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年末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docx
《高一学年末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学年末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学年末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2016-2017高一学年末(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在没有汽车的古代,有交通法规吗?
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了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仪制令》。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有一则为:
“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仪制令》兴于唐朝,盛于宋朝,山西省略阳县灵崖寺内就珍藏着这样一块路碑。
宋廷规定,交管部门必须在京城开封及各州的主要交通要道悬挂木牌,并在上面刻上《仪制令》,要求人人遵守。
到了南宋时期,这一规定由各州辐射到了各县,悬挂的木牌也换作了易于保存的永久性石碑。
具体来说,古代的交通法规主要有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贱避贵。
即老百姓要让官员先行。
我们由此可以窥见封建王朝的尊卑观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即便在交通法规中也不会忽略这一点;第二个层面,少避长。
即年轻的要主动避让年长者,这体现了尊老爱幼的思想;第三个层面,轻避重。
即负重轻的车要给负重重的车让行,这不仅体现了“礼让为先”的思想,也能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第四个层面,去避来。
即出城的要让进城的先行,进城是为了办事,而出城是为了回家,当然得考虑其中的缓急。
由此可见,古代的交通法规重在礼让和文明出行。
另外,交通法规对行车也做了相应的规定,要求靠右行走,这与现代交通规则是完全一样的。
据说,这一规则来源于军队的队列。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主要武器装备是长矛和刀剑,当两队士兵相遇时,他们肩上的长矛总会误伤别人。
为了避免这种伤害,两队人只好不约而同地分开,都将左边让给对方,自己紧靠右边行走。
久而久之,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演变成了一项重要的交通规则,时至今日,我们依然遵守这一规则。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
先秦文献《考工记》记载:
“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
”意思是说,王城外有三门,三门中有三途,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车辆从中间行。
《大唐新语·厘革》亦载:
“城门入由左,出由右。
”意思是说,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
这一规定既方便了守城官兵对行人进行检查,又避免了行人间的拥挤和碰撞,后人称之为“公私便焉”。
有了交通法规,但如果人们不遵循怎么办呢?
对此,古人自有应对的方法。
《唐律疏议·违令》中记载:
“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此是‘令有禁制,律无罪名,违者得笞五十。
”《杂律》中亦载:
“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
”由此可见,古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虽然不会被扣分,但屁股通常会被打开花。
想想就让人害怕,谁还敢去肇事,难怪杜甫会留下“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的佳句。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交通法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于唐朝,盛于宋朝的《唐律·仪制令》是指导交通和礼仪的文书,里面记载了我国最早的交通规则。
B.“凡行路巷街,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这些交通法规表明了古代十分重视礼让和文明出行的礼节。
C.古代交通法规对行车做了靠右行走的规定,这一规则可能是来源于军队的队列,今天我们依然在遵守。
D.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的国家,先秦文献《考工记》和《大唐新语·厘革》对此均有明确记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太宗李世民颁发的《唐律·仪制令》在南宋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时的人们必须遵守交管部门刻在木牌上的《仪制令》。
B.贱避贵就是指奴仆及百姓等要给主人、官吏等让路,这是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交通法规,对于今天的我们没有多少借鉴意义。
C.靠右行走的交通规则可能是在冷兵器时代逐渐形成的,为避免士兵肩上的长矛误伤别人,两队人行进时都将左边让给对方。
D.“忆昔开元全盛日,九州道路无豺狼”这一诗句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很严厉,人们不敢随意去肇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没有汽车,但有体现尊老爱幼和“礼让为先”思想的交通法规,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伤害。
B.所谓“行人分行”在先秦是指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在唐代是指进城的人必须靠左行走,而出城的人必须靠右行走。
C.从《唐律疏议·违令》以及《杂律》中记载的“违者得笞五十”和“笞五十”等条令中可以看出唐代十分完善的处罚制度。
D.本文引用了很多古代交通法规的条文,一方面让全文的内容更加充实,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4-7题(17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shāo)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yín)。
其上,为睥(pì)睨(nì)梁欐(lì)之形;其旁出堡坞(wù),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
其疏数(cù)偃(yǎn)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gēng)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①,神者倘(tǎng)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②?
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①“又怪其”四句:
又奇怪“造物者”不把小石城山安排在中原,反而陈设在这偏僻的蛮夷地区,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这确实是徒劳而无功用的。
更,gēng音,经历。
售其伎,显露其技艺。
伎,通“技”。
售,出售,这里是显露的意思。
②“神者”二句:
神灵的造物者大概不应该这样做吧,那么造物者就果真没有吧?
”傥(tǎng),通“倘”。
或许,大概。
不宜,不应该。
如是,如此,指“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的现象。
果,真的。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群贤毕至贤:
贤能
B.不能喻之于怀喻:
明白
C.其一西出西:
向西
D.良久乃已 已:
停止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亦犹今之视昔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B.当其欣于所遇其响之激越
C.引以为流觞曲水愈以为诚有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投以小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影响深远。
书法史上“苏(苏轼)王(王羲之)米(米芾)蔡(蔡襄)”齐名。
B.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可以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
C.《兰亭集序》最后一段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集》的原因。
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
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其中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D.《小石城山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旅途见闻和山川景物,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抒发了他贬逐永州游历自然时心中的感慨,构成了文章的写景和议论两段。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分)
译文:
(2)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4分)
译文:
(二)文言文断句(4分)
8.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断8处(4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苏洵《六国论》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10分)
桃花
罗隐①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②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①罗隐:
唐末文学家,少时即负盛名。
因其诗文好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隐。
②文君酒:
语出‚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故事。
宋玉墙: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9.下列对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暖触衣襟漠漠香”,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不仅带给人花香,还带给人温暖。
B.“间梅遮柳不胜芳”,用对比手法,以梅、柳衬托桃花的美不胜收。
C.颔联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桃花的红艳,又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
D.颈联写因风雨而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
E.诗歌末句写作者因桃花倍受东风摧残而生的无尽悲伤。
10.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2)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两句写苏子与客在浩瀚无涯的茫茫江面上,乘着一叶扁舟,随波任意飘荡的情形。
(4),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5)《归园田居》中“,”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
王开岭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的信息又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
我们还有抒情的心灵基础吗?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
何以肯定此即魂牵梦萦、藏有童年的地方?
如果眼前的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没有一样东西提醒自己曾经与之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
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
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语消费的地址而已。
地址或许和地点重合,比如“前门大街”,但它本身不等同于地点,只象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
而地点则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的内容。
比如你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
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地点则用来生活。
其实,故乡的全部定义,都将落实在地点和它养育的内容上。
简而言之,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若抛开此任务,故乡将虚脱成一个空间。
当一位长辈说自己是北京人时,他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王致和臭豆腐等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
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是北京人时,他指的多半是户籍,联想到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空间的本能是变幻和扩张,它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地点的秉性是沉静和忠诚,无形中它支持保守与稳定。
二者的遭遇折射在城市的变迁中,即城区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
而熟悉的地点和传统街区,正遭受垃圾一般的命运。
其实,任何更新太快和丧失边界的事物,都是可怕的,都有失去本位的危险,都是对地点的伤害。
像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一个人再把它唤作故乡,恐怕已有启齿之羞。
一方面,大城市的欲望无边无际,使得任何人都只能消费其极小的部分,没人再能从整体上把握和参与它,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述和盘点它,没人再能成为其名副其实的“老人”和“地主”。
另一方面,由于它极不稳定,容颜时时被更新,结构任意被涂改,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是暂时、偶然的,沉淀不下故事。
于是你记不住它,产生不了信赖和深厚的感情。
总之,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不再对你的成长记忆负责,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
吹灯拔蜡式的扫荡、删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
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改弦更张。
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
不只是城市,中国的乡村也在沦陷,且以更惊人的速度,因为它更弱,更没有重心和屏障,更缺乏自持力和防护力。
我甚至怀疑:
中国还有真正的乡村和乡村精神吗?
央视“魅力小镇”的评选,不过是一台走秀,是在给“遗墟”颁奖。
那些古村名镇只是没来得及脱下旗袍、马褂,里头早已是现代内衣或空空荡荡。
在它们那里,我似乎没觉出小镇该有的灵魂、脚步和炊烟——那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序……
天下小镇,都在演出,都在伪装。
真正的乡村精神——那种骨子里的安详和宁静,是装不出来的。
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
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再称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急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消散无踪。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在作者看来,故乡所包蕴和传递的信息应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故乡负载着生活的记忆,为人们提供了抒情的基础。
B.作者阐释地址和地点的区别,旨在强调故乡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空间,而是一个负载着生活体系和价值观的鲜活生活空间。
C.故乡是永恒的精神家园,是每一个人始终无法忘却的所在。
尽管时空转换,人世沧桑,任何时候人们的故乡情结都不会消失。
D.城镇化进程的大幅发展,拆旧建新,千篇一律,让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丧失了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故乡”渐行渐远。
E.文章在写法上融情于议,作者愤怒地斥责了当前形同神似且缺乏稳定性的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的罪恶,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
13.在作者看来,“故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请简要说明。
(6分)
14.作者为什么认为故乡“因整容而毁容”?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6分)
1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瞥(piē)见提(dī)防形骸(hái)蓊(wěng)蓊郁郁
B.吐哺(bǔ)颤(chàn)动肖(xiào)像望风披靡(mí)
C.肄(yì)业纤(xiān)细管弦(xuán)载(zài)笑载言
D.裨(pí)将荫(yìn)庇估量(liáng)义愤填赝(yīng)
17.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煤窑发生瓦斯爆炸,少数不法之徒不事救援,却趁火打劫,火中取栗,大发灾难之财。
B.我记得,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C.教育是社会阶层间实现流动的主要渠道之一,特别是对于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教育无疑是可以实现改变自身命运的终南捷径。
D.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韩剧为何能在中国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这和中韩悠久的文化渊源是分不开的。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市场尽管对国企改革、京津冀一体化等热点反应强烈,但这些预期政策带来的仅仅是短期炒作,A股总体依然维持弱势格局。
B.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C.家规文化是在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训诫后辈子孙的一种方法,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D.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1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每处字数不得超过15字(含标点符号)。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① 。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
“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② ,如:
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救。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示纪念。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③ 。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也有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20.某出版社拟出版一套“中学生阅读文库”丛书,其中包括以下作品。
请选择其中一部作品,代出版社拟写一则封底广告语。
要求:
①紧扣作品内容;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30字以内(含标点)。
(6分)
示例:
《杜甫传》万方多难的社会缩影,人生尤艰的困顿诗圣。
备选作品:
《巴黎圣母院》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家》
六、作文(60分)
21.请以“从此,我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高一学年末语文(答案)
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大唐新语厘革》中记载的是行人分行这一规则。
2、A南宋是刻在石碑上。
3、C“十分完善”说法无依据,“处罚制度”应为“交通违法处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参考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
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
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哎!
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经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
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确实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
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
有人说:
“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贤能却在这里受辱的人。
”。
也有人说:
“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
”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
4.选A A项,贤才,贤能的人。
5.选A,取独,助词。
B项,他们,代词;那,代词。
C项,当作,动词;认为,动词。
D项,因为,介词;用,介词。
6.选A “宋四家”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襄)
7.
(1)抬头看广大的宇宙,低头观察繁盛的万物,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的,足够用来穷尽视觉和听觉的乐趣,实在是值得高兴。
(宇宙之大,品类之盛:
定后倒装。
游目骋怀:
纵展眼力,开阔胸怀;游,骋,使动。
娱:
乐趣。
信:
实在。
各1分)
(2)有人说:
“(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贤能却在这里受辱的人。
”(或:
有的人。
以:
用来。
夫:
那些。
辱于此:
介后,被动,在这里受辱。
各1分)
(二)文言文断句(4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9~10题(10分)
9、答案:
C、B(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
A项‚用拟人手法的分析不正确,其他分析是正确的。
D项分析强加因果。
E项分析无中生有)
10.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第一问:
运用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手法,抓住桃花红艳、芬芳的特点进行描写。
(2分) 第二问:
以乐景衬哀情,为诗人的情感表达作铺垫。
(2分)一、二两联着力表现桃花的红艳、芬芳,与后两联桃花无人欣赏、迟疑怅望、风雨时至的孤独、凄凉形成鲜明对照,为作者以桃花自喻,抒写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做铺垫。
(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吟鞭东指即天涯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晓镜但愁云鬓改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散文阅读(22分)
12、【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任何时候人们的故乡情结都不会消失”错误,根据原文内容可知,作者认为当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中建设和乡村建设让人们失去了故乡,失去了故乡情结的心灵基础。
E项,作者表达的主要是伤感、遗憾的情感,而没有“愤怒地斥责……”,而“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则属于无中生有。
【答案】 CE
13.在作者看来,“故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 ①故乡应该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
②故乡应该有演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逻辑、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的文化任务。
(一点3分)
14.作者为什么认为故乡“因整容而毁容”?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6分)
【答案】
(1)当前的城市建设乃至乡村建设千篇一律,形同神似,使原本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故乡信息荡然无存。
(2分)
(2)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建设以大为能,建筑以新为尚;更新太快,丧失边界,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是暂时、偶然的,沉淀不下故事。
(4分)
15.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请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作者对当前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城市和乡村建设持否定态度。
(2分)作者认为故乡是每—个人(游子)魂牵梦萦的心灵归宿地,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应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美学和心灵秩序。
(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选AB望风披靡(mǐ)C管弦(xián)D义愤填膺(yīng)
17.选C。
火中取栗:
比喻被被人利用,替人冒险,自己却一无所得。
耳提面命:
指导教诲殷切,要求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