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练习题.docx
《社科文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科文练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科文练习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山水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品种起源于南朝。
虽然,以景起兴、诗中引入自然景物的描写可以追溯到更远,但这些都不能算是山水诗。
山水诗的产生是以山水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即依赖于人对自然的某种审美关系的建立。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远古时代,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荒蛮混沌曾经威胁着刚刚脱胎于自然的童年的人类。
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威胁,把自然人格化,这便产生了关于自然的神话传说,在中国远古神话中就有所谓河伯雨师等等人格化的自然神。
这也表明人类刚刚从自然的沉睡中醒来,但自然与人的区分还不是很明确。
到了《诗经》《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和谐的,这在艺术上便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移情,因而在诗中以自然景物起兴、借景抒情的例子便屡见不鲜。
山水意识的萌生、山水精神的兴起实质上是文化人类在一定的文明水平上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主动向自然复归的一种意向。
当然,山水诗在南朝时代产生还有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
这时,人们对自然的看法、自然山水在诗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们看到,经过几代诗人的发展,原来在诗中作为抒情载体的景物,变成了主体的景物,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的意义。
山水诗的品格由此而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
我们不妨作一个比较,《诗经》中写景名句不少,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这些景物在诗中只起着衬托和起兴作用,从属于所抒发的一情感。
而到了谢灵运,情况就截然不同。
谢诗中的景物已经不再居于从属地位,虽然没有达到后来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全意象”境界,但景物的意义完全改变了,它由原来的背景变为“前景”,有了独立的本体意义。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我们宁愿不把它看作什么隐曲的政治讽喻,而视为纯粹自然的“呈现”。
区别就在这里,在山水诗中,自然成其为自然,它自我呈现;而在抒情诗中,自然景物仅仅是载体,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它在诗中是一个客体,是诗人的描写对象。
从诗歌文本看,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的意象,能指即所指,“明月”就是明月,“清泉”就是清泉,完全是自然的兴作和呈现;在抒情诗中,自然意象是一种象征意象,作为某种观念或情感的象征性符号,它指向自身以外的某种本体。
也许并非巧合,中国古代山水精神在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找到了它的回响。
庞德说:
“剔除事物的象征意义,事物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象征,是一只鹰就叫它一只鹰。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也有一句名言:
“没有观念,只在事物中。
”这些观点可以看作是对山水诗本质的又一种表述。
(摘编自胡兴《山水诗的一般品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朝时期人们的山水意识已经觉醒,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新的审美关系,从而促进了山水诗的产生。
B.为了摆脱风雨雷电等大自然的威胁,人类才从自然沉睡中醒来,塑造了河伯雨师等自然神。
C.《诗经》《楚辞》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和谐,表现在艺术上便是景物在诗中起到了衬托与起兴作用,成为了抒情载体。
D.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意义,既标志着山水诗品格的确立,也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远古到唐朝逐步展开,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不同阶段的不同特质。
B.文章主要使用对比的论证的手法,鲜明揭示了山水诗与抒情诗中景物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C.文章通过解析具体诗句,论证了谢灵运与王维的山水诗已经没有了本质的区别。
D.文章结尾借用西方诗人话语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意象,而非象征意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经历了合一、分离、复归三个阶段,显示了文化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
B.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的增多,表明了《诗经》《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诗经》中的“蒹葭”和“自露”属于象征意象,而王维诗中的“明月”和“清泉”则属于纯粹意象。
D.南朝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使人们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从而主动向自然复归。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经典的本质是“成熟”
张汝伦
“经典”一词古已有之。
《汉书·孙宝传》载汉末大臣孙宝之言:
“周公上圣,召公大贤。
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
”这里的“经典”,就是现在一般对“经典”的理解:
具有永恒意义、堪为后世典范的著作。
而刘知几的《史通》则更直截了当地说:
“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
”
不过,我们对“经典”概念本身,就像对其他许多重要概念那样,还没有深入的开掘和阐发。
西文中相当于汉语“经典”的有两个词。
一个是Canon,另一个Classic,前者原指基督教的教规,延伸为指一般的规范和准则,和公认的原著,尤其是经典原著。
Classic的意思是第一流的、堪称典范的、有持久重要性的著作。
这些意思在中国的“经典”一词中也已包括。
“经”和“典”都有“常道”“准则”的意思,“典”还有“制度”“法则”的意思。
如《尚书·尧典》中有“慎微五典,五典克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有典有则,遗厥子孙”。
现在有些人往往就根据这些定义来论述何为经典。
例如,有人提出,经典必须具备如下四个特点:
一、经典应该具有内涵的丰富性;二、经典应该具有实质的创造性;三、经典应该具有时空的跨越性;四、经典应该具有无限可读性。
这些定义当然都不错,但略显肤浅,未及经典内在的本质。
西方学者对“经典”的概念,有比较深刻的探讨和抉发。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写道,“假如我们能找到这样一个词,它能最充分地表现我所说的‘经典’的含义,那就是成熟……经典作品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语言及文学成熟的时候;它一定是成熟心智的产物。
赋予作品以普遍性的正是那个文明,那种语言的重要,以及那个诗人自身的广博的心智”。
艾略特用“成熟”来标志经典的特征,首先使我们想起了康德对启蒙特征的规定也是成熟: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但康德这里讲的成熟还只是人心智的成熟,而艾略特用来定义经典的“成熟”却不仅指心智的成熟,还指文明的成熟和语言的成熟。
的确,这样多方面的成熟,不但是经典的标志,也是经典得以产生的条件。
经典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人类经验的高度总结,这样它才会对后世有持久的指导性意义,它才能成为超越时空的教诲和训导。
文明倘若不成熟,人类就没有足够的材料去总结。
心智如果不成熟,人类就无法进行这样的总结。
语言如果不成熟,人类就无法表达这样的总结。
经典一定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必然“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而这种永恒的丰富性,只有文明成熟之后才有可能。
同时,也只有成熟的心智才能把握这样其实相当复杂的丰富性,或者说,质量皆具的丰富性。
当然,也只有成熟的语言,才能曲尽其妙地表达这种永不枯竭的丰富性。
经典之所以对世世代代的人类都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它总是包含了深刻的思想。
而深刻的思想,只有在文明成熟之后才会产生,也只是成熟心智,才会有深刻的思想。
简朴粗陋的语言,根本无法表达深刻的思想。
总之,我们完全可以同意艾略特对经典的定义:
经典意味着成熟。
(摘编白《文汇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书·孙宝传》和《史通》中的“经典”含义相似,都是指具有永恒意义、堪为后世典范的著作。
B.“有典有则,遗厥子孙”中“典”有“制度”“法则”的意思,这和西文中Canon意思非常接近。
C.经典因为大都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实质的创造性,所以经典才能够跨越时空,具有无限可读性。
D.所有的经典都是在文明成熟之后才产生的,它们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对后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即为中心论点,全文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述,对古今中外的观点都有所涉及。
B.文章在论证中由表及里,从经典的一般概念深入到经典的本质,层次清晰,很有见地。
C.文章主要运用了引证法论证,作者多处引用典籍上的内容,表明人们对经典的不同理解。
D.文章在正面论述的同时,也针对有关经典的错误看法进行了批驳,破立结合,说服力强。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中国古代比西方更早地提出了“经典”的概念,但是我们对“经典”的理解不如西方更加深刻。
B.经典能够具有持久的指导意义,一个重要原因是经典对人类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浓缩提炼。
C.先有语言的成熟,后有心智的成熟,再有文明的成熟,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会有经典的产生。
D.成熟不但是经典的标志,也是经典产生的必要条件,因此心智不成熟的读者,难以真正理解经典。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诗礼文化中诗教与礼制的互动关系而言,两者或离或合,大略经历了五次历史性演变。
先周时期,诗教与礼制天然遇合,生成诗礼文化的初级国家形态。
诗教和礼制最初经历了从自然状态,过渡到舜以来初级国家形态的漫长历程。
当原始部落社会迈进初级国家的门槛时,朴素自然的民间礼俗一变而为初级国家形态的礼制。
于是,礼制建设向诗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
“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舜典》)这是帝舜发出的对子弟开展诗教的命辞。
从此,诗教与礼制相结合,共同启动了诗礼文化建构的历程。
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
西周初创,即十分重视诗礼文化建设。
在整理规范前代已有诗作的基础上,以周公旦、成王诵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创制了大量新诗,以施于王室与公室典礼。
其中,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规范,重在明等级;以“六艺”为核心的贵族教育内容,重在调人情。
于是,诗教与礼制二者相互倚重,相与为用,紧密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春秋时期,诗教与礼制渐次分离,制度之教演变为文化之教。
平王东迁,王室渐次衰微,原本以和合礼制为主要任务的诗教,逐渐从礼制系统中淡出,转而演变为儒、墨、名家的道德修身和言辞进身手段。
此时开始盛行的歌《诗》、引《诗》以“言志”的文化活动,显示出诗教脱离典礼轨道的倾向。
此时的《诗》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化的礼制,而是独立的文学文本了。
诗教因西周传统礼制的变革崩坠而趋向没落,诗教对建构诗礼文化的影响力自然就减弱了。
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相互分离,《诗》成为少数经师传习的文学文本。
当时,七雄争霸,礼崩乐坏,就连儒家在传播《诗》上也有心无力,其他学派如纵横家引述《诗》句完全是出于论辩术的需要,法家则危言耸听地说如果用诗、书、礼、乐治国,“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商君书·去强》)。
秦王朝建立后,更是以焚书坑儒的极端手段毁灭诗礼文化,《诗》既在被灭之列,诗教自然也无施展空间,这样它就从国家和民间两个领域完全退出,只能奄奄一息地苟活于少数经师之手了。
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礼文化上升为皇权制国家的政教样板。
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诗教走向了它的终极形态——政教化。
当时,上有官学,下有私学,形成了诗教彬彬之盛的局面,国家政教道德得到了强化。
当时的学者翼奉说,《诗》和《易》《春秋》一样,“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汉书·翼奉传》),足见《诗》和其他儒家经典一道,参与了汉代国家礼制的建设。
从诗教与礼制关系的离合与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可以看出《诗》与礼共生互动的基本类型;进而从诗礼文化的起落兴衰中,既可透视出历史文化的运行与演变规律,也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提供历史借鉴。
(摘编自郝建杰《诗教与礼制的离合》,原文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帝舜要求对子弟开展诗教,标志着诗教开始与礼制相结合。
B.西周时代周公旦等人创制新诗用于王室和公室典礼,诗教与礼制已水乳交融。
C.春秋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渐行渐远,秦朝时达到极点,诗教从全社会彻底消失。
D.汉武帝时期官学、私学都重视诗教,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诗教走向了政教化。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开宗明义,概括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诗礼文化中诗教与礼制互动的总体情况。
B.中间五段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具体论述诗教与礼制离合关系的五次历史性演变。
C.文章末段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本文所作研究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D.文中引述《尚书》《诗》《春秋》《商君书》《汉书》等古典文献,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五次历史性演变中,第一次是开端,经历了最漫长的过程。
B.诗教与礼制的离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第五次完全又回到了第二次的状态。
C.从诗教与礼制离合的不同状态来看,诗教只有与礼制相结合,才有其历史价值。
D.两汉时期诗教与礼制完美结合,这种状态后来应该一直持续,直到清王朝灭亡。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有它的根。
欧洲近现代哲学的根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国哲学的根则在于中国先秦的诸子学。
现在人们在研究哲学思想的时候,有两种意识,一种是全球意识,一种是寻根意识。
所谓全球意识就是放眼看世界,博采众家之长。
还有一个思想就是寻根意识,找到自己的根,不忘记自己的根,那样才能对自己民族的哲学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在西方文化意识里,神话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神话里大多崇拜自然神。
西方人崇拜神,而且认为自然是由神创造的。
他们认为宇宙是奇中之奇,为什么宇宙是这样的美好和不可思议?
希腊人怀着对探究宇宙奥妙极大的热情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也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
恩格斯说过:
“只有奴隶制才使古代世界繁荣,使希腊文化成为可能。
没有奴隶制,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因为只有在奴隶制存在的条件下,才可能有一小部分人脱离劳动.专门做奴隶主,专门思考和研究问题,有可能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特别是研究自然。
希腊很多有名的哲学家都把世界归结为一种自然物,比如,泰勒斯认为世界起源于水;赫拉克里特认为世界起源于火;著名的哲学家毕达格拉斯,则认为世界起源于数。
总之,希腊过去的哲学,研究的目标是神和自然,这是他们关注的中心。
但在中国古代人文意识中,信奉的中心不是神和自然,而是人和社会。
从商代开始,有文字记载就是奴隶制,一直到周的前期,还是奴隶制。
到周的后期,奴隶制开始解体,出现了动乱,奴隶制解体了,封建制开始产生。
这是个交替的过程,中国出现了动乱的状态——战争。
从春秋战国开始,战争连续不断。
处在动乱状态下,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当然是天下太平,动乱停止,政治走上轨道。
中国人有没有神的意识?
当然有,像图腾崇拜,崇拜狼,崇拜蛇等也都有,但是最主要的是崇拜帝。
崇拜帝又和另外一个观念连在一起,就是认为地上的统治者和天上的统治者是有关系的。
地上的统治者君主都是天帝的儿子,他本来就受帝的保护。
不过,不好的统治者常常被人推翻,如夏朝的统治者夏桀被商汤推翻了,商代最后的统治者商纣王被周武王推翻了。
于是人们对天的神圣性产生了怀疑,所以,到周代的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观念,就是从单纯重视天转向重视人,所以就产生了敬德保民的观念。
这是排除有目的、有意识的天的作用,承认人的作用和价值,这是中国人文运动的特点。
显然,这与西方不一样。
中国人文意识重视人有两种主要的趋向,第一种是重视人力,第二种是重视人心、人的精神生活。
总的来说,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金律,被现代人所接受。
而且在世界上广泛被人们所接受,这是很了不起的。
梁启超讲过:
东方的学问以精神为出发点,西方的学问以物质为出发点。
如果要寻求知识的饥荒在西方找材料,寻求精神的饥荒在东方找材料。
中国的现代哲学家所秉承的很多思想,根在中国古代,特别是由于中国人文意识特点,造成中国现代哲学的侧重点和西方是不一样的。
(摘编自张文儒《中国现代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出现很多哲学流派,他们的思想就是中国现代哲学的根。
B.现在人们用“寻根意识”来追溯哲学的根源,能够更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哲学。
C.梁启超认为,东西方学问的出发点是迥异的,前者重在物质,后者重在精神。
D.古希腊哲学关注的中心是神和自然,而中国古代人文意识信奉的中心是人和社会。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体部分从两方面着手,对比论证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起点不同。
B.文章开门见山,首先提出“寻根意识”比。
全球意识”更重要的鲜明论点。
C.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展开,最终论证了中国现代哲学偏重于精神的人文特点。
D.中国现代哲学与占代哲学关系紧密,这是作者比较中西哲学根源的目的。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在西方文化里人们崇拜自然神,所以西方哲学家都把世界归结为一种自然物。
B.希腊人由于对探究宇宙的奥妙和神奇有着极大热情,所以他们专门创造了奴隶制。
C.同样是奴隶制发源,导致东西方哲学思想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所存在时间的长短。
D.不同于古希腊文化,中国古代人文意识从崇拜帝转向重视人,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
五、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15题。
中华文化很注重中庸之道。
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靠精英,这样的精英有一个特点,在孔子那里就是讲求“中庸”。
孔子说: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既不要过于峻急,也不要过于迟缓,应当恰到好处,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
孔子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他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他只是说“如浮云”,像浮云那样一晃而过,并没有说其他丑恶的词,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
在孟子的时代,认为精英就当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庄子是从另外的角度说的,他强调有至人、有真人。
中华文化很早就提出“化”的观点,《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什么事情碰到钉子,无计可施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
到了庄子的时代,更喜欢用的字是“化”——与时俱化。
“化”与“变”相比,有些悄悄发生变化的意思。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华文化讲仁义道德、一和同、天下定于一、吾道一以贯之,似乎很呆板。
其实中华文化一点儿都不呆板,比如中国人承认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我没有条件,我就把自己管好了,如果我有条件了,我就为天下百姓与君王效劳。
孙子说: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充分理解战争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殉葬者。
孟子评价孔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千变万化,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孔子如果不随时调整自己,把握分寸的话,他早就灭亡了。
在中国,不同的思想理论可以想办法走通。
老庄主张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无胜有。
老子甚至主张,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
当然,这个说法我们是存疑的。
但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化。
20世纪后半期,当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入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都对某些国家的改革不看好,而上述这些人却说,改革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
全世界能够迈开这么大步子进行改革开放而又保持稳定局面的,只有中国。
我们当然不能无原则地自我吹捧,但中华文化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上罕有其匹,这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特点。
如今,我们更可以在中华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当下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时势,推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们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建设我们美好的生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选自王蒙《从传统经典看中华文化的特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治理大国的精英往往都习得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国家治理中特别讲求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B.中华文化中“变”“化”的思想表现为有所坚守但从不僵化,能够随时调整自己,进行多样化选择。
C.孔子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只说“如浮云”而没用丑恶的词,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
D.作者也主张做事要恰到好处,峻急迟缓不能过度,和孔子相比,他更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阐释了中华文化调整变化、统筹兼顾的特点,全文为分总结构,前三段为并列关系,第四段是总写。
B.第二段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论证“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两者是相通的。
C.第三段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带来的文化优越性。
D.文章最后指出我们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发展新时势下的积极意义。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借用孙子关于“善战”的话语是要告诫人们只有训练矫健勇猛之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B.作者对老子和庄子的一些主张尚存疑问,但不否认它们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变化之道。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并非自我吹捧,新时期既要大力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注意与时俱进。
D.20世纪后半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改革成功,原因就在于我国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李清照说:
“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她最早指出词是有别于一般诗歌的一个流派,有它的历史意义。
词在中唐以后流行,它为晚唐五代以来诗人在五七言诗体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诗形式,而且体裁比五七言诗更丰富多彩。
根据万树《词律》所列,就有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多体,实际还不止此数。
然而词在中晚唐开始流行时,五七言诗已发展到极盛的阶段,举凡封建社会各方面的题材,如田园、山水、边塞、闺情,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有大量名篇流传,在诗坛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使后起的词人不容易在各方面跟它争奇竞胜。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讲究句调平仄的格律诗,词的调子更多,可以适应不同的内容自由选用。
这比之只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几种格调的近体诗,有它的优越性,但就每个词调看,它的句调平仄比近体诗有更严格的限制。
如比之篇幅长短不拘、声律限制更少的五七言古体诗,形式上的束缚就更多。
词在从中晚唐到南宋的流传过程中,虽然也出现不少优秀的词家,却始终没有取代五七言诗的传统地位,成为诗人们普遍掌握的形式,像五七言诗的逐步取代四言和骚体诗的地位那样。
向来认为词创作成就最高的宋代,除了柳永、晏几道、李清照、辛弃疾等少数词家外,像欧阳修、苏轼、陆游、范成大等大多数诗词兼擅的作家,仍是以主要力量写五七言诗的。
这除了受魏晋以来五七言诗的传统影响之外,还由于词调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中唐以后,出现一些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市民阶层壮大,娱乐繁兴,需要有一种新的诗体,配合当时在城市流行的乐曲,比较细致曲折地表现城市人民的生活,抒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从中唐以后,农村流行的歌谣大多数仍不出五七言,而城市里新兴的长短句歌曲越来越多。
在宋元以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里,长短句的词曲更居于压倒优势,使五七言诗体仅仅在定场白或下场诗里偶然出现,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从现传唐代民间流行的敦煌曲子词及最初文人拟作的词调看,题材本来相当广泛,然而到了晚唐五代时期,文人写的词调却逐渐集中在妇女情态的描写上。
因为初期流传的很多词调来自民间,最初出现的文人词也多数是直接模拟民间歌曲的,到了中唐以后,妓乐繁兴,许多新出词调往往是在歌妓的传唱过程中为文人所掌握。
这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