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74573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0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涵洞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涵洞施工方案.docx

《涵洞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施工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涵洞施工方案.docx

涵洞施工方案

 

新建塔韩铁路(塔然高勒—韩家村)

涵洞工程

 

DK5+000~DK7+000段

涵洞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包神塔韩铁路项目经理部

2011年8月28日

DK5+000~DK7+000段涵洞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塔然高勒煤矿铁路专用线工程施工图涵洞设计图(B版)》、《铁路工程建设设计图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铁路工程建设设计图钢筋混凝土盖板箱涵》等设计院提供的相关设计文件。

2、国家、铁道部等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规则、验标、评定标准及有关规定。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具有类似施工的经验。

二、施工依据标准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2、《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

三、工程概况

1涵洞信息:

本路基段共设有10个涵洞,里程为:

DK5+147、DH5+232.5、DK5+297、DK5+366.5、DK5+643.7、DK6+028、DK6+415.1、DK6+516.3、DK6+715.1、DK6+793.4。

详细信息见下表。

DK5+000—DK7+000段涵洞信息表

序号

名称

孔跨类型

中心里程

涵长

涵洞净高

与线路夹角

中桩覆土厚度

备注

1

框架涵

1-4.0m

DK5+147

21.18

5.14

90

4.191

立交

2

盖板箱涵

1-2.0m

DK5+232.5

25.24

2.82

120

3.83

 

3

盖板箱涵

1-3.0m

DK5+297

44.45

4.09

65

8.34

 

4

框架涵

1-3.0m

DK5+366.5

13.12

3.84

80

0.94

 

5

盖板箱涵

1-4.0m

DK5+643.7

14.15

4

90

0.999

立交

6

框架涵

1-4.0m

DK6+028

31.3

5.14

45

3.43

立交

7

盖板箱涵

1-2.0m

DK6+415.1

46.66

2.94

110

10.69

 

8

盖板箱涵

1-2.0m

DK6+516.3

33.48

2.94

100

7.11

 

9

盖板箱涵

1-2.0m

DK6+715.1

26.36

2.87

90

5.585

 

10

盖板箱涵

1-2.0m

DK6+793.4

36.51

2.94

90

7.917

 

2地质情况:

地层:

第四系全新统粉砂、细砂:

黄褐色,稍密-中密,稍湿-饱和,分布于冲沟、河槽及阶地,厚0.5-4米,分布于河槽阶地,Ⅰ级松土,σ0=180KPa。

砂岩:

棕红色、灰褐色,粒状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层近水平状产出,全风化局部出露,层厚1-15米,Ⅲ级硬土,σ0=250KPa;强风化广泛分布,层厚2-10米,Ⅳ级软石,σ0=350KPa。

砾岩:

黄褐色、灰褐色,泥质胶结,砾状结构,块状构造,与砂岩交错产出,全风化:

局部可见,层厚12米左右,Ⅲ级硬土,σ0=500KPa;强风化:

层厚2-17米,Ⅳ级软石,σ0=600KPa。

3交通情况:

根据现场实际调查,沿线河槽密布,便道沿线路一次拉通难度较大,考虑施工一段修筑一段。

按照先开工先修筑的原则,利用既有村道加宽作为施工主通道,引支线进入各结构物。

4材料供应情况:

除甲供物资外,本工程所用的其它材料须遵循铁道部《铁路建设物资设备管理办法》(铁建设[2006]83号)的规定,选择质量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的名牌产品。

材料的采购以招标形式选择供货商。

所有采购的材料、设备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能提供产品合格证及检验资料。

水泥等甲供物资,直接运往工地。

其它材料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料场和料库,库容量将满足施工高峰期供应需要量。

这些材料由供应商组织汽车直接运至施工现场。

进场(入库)物资分类存放,上盖下垫,堆码整齐,标识清楚,干净卫生,达到业主规定要求。

经业主和监理批复的施工材料计划按进度提前1个月提交材料供应部门,确保材料充足,满足日常施工需要。

根据施工安排及进度计划,工程材料采取提前组织,分批次进场。

5供水、供电情况:

沿线河流干枯无水,地表水大部是上游水库为农业灌溉排放的农田蓄水,部分为生活污水。

地下水大部分是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层为砂类土、碎石类土,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埋深较大,受城镇大量开采地下水影响其埋深变化较大,潜水位埋深与人工开采地下水的程度相吻合。

本段施工生产用水主要采用打井取水运至蓄水池蓄水,生活用水就地打井使用。

施工用电,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各部位用电量测算,拟在搅拌站和钢筋加工厂和驻地设置315KVA变压器两台。

5台50KW发电机供涵洞施工使用。

四、人员安排

人员安排情况如下:

施工人员表

序号

职务

到位人数

备注

1

现场负责人

1

2

质检工程师

1

3

测量工程师

1

4

试验工程师

1

5

试验员

2

6

测量员

4

7

安全员

2

8

司机

30

9

工人

200

五、主要施工机具、材料

机具:

详见机械设备表

材料:

本单位工程涵洞模板预计周转一次,并已经全部到位,共计5套(含配套支架钢管及扣件)。

其他小型材料均已进场。

六、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⑴基础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

⑵盖板涵基础、墙身采用大块钢模板现浇,钢管架支撑;在施工场地允许地段,盖板采用现场就地浇筑、吊车吊装;在施工现场场地狭小地段,盖板采用预制场通过专门预制台座进行预制,汽车运输、吊车吊装。

⑶框架涵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底板浇筑完毕后,施工墙身最后支模浇注顶板混凝土。

⑷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汽车起重机提升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塑料薄膜覆盖浇水养生。

2施工工艺

2.1盖板涵

2.1.1盖板涵底板

⑴基坑开挖

箱涵基坑开挖时,土方根据开挖深度选择长臂挖掘机或普通挖掘机为主开挖,并由人工配合进行边坡修理、基坑顶面排水沟的修建等辅助工作,地基处理采用挖除换填的方法。

⑵垫层、钢筋及模板

挖到设计基底标高,地基承载力检验合格后,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1:

2砂石垫层施工,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底板放样,底板侧面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钢管架加固支撑牢靠。

⑶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施工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输送车运送,泵送或滑槽入模。

混凝土浇筑时分层连续进行,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塑料布、土工布,并浇水养生。

注意与边墙混凝土的连接处理,特别做好边墙与基础部分的接茬钢筋预留。

⑷基坑回填

底板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

采用C15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回填,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并做好横向排水。

2.1.2盖板涵边墙和盖板

⑴边墙模板施工

箱身边墙采用钢模板施工。

保证混凝土结构符合设计形状、相互间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接缝不漏浆,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多次使用。

与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同时具有防锈作用。

模板使用后立即按规定修整保存。

⑵混凝土施工

立模、绑扎钢筋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泵泵送或吊车吊运入模。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下料均匀,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替进行。

⑶拆模及养生

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模。

拆模时注意保护箱体混凝土不受碰撞和缺棱掉角。

拆模后洒水养生。

⑷盖板生产

在施工场地允许地段,盖板采用现场就地浇筑、吊车吊装;在施工现场场地狭小地段,盖板采用预制场通过专门预制台座进行预制,汽车运输、吊车吊装。

盖板生产必须保证外形尺寸和预制质量。

2.2框架涵

2.2.1涵洞地基承载力检验

涵洞基坑挖至基底设计高程后按设计要求换填1:

2砂石加固、处理完毕后,经过基底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基础圬工施工。

为了使基底检验及时,将提前通知检验人员安排检验。

涵洞基底的地基检验方法:

⑴一般采用直观或触探器确认土质与设计要求符合时,即签认进行下道工序。

⑵经过直观或触探对地质有疑问时,取土样做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通过土样的检测指标来鉴定土的容许承载力。

⑶对经过加固处理后的地基,根据不同加固方法的质量要求采用相应的检验方法,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加固处理后的效果。

2.2.2底板

⑴钢筋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弯制成型后,在涵洞底板上绑扎成型。

绑扎钢筋时注意以下事项:

钢筋上不能粘有油污及石蜡而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力。

⑵框架涵底板砼施工方法及工艺与盖板涵类似,在此不再獒述。

2.2.3边墙及顶板

搭设碗扣式脚手架,完成后进行支架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

模板采用定型钢模。

⑴支架搭设

满堂支架搭设前先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并进行相关试验,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后搭设支架,防止支架发生沉降。

支架顶上铺设纵向10cm×10cm方木,横向铺设8cm×6cm方木,间距30cm,顶铺设底模,底模标高利用钢楔块或顶托调整。

⑵钢筋施工

钢筋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弯制成型后,在底模上绑扎成型。

⑶混凝土施工

立模、绑扎钢筋完成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混凝土泵泵送或吊车吊运入模。

混凝土浇筑入模时下料均匀,混凝土的振捣与下料交替进行。

⑷拆模及拆除支架

达到规定强度后,即拆模卸架。

拆模时注意保护箱体混凝土不受碰撞和缺棱掉角。

卸架时从跨中开始,逐步对称拆除相邻节点,使涵体均匀承载。

2.3涵洞附属工程

砌筑时采用挤浆法分段进行施工,并按要求设置沉降缝。

砌体砌出地面后及时回填夯实,并做好顶面排水、防渗设施,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平齐无搭叠,缝中防水材料按要求深度填塞紧密。

防水层敷设密贴、平整、均匀,基坑采用渗水材料回填。

2.4涵洞缺口路堤填土

涵洞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基坑回填采用人工使用小型夯实机具回填,人工使用小型夯实机具对称夯实。

涵洞缺口路堤的填土长度按L=2h+A控制,即路涵过渡段长度=2倍的结构物高度+常熟A=2米。

过渡段范围内涵洞顶以下均采用A组土分层填筑。

当涵洞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米,且不足路基填高的1/2时,可不设过渡段。

过渡段基层表层以下A组土压实标准应符合路堤基床底层压实要求,浸水部分的A组填料应满足渗水土要求。

过渡段涵洞基坑应以C15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回填,并用小型平板振动机压实,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械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

过渡段应与其相连的路堤按一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械充分压实。

3技术措施

3.1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

调遣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试验、检测队伍,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标准,检查有制度,同时装备先进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用科学的手段保障工程质量。

3.2加强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基础开挖后,请设计、监理进行检查签证。

基础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均通过签证,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施工中对每道工序严格检查。

3.3严格控制钢筋工程质量

严把材料关,钢筋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或试验报告单,并作机械性能试验,对进场的钢筋进行抽验,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对力学性能差、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夹砂和夹层及其它不合规范的钢筋,坚决不予验收和使用。

严格控制钢筋的加工质量。

保证钢筋的绑扎和焊接质量。

加强对加工后的钢筋的存放管理。

3.4严格控制模板质量

模板自行加工制作或由信誉好的、有资质的专业厂家定做,采用大块整体钢模,确保不漏浆、不跑模,几何尺寸符合精度要求。

4其他要求

⑴涵洞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校对,发现问题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以及早解决。

⑵涵洞沉降缝应垂直、整齐、不得交错,填塞物应紧密填实,防水层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组织实施。

⑶涵洞缺口处路堤填土,应在涵身两侧用小型机具对称夯填直至填土高出涵顶不少于1m,才允许机械施工,机械施工时不得从单侧偏推偏填。

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大型机械行使及作业时应与涵洞外边缘保持不小于1m的距离。

填筑时应与涵洞两侧路堤同时进行,若其两侧路堤已施工,则需在填方体上沿垂直线路方向挖1×1m的台阶后再进行施工。

5混凝土的浇筑

⑴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①应在不同季节选择有代表性结构进行试浇筑,并通过测温或计算分析,事先确定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参数的合理控制值。

②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③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确定必要的保温防裂措施;

④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紧固程度和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等,并指定专人作重复性检查,以提高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尺寸的质量保证率。

⑵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应至少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

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渗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⑶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条件下,可采取场地洒水、喷雾、挡风等措施,或在此时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构件。

⑷浇筑时,应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⑸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搅拌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下表中的数值可供参考,但混凝土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的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

振捣方法

浇筑层厚度(cm)

插入式振动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表面振动

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25

配筋较密的结构

15

附着式振动

30

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⑹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

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

对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

施工缝的平面应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接茬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⑺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

⑻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⑼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⑽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⑾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②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

③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

⑿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

a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

b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c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②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

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③对于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

单排锚固筋设置:

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长度不小于35D,纵向间距不大于20D。

双排锚固筋设置:

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长度不小于35D,纵向间距70CM。

④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⑤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

混凝土达到上述抗压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

⒀基底为非粘性土或干土时,应将其润湿。

⒁基面为岩石时,应加以润湿,并铺一层厚20~30mm的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

⒂每整体结构的浇筑应连续进行。

若因故中途停工,应按施工缝处理。

⒃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混凝土浇筑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

⒄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浇筑。

分段数目宜减少,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

当采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

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

当基础混凝土的平截面过大时,不能在前面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

对一般基础混凝土,应在整个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

并尽量减少浇筑层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⒅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冬季施工时,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当环境气温低于-10℃时,应将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和金属预埋件加热至正温。

应采取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防止混凝土提前受冻。

6混凝土振捣

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

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

混凝土较粘稠时(如采用斗送法浇筑的混凝土),应加密振点分布。

⑵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

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⑶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②当振动完毕需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振动棒,不得将振捣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

不得用振捣棒驱赶混凝土。

③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部件。

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不得大于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7混凝土养护

⑴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⑵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⑶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

为了保证顺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养护至规定龄期。

⑷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裹)。

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裹)保湿养护时间。

⑸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

⑹混凝土在冬季拆模后,若天气产生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

⑺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应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养护,养护结束后应及时回填。

⑻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

冬期施工应根据工程类别、气象资料、材料来源和工期等要求,

⑼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

此时,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⑽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满足要求。

⑾混凝土养护期间,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各自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8混凝土拆模

⑴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冬期施工期间,当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且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前,混凝土均不得受冻。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前,也不得受冻。

浸水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开始受冻时,其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75%。

⑵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除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规定外,还应考虑拆模时混凝土的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

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⑶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⑷拆除临时埋设于混凝土中的木塞和其它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⑸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或中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9混凝土缺陷处理

⑴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有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

⑵当混凝土表面缺陷经分析不危及到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时,可采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技术方案进行修补处理。

⑶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后,修补或填充的混凝土应与本体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在填充、养护和干燥后,所有填充物应坚固、无收缩开裂或产生鼓形区,表面平整且与相邻表面平齐,达到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应等级及标准的要求。

修补后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应不低于本体混凝土。

⑷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

七、工期计划

本段涵洞计划于2011年9月5日开工,2011年10月30日竣工。

施工进度横道图

年月

项目

2011年

9月

10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基坑开挖

基础砼

涵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