要膨胀,所以水杯会涨破.所以:

A、水杯会涨破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A错误;

B、水杯会涨破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故B错误;

C、水杯会涨破不能说明分子间有作用力,故C错误;

D、水杯会涨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D正确。

7.(1分)

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2个氢分子2H2

B.

硫原子结构示意图

C.三个铵根离子3NH4+

D.

2O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答案:

B

解析:

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H2,故该化学用语正确;

B、图中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该化学用语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

3NH4+,故该化学用语正确;

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

2O3可表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该化学用语正确。

8.(1分)

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根据硼酸的化学式,某同学做出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硼酸由硼元素,氢元素,磷元素组成

B.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硼酸由2个氢原子,1个硼原子和三个氧原子构成

D.硼酸中H的质量分数为4.9%

答案:

C

解析:

A、由硼酸(H3BO3)的化学式可知,硼酸是由硼、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3+x+(﹣2)×3=0,则x=+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硼酸(H3BO3)的化学式可知,1个硼酸分子是由3个氢原子、1个硼原子和三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硼酸中H的质量分数为

=4.9%,故选项说法正确。

9.(1分)

下列化学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B.打开浓盐酸有白雾

C.锌和铁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铁产生气泡比锌快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

B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以使石蕊试液变蓝,故A描述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在瓶口出现白雾,故B描述正确;

C、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和酸反应就越剧烈,而锌的活动性比铁的强,所以锌产生的气泡要快,故C描述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出现红热现象,故D描述错误。

10.(1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B.棉花、羊毛,晴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使用的水产品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保鲜

D.香烟烟气中的CO是一种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答案:

D

解析:

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等,故A说法不正确;

B、知棉花在自然界存在,且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而腈纶属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说法不正确;

C、甲醛能使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不仅对人体有害,也会改变主要含蛋白质的食品的品质,因此水产品不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保鲜,故C说法不正确;

D、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丧失运输氧的能力,因此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是一种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11.(1分)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B.t3℃时,将35g甲分散于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5g溶液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析出乙的质量大于甲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

D

解析:

A、由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

B、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的溶解度是60g,由溶解度的涵义可知,t3℃时,将35g甲分散于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故B错误;

C、由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不大.所以,将t3℃的甲乙两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析出甲的质量大于乙.故C错误;

D、由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幅度不大.所以,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正确。

12.(1分)

根据初中化学知识,下列物质间由一步反应即能实现转化的变化中,无法实现的是

A.

B.

C.S→SO2→Na2SO3

D.

答案:

B

解析:

A、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由一步反应即能实现转化,故A正确;

B、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铁,而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而不是硫酸亚铁,所以由一步反应不能实现转化,故B错误;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所以由一步反应即能实现转化,故C正确;

D、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由一步反应即能实现转化,故D正确。

13.(1分)

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证明这种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

B.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这四种溶液

C.将氢氧化钠中变质的碳酸钠除去用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D.向某瓶无色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出现木条火焰熄灭的现象,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

B

解析:

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属于盐,但水溶液显碱性;该实验方案不可行;

B、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把硫酸铜溶液与另外三种溶液混合,出现蓝色沉淀的溶液为NaOH溶液;剩余两种溶液为氯化镁、硝酸钾溶液,分别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镁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该实验方案可行;

C、碳酸钠会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该实验方案不可行;

D、向某瓶无色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出现木条火焰熄灭的现象,说明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该实验方案不可行。

故选B

14.(1分)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

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

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

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答案:

A

解析: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4.4g+3.6g﹣1.6g=6.4g;

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4.4g×

100%=1.2g,氧元素的质量为:

4.4g﹣1.2g=3.2g;

3.6g水氢元素的质量为:

3.6g×

100%=0.4g,氧元素的质量为:

3.6g﹣0.4g=3.2g;

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

=1:

4;

由以上计算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

4。

15.(1分)

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B.

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稀盐酸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D.

向锌和氯化锌的混合液中滴加稀盐酸

答案:

B

解析:

A、由题中”向饱和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但恢复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则原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钙固体会部分析出,但最后的溶液仍是钙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正确;

B、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所以刚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无沉淀生成;当盐酸消耗完后,继续加入的氢氧化钠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此时才开始有沉淀生成,当氯化铜消耗完后沉淀量不再增加,故B错误;

C、稀盐酸显酸性,pH<7;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发生酸碱中和,酸性逐渐减弱至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显碱性,pH>7,故C正确;

D、混合液中有氯化锌,所以起点在纵坐标上,随着盐酸的加入,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所以氯化锌逐渐增加,到锌反应完后,不在增加,故D正确。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35分)

16.(8分)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在”小苏打、草木灰、天然气、聚乙烯”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①标有”CNG”标志的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②在农业上能做肥料的是  

③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④装食品使用的保鲜膜是  

(2)从”H、C、O、Na、N”中选择合适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①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盐是  ②炼铁的气体化合物  

1”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是  ④2个阳离子  。

答案:

(1)①天然气;②草木灰;③小苏打;④聚乙烯;

(2)①NH4NO3;②CO;③Na2CO3;④H+、Na+。

解析:

(1)①标有”CNG”标志的汽车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

②草木灰可做肥料;

③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有弱碱性,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二者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能治疗胃酸过多;

④常用于包装食品的塑料是聚乙烯;

(2)①溶于水温度降低的一种盐为硝酸铵,其化学式为NH4NO3;

②炼铁用的气体化合物是一氧化碳,化学式是CO;

③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

④阳离子是氢离子和钠离子,化学式是H+、Na+。

17.(5分)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

(2)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反应;

(3)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与赤铜矿(Cu2O)、木炭混合加热,得到铜和锌的合金及一种温室气体  。

答案:

(1)4P+5O2

2P2O5;化合;

(2)2Al+3CuSO4═Al2(SO4)3+3Cu;置换;

(3)ZnCO3+Cu2O+C

Zn+2Cu+2CO2↑。

解析: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3CuSO4═Al2(SO4)3+3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炉甘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锌)与赤铜矿(Cu2O)、木炭混合加热,得到铜和锌的合金及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O3+Cu2O+C

Zn+2Cu+2CO2↑。

18.(7分)

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要求填空:

(1)写出带有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  ;

(2)气体发生装置A可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

要收集较纯的该气体,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3)化学上可以通过多种反应能够得到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例如:

A.NH3•H2O(浓)

NH3↑+H2O

B.NH4HCO3(固)═NH3↑+CO2↑+H2O

C.CaO(固)+NH3•H2O(浓)═NH3↑+Ca(OH)2

结合题目中提供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填空(以下均填序号):

可选择上述反应  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据此原理选用图中的  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同时采用的收集装置是  .小昊同学觉得该收集方法可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于是他根据上述文字提供的信息改进了收集装置,请你帮助他完成图1装置(在方框内画出剩余部分装置)。

答案:

(1)长颈漏斗;

(2)2KClO3

2KCl+3O2↑,E;

(3)C,B,C,多余的氨气可用水收集,如图.

解析:

(1)由图示可知,仪器的名称是:

①长颈漏斗;

(2)装置A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可选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用排水法可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装置E;

(3)对比三个反应可知,a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的氨气,常混入水蒸气,b中制取的氨气混有二氧化碳,c制取的氨气较纯净。

所以,反应c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据此原理可知,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图中的B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由于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采用的收集装置是C,收集时为防止多余的氨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可用水吸收,见图示:

19.(5分)

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氧化铝、氧化铁)制取铝的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1)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而氧化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2)2NaOH+Al2O3═2NaAlO2+H2O

请根据上述流程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Ⅱ的名称是  ;

(2)沉淀C的化学式是  ,实验室用盐酸将其溶解得到  色的溶液;

(3)生产过程中,除H2O可以循环使用外,还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

A.二氧化碳B.氧化钙C.氢氧化钠

(4)写出溶液B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过滤;

(2)氧化铁(Fe2O3);黄色;

(3)ABC;

(4)2NaAlO2+3H2O+CO2═Na2CO3+2Al(OH)3↓。

解析:

(1)操作Ⅱ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是过滤;

(2)A12O3、Fe2O3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其中的A12O3会与之发生反应分别生成偏铝酸钠的水溶液,即为滤液B,所以沉淀C主要是Fe2O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呈黄色;

(3)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可再次被利用的即可为循环物质,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及氧化钙都是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4)溶液B中的成分是偏铝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铝,化学方程式为:

2NaAlO2+3H2O+CO2═Na2CO3+2Al(OH)3↓;

20.(10分)

某校化学小组对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份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天然水中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份为碳酸盐和碱).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部分钙、镁化合物溶解性表(20℃)

阴离子

阳离子

OH﹣

CO32﹣

HCO3﹣

Ca2+

微溶

不溶

可溶

Mg2+

不溶

微溶

可溶

[提出猜想]

猜想一:

水垢的成分是  

猜想二:

水垢的成分是CaCO3、Mg(OH)2、Ca(0H)2

猜想三:

水垢的成分是CaCO3、Mg(OH)2、MgCO3

猜想四:

水垢的成分是CaCO3、Mg(OH)2、Ca(0H)2MgCO3

[方案设计]

(1)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2)确定水垢中是否含有碳酸镁

[实验步骤]

(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过滤,再滤液中加入 _________ 溶液

有 _________ 产生

水垢中有

氢氧化钙

(2)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完成

(2)的探究,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量D、E装置总质量为400.00g

Ⅱ.按上图组装后,将3g水垢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至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Ⅲ.打开止水夹K,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D、E的总质量为401.54g(碱石灰主要成份为CaO和NaOH,不考虑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样品前还应  ,装置C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②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B中生成CO2的质量为  g,水垢中  含MgCO3.

A.一定B.一定不C.可能D.无法确定

[反思延伸]

如何证明水垢中确实有氢氧化镁,小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另取质量为3g的水垢,加入3.65%的稀盐酸与之反应,测得消耗稀盐酸Wg,结合以上实验结论,判断W的值满足  条件时,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

答案:

【提出猜想】CaCO3、Mg(OH)2;

【方案设计】【实验步骤】:

(1)Na2CO3;白色沉淀;

(2)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吸水;使二氧化碳完全进入D、E装置/被吸收;

②CO2+2NaOH═Na2CO3+H2O;

③1.54g;A;

【反思延伸】:

w>70g。

解析:

[提出猜想]根据溶解性表,碳酸镁和氢氧化镁不溶,天然水中含有Ca2+、Mg2+、

HCO3﹣等离子,碳酸盐的水溶液呈碱性,即含氢氧根离子,碳酸氢某受热易分解成碳酸某,所以水垢中定有CaCO3、Mg(OH)2;

[设计方案]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溶解有不溶物,说明有碳酸钙;过滤时除去了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有沉淀生成,所以氢氧化钙。

[实验讨论]①使用或制取气体的实验要求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以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气密性;浓硫酸朋吸水性,装置C的作用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通入空气是为了排除装置中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通入空气是为了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到D中去吸收;

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D中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③装置D的增重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4g;但3.0g碳酸钙根据方程式计算可生成的二氧化碳1.32g,所以含碳酸镁;

[反思延伸]:

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分别计算它们3g消耗盐酸的质量,其中氢氧化镁消耗最多,其次为碳酸镁,假设3g全为碳酸镁,消耗盐酸70g,即如没有氢氧化镁,3g水垢最多消耗盐酸为70g,当w>70g时,一定有氢氧化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