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56655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docx

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

1.如图所示,“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

”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1、K2)关闭好,目的何在?

____。

(2)试管I内的试剂X是__时,打开活塞K1、K2,加热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___。

(3)试管I内试剂为CO2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

(2),通过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Na2O2与潮湿的CO2能反应且放出O2。

(4)CO2与过氧化钠反应机理也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__Na2O2+____C18O2+____H218O→____。

【答案】以防止试管Ⅲ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浓H2SO4过氧化钠与干燥的CO2不反应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Ⅱ的液面上复燃,同时,Ⅲ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22═2Na2C18O3+O2↑+2H2O

【解析】

【详解】

(1)本题旨在利用对比实验,探究Na2O2与CO2反应的环境,故实验步骤中,首先让Na2O2与干燥CO2反应,必须保证整个环境中不能有H2O,故通入反应装置前CO2必须干燥,故答案为以防止试管Ⅲ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

(2)二氧化碳必须是干燥的,所以使用试剂X浓硫酸进行干燥;由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说明干燥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浓H2SO4;过氧化钠与干燥的CO2不反应;

(3)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氧气,所以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Ⅱ的液面上会复燃;Ⅲ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说明淡黄色的过氧化钠由于参加了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钠,故答案为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Ⅱ的液面上复燃,同时,Ⅲ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4)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实质为:

二氧化碳与水结合生成碳酸,碳酸电离的氢离子与过氧化钠反应,碳酸中18O完全存在于碳酸根离子中,生成的水中不含18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18O2+2H218O═2Na2C18O3+O2↑+2H2O,故答案为2;2;2;═2Na2C18O3+O2↑+2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试题基础性强,旨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本题的易错点为(4),碳酸电离的氢离子与过氧化钠反应,碳酸中18O完全存在于碳酸根离子中。

2.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

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若其它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向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得到9.3g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_______(写化学式)。

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中存在的阴离子,试完成下列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

______

______

②过滤,取2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

______

______

(3)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反应I为:

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如下。

①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_____循环利用,同时得到融雪剂_____。

②向母液中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

试写出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答案】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NaOH和Na2CO3产生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NH3CaCl2HCO3—+NH3=NH4++H2O

【解析】

【分析】

(1)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烧瓶内压强减小;

(2)先根据钠原子守恒,通过极值法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根据题中所给试剂,要首先利用中性溶液BaCl2检验出碳酸钠,并将碳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再通过检验溶于的pH来确定是否含有NaOH;

(3)①根据流程可知,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加入石灰乳后可以生成氨气;

②碳酸氢钠溶于水,母液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向母液中通入氨气,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碳酸钠和碳酸铵。

【详解】

(1)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引起压强减小,导致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若其它操作不变,若将A与C连接,外界气体进入进入集气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

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反应2OH-+CO2=CO32-+H2O、OH-+CO2=HCO3-,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若氢氧化钠全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0.2mol×

×106g/mol=10.6g,若全部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2mol×84g/mol=16.8g,由得到9.3g白色固体可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最后的固体可能为NaOH和Na2CO3;要检验NaOH和Na2CO3,可加足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CO32‾;用无色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

②过滤,取2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

Na2CO3和NaHCO3;产生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溶液变红;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

(3)①根据流程可知,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加入石灰乳后,石灰乳与氯化铵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可以循环使用,氯化钙可以做融雪剂,故答案为:

氨气;融雪剂;

②碳酸氢钠溶于水,母液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向母液中通入氨气,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碳酸钠和碳酸铵,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会析出氯化铵晶体,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NH3=NH4++H2O,故答案为:

HCO3—+NH3=NH4++H2O。

3.1942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他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1)“侯氏制碱法”把合成氨和纯碱两种产品联合生产,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3)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欲制备碳酸氢钠,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第一位同学: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请回答:

①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第二位同学: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它装置未画出)。

①为提高二氧化碳在此反应溶液中被吸收的程度,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_______气体,再从b管中通入_______气体。

②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选填字母)。

e.碱石灰f..浓硫酸g.无水氯化钙

【答案】N2+3H2

2NH3cCaCO3+2H+=Ca2++H2O+CO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过滤NH3(氨)CO2(二氧化碳)g

【解析】

【分析】

(1)工业合成氨反应,利用N2、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制NH3;

(2)a.碳酸氢钠易溶于水;

b.碳酸氢钠固态时受热易分解,在水溶液中受热不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易结晶析出,促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3)第一位同学: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

甲装置中,CaCO3与盐酸反应制CO2气体,但CO2中混有HCl;乙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中的HCl;在丙装置中,CO2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生成NaHCO3和NH4Cl;丁装置用于吸收随未反应CO2逸出的NH3;

第二位同学: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它装置未画出);

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应先通NH3,后通CO2,最后还需吸收未反应的NH3。

【详解】

(1)工业合成氨反应,利用N2、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制NH3,反应方程式N2+3H2

2NH3;答案为:

N2+3H2

2NH3;

(2)a.碳酸氢钠易溶于水,a不合题意;

b.碳酸氢钠固态时受热易分解,对侯德榜制碱反应不产生影响,b不合题意;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易结晶析出,促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从而使NaHCO3结晶析出,c符合题意;

故选c;

(3)第一位同学: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

①甲中CaCO3与盐酸反应制CO2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答案为:

CaCO3+2H+=Ca2++H2O+CO2↑;

②乙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所以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答案为: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③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结晶析出,则分离此固体与液体的操作是过滤;答案为:

过滤;

第二位同学: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它装置未画出);

①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应先通NH3,后通CO2,即从a管通入NH3(氨)气体,再从b管中通入CO2(二氧化碳)气体;答案为:

NH3(氨);CO2(二氧化碳);

②e.碱石灰(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混合物)不能吸收NH3,e不合题意;

f..浓硫酸呈液态,不能放在干燥管内,f不合题意;

g.无水氯化钙呈固态,能够放在干燥管内,且能吸收NH3,g符合题意;

故选g。

【点睛】

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若将其通入碱性溶液中,则由于能与碱发生反应,使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数倍,从而增大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4.

(1)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变化是___。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一直变小D.保持不变

(2)有含0.2molNa2CO3和含0.3molHCl的两种溶液中:

①将Na2CO3溶液逐滴加入HCl溶液中;②将HCl溶液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

①②两种操作生成的CO2之比为___。

(3)已知固体混合物A由NaHCO3、KH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

请通过计算和推理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取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若固体混合物A的物质的量n(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则A的组成可能有___种。

若固体混合物A的质量m(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为定值,则A的可能组成是(填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

(可以不填满)

②若先将A加热,剩余固体再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且先后两次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的沉淀均为10.0g,则混合固体A的总物质的量是___mol。

【答案】A3:

26NaHCO3MgCO3KHCO3CaCO30.2

【解析】

【分析】

(1)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反应:

CO32-+H+=HCO3-,然后发生反应:

HCO3-+H+=H2O+CO2↑。

(2)将Na2CO3溶液逐滴加入HCl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CO32-+2H+=H2O+CO2↑;将HCl溶液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则先发生反应:

CO32-+H+=HCO3-,然后发生反应:

HCO3-+H+=H2O+CO2↑。

(3)①若等物质的量的盐生成等量的气体,则符合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固体混合物A的物质的量n(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若等质量的盐生成等量的气体,则符合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固体混合物A的质量m(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为定值。

②根据原子守恒计算。

【详解】

(1)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先发生反应:

CO32-+H+=HCO3-,然后发生反应:

HCO3-+H+=H2O+CO2↑,所以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故选A。

(2)有含0.2molNa2CO3和含0.3molHCl的两种溶液中:

①将Na2CO3溶液逐滴加入HCl溶液中,发生反应CO32-+2H+=H2O+CO2↑,Na2CO3是过量的,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根据HCl的量计算为0.15mol;②将HCl溶液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先发生反应:

CO32-+H+=HCO3-,0.2molCO32-消耗0.2molHCl,剩余0.1molHCl,生成0.2molHCO3-,再发生反应:

HCO3-+H+=H2O+CO2↑,剩余的0.1molH+消耗了0.1molHCO3-,生成了0.1molCO2。

所以①②两种操作生成的CO2之比为0.15:

0.1=3:

2。

(3)①若等物质的量的盐生成等量的气体,则符合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固体混合物A的物质的量n(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

四种碳酸盐物质的量相等时,生成的气体的量都相等,四种盐有6种组合;若等质量的盐生成等量的气体,则符合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若固体混合物A的质量m(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为定值。

NaHCO3和MgCO3的摩尔质量相等,当两者质量相等时,和足量盐酸反应,能生成等量的气体,KHCO3和CaCO3的摩尔质量也相等,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6,NaHCO3和MgCO3,KHCO3和CaCO3。

②CO2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的沉淀均为10.0g,即0.1mol,根据碳守恒,生成的CO2即为0.1mol。

先将A加热,剩余固体再与足量的盐酸反应,A中的碳元素均转化成CO2,所以A中的碳元素为0.2mol,则固体A的总物质的量是0.2mol。

5.已知①Na2O2②O2③HClO④H2O2⑤Cl2⑥NaClO⑦O3七种物质都具有强氧化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

(3)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______种。

(4)Na2O2、HClO、H2O2均能用于制备O2。

①HClO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O2和HCl,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以制备O2。

若6.8gH2O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O2体积为_______L。

【答案】②⑦④2

2Na2O2+2H2O=4NaOH+O2↑1.204x1023或0.2NA2.24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分类的依据,熟悉同素异形体、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物质形成的过程。

【详解】

(1)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故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

(2)Na2O2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HClO是含有极性键共价键而不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H2O2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NaClO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O2、O3、Cl2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④H2O2;

(3)由

(2)可知,Na2O2、NaClO属于离子化合物,故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2种;

(4)HCl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是:

(5)Na2O2与H2O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6)2H2O2

O2↑+2H2O,每生成1mol转移2mol电子,故6.8gH2O2的物质的量:

=0.2mol,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0.1mol×2×6.02×1023mol-1=1.204x1023;V(O2)=0.1mol×22.4L·mol1=2.24L。

6.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随温度的升高发生如下变化: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随温度的升高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

丙认为:

(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沉淀,则乙判断正确。

为什么?

能不能选用Ba(OH)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__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答案】HCO3-+H2O

H2CO3+OH-大于2NaHCO3

Na2CO3+CO2↑+H2O若原因是HCO3-水解程度增大,则溶液中几乎没有CO32-,所以可用BaCl2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来推知乙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不能选用Ba(OH)2溶液,因为Ba2++OH-+HCO3-===BaCO3↓+H2O,若用Ba(OH)2溶液检验,无论哪种观点都会有沉淀产生等于甲

【解析】

【分析】

HCO

是弱酸根离子,HCO

水解出碳酸和氢氧根离子;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碱性越强,说明水解程度越大;

(1)CO

能与钡离子结合成碳酸钡沉淀,HCO

与钡离子不反应;Ba(OH)2和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

(2)水解反应可逆,恢复到原温度,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详解】

HCO

水解出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水解方程式:

HCO

+H2O

H2CO3+OH-。

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反应方程式是2NaHCO3

Na2CO3+CO2↑+H2O;碱性越强,说明水解程度越大,所以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NaHCO3;

(1)CO

能与钡离子结合成碳酸钡沉淀,HCO

与钡离子不反应,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CO

;由于Ba(OH)2和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不能选用Ba(OH)2溶液;

(2)水解反应可逆,若恢复到原温度,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等于8.3,则甲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注意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用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

7.海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工业上可从海水中提取多种物质,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

如图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为____。

(2)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用来制取纯碱,其简要过程如下: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气体A,后通入气体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晶体C和滤液D,将晶体C灼烧即可制得纯碱。

①气体A、B是CO2或NH3,则气体A应是_____(填化学式)

②滤液D中主要含有NH4Cl、NaHCO3等物质,工业上是向滤液D中通入NH3,并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不含有NaHCO3的副产品NH4Cl晶体,则通入NH3的作用是____。

(3)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①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

②操作b是在___氛围中进行,若在空气中加热,则会生成Mg(OH)Cl,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答案】蒸发结晶(或蒸发)NH3增加NH4+的浓度,有利于NH4Cl的析出,并将NaHCO3转化为Na2CO3而不易析出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无黄色火焰产生,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答焰色反应也可)HCl(气流)MgCl2·6H2O

Mg(OH)Cl+HCl+5H2O

【解析】

【分析】

(1)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①根据制取纯碱的原理:

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

②根据氨水电离成铵根和氢氧根离子,增大铵根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来分析,溶液碱性增强,使碳酸氢钠转换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可以提高氯化铵的纯度;

(3)①根据焰色反应检验是否含有NaCl;

②如果直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则Mg2+会水解生成Mg(OH)Cl和HCl,通入HCl可以抑制其水解。

【详解】

(1)由流程图可知,操作a是从海水中分离出粗盐,即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①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

②氨气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氨水电离成铵根和氢氧根离子,增加NH4+的浓度,有利于沉淀平衡向生成NH4Cl的方向进行,溶液碱性增强,并将NaHCO3转化为Na2CO3而不析出,可以提高氯化铵的纯度;

(3)①用铂丝蘸取少量固体,置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若无黄色火焰产生,则证明所得无水氯化镁晶体中不含氯化钠;

②如果直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则Mg2+会水解生成Mg(OH)Cl和HCl,通入HCl可以抑制其水解;其反应方程式为:

MgCl2•6H2O

Mg(OH)Cl+HCl↑+5H2O。

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创造了侯德榜制碱法又叫联碱法,该法是将合成氨工厂生产的NH3及副产品CO2,再与饱和食盐水反应.

(1)该法与氨碱法比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主要表现在_______。

(2)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循环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