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十条.docx
《广东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十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十条.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二十条
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
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一、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
量危害很大,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
1995年,原省建委颁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消除建筑安装工程质量
通病若干规定〉的通知》(粤建监字[1995]144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全省各地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经过近10年的实践,《若干规定》所列的质量通病现象在我省房屋建筑工程中逐年减少,其中的部
分措施已成为近几年出台的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标准的条文。
实践证明,抓好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省建筑业蓬勃发展,由于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措施的制订相对滞后,传统的施工工法已不适应工程建设的要求,一些新的质量通病也随之产生,以前一些不太关注的质量通病,现在也日显突出。
例如:
新型砌体开裂、渗漏,混凝土结构板梁开裂,卫生间、给水管暗敷渗漏,阳台栏杆过低,电器设备无防雷接地等。
这些质量通病,有的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有的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住宅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成为了人民群众质量投诉的热点。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为加大防治我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工作力度,进一步
提高住宅工程质量,针对目前我省住宅工程发生的质量通
病,根据国家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在深
圳、珠海、清远等市已实施的地方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编
制了《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以
下简称《二十条》),其中土建工程11条,建筑设备安装工
程9条。
《二十条》可作为指导施工、设计、施工图审查、工
程监理和质量监督等进行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之用。
由于编制的时间比较仓促,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指
正。
请各单位在执行本防治措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
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广东省建设工程质
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通讯地址:
广州市先烈东路
121号,
邮政编码5105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二、基本规定
实施《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
的基本规定:
一、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2006年1月1日起新开工
的住宅工程,其它工程可参照执行。
二、实施《二十条》所增加的工程费列入工程造价。
三、在住宅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
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二十条》。
四、建设单位应将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列入工程检查和验收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实施情况。
五、勘察设计单位在住宅工程设计中应将本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有关设计的内容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体现,并向施工等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六、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列入重点审查内容,审查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符合情况。
七、施工单位应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后实施,并严格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在工程竣工报告中应重点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落实情况。
八、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细则》作为重点监理内容;在分项和分部工程验收时应重点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进行核查,评估报告应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九、质量监督机构应将通病防治列入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在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说明对质量通病防治的监督情况。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
条通病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现象项目
1.1当外墙采用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墙体材料时,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挂金属网。
1.2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按图1.1a和图1.1b所示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3000≤3000
抗裂柱尺寸≥
墙厚×
180mm
1渗漏外墙
图1.1a
抗裂柱尺寸≥墙厚×180
mm,梁柱预留2φ6@200
钢筋与抗裂柱箍筋焊接
≤3000≤3000
A
A
图1.1b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现象项目
1.3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配筋见图1.2;压顶下应设置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抗裂柱内配不小于4ф12纵筋及ф6@200箍筋;压顶和抗裂柱纵筋搭接、锚固长度不小于500mm。
拉结筋设置应符合抗震要求。
砖墙
柱
窗
1渗漏外墙
A-A
Φ6@200
2Φ12
0
C20混凝土
2
1
≥
墙体
压顶宽
图1.2
1.4混凝土结构在找平层施工前应凿毛或甩浆,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在找平层施工前应充分淋水湿润。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号现象项目
1渗漏外墙
2漏裂屋面
技术措施
1.5外墙从基体表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间隔宜
为3×3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
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不宜大于10mm,也不宜小于5mm,切缝后宜采用空气压缩机具吹除缝内粉沫,嵌填高弹性耐侯胶。
1.6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抗裂剂、减水剂等外
加剂。
1.7找平层每层抹灰厚度不大于10mm,抹灰厚度≥35mm
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1.8防水层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1.9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以下简称超长建筑)时,设计及施工应制订专门的抗裂措施,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2.1砌体女儿墙,砌体强度等级应大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应按图1.1a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按图1.2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
2.2天沟或女儿墙应按DBJ15-19-97规定留设溢水孔。
2.3屋面工程宜采用图2.1防水保温隔热构造;宜采用现场发泡的硬泡聚氨酯、聚苯乙烯板等导热系数λ≤0.05w/(m.k)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不宜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水溶性保温隔热材料;架空隔热层净高宜大于180mm,屋面宽度大于10m时应设通风层脊;架空层至女儿墙边宽度不小于250mm,也不大于300mm;当未设保温层时,架空隔热层仅适用于长度不大于35m的建筑;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应增强屋面保温隔热功能,不得采用无保温隔热设施、或未设保温层且架空层净高小于180mm的屋面构造。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
通病
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
现象
项目
白色瓷砖
180~240
见注(3)
柔性防水层
两块整瓷砖
1:
3水泥砂浆
硬泡聚氨酯或聚笨
水泥砂浆
200
乙烯板25~40mm厚
0
5
结构层
5
3
3
0
0
5
0
5
4
6
防水油膏封口
2
2
≥
0
10
10
0
55
3
0
2
1
1
2
1
0
0
2
≥
3
图2.1无架空隔热层屋面泛水收口及分隔缝做法
架空隔热层
保护层
2漏裂
屋面
180~240
柔性防水层
找平层
250
保温层
水泥砂浆
200
结构层
0
5
防水油膏封口
5
3
0
3
0
5
5
4
0
2
0
2
6
≥
0
00
10
10
8
0
1
0
255
R≥1
3
1
1
≥
2
1
0
0
2
≥
3
图2.2设架空隔热层屋面泛水收口及分隔缝做法
注:
(1)①高弹性防水油膏嵌缝10×20;②泛水收口处设金属网;③
固定金属网螺丝(或铁钉)@500;④砌体女儿墙与砼交接处设金
属网;⑤女儿墙内侧及压顶每隔3m设10mm分隔缝,嵌填密封材
料;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现象项目
(2)图2.1中,当采用现场发泡的硬泡聚氨酯时,其面上可不
做找平层和柔性防水层;
2漏裂屋面
(3)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时,内配ф4@100双向钢筋网,钢筋
在分隔缝处切断。
屋面、露台地漏汇水区直径宜≥500mm,坡度宜
≥5%,如图3.1和图3.2所示:
D=500
R=250用于地漏
i≥5%
0
1
≥
用于屋面、露台
沥青麻丝填实10防水油膏嵌缝
圆型雨水斗
积水
3及排水口
渗漏
图3.1
i≥5%
≥200
女儿墙
天面
0
排水管
汇水区
1
≥
0
5
≥20
方型雨水斗
方型雨水斗
图3.2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现象项目
4渗漏门窗
4.1推拉窗扇应设限位装置。
4.2外窗下框宜有泄水结构,如无时应做如下处理:
(1)推拉窗:
导轨在靠两边框处铣8mm宽的泄水口;
(2)平开窗:
在靠框中挺位置每个扇洞铣一个8mm宽的泄水口。
4.3铝合金窗外周边留宽5mm深8mm槽,防水胶嵌缝。
4.4安装所用的螺丝应为铜螺丝或不锈钢螺丝,钉口应做好防渗处理。
防水胶嵌缝
i≥20%,平开窗按
序号4留滴水槽
防撞胶垫
泄水孔5×8槽
内窗台标高
i≥20%
0
2
外窗台标高
外
内
图4
4.5
每条窗边框与墙体的连接固定点不得少于
2处,间
距不得>0.5m,边框端部的第一固定点距端部的距离≤
0.2m。
4.6
2
窗高≥2m或面积≥6m的窗框宜固定在混凝土或其
它可靠构件上。
4.7铝合金门窗框安装前,应撕去水泥砂浆接触处的包装纸并涂刷聚氨酯清漆等保护剂。
门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宜用防水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嵌填饱满,必要时也可采用注浆工艺,不得使用混合砂浆嵌缝。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号现象项目
技术措施
5.1玻璃:
在人流出入较多,可能产生拥挤和儿童集中的公共场所的门和落地窗,必须采用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等安全玻璃。
5
使用安全
安全玻璃
栏板、
5.2层数≥7层时,应采用安全玻璃。
5.3无室外阳台的外窗台距室内地面高度小于0.9m时,必须采用安全玻璃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窗台高度小于0.6m的窗,其计算高度应从窗台面开始计算。
5.4单块玻璃大于1.5m2时应采用安全玻璃。
6.1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临空处防护栏杆高度h应符合下列规定:
多层和低层建筑物:
h≥1.05m;
高层建筑:
1.10m中小学建筑:
h≥1.1m。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
h≥1.2m。
注:
以上高度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起算面从阳台地面算起。
6.2栏板和栏杆应以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使用
6栏杆、
安全
扶手
6.3阳台栏板和栏杆与外墙交接处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嵌填处理。
6.4栏板或栏杆距楼面或屋面0.1m高度范围内不应留
空。
6.5住宅和有儿童经常使用的建筑,其栏杆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6.6楼梯扶手高度h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室内楼梯扶手h≥0.9m,当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m时,其扶手高度h≥1.05m;
(2)中小学室外楼梯扶手h≥1.1m;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号现象项目
栏板、
使用
6栏杆、
安全
扶手
7
混凝土
裂缝
梁板
技术措施
(3)其它建筑室外楼梯扶手h≥1.05m;
(4)其它建筑室内楼梯扶手h≥0.9m;
(注:
以上高度均指施工完成后的净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
6.7住宅和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垂直杆件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儿童攀滑的措施。
7.1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
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楼盖的角部板块,其板厚不宜小于120mm(见图7.1a、7.1b)。
建筑物平面刚度突变处的楼板宜适当加厚。
Lo
As>3bh/1000
As>3bh/1000
h≥120
As>3bh/1000
o
L
≥
h≥120
(用于双向板)
(用于单向板)
图7.1.a
图7.1.b
7.2挑出阳台宜用梁式结构;当挑出长度
L≥1.5m时,
应采用梁式结构;当1.0m≤L<1.5m且需采用悬挑板时,其根部板厚不小于L/10且不小于120mm。
7.3板面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
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大于200mm,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大于300mm。
7.4单向板长跨方向底筋配筋量As≥1.5bh/1000,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7.5阳台悬挑板长度1.0m≤L<1.5m时,受力钢筋直径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现象项目
不宜小于12mm。
7.6建筑外转角处的室内角部板块和井式梁角部板块宜按图7.1a和7.1b配筋。
7.7在建筑平面刚度(或宽度)突变处,板底板面通长钢筋配筋量As≥3bh/1000。
7.8室外悬臂板跨度L≥400mm、长度大于3m时,应按图
7.2所示配抗裂钢筋。
抗裂钢筋As>1.5bh/1000
L≥400
图7.2
7裂缝
混凝土
2m的多跨连续
7.9屋面板、露台板、厨房厕所板以及≤
梁板
单向板均宜设置通长面筋。
7.10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应在梁两侧面设置腰筋,每侧腰筋配筋率As>bhw/1000,间距不大于200mm,如图7.3所示。
梁
每侧As>bhw/1000
0
5
4
间距不大于200≥
抗裂纵筋
悬吊板
图7.3图7.4
7.11悬吊于梁下的外墙混凝土装饰板,不论整浇或后
浇,均应设置足够的抗裂纵筋,限制裂缝宽度,如图7.4所示。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
通病
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
现象
项目
柱、梁柱节点、混凝土墙以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应在其
根部预留100×100mm的垃圾出口孔,清洗垃圾后再予
夹渣
模板
封孔,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
垃圾出口孔按下列要
8
求留设:
蜂窝
工程
(1)柱、梁柱节点每根(处)留一个垃圾孔;
(2)楼梯板每跑留一个垃圾孔;
(3)混凝土墙每3m留一个垃圾孔。
9.1梁二排钢筋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梁面一排纵筋梁面一排纵筋
分隔筋
梁面二排纵筋
分隔筋
梁面二排纵筋
分隔筋
分隔筋
梁底二排纵筋
梁底二排纵筋
梁底一排纵筋
梁底一排纵筋
施工
图9.1a
图9.1b
钢筋
25mm和一排纵筋
9
(1)一、二排纵筋之间的净距不小于
质量
工程
直径的较大者。
如箍筋弯勾阻挡二排纵筋位置,应按如
图9.1a、9.1b或图9.2b处理。
(2)分隔筋直径不小于25mm和纵筋直径的较大者,一、二排纵筋与分隔筋三者必须靠紧,用粗铁丝绑扎。
(3)梁面第一分隔筋距支座0.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
3m设一处,同一面纵筋每跨不少于2处;
(4)梁底第一分隔筋距支座1.5m处设置,以后每增加
3m设一处,每跨不少于2处;
9.2箍筋
框架梁、柱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现象项目
(1)框架梁、柱箍筋应按图9.2a制作;当梁、柱纵筋较密,无法按图9.2a制作时,应做成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如图9.2b或规范的焊接工艺),不得焊伤箍筋。
0d
0
10d
1
135
A
A
d
焊接10d
5
箍筋直径
A-A
9
施工钢筋
质量工程
图9.2a图9.2b
(2)梁柱节点箍筋必须按图9.2a或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制作,并按设计要求的间距加密箍筋。
当现场安装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1根ф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制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齐下沉至设计位置,如图9.2c、图9.2d。
柱纵筋
φ12钢筋段
柱纵筋
φ12钢筋段
钢筋段与
钢筋段与
箍筋点焊
箍筋点焊
节点箍筋
节点箍筋
1350弯勾
箍筋焊接
平直段10d
满焊10d
图9.2c
图9.2d
9.3垫卡、垫块及钢筋保护层
9.3.1垫卡及垫块:
禁止使用碎石做梁、板、基础等钢
筋保护层的垫块。
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用塑料垫卡;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
技术措施
号现象项目
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
梁柱垫块应垫于主筋处,厚度为纵筋保护层厚度减去箍筋直径;基础垫块厚度同基础保护层。
垫块上应按图9.3.1预留18#绑扎
固定铁丝。
18#绑扎固定铁丝
度
厚
40
≥
≥40
图9.3.1
9.3.2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图9.3.2.a所示支架,支架间距为:
当采用ф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ф8分布筋时不大
施工钢筋于800mm,支架与受支承钢筋应绑扎牢固。
当板面受力
9
质量工程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可采用图9.3.2.b所示马蹬作支架。
马蹬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
当板厚h≤200mm时马蹬可用ф10钢筋制做;当200mm≤h≤300mm时马蹬应用ф12钢筋制做;当
h>300mm时,制作马蹬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00
2
≤80
≤
800
排距≤1m
≤
直径d≥16mm
200
h
直径d≥10mm
≤
2525
50
h
两面焊接
50
2525
(注:
h为模板面至面筋底高度
)
图9.3.2.a
图9.3.2.b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条通病部位或号现象项目
施工钢筋
9
质量工程
施工混凝土
10
质量工程
技术措施
9.3.3应采用增高型的灯头盒和过线盒,保证接线孔下缘至盒的开口面的距离,不小于板底筋直径与规范规定的板筋保护层厚度两者之和。
10.1楼板、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施工中应派专人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
10.2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0.2.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终凝后)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1)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使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2)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混凝土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3)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淋水。
10.2.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
(1)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2)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10.2.3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h4
2
0
h
0
2
2
>
h
h
图10.1.a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