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728630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吕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吕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吕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吕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吕雉.docx

《吕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吕雉.docx

吕雉

再谈吕雉

史记中完整意义的吕雉形象探究

作为《史记》中被列入本纪的唯一女性,吕雉虽未称帝,然历经汉高祖,汉惠帝以及汉少帝三世,特别是惠帝登基以来,其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最终临朝称制,堪比帝王,可见太史公对于吕后的极高评价。

而后世对于吕雉的评价则褒贬不一,特别是对于《史记》中史料的运用有所偏颇与缺失,致使读者很难全面的看待吕雉,本文试图从《史记》全书搜集相关史料,从而还原一个太史公笔下完整意义的吕雉,并对其一生由一介布衣女子成长为一位杰出女政治家的传奇的人生做出符合历史逻辑的解释说明。

一,传奇的铺垫悲剧的婚姻-----吕雉一辈子的伤痛

谈起吕雉的婚姻,当事人吕雉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整个婚姻的决策权在吕雉的父亲吕公手中亦或者说眼里,《史记》关于吕公嫁女是如此描写: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

“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吕公曰: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这段文字记载想混吃混喝的刘邦被善于相人的吕公一眼看中,而将女儿送与刘邦为妻,就这样吕雉稀里糊涂的被父亲许给了刘邦,那么这一时期的刘邦又是怎样的人哪?

刘邦首先是不务正业,不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的,这一点在高祖本纪也有描述“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就连其父亲刘公也常常指责他:

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而在品行方面刘邦更是不堪,“为泗水亭长,亭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就连萧何也对刘邦评价不高,“萧何曰:

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总上面两点所述,刘邦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痞子。

更何况刘邦又比吕雉年长十五岁,且有一子刘肥,条件可以说是极差。

而吕雉又是什么条件哪?

书中没有直接表述,但吕后母亲的一句话就透露了吕雉的条件。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出沛令曾向吕公请求过吕雉的婚事,由此可见,吕雉绝对是一位优秀的女子,而吕公能与沛令交好,且客居他乡,沛令也一味抬举,初来之时便宴请全县,依此来看,吕公亦是有才能或者家产的人,其女亦应当算大家闺秀,如此优秀的女子却要嫁给一个品德败坏不务正业的痞子,这对于常人是很难理解的,书中并无吕雉抱怨的记载,但并不表明吕雉内心并没有想法,而吕媪之前的怒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吕雉的感受,但无论怎样,吕雉这一时期不能主导自己的命运,也是因为孝敬父亲而最终嫁与刘邦为妻。

如此悲剧的婚姻也为吕雉跌宕起伏的命运奠定悲剧的基调。

2传奇的前奏------困苦但不平淡的主妇生活

吕雉嫁与刘邦之后,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与鲁元公主,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但刘邦婚后并未有所改变,依旧继续以前不务正业的生活,再加上其担任亭长一职,官虽不大,但事情不少,经常外出协助征发徭役之流,家里的农活基本都落在吕雉的身上,史记中亦有此段记载: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

”曾经的吕氏大小姐,如今却成了家庭与农活的顶梁柱,可以说是非常困苦的。

但更令吕雉烦恼的是刘邦这一时期触犯秦法带给这个家庭的困难,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特别是刘邦有一次误伤了要做县令的夏侯婴,被人举报有牢狱的重灾,幸亏夏侯婴证之。

“移狱复,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脱高祖。

”另一次就是刘邦为亭长送服徭役的百姓去骊山的路上,私自放走了这批人,而后引发后来的斩白蛇的故事,这次事件后,刘邦“吾亦从此逝矣”,亡匿,隐于芒,山泽岩石之间。

《秦律》已失传,但据睡虎地秦简中记载: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

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

”另据《史记陈涉世家》中也有一段类似记载: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由此可以推论这次刘邦犯罪的严重性,刘邦逃匿后,按照《秦律》的严苛程度与连坐法则来推,刘邦的家庭也应当受到比较严厉的处罚,通过对比上面两处记载,对于刘邦家庭的处罚绝对包含缴纳大量钱财以及加重服徭役甚至入狱等相关措施,书中张丞相列传中也略有提及:

高祖尝辟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

此外吕雉还要给刘邦送生活用品帮他在山中躲避官府: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这些对于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可以说雪上加霜,对于吕雉是极大地煎熬。

但同时这些事情也在不断磨练着吕雉的心性,使得本来就受到吕公良好教育的她逐渐变得更加沉稳而富有谋略。

另一方面吕雉在这一时期也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如与夏侯婴,曹参,萧何这一时期已经很熟悉了,这就为她后来的政治生涯以及后宫斗争奠定了基础。

当然从事农业生产以及整天的提心吊胆也加速了吕雉的老化,吕雉已不再如当初那么美丽,这也是本来就好酒色的刘邦后来冷落她重要原因。

总体来讲这一时期的吕雉可以说是个极为出色的主妇,相夫教子,忙里忙外。

而且品性也是极为善良的,这一点一则见于前面所提到的吕雉与二子于田中除草,老者求水而与之饭一例,另一方面体现在汉惠帝刘盈的培育上,刘盈的仁慈或者有时候近乎懦弱的性格某种意义上讲主要是由吕雉培养出来的,而刘盈的性格也反映了前期主要教育者其母亲吕雉的品性是善良的。

然而吕雉的主妇生活并没有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因为秦末农民战争到来了,吕雉也正式开始了由家庭主妇向政治家传奇的转变。

3传奇的开始------楚汉之争中不应被忽视的性格转化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好战分子刘邦积极参与其中并且不断扩大势力,这一时期书中关于吕雉的记载又是甚少,但是可以推测吕雉在物质上应该有所改善,但对刘邦的担心应该却是与日俱增,特别是早期起义的几位头领诸如陈胜,吴广,项梁之徒先后死于非命时,吕雉心情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当时起义时一段记载也反映了大家对于可能起义失败后对于起义领导者境地深深地担忧:

刘季曰:

“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

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

由此也更容易理解吕雉当时的心境,而令吕雉担忧到极致的当是刘邦赴鸿门宴这件事,太史公对这一场景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鸿门宴惊心动魄的斗争背后则是身为人妻吕雉的深深担忧,当然这部分没有记录在书中,书中再次提及吕雉就到了刘邦的彭城之败,彭城之败对吕雉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次他与刘公一起被项羽俘虏,书中是如此记载:

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

从此吕雉也开始了长达28个月的人质生涯,直到两年后的议和,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

彭城之败对于吕雉而言是最痛苦的,在这两年多的俘虏生涯里,吕雉不但要照顾公公婆婆,而且还有性命之忧,且彭城之败时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杳无音信,这无疑使得吕雉精神受到极大的折磨,也许她曾幻想刘邦会尽快想办法营救或者交换自己与双亲,然而广武一战刘邦的言行否定吕雉这种想法:

项王患之。

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

“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

”项王怒,欲杀之。

这次幸亏刘邦在项羽军中的内应项伯劝解才令刘公等逃过一劫,项伯的言论“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祇益祸耳。

”也恰当的说明了刘邦的为人,此事传入吕雉的耳中,吕雉的心寒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这一时期的吕雉可能思考更多的是死亡,吕雉怕不怕死亡此处姑且不论,但吕雉作为一位母亲她最大的担忧与牵挂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因为有牵挂她是不想死的。

但作为刘邦的妻子她对于刘邦是了解的,或者说和刘邦有所交往的的人对刘邦好酒色都有所耳闻,如在鸿门宴前范增就曾在劝谏项羽时说过这么一段话:

范增说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刘邦好色已到世人皆知的地步,况且其父母都能舍弃,那么刘邦对于吕雉的感情还能多深么?

这次吕雉心是伤透了,在伤心之余她反思婚姻,自己之于刘邦到底是什么地位?

自己能在刘邦那里获得什么?

自己的付出与牺牲为了什么?

自己的死又能换回什么?

如果死在项羽军中,吕雉最盼望的是自己的死能为儿子赢得相应的地位与政治资本,能让刘邦在看到刘盈时能顾及当时吕雉的贡献与牺牲,为刘盈谋谋求一个好的未来。

但刘邦对自己的感情靠得住么?

或者说刘邦靠得住么?

深层次的讲长时间的囚徒生涯也会让本就聪慧的吕雉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掌握自己的命运,少时从父,成年后嫁与刘邦从夫,自己虽为女儿身但性刚毅谋略胆识皆不输男儿,怎么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如果自己这次脱险如何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她开始思考如何从一个家庭主妇向一个自己命运主宰者与强势的谋略家转变。

品性也随之开始发生着变化,变得残酷与更加刚毅。

但转过头来探讨彭城之败带给吕雉的一个好处则是刘盈被立为太子,这次立太子是偶然的也是仓促的,书中是如此记录的: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

败後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

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

”刘邦这次立太子是迫于形势,独得孝惠是立刘盈的关键,而且此时的太子可谓临危受命,某种意义上讲有些重赏以鼓舞士气的作用,也为聚集诸侯子守卫栎阳找一个好的理由。

尽管是很偶然的情况下刘邦的无奈之举,但无论怎么说刘盈终于当上了太子,当然这也为后来太子之争埋下了伏笔。

所以后来吕雉对于当年舍命救孝惠帝与鲁元公主的滕公夏侯婴是非常感激的,因为夏侯婴的这一救,不但救了孝惠帝的命,更间接的为刘盈立为太子帮了大忙。

所以吕雉在晚年对夏侯婴是极为尊重的,特别是在汉高祖驾崩后,孝惠帝及高后德婴之脱孝惠、鲁元於下邑之间也,乃赐婴县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之。

当然得知刘盈被立为太子是吕雉在经历了囚徒生涯回归后得知的,这对于度过28月人质生活死里逃生的吕雉而言可能是些许安慰,但当她得知彭城之败时刘邦几次抛弃儿子女儿的时候,关于刘邦抛弃孝惠、鲁元的记载在史记中出现了多次,如在夏侯婴传记处:

汉王急,马罢,虏在後,常蹶两兒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

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於丰。

在项羽本纪中: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

如是者三。

曰:

“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

”於是遂得脱。

特别是两处记载中“常”与“三”频率副词尤其能表现刘邦的绝情,吕雉的心这次被彻底的伤透了,她先前对于如果自己死了对于刘邦的唯一希冀这么看来也极有可能是个泡影,这时的她是多么庆幸自己没有死在项羽军中,可这时的吕雉对于刘邦的感情也达到了了一个新的低谷,甚至恨意也可能在萌发,后来吕雉对于刘氏子孙的迫害和对于刘邦的恨意是有莫大关系的。

这也促使得她更坚定的去继续自己过去两年多所思考的问题:

在刘邦哪里能获得什么?

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同时吕雉一生最重要的对手戚夫人也正式出现,戚夫人不同于一般的胭脂俗粉,可以说刘邦的后半生都被这一女子深深着迷,戚夫人的魅力书中也没有记载,但从留候世家的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这段文字是刘邦最后尝试换立太子失败后:

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

“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吕后真而主矣。

”戚夫人泣,上曰:

“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歌曰: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柰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

此处与垓下之围项羽别虞姬的描写有相似之处,由此可见戚夫人精通音律,又善为楚舞,如此佳人得幸于刘邦是情理之中。

毫无疑问戚夫人在吕雉在项羽军中这段时间进一步巩固了地位,博得刘邦的欢心: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更可怕的是戚夫人的志向不但在于自己得宠,还要为儿子赵如意谋得君王的宝座,所以她在地位稳固后就不断地向刘邦建议废立太子,如果说夺夫之狠是刘邦本性所致,而且后宫并非戚夫人一人,况且吕雉也非心胸狭隘之人,吕雉后来也不会对戚夫人采取残酷的报复。

(外戚列传吕雉对于其她妃子夫人的记载:

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

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

)但戚夫人最不该触及吕雉作为母亲的底线,争夺吕雉半世辛劳与巨大牺牲乃至于差点丧命换回的刘盈太子宝座。

由于戚夫人最后“人彘”的悲惨结局,后世对于戚夫人的同情淹没了对于她的批评,但客观的讲戚夫人才是自己悲剧的导火索,戚夫人为儿子争夺太子的行为在人性上可以理解的,但就道德伦理上而言是极其恶劣的,特别是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而言,太子废立更多的作为一种示范,如果戚夫人废立太子成功,对于汉朝后世的皇位继承可以说是灾难性的,这一点历史教训是惨重的,当年叔孙通进谏的一番话便表明了这一深层意思:

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

“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

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

”对于这次太子之争的功过是非下文将进一步分析。

可以说在戚夫人请刘邦废立太子的时候,后宫太子之争在便拉开了序幕。

太子之争实际上是吕雉与戚夫人的斗争,这场后宫两个人的斗争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汉朝前期的命运。

而作为母亲对于刘盈的爱,作为妻子对于刘邦的憾以及对于戚夫人深深的恨和过去的囚徒生涯在悄然改变着这位曾经善良的家庭主妇。

一位伟大的女性政治家在逐步展露头角的同时,她的性格也不免被残酷的后宫与政治斗争打磨着走向阴暗的一面。

4传奇的发展与第一个高潮------惊心动魄的太子之争

如前文提到的在戚夫人向刘邦提到废立太子那一刻,太子之争就已经开始了。

这场废立太子开始具体时间不可考证,但持续到刘邦死是毋容置疑的。

这场斗争的两位真正对手是吕雉与戚夫人,二者在太子废立的过程中都极尽自己的特长,使得太子废立之争始终充满悬念,跌宕起伏直到刘邦生命的最后一刻。

虽然这场斗争在时间上不是特别久,但是惨烈程度与斗争艺术的高超程度在历史上很具代表性的。

书中关于戚夫人为谋求废立太子的方法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就是凭借自己常伴刘邦身边得宠一再的鼓动刘邦废立太子,在吕后本纪第一段便对于此事进行强调,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

如意立为赵王後,几代太子者数矣。

外戚世家也有提及:

汉兴,吕娥姁为高祖正后,男为太子。

及晚节色衰爱弛,而戚夫人有宠,其子如意几代太子者数矣。

留候世家亦有记载: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

尤其是在刘邦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废立太子的大戏在戚夫人的努力下达到了高潮,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

刘邦在得知自己岁月不多的情况下,终于不顾大臣们的劝谏与废立太子的危害欲为自己后半生所喜爱的女人做最后一件事情-----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可是当他去做的时候,却发现刘盈或者直接说是吕后的羽翼已经丰满根本无法撼动: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

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

“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吕后真而主矣。

”戚夫人泣,上曰:

“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歌曰: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柰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

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太史公这里将保住太子的功绩归于张良请来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商山四皓,这是最表面的现象,而实质上不易太子则在刘邦的楚歌里已经很明确的表露出来,在这里他将吕后比作鸿鹄,鸿鹄羽翼已经丰满,并且已经横绝四海,即使拥有矰缴能拿已经展翅高飞的鸿鹄怎么样?

自己虽然想废立太子,但吕后势力已经太大了,我能拿她怎么样哪?

我们再来推测刘邦从东园公等四人中看出了什么,这个问题先从为什么商山四皓刘邦所惊讶与敬重谈起,“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然上高此四人。

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这是留候张良为吕后出的建议,这四个人是有才能且气节极高因为刘邦怠慢侮辱儒者而不致仕,因此刘邦高看这四个人,而吕后为了请这四个人分别出动了金玉璧帛的巨额财富,太子的谦卑尊士的礼节以及能说会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辩士,可以说这是接近于春秋战国时期君主纳贤的最高礼节。

(在这里我对于为什么不让太子刘盈亲自去请做出下补充说明,一方面在于当时刘盈被立为太子,高祖年高不能也不宜外出;而且刘盈外出很可能被戚夫人集团抓住破绽作为废立太子的名义;还有一方面这四人是秘密武器也是杀手锏是不轻易显露的,因此请这四个人不宜被刘邦与戚夫人集团知道。

因此这四人被请到后也是被安排在建成侯吕泽府上,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高的代价绝不是此四人在宴会上回答刘邦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那几句简单的话。

这一点刘邦是看的很透彻的,透过这四个人他看清楚了太子身后那个女人的实力(一个很简单的分析就是知道刘邦欲招揽这四人而不就进而高看这四人能有谁?

而能出谋划策请来这四人的朝中又有几人?

这四人也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在这一次宴会刘邦明白了因为那个女人的实力刘盈的太子不能废,这是他作为皇帝的无奈,作为“戚夫人的丈夫”他也只能唱歌来安慰自己得爱妃戚夫人(这段太史公描写的是很悲壮的,也暗含对于后来戚夫人下场的同情),这也等于宣告了太子之争的胜利方是吕后集团。

那么吕后是如何赢得这场艰难太子保卫战胜利的哪?

根据书中记载我总结如下几条:

1教导出一位具有传统帝王素养的太子,太子刘盈的仁爱性格不被刘邦所喜爱(关于刘邦不喜欢刘盈甚至以刘盈不类我,欲废刘盈立类刘邦的刘如意为太子这点我进行说明,刘盈仁爱近乎软弱的君子性格的确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为痞气十足的刘邦喜爱,但说刘如意性格像刘邦而欲立刘如意为太子则明显是为废立太子找一个极为憋足的借口,刘如意当时尚且年幼可能因为戚夫人有宠常伴刘邦身边,并且因为宠爱而可以展示孩子顽皮天性而无所拘束而已,刘如意长大后性格未可知,这能和刘邦痞子性格能说像?

所以太史公如此记载: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暗讽刘邦不言而喻),但被大臣们或者是与太子交往的人所喜爱,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刘盈与刘如意以及刘肥的关系,在后来吕雉想要杀害刘如意时,孝惠帝将赵隐王安置在身边,刘如意竟能在孝惠帝身旁安睡并且赖床,这不是刘如意喜爱信任孝惠帝的表现么?

如果说刘如意当时还年幼不具备说服力,那么孝惠帝后来登基后,齐王刘肥来贺,孝惠帝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

若不是因为以前与太子交往时产生的喜爱与信任,刘肥是不敢坐上座的。

包括商山四皓四人也是部分因为太子刘盈的仁爱谦让的君子性格而留下来辅佐他,可以说刘盈的性格为自己赢得不少臣心与民心。

并且刘盈作为太子期间是没有大的过错的,这对于想名正言顺废立太子的刘邦与戚夫人也是很棘手的一件事情。

所以总体上讲吕后对于刘盈长期的教导与后来叔孙通的进一步辅佐而教化出的具有太子传统帝王素养刘盈是太子保卫战能够胜利的重要保证之一。

2吕氏家族的实力。

吕雉的家族为刘邦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吕后兄二人,皆为将。

长兄周吕侯死事,封其子吕台为郦侯,子产为交侯;次兄吕释之为建成侯。

相应的吕氏家族在刘邦统一天下后具有强大的势力,这一点不是戚夫人能比的,书中体现在吕后在请留候张良时正是让二哥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并且在张良在以这是老刘家家事我不便参与时吕泽彊要曰:

“为我画计。

”这才有了后面邀请四老出山的计谋。

除此之外还应着重点出的是吕后的妹妹吕须嫁给的刘邦的亲信与爱将樊哙,这对于吕氏家族的实力也是极大的增强。

而且樊哙也为保护刘盈太子地位直接出过力: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

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

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

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高帝笑而起。

这一次樊哙与当年鸿门宴上的表现都可用智勇双全来形容,而且是极为勇敢的,太史公此处用了周勃与灌夫二位勇者不敢入作为对比可知。

而从“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则能读出樊哙为保太子刘盈的意图。

这也难怪后来刘邦病入膏肓时,樊哙掌兵权外出征卢绾时,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

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因此这时的吕氏家族中应当有数人掌握军队大权特别是樊哙手握重兵,这成为吕后与太子刘盈强有力的后盾。

这是戚夫人集团不能比的,也是刘邦几次想废立太子不得不顾忌的。

3吕后长时间积累的人脉与交情。

这一点在前面已有所提及,此处就从刘邦的大臣谈起,刘邦的部下有很大一部分是刘邦的老乡与旧识,如萧何,曹参,有的甚至在刘邦贫困时就与他十分要好,代表人物夏侯婴,而吕雉作为刘邦的第一任正室妻子,与这些人交往应该说频繁的,吕雉的品性也应当被这部分人所敬佩(至于不是刘邦老乡的核心功臣一部分选择了支持吕后如张良,另一部分则被吕后消灭了如韩信)。

而且太子刘盈是这些人看着长大的,刘盈性格仁爱若登基对这些老乡老臣想必是不错,因此在感情上是支持吕后集团的,在深一层次上讲废旧立新也某种程度上映射这些大臣,支持吕后集团也是在维护自己,因此这群老乡兼老臣也是吕后集团保障刘盈太子地位重要组成部分,书中也有关于此处的记载: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太子之争能这么持久某种程度上也要归功与这群老乡老臣的谏诤。

4历史经验与伦理道德。

在政治斗争中道德层面东西是比较软弱无力的,但也不应该忽视这部分的存在,废无过的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是不符合王位传承伦理的,而且后患无穷。

在前面叔孙通的劝谏中已经有所提及,这种道德伦理即使在焚书坑儒后的汉初还是被一批大臣所坚守,这批大臣中最为典型的当数后来奉命保护赵隐王刘如意的周昌:

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

而周昌廷争之彊,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上欣然而笑。

所以此事过后吕后作为皇后后跪谢周昌言“微君,太子几废。

”。

吕后对于周昌的感激之情由此可知。

这种道德伦理也成为吕后集团与大臣们劝谏刘邦重要的理论武器,这也是即使痞气十足不讲道理的刘邦作为皇帝时不得不在意的,因此在刘邦多次以刘盈不像他刘如意像他的理由像废立太子时,大臣们就以道德伦理于历史经验进行谏诤进而多次阻止太子的废立,这一点也是太子之争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5吕后强大的政治权力。

刘邦在赢得楚汉之争胜利的同时,劳苦功高的吕后也相应的获得了皇后的宝座,那么关于皇后权力应该有哪些有多大这是很难确定与划分的,某种意义上讲吕后作为第一任皇后的行为与职权会成为后世皇后权力划分的一个标尺与参考,()而吕后也延续着自己嫁入刘家以来顶梁柱的作用,保持着一贯刚毅强势的做事风格,在刘邦的朝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扩大着自己作为皇后的权力,特别是刘邦外出打仗时吕后与太子刘盈留守在家处理政务时,吕后有时在行使皇帝的权力,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吕后在刘邦称帝的时候就有着巨大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她以前在刘邦家族中做事传统的延续也是他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回报,因此在吕后行使权力的时候刘邦没觉得不妥大臣们也没觉得有所不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吕后的做事风格与刘邦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特别突出的是就是在消灭异姓王这个问题上,刘邦主要是通过军事讨伐战争,而吕后则采用计谋,刘邦在于事后补漏,而吕后则防患于未然事前就采取措施。

在某种意义上讲吕后在消灭异姓王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个黑脸角色。

异姓王中最强的也是第一个被打压的就是楚王韩信,吕后在诛杀韩信时可谓发挥及其关键的作用,不但避免了自己与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