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5797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docx

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第83套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模拟卷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0题)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人可以插话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是()

A.介入教学

B.教育教学实习

C.微格教学

D.模拟教学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建立的标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民主主义与教育》

4.“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的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儿童发展的()。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决定论

D.进化论

5.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这是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

在内容上,要以传授()为主。

A.间接知识

B.直接知识

C.课本知识

D.基本经验

6.《学记》提出课内与课外要相结合,且课外要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反映了以下哪个原则的要求?

()

A.教学相长原则

B.预时孙摩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

7.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8.某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这一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公正评价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9.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

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

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10.“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体现了()的观点对人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合论

D.平行论

1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2.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卓有成效地研究的课题是()。

A.一般发展

B.最近发展区

C.教学与发展

D.儿童认知发展

1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备课、上课、成绩考核与评定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

A.教学大纲

B.教学目标

C.教学计划

D.课程计划

14.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A.殷周时代

B.秦代

C.汉代

D.宋代

15.课堂教学中最简单、最常用的课堂导人形式是()

A.直观导入

B.实例导入

C.直接导入

D.游戏导入

16.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

B.受尊重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生存的权利

18.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属于()。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方针

D.教学目标

19.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的是(),它又是一种“隐性课程”。

A.校园环境

B.教学设施

C.校园绿化

D.后勤人员

20.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1.“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

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A.先导性

B.B.感染性

C.C.权威性

D.D.针对性

22.当前我国中小学的领导体制是()。

A.校务委员会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支部领导下的行政分工负责制

23.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24.《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法律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2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间接经验

26.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A.教师从头讲到尾

B.以讲授法为主

C.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D.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

27.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斯宾塞

28.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作用。

A.主体

B.辅导

C.从属

D.主导

29.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批准。

A.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县级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

30.教师规定学生做不完作业不准回家吃饭,侵犯了学生的()

A.财产权

B.人格尊严权

C.生命权

D.人身自由权

31.17世纪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凯洛夫的《教育学》

C.康德的.《大教育论》

D.沛西的《教育原理》

32.计划安排每天自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33.教育的特质是()。

A.认识活动

B.生存活动

C.传递活动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4.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一节课,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结课方式是()

A.归纳结课

B.拓展延伸结课

C.比较结课

D.活动结课

3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36.

教师把学生带到自然和社会现实的环境中去观察事物和现象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

37.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38.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A.所有六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B.所有七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C.七、八周岁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D.六周岁的儿童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是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39.《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

A.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

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

C.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40.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1.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

A.言行

B.知识

C.修养

D.品德

42.下列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瓦?

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43.国内最早提出“教育形成交往起源说”的人是()。

A.王策三

B.李秉德

C.叶澜

D.桑新民

44.《学记》中要求:

“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5.“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46.在有关人的身心发展动力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持外铄论的人物是()。

A.洛克

B.孟子

C.庄子

D.斯宾塞

47.

以守恒观念的形成为标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49.教师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人新课的方法是()

A.直接导入

B.问题导入

C.审题导入

D.情境导入

50.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时代。

A.夏朝

B.殷周

C.三国

D.秦朝

51.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5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教育法

53.

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54.

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考试用书

D.教科书

55.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属于()。

A.地方课程

B.国家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56.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

A.引导性

B.间接性

C.简洁性

D.交往性

57.形成小学生审美能力认识基础的是()。

A.感受美的能力

B.创造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能力

D.审美观点

58.教师角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A.教员角色

B.领导者角色

C.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D.心理医生角色

59.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体现出来的。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60.“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孔子对教师职业()角色的阐述。

A.授业解惑

B.管理者

C.示范者

D.父母与朋友

61.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

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62.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少先队活动

C.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各科教学

D.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63.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设计的提问是()

A.理解提问

B.回忆提问

C.分析提问

D.综合提问

6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65.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C.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66.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B.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C.促进儿童的生理发展

D.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67.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育思想

D.教学原则

68.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

69.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是()

A.态度

B.迁移

C.定势

D.品德

70.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其一切工作都是为培养人来服务的,学校全部工作的核心是()。

A.课外活动

B.少先队工作

C.教学工作

D.班主任工作

单选题答案:

1:

A2:

C3:

B4:

B5:

A6:

D7:

D

8:

C9:

C10:

B11:

C12:

C13:

A14:

A

15:

C16:

D17:

B18:

B19:

A20:

D21:

D

22:

B23:

C24:

A25:

D26:

D27:

A28:

D

29:

C30:

D31:

A32:

D33:

D34:

A35:

A

36:

C37:

A38:

D39:

C40:

A41:

A42:

B

43:

C44:

B45:

D46:

A47:

C48:

D49:

C

50:

B51:

D52:

B53:

C54:

B55:

C56:

B

57:

D58:

A59:

A60:

C61:

D62:

C63:

B

64:

A65:

C66:

A67:

B68:

C69:

A70:

C

单选题相关解析:

1:

介入教学是指教师针对特定的教材和儿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旁人可从旁边插话,从而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动态关系中,创设教学的实际技术和方法。

2:

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

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

B【解析】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始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4:

B【解析】此观点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观点,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5:

学校工作在内容上,要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

6:

D【解析】略。

7:

D【解析】本题考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概念。

8:

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要求保留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如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或隐私,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9:

C【解析】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10:

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重视教师权威和书本知识、学校纪律等特点,“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就是典型例证。

11:

C【解析】杜威的书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12:

赞可夫的主要著作有:

《教学与发展》、《教学论与生活》等,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运用了他的导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

13:

A【解析】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师必须全面彻底地领会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大纲进行教学。

14:

A【解析】略。

15:

直接导入是指教师上课伊始直接阐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自然有效地导向教学内容。

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16:

D【解析】考查行动研究法的含义。

17: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受尊重的权利。

18:

教育目标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教育目的是国家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19:

校园环境是“第二教师队伍”,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一种“隐性课程”。

20:

D【解析】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1:

家庭教育的特点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

而题干正是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特点。

所以正确答案选D

22:

B【解析】略。

23:

C【解析】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引起学生动机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4:

A【解析】《义务教育法实施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25:

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

26:

注入式教学最本质的特征是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其他三项都不是从本质上描述的。

27:

A【解析】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8:

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因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

29: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30:

略。

31: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32:

计划安排每天的自习时间是时间管理策略的一种,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33: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4:

题干是对归纳结课的正确表述。

35:

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

它能比较充分地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因为符合学生的特点,学生具有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课外活动,诱发学生的动机,给予指导,但参加与否,不具有强制性。

没有自愿性,也就不能体现其优越性。

36: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验证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37:

A【解析】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和初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38:

《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39:

C【解析】《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

40: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41:

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教师的言行。

42:

瓦?

根舍因使范例教学的主张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范例教学论认为,没有一个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可以穷尽整个精神世界,没有人能够毫无缺漏地掌握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全部知识与能力,因此更不必说能使一个学生去点滴不漏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全部知识了。

传统的追求系统性的教学把系统性的认识同教学材料的系统性混淆起来了。

43:

交往起源说是由叫。

澜最早提出,他认为:

在原始社会人类活动中具有相互非物质性的交往活动,只要这类交往发生,就必然有交往的双方和交往的内容,并产生交往的结果——在交往双方身上产生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影响。

当这类交往被意识到,并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教和学的关系时,教育活动就演化而生了。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44:

B【解析】“不陵节而施”意思是不超过学习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体现的是循序渐进原则。

45:

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46:

A【解析】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47:

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观念的形成为标志。

48: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其中主要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9:

审题导入是指教师新课开始时先板书课题或标题,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

50:

B【解析】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51: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知识为智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同时知识中也包含有认识方法的启示。

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

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52:

B【解析】略。

53: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54: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55: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56:

B【解析】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

57:

D【解析】审美观点是形成小学生审美能力认识的基础。

58:

A【解析】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角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教员角色。

59: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合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60: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明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有利于说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者。

61:

为了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62:

C【解析】略。

63:

课堂提问分为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

题干表述的是回忆提问。

64:

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

65: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德育水平之间的矛盾。

66:

A【解析】略。

67:

B【解析】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68:

C【解析】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在做中学”。

69: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70:

C【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